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具有电容和脱嵌锂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方杰
王志兴
+2 位作者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91-2095,共5页
以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用扫描电镜、X线衍射仪、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测试来表征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复合材料的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
以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用扫描电镜、X线衍射仪、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测试来表征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复合材料的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混合均匀;复合材料首次放电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549和290 mA·h/g,当电压为0.25~3.00 V时,复合材料充电曲线斜率介于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的充电曲线斜率之间,比容量为93 mA·h/g,显示复合负极材料同时具有脱嵌锂特性和双电层特性;循环30次后,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为240 mA·h/g;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4 A/g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极化较中间相炭微球的极化显著降低,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负极材料
电容
特性
脱嵌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有电容和脱嵌锂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方杰
王志兴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机构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91-2095,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E12B01-2)
文摘
以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用扫描电镜、X线衍射仪、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测试来表征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复合材料的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混合均匀;复合材料首次放电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549和290 mA·h/g,当电压为0.25~3.00 V时,复合材料充电曲线斜率介于中间相炭微球和活性炭的充电曲线斜率之间,比容量为93 mA·h/g,显示复合负极材料同时具有脱嵌锂特性和双电层特性;循环30次后,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为240 mA·h/g;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4 A/g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极化较中间相炭微球的极化显著降低,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关键词
复合负极材料
电容
特性
脱嵌锂特性
Keywords
anode composites
capacitance
(de)lithiation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具有电容和脱嵌锂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性能
方杰
王志兴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