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脚步移动能力训练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建民
-
机构
许昌学院体育系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96,共5页
-
文摘
依据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排球运动员比赛中技术运用情况,设计出较为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和操控性强的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脚步移动综合测试方法。以现代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为指导,依据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从影响脚步移动的有关身体素质入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影响效应强度序列,遴选与确定检查性测验项目体系,构建动态数字模拟模型,以及训练水平的评定标准体系,为教练员进行前瞻性训练目标分析与决策,实施专项脚步移动能力的模式训练,科学调控快速脚步移动训练过程与纠偏,提供了数字化的模式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排球
少年
男子
脚步移动
训练
模式
-
Keywords
volleyball
junior
male
footwork
training mode
-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浅谈篮球的脚步移动技术教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姚建平
-
机构
江苏省体育运动学校
-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0-81,共2页
-
-
关键词
脚步移动
教学训练
基本技术
技术动作
移动步法
运动员
双手胸前传接球
身体平衡
准备姿势
篮球技术
-
分类号
G841.19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篮球脚步基本功及其训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民治
韦文姗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23期31-37,共7页
-
文摘
脚功是指篮球运动员经过专门训练后,双脚自由支撑和改变身体在地面与空间的位置,维持身体平衡的特殊移动技能和能力的总称。篮球攻守技术以及各种攻守战术配合,都须借助脚步移动的协同配合。脚步移动是从事篮球活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对运动员全面而扎实地加强脚步基本功训练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应重视从青少年抓起。脚步移动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时间,空间的主动和优势。而衡量运动员这方面训练水平的高低,就在于他们掌握脚步蹲、蹬、跑、跳、停、转、滑等专门动作的数量。
-
关键词
训练手段
身体重心
脚步移动
篮球运动员
基本功训练
攻守技术
动作
身体平衡
练习
移动步法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对篮球防守训练的探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万新民
-
机构
南京市中山东路体校
-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篮球防守
防守战术
教练员
攻击性
训练指导思想
防守训练
个人防守技术
防守能力
篮球运动员
脚步移动
-
分类号
G8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谈高师体育教学对学生组织和指挥能力的培养
- 5
-
-
作者
于忠玉
-
机构
辽宁师大体育教研部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6年第4期32-35,共4页
-
文摘
高师的任务是为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教师,而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将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他们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独立的社会工作能力和教育能力(其中包括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组织和指挥能力)。他们工作的对象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长身体、增知识的关健时期。
-
关键词
指挥能力
高师体育教学
学生组织
基本技术
口令
教学比赛
脚步移动
教师
准备活动
培养和提高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排球技术的脚功与手功
- 6
-
-
作者
王中南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94-96,共3页
-
文摘
排球技术包括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以及为击球作准备的各种动作,前者主要用手来完成,后者主要用脚来完成。笔者认为:排球的基本功就是排球技术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具体内容是各种合理而有效的步法、手法、眼法及腰法。我们把基本功的具体内容归结为:“两种脚功,五种手功,腰功、眼功贯彻其中”。两种脚功是移动和起跳,五种手功是传、垫、扣、发、拦,眼功就是战术意识,它和腰功都贯穿在各种脚功与手功之中。因此,脚功与手功就成了排球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排球的基本功。基本功是完善和发展排球技术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排球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各种高难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排球运动又是多种战术和技术的较量,战术以技术为基础,技术以基本功为基础,尤其对我们普通高校的排球教学而言,基本功更显重要,是我们应该着手解决的主要矛盾。
-
关键词
排球技术
基本功
垫球
眼功
来球
脚步移动
拦网
控制能力
击球动作
战术意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攻打正手台内球技术的探讨
- 7
-
-
作者
关华安
-
机构
北京体院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75年第24期26-29,共4页
-
文摘
近几年来,从一些国际比赛和刚刚结束的第三十三届世界锦标赛看,欧洲运动员对我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了一套对付我们的办法。出台球易于发挥我们的风格,我们的优势又在反手位置的半个球台,侧身快,推挡好;但我们的正手常常出现空裆,特别是正手近网台内球更难于处理。因此,他们的发球,接发球和搓球,落点较多地是在正手近网,线路短而低,旋转极强,利用落点和旋转控制我们,使我们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快攻的威力.对于这些击球位置远。
-
关键词
正手
运动员
世界锦标赛
球拍
旋转性
反手位
攻击方法
落点
脚步移动
击球动作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