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照射下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君 熊大珍 +5 位作者 张朝红 张向东 刘斌 张邯玉 孙伟 栗荣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光敏性化合物-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作用。在超声波和HP的协同作用下,在UV-Vis光谱中DNA溶液的吸光度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在FL光谱中DNA-EB溶液的荧光强... 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光敏性化合物-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作用。在超声波和HP的协同作用下,在UV-Vis光谱中DNA溶液的吸光度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在FL光谱中DNA-EB溶液的荧光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猝灭现象。考察了在超声波照射和HP存在的条件下,各种因素(如超声波照射时间,HP浓度和溶液酸度等)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长和HP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液酸度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当溶液为弱酸性和中性时对DNA的损伤较为明显,弱碱性时对DNA的损伤程度则又呈下降趋势。另外,在超声波损伤DNA的同时,溶液中的HP浓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HP也遭到了破坏。同时还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激活HP对DNA损伤的可能机理,认为对DNA损伤的现象可以采用"声致发光"和"热点"形成的机理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血卟啉(HP) 损伤 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Ⅰ)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帆 刘盛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简要阐述了核酸杂交分析的传统方法和原理,由此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压电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和光导纤维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研究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生物传感器 核酸杂交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Ⅱ)——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3
作者 陈帆 刘盛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对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种类、在基因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 ,对近期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加以分类和评述 。
关键词 电化学 脱氧核糖核酸 生物传感器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的纳米界面上DNA的生长策略及用于恩诺沙星的适配体传感器构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杜玉梅 周洋洋 +1 位作者 卞晓军 颜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4-791,共8页
在纳米金(Au nanoparticles,AuNPs)表面通过组装巯基DNA制得AuNPs-DNA生物探针后,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ase)催化探针DNA的3′-OH 端,实现DNA的生长,并得到生长产物长单链DNA(Single-strand... 在纳米金(Au nanoparticles,AuNPs)表面通过组装巯基DNA制得AuNPs-DNA生物探针后,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ase)催化探针DNA的3′-OH 端,实现DNA的生长,并得到生长产物长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子力显微镜成像(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对探针及ssDN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dTase能够实现纳米界面上DNA的高效生长,卷曲状态下链长可达850 nm。进一步将这种DNA的生长策略与适配体(Aptamer)技术相结合。首先在纳米金表面组装适配体片段1,在醛基化的磁珠颗粒表面组装适配体片段2,以此构建针对恩诺沙星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Aptasensor)。该传感器对ENR在10 ~1.0×10 5 ng/mL具备良好的响应性能,检出限为1.0 ng/mL,能明显区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对照组信号。研究表明,基于TdTase的适配体传感器操作便捷,具备良好的靶分子响应性能和特异性,可为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探针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ase) dna生长 适配体传感器 恩诺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15
5
作者 向海艳 陈小明 +2 位作者 李松青 夏殊 刘安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2-825,共4页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5 0~ 7 0范围内 ,有机染料中性红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在 335 0nm处的共振光谱散射增强程度...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5 0~ 7 0范围内 ,有机染料中性红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在 335 0nm处的共振光谱散射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其线性范围为 0~ 6 0 0ng·mL-1,检出限可达 12 8ng·mL-1。该方法简便、快速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测定 共振光散射法 混合样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纳克级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21
6
作者 肖锡林 王永生 +1 位作者 李贵荣 吕昌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研究了吩噻嗪类染料甲苯胺蓝 (T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 1 0~ 1 1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 35 0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 研究了吩噻嗪类染料甲苯胺蓝 (T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 1 0~ 1 1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 35 0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对于ct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90 0ng·mL-1 ,检出限为6 75ng·mL-1 ,RSD为 3 7% ;对于fs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90 0ng·mL-1 ,检出限为 2 99ng·mL-1 ,RSD为 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共振光散射法 脱氧核糖核酸 含量测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染料探针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席小莉 杨曼曼 +1 位作者 韩小见 杨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1-786,共6页
