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MR成像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钟雅志 吴仁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采用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Glu-CEST)观察由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相关性大鼠脑内的影像改变与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均分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组(10 mg/kg脂多糖)和对照组(注射与脂多糖等量的... 目的:采用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Glu-CEST)观察由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相关性大鼠脑内的影像改变与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均分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组(10 mg/kg脂多糖)和对照组(注射与脂多糖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并通过旷场实验分别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其行为学指标包括大鼠的活动总路程、活动时间、站立次数以及跨格次数。采用7.0T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扫描仪获得大鼠脑中的Glu-CEST图像。最后通过伊文思蓝实验检测大鼠血脑屏障的损伤。结果:旷场实验的行为学表现表明与对照组对比,SAE组的大鼠的活动时间、站立次数显著下降(P<0.01),提示SAE组大鼠焦虑、抑郁症状更显著;SAE组大鼠脑中的Glu-CEST值((15.20±0.79)%)较对照组((11.93±1.63)%)显著升高(P<0.01),同时SAE组((4.07±0.64)ng/mL)的伊文思蓝溶液渗透结果亦较对照组((1.97±0.23)ng/mL)更显著(P<0.05),且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伊文思蓝实验的渗透值与Glu-CEST值具有正相关。结论:结合Glu-CEST MRI可在分子影像水平上无创性地反映脂多糖诱导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大鼠脑中的血脑屏障受损变化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屏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热通腑调神方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郑瑶英 黄建东 +1 位作者 金江东 朱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泻热通腑调神方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热通腑调神,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Vs、Vd... 目的探讨泻热通腑调神方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热通腑调神,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Vs、Vd、Vm)、GFAP、NSE、MoC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GFAP、NSE降低(P<0.05),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泻热通腑调神方可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中医证候,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GFAP、NS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热通腑调神方 常规治疗 脓毒相关性 GFAP 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伍松柏 戴瑶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检测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入ICU第1、3天的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分析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预测SAE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6例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AE组40例,非SAE组56例,SAE组序贯脏器衰竭估计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8 d死亡率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SAE组第1天、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高水平是SAE独立危险因素。第3天血清syndecan-1(AUC 0.798,95%CI:0.709~0.886,最佳截断值160.80 ng/mL,敏感度71.43%,特异度72.50%)、VE-cadherin(AUC 0.847,95%CI:0.768~0.927,最佳截断值2429.00 ng/mL,敏感度78.87%,特异度82.50%)及NSE(AUC 0.765,95%CI:0.670~0.861,最佳截断值14.24 ng/mL,敏感度53.57%,特异度92.50%)水平均是SAE有效的预测指标,其中syndecan-1、VE-cadherin与NSE三者联合(AUC0.877,95%CI:0.806~0.949,敏感度85.71%,特异度80.00%)更有利于预测SAE。结论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继发SAE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脑损伤相关。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能够有效预测SAE,syndecan-1、VE-cadherin与NSE三者联合更有利于预测S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脓毒性休克 老年患者 脓毒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王慧 熊鑫 +5 位作者 杨梦其 王巍 郭玉双 段绍风 王琳 李雪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8-211,I0057,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左西孟旦 脓毒心肌 N-末端B型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易感小鼠海马的基因差异性
5
作者 刘宇 吴伟伟 傅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7-1789,共13页
目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属常见的脓毒症并发症,可使患者长期存在认知障碍及焦虑情绪,并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SAE的发病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而调控SAE易感性差异的机制尚不清... 目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属常见的脓毒症并发症,可使患者长期存在认知障碍及焦虑情绪,并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SAE的发病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而调控SAE易感性差异的机制尚不清楚。海马损伤程度与SAE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和精神状况直接相关。本研究探讨SAE模型小鼠海马中差异表达基因对SAE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与SAE模型组(SAE组)。通过腹腔注射10mg/k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SAE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新物体识别实验(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及Y迷宫实验比较2组小鼠认知功能及焦虑情绪的差异。以Con组OFT、NOR、Y迷宫实验的行为学数据的均数±标准差为基线,将SAE组小鼠分为SAE高敏(high sensitivity for SAE,HS)组和SAE低敏(low sensitivity for SAE,LS)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即刻早期基因家族成员细胞原癌基因(cellular proto-oncogene Fos,c-Fos)、成熟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蛋白(neuronal nuclei,NeuN)的表达,结合尼氏染色观察并分析小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海马角(cornu ammonis,CA)1、CA3亚区的神经元激活程度与功能受损情况。采用高通量转录组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对HS组与LS组小鼠组织进行全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验证2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Con组小鼠比较,SAE组小鼠认知行为和情绪行为均未表现出显著的易感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HS组小鼠较LS组小鼠存在更为严重的认知障碍和焦虑情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HS组小鼠比较,LS组小鼠海马c-Fos表达显著增加(P<0.05)。尼氏染色与NeuN染色结果显示,与HS组小鼠比较,LS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功能受损程度显著降低(均P<0.05)。