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Willis环动力学参数计算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姚伟 丁光宏 +3 位作者 吕传真 陈韶华 刘辉 王盛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在已有的脑Willis环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反映脑循环血液脉动特性的集中参数模型并给出了参数求解方法 ,通过对 30例临床数据的计算发现理论值与大部分疾病诊断结果相吻合 ,这不仅说明模型是符合生理实际的 ,还说明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 在已有的脑Willis环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反映脑循环血液脉动特性的集中参数模型并给出了参数求解方法 ,通过对 30例临床数据的计算发现理论值与大部分疾病诊断结果相吻合 ,这不仅说明模型是符合生理实际的 ,还说明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在临床上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willis环动力学参数 计算 临床应用 血液动力学 脉动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Willis环集中参数模型的参数识别算法
2
作者 秦旺 余龙 +1 位作者 王盛章 付建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0-418,共9页
目的探索3种参数识别方法(阻抗模曲线法、阻抗分量法、遗传算法)在脑Willis环11单元集中参数模型参数识别问题求解上的应用。方法以两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的流量和压力波形为入口条件,计算正常、两侧椎动脉狭窄情况下模型的参数值,使用Si... 目的探索3种参数识别方法(阻抗模曲线法、阻抗分量法、遗传算法)在脑Willis环11单元集中参数模型参数识别问题求解上的应用。方法以两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的流量和压力波形为入口条件,计算正常、两侧椎动脉狭窄情况下模型的参数值,使用Simulink建模对识别算法进行验证,最后对流量加一定噪声验证识别算法的稳定性。结果正常情况下,阻抗模曲线法获得的近端阻力偏大,阻抗分量法求解的前交通动脉阻力偏大,遗传算法能获得比较合理的模型参数值。两侧椎动脉狭窄情况下,使用阻抗模曲线法能明显得到后循环近端阻力增加的结果,但使用阻抗分量法和遗传算法所得的结果主要是远端阻力有较大增幅。结论3种方法识别出的参数计算出的压力数据和实际数据仍有差别,考虑为建模误差、源数据误差和计算误差。阻抗模曲线法在区分近端阻力变化上有一定效果,但是某些参数的识别上有较大误差。阻抗分量法能够进行参数识别,但方法不稳定,计算误差较大。遗传算法能获得比较好的近似解,但在区分椎动脉狭窄上存在一定问题。综合阻抗模曲线法和遗传算法可能在未来使用模型进行疾病诊断上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 集中参数模型 参数识别 遗传算法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