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固态发酵产1-脱氧野尻霉素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糖能力研究
1
作者 黄本宸 唐雅利 +3 位作者 李菊梅 王雅凝 孟杰 薛洁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9-225,共7页
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4为发酵菌株,生产1-脱氧野尻霉素(DNJ)。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4固态发酵青稞产DNJ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 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4为发酵菌株,生产1-脱氧野尻霉素(DNJ)。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4固态发酵青稞产DNJ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和体外消化实验对其体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14固态发酵青稞产DNJ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3 d、蒸煮时间41 min,发酵温度37℃,接种量5.5%。在此优化条件下,DNJ的含量为6.13 mg/g,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29 mg/mL和2.89 mg/mL,体外消化实验中,随着青稞固态发酵产物添加量的增加,淀粉水解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添加量为20%、模拟肠消化180 min时,淀粉水解率为35.13%,说明青稞固态发酵产物在降低血糖方面有明显效果。该研究结果为青稞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青稞 固态发酵 1-脱氧野尻霉素 工艺优化 体外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快速测定奶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
2
作者 邓思思 覃浩 +5 位作者 熊梅瑾 赵红阳 刘玲 黄玉英 鲍蕾 李绍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8-284,共7页
建立功能性奶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快速检测方法。奶粉经60%甲醇水溶液提取,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条件下,加入邻苯二甲醛衍生剂,去除伯胺类物质的干扰后,样品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与9-芴甲氧羰酰氯反应... 建立功能性奶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快速检测方法。奶粉经60%甲醇水溶液提取,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条件下,加入邻苯二甲醛衍生剂,去除伯胺类物质的干扰后,样品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与9-芴甲氧羰酰氯反应生成具有荧光吸收的络合物。采用C18液相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流动相A为10 mmol/L乙酸钠缓冲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柱温45℃,激发波长275 nm,发射波长320 nm。结果表明:1-脱氧野尻霉素与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良好,方法检出限为4 ng/mL,在0.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回收率为101.8%~104.1%。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测定奶粉中DNJ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1-脱氧野尻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特异性存在的考证
3
作者 赵辉 董馨恬 +5 位作者 钟石 霍进喜 孙雨晴 占鹏飞 陈田飞 李有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12,共9页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桑树中最具有特征性、标志性的生物碱,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活性产物。目前DNJ检测方法主要为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该方法能够检测到所有与荧光剂结合...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桑树中最具有特征性、标志性的生物碱,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活性产物。目前DNJ检测方法主要为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该方法能够检测到所有与荧光剂结合生成的络合物,但对被检测的物质无法进行定性,往往造成假阳性。通过对桑科植物和已报道含有DNJ的非桑科植物进行检测分析,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检测法相结合,挖掘并考证含有DNJ的植物种类,为DNJ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广泛的原料素材。检测发现,除了桑树,其他常见桑科植物菠萝蜜、全叶无花果、小叶榕、裂叶无花果、构树、大叶榕、橡皮树、柳叶榕中均不含有DNJ;非桑科植物也只有风信子中含有DNJ;常规桑品种强桑1号的桑叶DNJ含量是风信子叶片DNJ含量的212倍。结果表明,对于植物中DNJ的检测,应先通过HPLC⁃MS进行定性研究,然后再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定量检测,以避免出现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桑科植物 1⁃脱氧野尻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与7-羟基香豆素耦合物诱导HCC-1937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许奕兴 张然 +4 位作者 汤丽青 姜雪萍 李煜麒 李豪 桂仲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9-349,共11页