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HS组小鼠比较,LS组小鼠海马组织中共检出130个表达上调基因,142个表达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LS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涉及多能干细胞调节通路、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表达下调的基因则主要与细胞连接、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SAE小鼠海马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性可能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情绪的潜在易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易感性 差异表达基因 海马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促进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情感功能障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勤 孟昭君 +3 位作者 何晓兰 王嘉炜 杨琳 方宗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实验检测SAE小鼠的情感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同源蛋白70(HSC70)、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MP2A与神经元的共定位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水平。同时按30 mg/kg剂量每天连续给予白藜芦醇灌胃直至第14天。结果 CLP小鼠14 d死亡率为45.83%,而幸存小鼠均存在情感功能障碍。CLP术后24 h海马神经元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MGB1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释放增加,CMA活性受损,而在灌胃给予白藜芦醇后,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增加,HMGB1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释放减少,提示CMA活性提高且神经炎症减轻,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给予小鼠白藜芦醇灌胃后小鼠情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结论 SAE小鼠海马神经元CMA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情感功能障碍;白藜芦醇能够促进CMA,从而抑制HMGB1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SAE小鼠的情感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sae) 情感功能障碍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7
作者 杨正东 吴优 +3 位作者 唐军 刘仁怀 方宗平 苏斌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脂多糖(LPS)组,通过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构建SAE模型,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和体质量...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脂多糖(LPS)组,通过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构建SAE模型,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和体质量变化判断小鼠的基本情况;行为学范式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旷场实验)、认知功能(情景前置性条件恐惧实验、 Y迷宫实验)。评估ACEA干预效果中,小鼠随机分为ACSF组、 ACEA干预的ACSF组、 LPS组和ACEA干预的LPS组,ACEA干预组给与1.5 mg/kg ACEA,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IL-6、 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尼氏染色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行为学范式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旷场实验)、认知功能(情景前置性条件恐惧实验、 Y迷宫实验)。结果 侧脑室注射LPS 3 d后,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证实SAE造模成功。与ACSF组相比,LPS组海马炎症因子IL-6、 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6、 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CA1区可见神经元尼氏体减少,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与LPS组相比,ACEA干预组IL-6、 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L-6、 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神经元尼氏小体增多,小鼠认知功能改善。结论 ACEA通过抑制IL-6、 TNF-α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SAE小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sae) 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与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艺豪 李玉静 +1 位作者 陈帅 王红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4,共9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继发于脓毒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且可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损害,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肠道菌群是指在宿主肠道中定植的大量的、多样的微生物菌群...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继发于脓毒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且可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损害,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肠道菌群是指在宿主肠道中定植的大量的、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它们与宿主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BGA)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且临床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脓毒症期间肠道菌群及其在SAE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SAE的发病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肠道菌群 神经炎 粪菌移植 短链脂肪酸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信分析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神经炎症相关核心基因的筛选
9
作者 苏思璇 尚彦星 +2 位作者 段程伟 梁彩霞 张冬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926,共12页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核心基因,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全转...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核心基因,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全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65682以及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03156。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GSE65682数据集中与脓毒症临床诊断显著相关的模块,与GSE103156数据集中LPS处理前后小胶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相交,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DEG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以及Lasso回归分析筛选核心基因。构建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体外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基因表达;采用慢病毒载体法过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分子表达。结果:WGCNA分析得到GSE65682数据集中与脓毒症临床诊断相关的9个模块、共332个基因,通过Limma分析得到GSE103156数据集中LPS刺激前后小胶质细胞的1 272个DEGs,二者取交集后得到18个交集基因,进一步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得到4个枢纽基因分别为七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18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83,GPR183)、HDAC9、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kinase,NADK)、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25(leucine rich repeat containing 25,LRRC25)。RT-qPCR结果证实在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模型中,Gpr183和Hdac9基因的m RNA表达下调、Lrrc25表达上调,而Nadk表达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显示过表达HDAC9可促进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促进JAK1-STAT3磷酸化。