核酸与各类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探测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和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染料ZR、甲酚红、苏木色精等与DNA的作用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此外还求取了它们的能量转移效... 核酸与各类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探测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和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染料ZR、甲酚红、苏木色精等与DNA的作用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此外还求取了它们的能量转移效率、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脱氧核糖核酸 给体 受体 dna 荧光探针 作用机理 甲酚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品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7
8
作者 向海艳 陈小明 周迪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0 5~ 1 5范围内 ,有机染料副品红于 35 5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被DNA强烈增强 ,且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0 5~ 1 5范围内 ,有机染料副品红于 35 5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被DNA强烈增强 ,且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0 10~ 15 μg·mL- 1 ,检出限可达 36ng·mL- 1 。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且线性范围较宽。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副品红 脱氧核糖核酸 共振光散射法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三丁基锡化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朝红 苏欣 +5 位作者 臧树良 赵广富 冯冲 铁梅 耿兵 董殿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TBT既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又作用于DNA的碱基基团,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而且,TBT与DNA作用时间越长,... 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TBT既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又作用于DNA的碱基基团,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而且,TBT与DNA作用时间越长,则减色越明显。还考察了TBT和磷酸根浓度,以及溶液pH值对TBT与DNA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锡(TBT) 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永生 肖锡林 +1 位作者 李贵荣 吕昌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1,35,共4页
研究了三环杂芳香类染料吖啶橙 (AO)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 pH11.5~12.5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339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 研究了三环杂芳香类染料吖啶橙 (AO)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 pH11.5~12.5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339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对于ct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3~1000μg/L ,检出限为2.86μg/L,RSD为3.6 %;对于fs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0~1250μg/L ,检出限为4.78μg/L,RSD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 共振光散射光谱 含量测定 痕量分析 脱氧核糖核酸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与3-氨基-6-二甲氨基-2-甲基吩嗪盐酸盐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迟燕华 董发勤 +2 位作者 庄稼 赵志龙 李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4-818,共5页
采用UV光谱法 ,发现在pH 7~ 8的缓冲溶液中 ,脱氧核糖核酸 (DNA)与 3 氨基 6 二甲氨基 2 甲基吩嗪盐酸盐 (ZR)相互作用 ,生成红色配合物 ,此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 5 2 0nm。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变化明显 ,配合物的吸收峰值红移 70n... 采用UV光谱法 ,发现在pH 7~ 8的缓冲溶液中 ,脱氧核糖核酸 (DNA)与 3 氨基 6 二甲氨基 2 甲基吩嗪盐酸盐 (ZR)相互作用 ,生成红色配合物 ,此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 5 2 0nm。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变化明显 ,配合物的吸收峰值红移 70nm。测得该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1 5× 10 6mol-1·L·cm-1;最大结合数n =30 3。研究了体系的酸度、温度、时间等基本反应条件。离子强度的改变对体系的吸光度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研究了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探针的结合模式 ,认为该反应基本符合Scatchar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dna 脱氧核糖核酸 3-氨基-6-二甲氨基-2-甲基吩嗪盐酸盐 UV光谱法 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在高分子溶液3个不同浓度区间的电泳迁移行为 被引量:5
12
作者 靳艳 林炳承 冯应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3,共4页
借鉴高分子亚浓溶液线团收缩理论 ,研究了脱氧核糖核酸 (DNA)片段在高分子溶液全浓度区间的电泳迁移行为。结果表明 ,在高分子稀溶液、亚浓溶液和浓溶液 3个不同浓度区间 ,DNA的电泳迁移行为各不同 ,DNA片段的分离在这 3个浓度区间也存... 借鉴高分子亚浓溶液线团收缩理论 ,研究了脱氧核糖核酸 (DNA)片段在高分子溶液全浓度区间的电泳迁移行为。结果表明 ,在高分子稀溶液、亚浓溶液和浓溶液 3个不同浓度区间 ,DNA的电泳迁移行为各不同 ,DNA片段的分离在这 3个浓度区间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脱氧核糖核酸 高分子亚浓溶液线团收缩理论 高分子溶液 电泳迁移 dna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标记的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全玉 李永生 +3 位作者 高秀峰 王艳君 金科 赵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1-494,共4页