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蚕桑资源特有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由于DNJ脂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开发与应用。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UMB)因其独特的苯并芘结构而具有显... 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蚕桑资源特有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由于DNJ脂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开发与应用。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UMB)因其独特的苯并芘结构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将DNJ与UMB通过烷烃链耦合成新的DNJ衍生物4、5和6,以改善其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的log P值为1.09±0.24,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其对HCC-1937细胞的IC 50值为(45.54±3.26)μmol/L,抑制活性较DNJ提高了115倍,显著改善了DNJ抗肿瘤效果。此外,化合物6显著抑制HCC-193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DNA损伤,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并破坏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和Ca 2+含量,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导致细胞凋亡,表明化合物6通过线粒体紊乱、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多途径诱导HCC-1937细胞凋亡。本研究为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香豆素类化合物 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野尻霉素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琼 谭德明 +1 位作者 彭忠田 侯周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脱氧野尻霉素(Deoxynojirimycin,DNJ)及其衍生物忖丁基-脱氧野尻霉素(N-butyl—De—oxynojirimycin,N—butyl—DNJ)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以HepG22.2.15细胞为模型,与药物共培养观察9d,于第3、6、9d... 目的探讨脱氧野尻霉素(Deoxynojirimycin,DNJ)及其衍生物忖丁基-脱氧野尻霉素(N-butyl—De—oxynojirimycin,N—butyl—DNJ)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以HepG22.2.15细胞为模型,与药物共培养观察9d,于第3、6、9d收集培养上清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HBsAg及HBeAg)、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培养第9d,1000μg/mL DNJ、100μg/mL N-butyl-DNJ具有较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均P=0.001)。结论DNJ及其衍生物在实验浓度下无明显和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别在1000μg/mL、100μg/mL具有较明显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野尻霉素 N-丁基-脱氧野尻霉素 HEPG2 2.2.15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彭玲钰 《四川蚕业》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天然生物碱,其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以及人工合成等。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症等活性,其作用机制分为3种:抑制α-糖苷酶;影响肝脏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DNJ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天然生物碱,其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以及人工合成等。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症等活性,其作用机制分为3种:抑制α-糖苷酶;影响肝脏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DNJ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方面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来源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叶晶晶 殷浩 +3 位作者 孙波 施新琴 段祖安 崔为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2-727,共6页
综合桑品种、桑树生长季节、桑树不同药用部位以及桑叶的不同发育阶段等因素探讨桑树(Morus L.)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的积累规律,期望发掘富含1-DNJ的生物资源。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8个代表性桑品种的... 综合桑品种、桑树生长季节、桑树不同药用部位以及桑叶的不同发育阶段等因素探讨桑树(Morus L.)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的积累规律,期望发掘富含1-DNJ的生物资源。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8个代表性桑品种的摘芯芽和2个桑品种全年不同季节、不同发育时期的桑叶以及不同季节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并测定了与桑树亲缘关系相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等7种植物中的1-DNJ含量。在18个供试桑品种的摘芯芽中,1-DNJ含量以秋雨和沙2×伦教109最高,质量分数均达0.328 0%左右,黄鲁的1-DNJ含量最低。农桑14号和陕桑305两个桑品种冬、春季不同发育时期桑叶中的1-DNJ含量以冬芽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345 3%、0.255 7%,在开叶期和叶片成熟期较高,在缓慢生长期较低;不同季节桑叶中1-DNJ的含量均是嫩芽>嫩叶>成熟叶>老叶,其中嫩芽和嫩叶中1-DNJ含量以晚秋最高,成熟叶中以夏季最高,而老叶中的1-DNJ含量以春季最高;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以中秋和晚秋期较高,夏季最低。测定的7种非桑属植物均不含1-DNJ。结果说明桑树是富含1-DNJ的主要植物资源,其中在桑园管理过程可以大量获得的桑树摘芯芽以及桑树伐条剪下的桑枝(桑皮)中均富含1-DNJ,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桑品种 药用部位 发育阶段 季节 非桑属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50
8
作者 施新琴 崔为正 +2 位作者 裘立群 段祖安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以0.05 mol/L HC l为溶剂提取蚕粉和桑叶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并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FMOC)为衍化剂,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DNJ-FMOC络合物,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分离测定。... 以0.05 mol/L HC l为溶剂提取蚕粉和桑叶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并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FMOC)为衍化剂,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DNJ-FMOC络合物,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分离测定。结果表明,反应产物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DNJ-FMOC的峰面积与DNJ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0.7%。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测定家蚕、桑叶及有关药物样品中DNJ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的来源及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9
