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媛 冯晓元 +3 位作者 石磊 杨军军 张莹莹 张开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4-938,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果或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偏磷酸提取水果或蔬菜样品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提取液中的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可直接进行检...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果或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偏磷酸提取水果或蔬菜样品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提取液中的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可直接进行检测,脱氢抗坏血酸在磷酸钠溶液中(pH 7.0-7.2)用L-半胱氨酸还原成L-抗坏血酸,之后测定以L-抗坏血酸表达总维生素C含量,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由总维生素C含量减去L-抗坏血酸含量获得。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H 3.5)为流动相,在245 n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50 mg/L的浓度范围内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42.0,19.4μg/kg,脱氢抗坏血酸的检出限为262μg/kg。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标水平下,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82.8%-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L-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水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鉴定及冷胁迫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文 张琴 +4 位作者 宁明 周发科 杨新泉 单春会 唐凤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为阐明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基因的基本性质及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基于生物信息学对2个哈密瓜DHAR基因(CmDHAR)的基本信息、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域特征、... 为阐明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基因的基本性质及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基于生物信息学对2个哈密瓜DHAR基因(CmDHAR)的基本信息、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域特征、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冷胁迫下的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含量、DHAR活力、DHAR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CmDHAR编码蛋白氨基酸的长度分别为297 aa与206 aa,等电点分别为8.67与5.99,分子质量为33 082.9 Da与22 891.6 Da。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mDHAR基因具有保守性较高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N端功能结构域。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mDHAR包含6个外显子、6个保守基序、3类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表明哈密瓜与西葫芦、笋瓜和南瓜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更为接近。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CmDHAR2主要包含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等。蛋白互作分析表明CmDHAR家族蛋白与哈密瓜其他GST家族蛋白之间联系紧密。冷胁迫下耐冷型哈密瓜"伽师瓜-310"中的AsA含量、DHAR活力及CmDHAR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耐冷型的"金皇后-308"。GSEA结果表明CmDHAR基因参与结构分子活性、大分子复合物、细胞膜封闭内腔以及抗氧化活性等生物过程。本研究阐明了CmDHAR的生物信息学特点,证明了DHAR基因在哈密瓜抵御冷胁迫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菠菜体内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园园 林咸永 +2 位作者 金崇伟 章永松 方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总抗坏血酸(AsA+DHA)含量随着铵硝比的提高逐渐增加.菠菜叶片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在铵硝比小于50%时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铵硝比则显著降低;铵硝比不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活性均随着供铵比例提高而逐渐提高,且与As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铵硝比增加菠菜叶片AsA含量,与其提高MDHAR、DHAR活性和加快AsA的再生循环有关,而与其对GalLDH和AAO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抗坏血酸 菠菜 L-半乳糖酸-1 4-内酯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PEG/LiClO_4)中L-抗坏血酸氧化的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黎平 林祥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02-804,共3页
L-抗坏血酸(H2A)由于在生物介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分子及其衍生物已有广泛研究[1~5].聚合物电解质由于能溶解电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导电性而成为一种新的溶剂,可用于研究一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6].H2A在... L-抗坏血酸(H2A)由于在生物介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分子及其衍生物已有广泛研究[1~5].聚合物电解质由于能溶解电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导电性而成为一种新的溶剂,可用于研究一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6].H2A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抗坏血酸 氧化 脱氢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的应用例