以黄连素作为荧光标记物,对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基于荧光毛细分析法,以毛细管作为脱氧核糖核酸探针的固定载体,制成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吸入互补靶脱氧核糖核酸并进行杂交,... 以黄连素作为荧光标记物,对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基于荧光毛细分析法,以毛细管作为脱氧核糖核酸探针的固定载体,制成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吸入互补靶脱氧核糖核酸并进行杂交,通过黄连素染色后,检测杂交产物的荧光强度,实现对靶脱氧核糖核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样品用量12μL,靶脱氧核糖核酸浓度在2~10μmo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52x+9.22,相关系数为0.9912,检出限为1.16μmol·L^-1。用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测定靶脱氧核糖核酸操作简便,试样、试剂用量少;测定成本极低,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dna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 荧光标记物 黄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建明 宋远志 石德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62-364,369,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pH为7.4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邻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开链过程中,邻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后的荧光光谱曲线、紫外光谱曲线的吸收峰改变较大,循... 用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pH为7.4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邻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开链过程中,邻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后的荧光光谱曲线、紫外光谱曲线的吸收峰改变较大,循环伏安法峰氧化峰正向移动,电流增大,量化计算表明邻苯二酚位于磷酸基团近侧.邻苯二酚与脱氧核糖核酸主要以静电方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照射下血卟啉镓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君 熊大珍 +5 位作者 张朝红 张向东 陈立江 赵红丹 邢志强 徐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3,共5页
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血卟啉镓(HP-Ga)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并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Ga浓度、溶液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 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血卟啉镓(HP-Ga)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并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Ga浓度、溶液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加和HP-Ga浓度的增大而加剧,而溶液酸度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血卟啉镓(HP—Ga)配合物 损伤 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硝基苯酚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明 宋远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为了探讨邻硝基苯酚(o-NP)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方式,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pH为7.4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o-NP与DNA的相互作用.o-NP在脱氧核糖核酸开链过程后的荧光光谱曲线、紫外光谱曲线的吸收峰... 为了探讨邻硝基苯酚(o-NP)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方式,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pH为7.4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o-NP与DNA的相互作用.o-NP在脱氧核糖核酸开链过程后的荧光光谱曲线、紫外光谱曲线的吸收峰改变较大,未经开链的改变较小,量化计算表明邻硝基苯酚位于DNA的碱基附近.邻硝基苯酚在脱氧核糖核酸开链过程中形成了新的DNA加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硝基苯酚 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慢性气管炎兔气管粘膜粘蛋白与脱氧核糖核酸代谢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周汉良 杨稳 卞如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64-64,共1页
本文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气体,给兔以500ppm浓度吸入5~9周后,经病理切片证明可形成慢性气管炎模型。取气管粘膜体外培养4小时,发现SO2吸入兔气管粘膜粘蛋白(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较正常对... 本文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气体,给兔以500ppm浓度吸入5~9周后,经病理切片证明可形成慢性气管炎模型。取气管粘膜体外培养4小时,发现SO2吸入兔气管粘膜粘蛋白(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粘膜 dna MP 慢性气管炎 粘蛋白 蛋白多糖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波协同血卟啉锌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研究
18
作者 熊大珍 王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6,共4页
通过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血卟啉锌(HP-Zn)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Zn浓度、溶液酸度、离子种类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 通过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血卟啉锌(HP-Zn)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Zn浓度、溶液酸度、离子种类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加和HP-Zn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中性环境有利于DNA的损伤,而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研究结果对分子水平的声动力学(SDT)疗法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血卟啉锌(HP-Zn)配合物 损伤 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脱氧核糖核酸)——新世纪营养素
19
作者 亦森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2期11-11,共1页
脱氧核糖核酸(DNA)系由脱氧核糖与磷酸及胸腺嘧啶、胞嘧啶(嘧啶类)或腺嘌呤、鸟嘌呤(嘌呤类)4个碱中一个组成核苷酸为结构单位聚合而成高分子。 所有生物细胞内均含有DNA,其司职系作为生命基本设计图的遗传信息,通过蛋白合成指令,与生... 脱氧核糖核酸(DNA)系由脱氧核糖与磷酸及胸腺嘧啶、胞嘧啶(嘧啶类)或腺嘌呤、鸟嘌呤(嘌呤类)4个碱中一个组成核苷酸为结构单位聚合而成高分子。 所有生物细胞内均含有DNA,其司职系作为生命基本设计图的遗传信息,通过蛋白合成指令,与生长和组织分化等相关。核酸现已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质、糖质、矿物质、微生素、食物纤维之后第七营养素。摄入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脱氧核糖核酸 营养素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肽类激素及芫化萜对着床前鼠胚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影响
20
作者 杨翰仪 李俐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关于胰岛素对靶细胞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已有广泛的研究。Wool等曾报道过胰岛素在体外刺激同位素标记前身物参入核糖核酸(RNA)而不明显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Wool 1963,Ebene Bonis 1963,Manchester 1967,Martin 1965)。胰高... 关于胰岛素对靶细胞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已有广泛的研究。Wool等曾报道过胰岛素在体外刺激同位素标记前身物参入核糖核酸(RNA)而不明显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Wool 1963,Ebene Bonis 1963,Manchester 1967,Martin 1965)。胰高血糖素对糖、脂代谢与胰岛素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胚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