作者 周晓玲 孙凌云 +2 位作者 张进 殷浩 崔为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种有效的α-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野尻霉素最先从链霉菌中发现,而天然DNJ最先是从桑根皮中分离到的。在植物中,已从桑树(MorusL.)、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风信子(Hyac... 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种有效的α-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野尻霉素最先从链霉菌中发现,而天然DNJ最先是从桑根皮中分离到的。在植物中,已从桑树(MorusL.)、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以及沙参属植物(Adenophora triphyllavar.japonica)中分离鉴定到DNJ,其中桑树中的DNJ含量最高,并且因桑品种、药用部位、季节气候、地理土壤、叶位和发育阶段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在微生物中,已从多种链霉菌和芽孢杆菌中分离到DNJ,还发现从桑树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假单胞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2种内生菌也能够产生DNJ,已对多种微生物产DNJ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在昆虫中,除家蚕(Bombyxmori)富含DNJ外,野桑蚕(Bombyxmandarina)、桑蟥(Rondotia menciana)、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桑螟(Diaphani apy-loalis)等取食桑叶的单食性或寡食性昆虫也富含DNJ,昆虫体内的DNJ来源于食物,其中家蚕体内DNJ的含量因蚕品种、发育时期、组织器官以及饲料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家蚕随龄期进展存在着对DNJ的吸收富集和排泄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已经对链霉菌、芽孢杆菌和鸭跖草体内DNJ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探索,发现不同物种体内DNJ的合成机制不同。另已探明了DNJ的3种主要合成方法,人工合成的一些DNJ衍生物已经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来源 含量变化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α-蔗糖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李有贵 钟石 +2 位作者 吕志强 林天宝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5-888,共4页
从桑叶中提取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为了解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的作用机制,应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桑叶DNJ(纯度>95%)对α-蔗糖酶的抑制特性。通过建立的α-蔗糖酶酶促反应体系表明,在α-蔗糖酶质... 从桑叶中提取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为了解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的作用机制,应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桑叶DNJ(纯度>95%)对α-蔗糖酶的抑制特性。通过建立的α-蔗糖酶酶促反应体系表明,在α-蔗糖酶质量浓度≤500μg/mL、反应时间8min以内时,反应体系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抑制活性检测表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67mg/mL;依据酶抑制动力学曲线特征推断桑叶DNJ对α-蔗糖酶具有明显可逆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Ki为6.7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α-蔗糖酶 抑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全蚕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及其对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施新琴 肖辉 +5 位作者 孙波 段祖安 徐升胜 崔为正 崔西才 李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蚕粉 降血糖 1-脱氧野尻霉素 含量差异 家蚕品种 桑品种 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松 刘宏程 +5 位作者 储一宁 卢焕仙 钟建 吴克军 罗坤 杨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7-641,共5页
基于开发我国桑树资源的药用保健功能的目的,采用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不同种的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DNJ含量有差异,其中开远蒙桑桑叶中的1-... 基于开发我国桑树资源的药用保健功能的目的,采用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不同种的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DNJ含量有差异,其中开远蒙桑桑叶中的1-DNJ的质量比为4.070 mg/kg,其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水桑、开远鬼桑、河口长穗桑桑叶中的1-DNJ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其余8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1-脱氧野尻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血蚕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智毅 肖更生 +4 位作者 陈卫东 刘学铭 吴继军 李升锋 曾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0-151,共2页
报道了对家蚕的生理活性物质1-脱氧野尻霉素的分析研究。将家蚕幼虫粉碎并经处理后,用离子色谱法分离出4个生物碱组分,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0.1890%。超声波法提取1-脱野尻霉素的得率比一般水提法高7倍。