5
作者 张亚云 《饮料工业》 1990年第3期42-42,共1页
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中,目前将它应用于下列几方面:①软饮料、果汁饮料中用作胡萝卜素和风味的稳定剂。②油、脂的抗氧化剂。③肉和肉制品的腌制剂。④果蔬的抗氧化剂和酶褐变抑制剂⑤面团改进剂。⑥啤酒和葡萄酒稳定剂。⑦牛奶的抗... 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中,目前将它应用于下列几方面:①软饮料、果汁饮料中用作胡萝卜素和风味的稳定剂。②油、脂的抗氧化剂。③肉和肉制品的腌制剂。④果蔬的抗氧化剂和酶褐变抑制剂⑤面团改进剂。⑥啤酒和葡萄酒稳定剂。⑦牛奶的抗氧化剂和和风味稳定剂。它是还原剂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一般就是应用它的这一特性,11mg 抗坏血酸可除去1mgO<sub>2</sub>若1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果汁饮料 酶褐变 腌制剂 改进剂 脱氢抗坏血酸 食品变色 带肉果汁 中含 葡萄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血浆及透析液中维生素C的测定(英文)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秋毓 丁峰 +2 位作者 俞茂华 顾勇 林善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电化学检测技术建立了尿毒症病人血浆及透析液中抗坏血酸 (AA)及脱氢抗坏血酸(DHAA)的测定方法。采用 0 8g/L偏磷酸与 18% (体积分数 )高氯酸的混合溶液作为生物样本中的蛋白沉淀剂及AA的提取剂 ,可大大提高AA在...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电化学检测技术建立了尿毒症病人血浆及透析液中抗坏血酸 (AA)及脱氢抗坏血酸(DHAA)的测定方法。采用 0 8g/L偏磷酸与 18% (体积分数 )高氯酸的混合溶液作为生物样本中的蛋白沉淀剂及AA的提取剂 ,可大大提高AA在血浆中的稳定性。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维生素C的常规检验。AA浓度为2 μmol/L~ 40μmol/L时 ,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相关系数大于 0 99。AA与DHAA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小于 8 9%和 10 5 %。AA在血浆及透析液中的回收率分别大于 95 %和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检测 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维生素C 血浆 透析液 尿毒症 测定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40
7
作者 魏国强 朱祝军 +1 位作者 钱琼秋 李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以黄瓜感病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施硅和诱导接种白粉菌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R)、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接种后,营养液中加硅酸盐显著降低黄瓜... 以黄瓜感病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施硅和诱导接种白粉菌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R)、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接种后,营养液中加硅酸盐显著降低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中AsA-POD、PPO的活性,而DR、PAL活性低于不施硅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施硅处理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并显著降低病情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抗病性 硅制剂 生理机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果实中氧化和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剑平 郝玉兰 +1 位作者 张秋芝 梁宝岩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76-78,共3页
草莓果实中氧化和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杨剑平,郝玉兰,张秋芝,梁宝岩(北京农学院农学系,北京102206)果实成熟和采后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本文以草莓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在成熟过程的各阶段:白果、半红果和红果期,以及采... 草莓果实中氧化和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杨剑平,郝玉兰,张秋芝,梁宝岩(北京农学院农学系,北京102206)果实成熟和采后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本文以草莓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在成熟过程的各阶段:白果、半红果和红果期,以及采后25℃室温下贮放过程中膜脂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果实 过氧化作用 抗坏血酸含量 过氧化物含量 脱氢抗坏血酸 植物生理学 果实成熟 谷胱甘肽 酶活性 硫代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粉中维生素C含量储存过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那斯琴高娃 乌尼尔 +3 位作者 其其格 满都呼 常建军 宋晓东 《中国食品工业》 2012年第9期64-65,共2页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是一个羟基羧酸的内酯,具烯二醇结构(图1),有较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有四种异构体:D-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和L-脱氢抗坏血酸。其中以L-抗坏血酸生物活性最高。维生素C是...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是一个羟基羧酸的内酯,具烯二醇结构(图1),有较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有四种异构体:D-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和L-脱氢抗坏血酸。其中以L-抗坏血酸生物活性最高。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含量 储存过程 D-异抗坏血酸 稳定性 L-抗坏血酸 奶粉 脱氢抗坏血酸 水溶性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饲料中,应添加哪种维C?
