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静脉畸形的CT和MRI诊断和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秀玲 张宗军 +2 位作者 朱宗明 季学满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CT检查,包...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CT检查,包括平扫2例,增强4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2例。17例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CVM,其中3例为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有21个CVM中,幕上7个,幕下14个。12个CVM为浅型,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9个为深型。CT平扫均不能显示CVM的直接征象,增强CT、CT脑动脉造影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CVM的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磁共振脑静脉成像也能清晰显示CVM。结论:CVM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增强、CT动脉成像以及MRI均能显示其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做出诊断。MRI检查可显示合并的其他异常表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CT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脑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牛磊 朱蒙蒙 +3 位作者 王明皓 崔文 刘圆圆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8例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磁共振T1WI、T2WI、FLAIR、SWI、DWI、MRA及T1WI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CVM位于幕下5例,幕上13例,18例均呈典型的"海蛇头"征。MRI显示髓静脉呈...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8例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磁共振T1WI、T2WI、FLAIR、SWI、DWI、MRA及T1WI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CVM位于幕下5例,幕上13例,18例均呈典型的"海蛇头"征。MRI显示髓静脉呈长T1长T2信号,引流静脉呈短T1稍长T2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FLAIR上髓静脉为稍高信号,引流静脉为低信号或稍高信号。SWI及DWI上髓静脉和引流静脉均为低信号。增强呈"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T1WI增强扫描及SWI均较敏感。SWI对CVM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强 贺业新 +1 位作者 李军东 徐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静脉畸形(CV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9例脑静脉畸形患者,对SWI及常规MRI序列(包括T1WI、T2WI)进行分析。结果 9例脑静脉畸形SWI均清晰显示,髓静脉及引流静脉均呈低信号,6例髓静脉呈典型的"...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静脉畸形(CV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9例脑静脉畸形患者,对SWI及常规MRI序列(包括T1WI、T2WI)进行分析。结果 9例脑静脉畸形SWI均清晰显示,髓静脉及引流静脉均呈低信号,6例髓静脉呈典型的"海蛇头"状走行,而常规MRI仅2例能够显示此征象。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是诊断脑静脉畸形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静脉畸形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源义 胡久益 +1 位作者 刘四斌 黄江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经DSA及手术证实的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轴位增强扫描。4例行三维多层重叠薄块采集(3dimensionalmultioverlappingthinslabacquisition,3D-MOTSA)增强MRA检...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经DSA及手术证实的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轴位增强扫描。4例行三维多层重叠薄块采集(3dimensionalmultioverlappingthinslabacquisition,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4例,额叶、顶叶共3例。常规MRI平扫引流静脉为长T1短T2流空信号,扩张的髓静脉为网状及条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呈“水母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3D-MOTSAMRA检查显示部分引流静脉,髓静脉显示较少。4例3D-MOTSA增强MRA检查引流静脉全程显示,髓静脉显示数目多。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结合3D-MOTSA增强MRA检查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血管畸形 MRI M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荣 魏雨雨 +3 位作者 叶世泰 潘海鹏 王树超 陈铮立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在诊断脑静脉性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应用价值。方法7NCVM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3-47岁,平均35岁。4例表现为搏动性头痛,2例自发性脑出血,1例偶然发现。根据...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在诊断脑静脉性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应用价值。方法7NCVM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3-47岁,平均35岁。4例表现为搏动性头痛,2例自发性脑出血,1例偶然发现。根据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等对脑内主要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估。结果CTA显示病变位于额11]-3例,颞叶2例,小脑半球2例,可见典型的“水母头”样异常血管影。结论CVM患者临床表现及CT图像无特异性,CTA对诊断脑静脉畸形有特异性,并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及便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CT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平扫、增强及SWI在脑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先敏 张雪玲 卓芬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1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MRI平扫、增强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静脉畸形时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静脉畸形患者33例,分别行横断位T1WI、T2WI、DWI、增强T1WI及SWI扫描,比较诊断效果。