关键词 黄血蚕 1-脱氧野尻霉素 离子色谱法 测定 生理活性物质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高脂血症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有贵 钟石 +2 位作者 朱俭勋 胡桂燕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2-670,共9页
为了开发利用桑树来源多羟基哌啶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桑叶DNJ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机制。将自制的桑叶DNJ冻干粉按照5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高脂血症模型小鼠90 d... 为了开发利用桑树来源多羟基哌啶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桑叶DNJ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机制。将自制的桑叶DNJ冻干粉按照5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高脂血症模型小鼠90 d后,小鼠餐后血糖、总胆固醇(TG)浓度和胰岛素的活力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的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载脂蛋白(APO-A1、APO-B100)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q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糖脂转运代谢关键蛋白APO-A1、APO-B100、脂蛋白脂酶(LPL)、内质网脂酰辅酶A合成酶Acyl-Co A-S、甘油激酶(Gly-K)、3-磷酸甘油脱氢酶(G3PD)等的编码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对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发现,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遍布脂滴,给予桑叶DNJ治疗后,小鼠肝脏细胞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提示,桑叶DNJ可通过调节葡萄糖、甘油三酯代谢关键酶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糖、血脂的转运代谢,从而降低小鼠因高脂饲料诱导造成的肝脏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高脂血症模型小鼠 脂肪肝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品种和叶位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 被引量:19
15
作者 魏兆军 蒋磊 +2 位作者 周乐春 汪爱民 张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58-261,共4页
建立以芴甲氧酰氯(FMOC-Cl)为衍化剂的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紫外线检测法测定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品种、不同叶位桑叶中DNJ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0.05mol/LHCl为溶剂提取桑叶粉中的DNJ,用芴甲氧酰氯(FM... 建立以芴甲氧酰氯(FMOC-Cl)为衍化剂的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紫外线检测法测定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品种、不同叶位桑叶中DNJ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0.05mol/LHCl为溶剂提取桑叶粉中的DNJ,用芴甲氧酰氯(FMOC-Cl)为衍生化试剂,在pH8.50硼酸盐缓冲液条件下,衍生化和RP-HPLC检测效果最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DNJ时,流动相中乙腈:0.1%醋酸为55:45(V/V)时色谱分离效果最好,DNJ-FMOC的峰面积与DNJ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52。不同品种的桑叶中DNJ含量不同,本研究的15个样品中青阳青桑的DNJ含量最高,达到0.1486%,皮桑含量最低,为0.04291%。不同叶位桑叶的DNJ含量不同,第1叶位至第5叶位桑叶的DNJ含量逐渐降低,说明桑叶随着发育成熟,DNJ的含量逐渐降低。结果显示该方法快捷、稳定、灵敏、准确度高,适合桑叶中DNJ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郭时印 李林 +3 位作者 周虹 唐忠海 苏小军 李清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0,共6页
运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桑叶提取物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结果发现:DNJ与α-葡萄糖苷酶反应的半抑制浓度为0.297μg/mL,作用类型为竞争型抑制;其与α-葡萄糖苷酶主要... 运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桑叶提取物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结果发现:DNJ与α-葡萄糖苷酶反应的半抑制浓度为0.297μg/mL,作用类型为竞争型抑制;其与α-葡萄糖苷酶主要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作用形成基态复合物,并使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猝灭;DNJ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的过程是熵驱动的吸热反应,静电吸引力是两者结合反应的主要驱动力。不同温度(273、298、310 K)条件下荧光猝灭常数(K_(sv))分别为1.48×10~4、1.29×10~4、1.12×10~4 L/mol。DNJ使α-葡萄糖苷酶的构象发生变化,且使其二级结构重新排列;诱导酶活性口袋关闭,不利于底物结合到活性位点,推测这可能是DNJ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Α-葡萄糖苷酶 降血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慧明 吴方睿 +1 位作者 杨毅 刘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4-636,共3页
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用0.05mol/LHCl提取桑叶中的DNJ,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试剂在pH8.5硼酸盐缓冲液下对DNJ进行衍生化,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用0.05mol/LHCl提取桑叶中的DNJ,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试剂在pH8.5硼酸盐缓冲液下对DNJ进行衍生化,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5.0)-乙腈(体积比为85∶15)为流动相,利用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分离,在激发波长为250nm、发射波长为395nm条件下进行荧光检测,DNJ的AQC衍生物与衍生化试剂的水解产物分离良好。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5mg/L,检出限为0.02mg/L(S/N=3)。实验测得桑叶中DNJ含量为0.12%;回收率为96.1%~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1-脱氧野尻霉素 桑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洪 黄先智 +6 位作者 沈以红 丁晓雯 秦樱瑞 曾艺涛 杨娟 丁顺杰 商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51,共6页
