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爽 梁珍 +2 位作者 邓俊良 杨颜铱 陈芸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2-1049,共8页
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和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ON)广泛存在于受污染的谷物和饲料中。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ZEA和DON均可影响雌性动物的繁殖性能,引起生殖器官、胎儿形态,生殖细胞成熟率,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本文综述了ZEA和DON对雌... 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和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ON)广泛存在于受污染的谷物和饲料中。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ZEA和DON均可影响雌性动物的繁殖性能,引起生殖器官、胎儿形态,生殖细胞成熟率,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本文综述了ZEA和DON对雌性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 雌性动物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吞噬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夏兵兵 汪袁 +5 位作者 樊彦红 李银环 王晴晴 孙卫东 张海彬 何成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4-319,共6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小鼠骨髓源性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m DC)的表型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未成熟...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小鼠骨髓源性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m DC)的表型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DON(0、125、250、500 ng·m L^(-1))处理DC 6 h后,再加入LPS刺激18 h。以仅用LPS处理的为阳性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80、CD86和MHC-Ⅱ)变化及吞噬右旋葡聚糖的能力;RTPCR检测细胞中细胞因子(IL-6、IL-0、IL-12和TNF-α)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LPS刺激引起m DC表面的CD80、CD86和MHC-Ⅱ升高(P<0.05),吞噬右旋葡聚糖能力下降,IL-6、IL-0、IL-12和TNF-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提高(P<0.05);低浓度和中浓度DON(125和250 ng·m L^(-1))对DC的表型和免疫功能没有影响(P>0.05),高浓度DON(500 ng·m L^(-1))引起m DC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表达水平降低(P<0.05),同时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降低(P<0.05),但吞噬能力提高12.2%。[结论]高浓度DON对LPS刺激的m DC表型和细胞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 树突状细胞:脂多糖 表型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电喷雾质谱法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残留量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祥广 李维铖 +1 位作者 古小燕 邓衔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187,193,共4页
建立了液相-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的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ON)。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提取,经cts固相萃取净化、5%甲醇再溶解后进行LC-MS/MS分析。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建立了液相-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的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ON)。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提取,经cts固相萃取净化、5%甲醇再溶解后进行LC-MS/MS分析。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Luna5μC18(2),流动相为甲醇-O.1%甲酸溶液(30:70)。方法的检测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在50、250、500μg/kg等3个浓度水平.回收率为75.4%-93.2%,相对标准偏差为5.74%-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 饲料 固相萃取 电喷雾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