结果:增强扫描及SWI均能完整显示全部35个病灶,T1WI显示26... 目的:探讨MRI平扫、增强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静脉畸形时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静脉畸形患者33例,分别行横断位T1WI、T2WI、DWI、增强T1WI及SWI扫描,比较诊断效果。结果:增强扫描及SWI均能完整显示全部35个病灶,T1WI显示26个病灶,T2WI显示28个病灶,DWI显示27个病灶,与增强扫描及S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和SWI序列在诊断脑静脉畸形时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中SWI更具优势,可作为静脉性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静脉性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装置 磁敏感加权成像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静脉畸形(CVM)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CVM患者的磁共振表现,重点总结其SWI特点。结果病变位于侧脑室旁2例,基底节区1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1例。SWI序列7例均显示呈低信号表现的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其中...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静脉畸形(CVM)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CVM患者的磁共振表现,重点总结其SWI特点。结果病变位于侧脑室旁2例,基底节区1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1例。SWI序列7例均显示呈低信号表现的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其中6例髓静脉呈现出典型的"伞"征,而在常规MRI中,7例均未显示此特征性形态。结论 SWI序列较常规MRI能更好的显示CVM特征性表现,是诊断CVM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咏梅 刘晓冬 刘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静脉畸形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例经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和临床随诊等确诊为脑静脉畸形患者(6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均行常规序列MRI与SWI检查。比较和测算常...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静脉畸形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例经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和临床随诊等确诊为脑静脉畸形患者(6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均行常规序列MRI与SWI检查。比较和测算常规MRI序列及SWI所显示病灶数目与面积,并观察病灶的形态、信号特征等。结果常规MRI对部分髓静脉显示不清,部分呈条状低信号或高信号。CE-T1WI呈条状高信号影。T1WI及T2WI可见引流静脉,但髓静脉显示欠佳。增强T1WI及SWI均可见1条粗大引流静脉和多条纤细髓静脉,呈"根须"状,但SWI较增强T1WI显示更清晰。SWI对髓静脉检出率为100.00%(103/103),高于T1WI和T2WI的23.30%(24/103)、33.01%(34/103),且高于CE-T1WI的77.27%(5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T1WI、T2WI对引流静脉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23/23)、69.57%(16/23)、73.91%(17/23);SWI与CE-T1WI对引流静脉检出率均为100.00%。其中SWI检出引流静脉中表浅静脉引流7例(35.0%),深部静脉引流8例(40.0%),深浅静脉同时引流4例(20.0%)。1例病变未发现明显引流静脉。结论在颅内静脉畸形病变的检查与诊断中, SWI较常规MRI序列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微小、多发病灶以及细小髓静脉显示,并可以对病灶的大小与出血等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并在不注射对比剂情况下实现以上目的 ,在脑静脉畸形病变的诊断与定量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畸形的病理与磁共振成像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焦枝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326-327,共2页
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又称脑发育性静脉异常,静脉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中的常见类型,国外尸检研究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总发病率为2%,占脑血管畸形的63%,国内临床报道较少。近年由于先进影像诊断技术... 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又称脑发育性静脉异常,静脉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中的常见类型,国外尸检研究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总发病率为2%,占脑血管畸形的63%,国内临床报道较少。近年由于先进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临床上发现CVM有增多的趋势。作者自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对本院由MRI及3D—DCE—MR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发育性静脉异常 静脉性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 病理 影像诊断技术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10