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得到SAE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4个关键基因,并初步证实HDAC9对于小胶质细胞具有促炎活性,为SAE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小胶质细胞 生信分析 差异基因 核心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虞秋艳 尹安琪(综述) 张利东(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6-1209,共4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脓毒症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的高死亡率和痴呆率。氢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抗氧化、抗炎及抗凋亡作用明显。近些年来,氢气作为脓毒症相关性...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脓毒症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的高死亡率和痴呆率。氢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抗氧化、抗炎及抗凋亡作用明显。近些年来,氢气作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主要就氢气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如减轻神经炎症、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认知障碍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氢气 氧化应激 神经炎 屏障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11
作者 齐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双眼上翻、肢体抽搐,降钙素原超过100 ng/mL,血压低,出现感染性休克。采用亚胺培南强化抗感染治疗后,患者降钙素原呈缓慢下降趋势,肾功能恢复正常,腹内压降至正常,尿量逐渐增多,但血小板计数仍呈下降趋势。腰椎穿刺见无色清亮脑脊液流出,脑脊液生化及常规结果均正常,排除SAH及颅内感染可能,考虑头颅CT所示为假性SAH。患者入院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中转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肠管表面脓苔附着、腹腔内大量脓液。患者术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意识清楚,复查头颅CT结果正常。患者术后第19天出院,出院3个月随访无特殊不适,再未出现腹痛、腹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 脓毒相关性 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丽霞 范仲敏 +2 位作者 李仪 方宗平 张西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 明确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SAE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条件恐惧记忆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Wester... 目的 明确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SAE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条件恐惧记忆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SAE小鼠海马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与P6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C3在海马区神经元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CLP术后14 d小鼠死亡率高达41.7%,而幸存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同时,CLP术后14 d小鼠海马组织自噬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可促进SAE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结论雷帕霉素促进SAE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sae) 雷帕霉素 自噬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会 罗丹 +1 位作者 纪木火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7-720,共4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患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指大脑在没有直接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前提下,因全身感染引起的弥漫性或多灶性脑功能障碍[1]。SAE病情从谵妄到深昏迷,以行为、认...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患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指大脑在没有直接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前提下,因全身感染引起的弥漫性或多灶性脑功能障碍[1]。SAE病情从谵妄到深昏迷,以行为、认知、觉醒和意识改变为特征,且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长期认知功能障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休克 ENCEPHALOPATHY 认知功能 SEPTIC SEPSIS 组织 功能 弥漫性 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谢志超 廖雪莲 康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9-613,共5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脓毒症所致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曾被称之为"感染中毒性脑病"、"脓毒症脑病"等。然而由于患者脑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感染诱发的机体全身炎性反应作用...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脓毒症所致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曾被称之为"感染中毒性脑病"、"脓毒症脑病"等。然而由于患者脑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感染诱发的机体全身炎性反应作用于脑部,影响了神经递质传递、微循环、血脑屏障和神经炎性反应等所致,并非是感染的直接后果,原来的命名容易使人误以为是神经系统感染所致脑功能障碍,故将其改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全身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雪飞 李彬 +1 位作者 刘清泉 郭玉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81-284,287,共5页
脓毒症(spe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和运动功能的改变,包括神智异常、昏迷、激动及活动减少等。近年来,脓毒... 脓毒症(spe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和运动功能的改变,包括神智异常、昏迷、激动及活动减少等。近年来,脓毒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目前该病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诊断标准存在争论,治疗上主要直接针对脓毒症,对脑损伤尚无特效疗法,预后较差。深入研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探讨该病的有效疗法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升危重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雅斐 苏云洁 +2 位作者 屈艺 母得志 李熙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1-577,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现象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60只30日龄健康雄性Wista...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现象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60只30日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CLP组(50只)。CLP后12 h监测大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并进行神经生物学评分。根据大鼠是否发生SAE将CLP组大鼠再分为SAE(+)组和SAE(–)组。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学改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超微结构;Western印迹检测LC3-I和LC3-II蛋白的表达。结果:50只大鼠在CLP后12 h内死亡5只,存活45只大鼠中有16只出现神经行为学、EEG及SEP改变,诊断为SAE,其发病率为35.56%(16/45)。与假手术组和SAE(–)组比较,SAE(+)组大鼠在CLP后12 h时α波的频率明显减少,δ波增加,P1振幅下降,P1波和N1波潜伏期延长(P<0.05)。CLP后12 h时SAE(+)组大鼠海马区细胞明显水肿,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溶解,细胞排列紊乱,而假手术组和SAE(–)组大鼠海马区细胞形态正常、层次清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SAE(+)组大鼠海马区细胞结构紊乱,可见自噬泡、颗粒状基质和方形或长方形晶体,自噬泡内含有溶酶体等细胞器,假手术组和SAE(–)组大鼠海马区组织细胞无自噬泡形成。SAE(+)组大鼠在CLP后12 h,海马区神经细胞LC3-II/LC3-I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SAE(–)组(P<0.05)。