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徐斌
薛金金
+2 位作者
江和源
张建勇
王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23,共9页
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是一类儿茶素的氧化产物,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揉捻等工序使茶叶细胞破碎导致儿茶素与酶接触,进而氧化形成的。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TSs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功能。本文就从TSs的发现、形成机理、分...
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是一类儿茶素的氧化产物,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揉捻等工序使茶叶细胞破碎导致儿茶素与酶接触,进而氧化形成的。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TSs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功能。本文就从TSs的发现、形成机理、分析方法、分离制备、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儿茶素
脱
氢
聚酯
型
儿茶素
聚酯
型
儿茶素
茶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酚氧化酶来源对酶促氧化儿茶素生成二聚体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付静
赵冠杰
+2 位作者
燕飞
苏威
江和源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0-455,共6页
为探明不同来源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对儿茶素氧化生成二聚体产物的催化能力和形成产物的特点,考查皇冠梨和山药来源的PPO催化儿茶素生成二聚体氧化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自然pH值条件下,皇冠梨PP...
为探明不同来源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对儿茶素氧化生成二聚体产物的催化能力和形成产物的特点,考查皇冠梨和山药来源的PPO催化儿茶素生成二聚体氧化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自然pH值条件下,皇冠梨PPO和山药PPO均能催化形成二聚体氧化产物脱氢聚酯型儿茶素(dehydrotheasinensin,DTSs)、聚酯型儿茶素B(hydrotheasinensins B,TSB)和茶黄素类(Theaflavins,TFs),其中DTSs包括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s A,DTSA)和脱氢聚酯型儿茶素B(dehydrotheasinensins B)。皇冠梨PPO催化儿茶素氧化生成的产物以TFs为主,以TF-3’-G和TFDG为优势组分;而山药PPO酶促氧化儿茶素生成的产物以DTSs为主,以DTSA为优势组分。皇冠梨PPO催化生成TFs的能力是山药PPO的10倍以上,两种PPO催化生成DTSs和TSB的能力相近,但后者在反应120 min以后DTSs生成量迅速增加。底物浓度为5.0 mg/mL时皇冠梨PPO和山药PPO催化生成的DTSA最大含量分别为0.405 mg/mL和0.497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冠梨
山药
多酚氧化酶
茶黄素
(
脱
氢
)
聚酯
型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施莉婷
江和源
+2 位作者
张建勇
王伟伟
苏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共7页
选择不同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底物组合反应,通过酶促氧化过程得到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
选择不同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底物组合反应,通过酶促氧化过程得到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G),探究EGCG的多条主要氧化反应途径,并探讨歧化途径与苯骈化途径的竞争机制。结果表明:EGCG溶液加入多酚氧化酶液催化反应后会形成DTSA、没食子酸等产物;在反应液中添加EC后,会形成TF-3-G。添加EC后,EGCG的总消耗率最终提高了3.86%~4.95%;反应前期DTSA的形成率差异不显著,后期DTSA含量在EGCG+EC体系中较单一体系有所降低,差异最大时可达10.84%;添加5 mmol/L EC体系中,TF-3-G的形成量显著高于添加2.5 mmol/L EC体系,其最大值增加了11.16%。EGCG+EC的酶促氧化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反应初始阶段、二聚产物增长阶段、主要途径变更阶段以及二聚产物消耗阶段。初始阶段,体系中以歧化途径和苯骈化途径为主,两条途径所占比例高于85%;在二聚产物增长阶段,随EC的加入,苯骈化途径所占比例增加,而转化形成DTSA的EGCG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歧化途径逐渐减弱。随反应进行,体系中逐步出现多条氧化聚合途径,其他物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产物形成主要途径变更阶段,DTSA出现消耗,TF-3-G缓慢增加。整个过程,歧化途径一直是EGCG酶促氧化的主要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
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
歧化途径
苯骈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徐斌
薛金金
江和源
张建勇
王岩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23,共9页