为优化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接种量为自变量,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的最佳工艺... 为优化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接种量为自变量,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6 h、黑曲霉∶日本根霉∶绿色木霉=2∶1∶2菌液接种量3.75×107 CFU/100 g,在此条件下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为133.882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桑叶茶 1-脱氧野尻霉素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和不同家蚕品系幼虫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以红 朱见 +2 位作者 代方银 李竞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4-677,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了野桑蚕和不同品系家蚕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并调查了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时期1-DNJ含量的变化。野桑蚕与家蚕、家蚕不同品系间的1-DNJ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野桑蚕全...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了野桑蚕和不同品系家蚕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并调查了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时期1-DNJ含量的变化。野桑蚕与家蚕、家蚕不同品系间的1-DNJ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野桑蚕全蚕粉中1-DNJ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平均为0.427 8%;家蚕以黄血蚕最低,平均0.220 5%。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的1-DNJ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家蚕血干粉中的1-DNJ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0.848 7%;其次是中肠、体壁和脂肪体组织,分别为0.512 2%、0.472 2%、0.308 5%;而在丝腺中几乎检测不出1-DNJ。家蚕5龄幼虫体内1-DNJ含量随发育时期呈明显变化,5龄第4天含量最高,达0.329%,第5天以后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桑蚕 1-脱氧野尻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及其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超 史正琴 +3 位作者 向伟 黄先智 徐立 兰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其中DNJ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贡献程度。这可能为桑枝中DNJ的提取、分离及桑枝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极性分布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9-芴甲氧羰酰氯对DNJ进行衍生化,弥补其本身不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缺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在254 nm波长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单因素试验分别求得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液料比的优化范围,以响应曲面法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DNJ三因素的平方和、均方、P值、R2等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和相应的最优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溶剂法萃取浓缩的水提物,计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极性部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酶标仪在415 nm波长处测定α-葡萄糖苷酶对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的分解率来计算)与DNJ的含量,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用0.05 mo L·L-1的盐酸溶液提取,微波处理9.60 min、超声波处理30.89 min和液料比46.47 m L·g-1时达到最优条件,此时DNJ的产率为0.205%,结果检验值与优化值的拟合率达99.27%,相对于对照组增长了10.86%;正丁醇部分DNJ的含量最高,乙酸乙酯次之,水部分仍含有少许,石油醚部分为零,说明正丁醇的萃取效果较好;正丁醇部分的抑制曲线趋势与乙酸乙酯部分相近,水部分与石油醚部分相近,且各萃取部分之间的IC50都差异显著,结合DNJ的含量分布,说明桑枝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物质间有一定的极性差异;根据各萃取部分中DNJ的含量,从其半抑制浓度中换算出DNJ的浓度,即为"其中DNJ的浓度",正丁醇部分"其中DNJ的浓度"与DNJ标准品的IC50差异不显著,说明此部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几乎尽是DNJ;水部分虽含有少量的DNJ,但其活性却相对更小,可能其中含有具备提高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多糖等物质,或一些糖类等黏性物质影响了DNJ与酶的结合;乙酸乙酯部分"其中DNJ的浓度"比DNJ标准品的IC50小,可能是由于此部分含有个别黄酮类等对DNJ具有活性增强/协同作用,或其中含有一些游离生物碱、香豆素或黄酮苷元等物质具备相似活性;石油醚部分不含DNJ,却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说明桑枝中含有一些极性小的脂溶性化合物具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微波处理初步粉碎的新鲜桑枝,既有干燥作用又有辅助提取效果,而后用超声波辅助浸提可提高DNJ的提取效率;桑枝中主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是DNJ,除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极性相对较小的活性成分。这些结果有利于桑枝DNJ及其他降血糖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脱氧野尻霉素 超声 -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法 响应曲面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桑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