作者 马睿 周存升 +3 位作者 柳澄 王涛 刘作勤 周善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 (CTA)对脑动脉畸形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CTA诊断的 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经DSA对照检查、手术证实。应用MarconiCT Twin及Omnipro工作站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盖显示 (SSD或 3D)法进行血管重...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 (CTA)对脑动脉畸形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CTA诊断的 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经DSA对照检查、手术证实。应用MarconiCT Twin及Omnipro工作站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盖显示 (SSD或 3D)法进行血管重建 ;利用CTA并参考原始图像 ,对照DSA像、手术结果 ,统计CTA诊断符合率 ,比较CTA和DSA图像对病变的显影情况。结果 :16处AVM ,DSA显示供血动脉 33条和引流静脉 2 8条 ,CTA显示供血动脉 16条 (48.5 % )和引流静脉 2 3条 (82 .1% ) ,CTA与DSA对畸形血管团的显示完全一致 ,诊断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CTA对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和主要供血动脉显示满意 ,可明确诊断AVM。显示细小或多支、多源性的供血动脉不及DSA。CTA可用于AVM的诊断、筛查和动态随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 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坤 杨新建 +3 位作者 穆士卿 吕明 李佑祥 吴中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采用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防治策略。结果共进行329次Onyx血管内栓塞,每例栓塞1—5次,平均1.6... 目的观察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采用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防治策略。结果共进行329次Onyx血管内栓塞,每例栓塞1—5次,平均1.68次。完全栓塞48例,平均栓塞72%。共发生并发症29例,其中出血性并发症16例,缺血性并发症13例。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5例,短暂神经功能障碍13例。随访3—26个月,轻度永久性神经神经功能障碍5例,重度永久性神经神经功能障碍3例,死亡3例。结论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以路内出血和颅内血管栓塞导致的脑缺血为主,部分可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熟练掌握Onyx注射技术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相关血管构筑学研究(附80例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志刚 曲元明 +2 位作者 李国新 刘作勤 唐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90-392,共3页
目的 :探讨DSA的超选择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团构筑学与脑AVM的出血关系 ,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AVM 80例 ,栓塞材料为不同长度 5 / 0的手术丝线、IBCA或NBCA。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①出血风险评... 目的 :探讨DSA的超选择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团构筑学与脑AVM的出血关系 ,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AVM 80例 ,栓塞材料为不同长度 5 / 0的手术丝线、IBCA或NBCA。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①出血风险评估 :术前年平均出血率 2 .18% ,栓塞治疗后年平均出血率 2 .0 2 % ,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②单因素分析结果 :对出血危险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依次是 :引流静脉支数、AVM位置、合并动脉瘤、AVM大小、供应动脉类型及年龄。出血危险与供血动脉支数、静脉引流形式和合并静脉瘤无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静脉引流支数越少危险性越大。位于基底节、后颅凹的AVM ,合并动脉瘤的AVM出血危险性亦大。结论 :①单支引流静脉、位于脑深部基底节或后颅凹以及合并动脉瘤的AVM最易破裂出血。AVM出血的影响因素还有AVM大小、供血动脉类型和年龄 ,②血管内栓塞治疗不能有效地防止AVM的再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血管构筑学 出血危险 DSA A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减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尤云峰 吕富荣 +1 位作者 吕发金 肖智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CTA减影技术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行头部或头颈部CTA,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CT、CTA表现。结果:减影CTA图像上,21例患者病变显示率约为95%,20例患者显示典型的畸形血管团,表现为迂... 目的:探讨CTA减影技术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行头部或头颈部CTA,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CT、CTA表现。结果:减影CTA图像上,21例患者病变显示率约为95%,20例患者显示典型的畸形血管团,表现为迂曲成团状、蜂窝状、巢状、结节状、窦状、网状影;1例小脑半球畸形血管显示不典型,为片状影。20例患者有明确的供血动脉,其中18例为单支供血,2例为双支供血;21例患者病灶中均有明确的引流静脉,引流静脉可直接入静脉窦,也可通过增粗的大脑浅静脉引流到相应的静脉窦。结论:CTA减影技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可行、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减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栾立明 葛明旭 +2 位作者 薛艳 庞琦 李国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用新型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临床疗效。方法:额顶叶15例、顶枕叶11例、颞顶叶9例、基底节区4例、小脑半球5例。畸形团直径小于3cm的14例,3-6cm的21例,大于6cm的9... 目的:探讨用新型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临床疗效。方法:额顶叶15例、顶枕叶11例、颞顶叶9例、基底节区4例、小脑半球5例。畸形团直径小于3cm的14例,3-6cm的21例,大于6cm的9例。均采用Seldingo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Marathon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44例脑动静脉畸形都得到了有效的栓塞。畸形团完全栓塞4例,畸形团栓塞80%以上7例,畸形团栓塞50%-80%21例,畸形团栓塞50%以下12例。1例栓塞术后发生粘管,2例栓塞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经解痉、促进微循环供血等治疗明显好转,1例术后脑内出血,急症开颅清除血肿,肢体留有偏瘫。