10
作者 李爱杰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1期18-18,共1页
一、维生素C的营养作用、缺乏症及其免疫作用 1.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的营养作用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为六碳的多羟基内酯,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由于其具有强还原性,所以极易被氧化剂破坏。维生素C在体内的生理功能极为广泛。(1)维生素C是... 一、维生素C的营养作用、缺乏症及其免疫作用 1.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的营养作用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为六碳的多羟基内酯,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由于其具有强还原性,所以极易被氧化剂破坏。维生素C在体内的生理功能极为广泛。(1)维生素C是含成胶原和粘多糖等细胞间质的必需物质,对于骨骼组织(结构组织、骨、软骨、牙齿)正常功能的维持,都是必需的,(2)抗坏血酸容易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这表明维生素C在细胞氧化过程中,可能参与氧化还原系统。(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中国对虾 营养作用 脱氢抗坏血酸 还原性 氧化还原系统 缺乏症 免疫作用 对虾饲料 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丁中维生素C在热风辅助射频干燥过程中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殷嘉乐 龚楚婷 +2 位作者 汤英杰 敬璞 焦顺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研究热风辅助射频(hot air-assisted radio frequency,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随温度变化的降解动力学模型。方法在6.5 cm极板间距和60℃热风系统条件下进行HA-RF干燥,重点研究胡萝卜丁中维生素C在干燥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包括脱... 目的研究热风辅助射频(hot air-assisted radio frequency,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随温度变化的降解动力学模型。方法在6.5 cm极板间距和60℃热风系统条件下进行HA-RF干燥,重点研究胡萝卜丁中维生素C在干燥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包括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A)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总维生素C含量采用2,4-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测定,AA采用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测定。结果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可逆模型,其降解活化能为40.54 kJ/mol。DHAA活化能为35.83 kJ/mol,表明DHAA的稳定性低于AA。结论本研究使用的干燥温度为62.5~77.5℃,较高的干燥温度下维生素C降解速率较高,较低处理温度下的降解过程具有更好的模型适应度(R2>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动力学 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碧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5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C 分光光度法 脱氢抗坏血酸 蔬菜水果 样品 测定 营养物质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抗血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8-138,144,共2页
关键词 食品 酸含量 脱氢抗坏血酸 荧光强度 多糖类物质 酸性条件 水解淀粉 测定结果 反应生成 邻苯二胺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标准系列 蛋白质 酶作用 PH值 淀粉类 活性炭 荧光团 乙酸钠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AsA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马亚珺 杨国柱 田海宁 《南方农业》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体内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酶活性的影响,选育出适宜在青海省高寒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青大1号、大业1号、中苜1号、中兰2号、甘农3号、甘农9号和WL232这7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0 h(CK)、24...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体内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酶活性的影响,选育出适宜在青海省高寒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青大1号、大业1号、中苜1号、中兰2号、甘农3号、甘农9号和WL232这7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0 h(CK)、24 h(T_(1))、48 h(T_(2))、72 h(T_(3))4个低温处理,并测定紫花苜蓿幼苗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Ascorbate oxidase,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的活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幼苗中酶活性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且苜蓿品种不同、处理时长不同,幼苗体内酶活性不同,但在处理一定时间后,幼苗体内酶活性会减弱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其中,AAO、APX、DHAR活性最高的品种是青大1号紫花苜蓿,比较适宜在青海省高寒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低温胁迫 抗坏血酸氧化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用维生素C抵御臭氧
15
作者 王洪涛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植物 维生素C 臭氧 非原质体 脱氢抗坏血酸 活性氧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液相色谱法、染料滴定法及萤光法测定果蔬中VC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果征 周小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1987年第4期47-50,共4页
新鲜水果和蔬菜是食品中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VC的主要形式为L一还原型抗坏血酸和L一脱氢型抗坏血酸。通常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有三种,即: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的染料滴定法和微量萤光法,以及近年来发展很快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本文... 新鲜水果和蔬菜是食品中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VC的主要形式为L一还原型抗坏血酸和L一脱氢型抗坏血酸。通常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有三种,即: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的染料滴定法和微量萤光法,以及近年来发展很快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本文将对三种方法分析对比,探索测定VC含量的最优方法。 一、染料滴定法 染料滴定法方法简单,较灵敏,应用很广泛。AOAC介绍的方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法 还原型抗坏血酸 滴定法 化学法 抗坏血酸 染料 染剂 萤光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