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分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牛延宁 吴月华 +1 位作者 倪兵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应用FLUTAX染色及荧光显微术研究了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结构的分化:(1)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棘毛基部的毛基体由紧密聚集状态逐渐分离、瓦解和消失;背纤毛基体逐渐膨大,基体内的周围微管散开成梅花形,之... 应用FLUTAX染色及荧光显微术研究了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结构的分化:(1)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棘毛基部的毛基体由紧密聚集状态逐渐分离、瓦解和消失;背纤毛基体逐渐膨大,基体内的周围微管散开成梅花形,之后在相应皮层区发生由颗粒组成的条带形原基.(2)细胞形成包囊时,口围带、波动膜和额腹横棘毛等微管胞器经历了部分去分化的过程,伴随着细胞体的凝缩,其纤毛器相互聚集,定位于球形体包囊细胞腹面;背纤毛按原有模式排列,位于包囊细胞背面.(3)脱包囊过程中,细胞吸水膨大,细胞体分化成变形虫状并显示一致的弱荧光,但未见微管胞器的荧光图像;细胞通过包囊壁背面小孔脱囊而出,恢复成为正常形态的纤毛虫;此后,在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背壁尚保存有部分背纤毛的痕迹.根据所得结果推测,形态发生中,纤毛器微管对新结构的形成可能有物质联系或物质贡献;脱包囊时,细胞成变形虫状,其微管结构可能发生了解聚和再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囊游仆虫 纤毛器微管 无性分裂 形成包囊 脱包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动物纤毛虫细胞休眠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影 牛延宁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10期2-4,共3页
本文总结了纤毛虫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皮层纤毛器和其他细胞质结构的分化.以及休眠包囊的包囊壁结构和细胞生命活动特征等的研究动态,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纤毛虫 休眠现象 形成包囊 脱包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