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Onyx由于有良好的非粘附性,可以向畸形团内注入更多的量,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需注意掌握栓塞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介入放射学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乳糜血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远滨 宋为群 +2 位作者 周景升 贾强 刘晓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畸形 栓塞术后 乳糜血 干动静脉畸形 室腹腔引流术 意识不清 血管造影 剧烈头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有志 李英斌 +1 位作者 张健 罗良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1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死亡1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完全恢复者9例,部分恢复、需人帮助者8例,长期卧床者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1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死亡1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完全恢复者9例,部分恢复、需人帮助者8例,长期卧床者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疗效良好,应成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出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指导下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脑内血肿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新 姚霖 +3 位作者 祝斐 杨勇 徐国平 陈坤山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并脑内血肿在急诊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中的价值,以及急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收治的经CT和CTA检查确诊为AVM并脑内血肿的患者32例,其中男...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并脑内血肿在急诊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中的价值,以及急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收治的经CT和CTA检查确诊为AVM并脑内血肿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33.1岁。发病至住院时间1~36 h。根据CTA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28例急诊行畸形血管切除术加脑内血肿清除术,4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随访3~12个月,对患者神经功能按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急诊行畸形血管切除术者均存活,术后DSA或MRA检查,脑AVM血管团均消失。4例仅行血肿清除术者,1例术后6 h死亡(畸形血管团位于基底节区,术前双侧脑疝),另外3例后期行介入或放射治疗。31例随访3~12个月,ADLⅠ级13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论手术是脑AVM并急性脑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CTA检查对脑AVM并急性脑内血肿的诊断及急诊手术评估有重要的价值,能作为判断手术方式的依据,指导手术过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内血肿 CT血管成像(CTA) 急诊手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脑动静脉畸形的MRI和MR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东生 张宗军 +1 位作者 陈君坤 李苏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和MRA检查在脑AV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脑动静脉畸形作了常规MRI和MR血管造影 ,MRI采用SET1、T2 加权成像 ,MRA采用三维时飞跃法。结果 :MRI准确显示了 46例AVM的瘤巢 ,11例可见亚急性出血灶 ,5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 目的 :探讨MRI和MRA检查在脑AV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脑动静脉畸形作了常规MRI和MR血管造影 ,MRI采用SET1、T2 加权成像 ,MRA采用三维时飞跃法。结果 :MRI准确显示了 46例AVM的瘤巢 ,11例可见亚急性出血灶 ,5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 ,2 3例病灶区组织软化或萎缩 ,4例有占位效应。 3D -TOFMRA显示 41例AVM供血动脉、2 3例引流静脉。 5例加做增强 3D -TOF及 6例加做 2D -TOF后 ,引流静脉显示明显改善。结论 :MRI和MRA结合应用能对脑血管畸形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的基本信息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I MR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介入显影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一木 李涛 +1 位作者 焦德让 只达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研究APA介入显影栓塞剂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APA)法制成单纯栓塞剂 ,包埋金属粉制成在X线下显影栓塞剂。将 2种栓塞剂分别在X线下观察体外显影效果 ,注入兔股动脉观察体内显影效果 ,... 目的 研究APA介入显影栓塞剂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APA)法制成单纯栓塞剂 ,包埋金属粉制成在X线下显影栓塞剂。将 2种栓塞剂分别在X线下观察体外显影效果 ,注入兔股动脉观察体内显影效果 ,并对 2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 与单纯栓塞剂相比 ,显影栓塞剂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 ,将显影栓塞剂注入家兔股动脉后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 ,临床试验表明不但显影效果良好 ,而且栓塞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放射介入显影栓塞剂 静脉畸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琨 薛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观察经验。结果:AVM位于额顶叶87例、顶枕叶34例、颞顶叶17例、基底节区7例、小脑半球7例。畸形团直...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观察经验。结果:AVM位于额顶叶87例、顶枕叶34例、颞顶叶17例、基底节区7例、小脑半球7例。畸形团直径小于3cm的56例,3~6cm的72例,大于6cm的24例。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畸形团完全栓塞42例,畸形团栓塞80%以上62例,畸形团栓塞50%~80%34例,畸形团栓塞50%以下14例。术中并发症:2例栓塞术中发生粘管;8例栓塞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由于护理观察及时,经解痉、降低颅内压、促进微循环供血等治疗好转;1例脑出血急症开颅清除血肿,肢体留有偏瘫。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预见性观察与处理对保证栓塞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