结论:SAE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存在细胞自噬现象,LC3-II/LC3-I值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海马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乙酰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凡 鲍红光 +4 位作者 斯妍娜 徐亚杰 潘笑笑 曾令清 景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乙酰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HMGB1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组)、盲肠结扎穿孔术组(C组)、盲肠结扎术+正丁酸钠组(B组)。...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乙酰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HMGB1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组)、盲肠结扎穿孔术组(C组)、盲肠结扎术+正丁酸钠组(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S组只做假手术。S组和C组大鼠于CLP术后30min和4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kg,B组大鼠于CLP术后30 min和4h分别侧脑室注射正丁酸钠500 mg/kg。CLP术后第4天行Morris水迷宫测试,CLP术后第7天行空间探索实验,并记录探索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法测定IL-6浓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HMGB1和乙酰化HMGB1的含量。结果C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S组,探索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B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C组,探索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C组海马IL-6浓度、HMGB1和乙酰化HMGB1含量明显高于S组(P<0.05),BDNF含量明显低于S组(P<0.05);B组海马IL-6浓度、HMGB1和乙酰化HMGB1含量明显低于,BDNF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HMGB1抑制剂正丁酸钠可抑制SAE大鼠海马内HMGB1乙酰化的表达,减轻脓毒症诱发的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认知功能 正丁酸钠 HMGB1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degaard指数预测早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倩 周倩 +4 位作者 孙宏 李硕 梅雪 郭瑞君 葛辉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9-965,共7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指数(Lindegaard index,LR)预测早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监护室脓毒症患者,收集入院患者24 h内一...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指数(Lindegaard index,LR)预测早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监护室脓毒症患者,收集入院患者24 h内一般临床资料,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谵妄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作为临床诊断SAE金标准,在确诊脓毒症后3 d内出现CAM-ICU阳性或持续性GCS≤14诊断为SAE。对比分析SAE组与非SAE组入院第1天及第3天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收缩期峰值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末期流速(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LR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早期发生SAE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37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SAE组17例,非SAE组20例。SAE组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GCS评分、血乳酸、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SAE组(P<0.05)。第1天(D1)SAE组VsD1、VdD1、VmD1及LRD1均明显高于非SAE组(P<0.05)。第3天(D3)SAE组与非SAE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AE组组内第3天VsD3、VdD3、VmD3及LRD3均较第1天明显下降(P<0.05);SAE组ΔLR(LRD1-LRD3)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LRD1及ΔLR是SAE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LRD1、ΔLR及APACHEⅡ评分联合ΔLR预测早期SA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是0.94、0.86、0.77、0.96,P均<0.05。LRD1诊断SAE的界值为2.6,灵敏度为76.47%,特异度为95.00%。APACHEⅡ联合ΔLR对SAE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96,95%CI:0.85~0.99,P<0.05),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为95.00%。结论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LRD1及ΔLR均可预测早期SAE的发生,APACHEⅡ与ΔLR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早期SAE的预测效能。床旁超声动态评估脓毒症患者脑血流及LR对早期SAE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脓毒相关性 床旁超声 Lindegaard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联合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群 吴丽丽 +1 位作者 薛鸿征 潘郭海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60例入住于重症医学科的SAE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60例入住于重症医学科的SAE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器官支持等常规治疗)30例和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饲中成药安宫牛黄丸)30例,两组疗程均为7 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定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及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D-二聚体)、白介素-1(IL-1)的变化,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两组患者治疗28 d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结果 (1)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IL-1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至患者入住于重症医学科后28 d,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对于SAE疗效显著,有效提高SAE患者的GCS评分及MoCA评分,并可以有效降低SAE患者的IL-1,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脓毒相关性 凝血功能 白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2活化介导脑内微清蛋白表达下降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晓茹 张慧 +4 位作者 吴波 贾敏 纪木火 孙强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观察脑内NADPH氧化酶2(NOX2)介导微清蛋白(PV)表达变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溶剂组(A组,n=10)、对照+夹竹桃麻... 目的观察脑内NADPH氧化酶2(NOX2)介导微清蛋白(PV)表达变化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溶剂组(A组,n=10)、对照+夹竹桃麻素(apocynin,APO)组(B组,n=10)、CLP+溶剂组(C组,n=20)及CLP+夹竹桃麻素组(D组,n=20)。B、D组术后1h腹腔注射APO 5mg/kg,以后每天注射一次直至术后第10天;其余两组注射等容溶剂。术后第13天行旷场实验测试及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第14天行条件性恐惧测试。行为学测试后2h取小鼠皮层及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PV和NOX2两个亚基gp91phox、p22phox的表达。结果旷场实验中,四组小鼠总探索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比较,C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和僵直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并伴有皮层及海马PV表达明显下降,而gp91phox及p22phox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C组比较,D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和僵直反应时间明显延长,并伴有皮层及海马PV表达明显上升,而gp91phox及p22phox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内NOX2活化介导PV表达降低可能参与SAE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 微清蛋白 NADPH氧化酶2 夹竹桃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