基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23)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A8289)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11006)
文摘
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是一类儿茶素的氧化产物,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揉捻等工序使茶叶细胞破碎导致儿茶素与酶接触,进而氧化形成的。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TSs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功能。本文就从TSs的发现、形成机理、分析方法、分离制备、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茶叶
儿茶素
脱
氢
聚酯
型
儿茶素
聚酯
型
儿茶素
茶黄素
Keywords
tea
catechins
dehydrotheasinensins
theasinensins
theaflavins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酚氧化酶来源对酶促氧化儿茶素生成二聚体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付静
赵冠杰
燕飞
苏威
江和源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0-45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692)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8JS016)。
文摘
为探明不同来源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对儿茶素氧化生成二聚体产物的催化能力和形成产物的特点,考查皇冠梨和山药来源的PPO催化儿茶素生成二聚体氧化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自然pH值条件下,皇冠梨PPO和山药PPO均能催化形成二聚体氧化产物脱氢聚酯型儿茶素(dehydrotheasinensin,DTSs)、聚酯型儿茶素B(hydrotheasinensins B,TSB)和茶黄素类(Theaflavins,TFs),其中DTSs包括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s A,DTSA)和脱氢聚酯型儿茶素B(dehydrotheasinensins B)。皇冠梨PPO催化儿茶素氧化生成的产物以TFs为主,以TF-3’-G和TFDG为优势组分;而山药PPO酶促氧化儿茶素生成的产物以DTSs为主,以DTSA为优势组分。皇冠梨PPO催化生成TFs的能力是山药PPO的10倍以上,两种PPO催化生成DTSs和TSB的能力相近,但后者在反应120 min以后DTSs生成量迅速增加。底物浓度为5.0 mg/mL时皇冠梨PPO和山药PPO催化生成的DTSA最大含量分别为0.405 mg/mL和0.497 mg/mL。
关键词
皇冠梨
山药
多酚氧化酶
茶黄素
(
脱
氢
)
聚酯
型
儿茶素
Keywords
Crown pear
Chinese yam
Polyphenol oxidase
Theaflavins
(dehydro)Theasinensin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施莉婷
江和源
张建勇
王伟伟
苏威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69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42-1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7-TRICAAS)。
文摘
选择不同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底物组合反应,通过酶促氧化过程得到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G),探究EGCG的多条主要氧化反应途径,并探讨歧化途径与苯骈化途径的竞争机制。结果表明:EGCG溶液加入多酚氧化酶液催化反应后会形成DTSA、没食子酸等产物;在反应液中添加EC后,会形成TF-3-G。添加EC后,EGCG的总消耗率最终提高了3.86%~4.95%;反应前期DTSA的形成率差异不显著,后期DTSA含量在EGCG+EC体系中较单一体系有所降低,差异最大时可达10.84%;添加5 mmol/L EC体系中,TF-3-G的形成量显著高于添加2.5 mmol/L EC体系,其最大值增加了11.16%。EGCG+EC的酶促氧化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反应初始阶段、二聚产物增长阶段、主要途径变更阶段以及二聚产物消耗阶段。初始阶段,体系中以歧化途径和苯骈化途径为主,两条途径所占比例高于85%;在二聚产物增长阶段,随EC的加入,苯骈化途径所占比例增加,而转化形成DTSA的EGCG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歧化途径逐渐减弱。随反应进行,体系中逐步出现多条氧化聚合途径,其他物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产物形成主要途径变更阶段,DTSA出现消耗,TF-3-G缓慢增加。整个过程,歧化途径一直是EGCG酶促氧化的主要反应途径。
关键词
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
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
歧化途径
苯骈化途径
Keywords
dehydrotheasinensin A(DTSA)
theaflavin-3-gallate(TF-3-G)
disproportionation pathway
benzene pathwa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研究进展
徐斌
薛金金
江和源
张建勇
王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酚氧化酶来源对酶促氧化儿茶素生成二聚体产物的影响
付静
赵冠杰
燕飞
苏威
江和源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施莉婷
江和源
张建勇
王伟伟
苏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