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对2VO-OVX大鼠脑钙结合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1
作者 王兴华 李露斯 范文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89-1490,共2页
关键词 雌激素 2VO-OVX大鼠 脑钙结合蛋白阳性神经元 影响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S100钙结合蛋白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联系
2
作者 贾燕燕 孙翊嘉 +1 位作者 赵迪 宋彦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PLA2)、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将11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100例健康...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PLA2)、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将11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将观察组分为无斑块组34例、斑块稳定组45例和斑块不稳定组41例。分析血清PLA2、S100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ROC分析二者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随访1年,以复发和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生存率。结果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血清PLA2、S100B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LA2、S100B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OC显示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P<0.05)。结论血清PLA2、S100B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进展性梗死 磷脂酶A2 S100结合蛋白B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延髓网状结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钙结合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飞跃 王慧君 +2 位作者 乔东访 谭晓辉 李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延髓网状结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钙结合蛋白(CR)的表达变化,探讨脑干损伤短时间内的分子机制及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撞击法造成实验大鼠脑干损伤死亡,并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延髓网状结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钙结合蛋白(CR)的表达变化,探讨脑干损伤短时间内的分子机制及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撞击法造成实验大鼠脑干损伤死亡,并分为正常对照组、1h内死亡组、伤后存活组。采用比色法检测3组延髓的一氧化氮合酶(NOS)、iNOS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NOS和CR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h内死亡组脑干的NOS和cNOS均升高,iNOS无显著性变化;伤后存活组NOS和iNOS升高,cNOS无显著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h内死亡组延髓内n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伤后存活组则无显著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h内死亡组和伤后存活组CR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导致延髓nNOS和iNOS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R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延髓网状结构 神经元型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会杰 赵倩 +3 位作者 杜洁 吕晓飞 彭莹娟 齐林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268-1276,共9页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生化标志物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为急性脑梗死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6月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损伤相关生化标志物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为急性脑梗死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6月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采取桥接治疗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组)和观察组(桥接治疗组)。统计两组在治疗后24 h、14 d的治疗有效(NIHSS评分下降≥4分或NIHSS评分0分)率,治疗后30 d、90 d及180 d的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自理(Barthel指数>60分)率,住院期间脑出血发生率,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 d、7 d及14 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B,S100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采用基于混合效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预后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对照组的3.35倍(OR 3.35,95%CI 1.10~10.13,P=0.041);观察组的良好预后率是对照组的4.12倍(OR 4.12,95%CI 1.14~14.82,P=0.03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自理率与对照组相当(OR 1.47,95%CI 0.28~7.68,P=0.648);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vs.8.7%,P=1.000);观察组NSE、S100B、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单纯静脉溶栓相比,桥接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NSE、S100B及GFA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治疗 梗死 临床疗效 神经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结合蛋白B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雅旋 郭瑞娟 +3 位作者 张寅 黄保胜 王天路 王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究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7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根据血肿吸收情况和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将观察组分为吸收良好组、吸收不良组或有认知功能障碍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分别比较各组间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分析观察组血肿吸收情况、认知功能与外周血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收良好组血清中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明显低于吸收不良组;血清内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互为正相关,且均与血肿吸收水平呈负相关,即血肿吸收越好,血清内指标越低;有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中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内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和认知功能与外周血中S100钙结合蛋白、Hcy及NSE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颅内血肿吸收情况 认知功能 S100结合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占军 李澎 +2 位作者 邱蕾 郑璐 王永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NCS-1(neuronal calcium sensor-1,NCS-1)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钙离子结合能力的蛋白质。NCS-1可以结合、传导细微的钙离子浓度变化;而当钙离子浓度超过微摩尔/升数量级时(即生理浓度),其结合能力即达到饱和,这也是它与钙调...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NCS-1(neuronal calcium sensor-1,NCS-1)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钙离子结合能力的蛋白质。NCS-1可以结合、传导细微的钙离子浓度变化;而当钙离子浓度超过微摩尔/升数量级时(即生理浓度),其结合能力即达到饱和,这也是它与钙调素(可感受较高浓度的钙离子变化)等其它钙结合蛋白的重要区别之一。它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根据现有报道,NCS-1极有可能是脑缺血损伤的一个重要的保护因子。另外有研究显示,NCS-1还与神经细胞金属沉积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可以明显增加神经元突触的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传感蛋白 缺血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nestin-ir神经元的发现-形态、化学、投射和功能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东培 汪华侨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1-643,共3页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这些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nestinir神经元)的许多特性尚需阐明,如这些nestin-ir神经元的化学属性是什么?是否为投射神经元?投射的靶区何在等.近几年来,本实验室针对这些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及其可能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现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神经元 形态特征 免疫阳性反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钙稳态失调和老龄脑功能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征 张均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脑的老化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脑老化的钙假说认为脑的老化与中枢神经系统 [Ca2 +]i的调节机制紊乱有关 ,衰老可以通过多种因素导致 [Ca2 +]i 升高 ,影响突触传导 ,神经递质释放 ,信号转导等导致记忆障碍 。
关键词 老化 稳态 迟后超级化 Ca^2+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先兵 邢君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2-1205,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病因不清、机制未明的以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调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内Ca2+浓度是由钙结合蛋白(CaBP)、Ca2+通道以及Ca2+泵共同维持。CaBP中的微清蛋白(PV)、维生素...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病因不清、机制未明的以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调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内Ca2+浓度是由钙结合蛋白(CaBP)、Ca2+通道以及Ca2+泵共同维持。CaBP中的微清蛋白(PV)、维生素D依赖的钙结合蛋白28k(CB-D28k),和钙视网膜蛋白(CR)等缓冲蛋白具有缓冲Ca2+和神经保护作用。同时PD存在上述CaBP表达的减少,但它们之间究竟存在何种联系尚不清楚,现就近年来CaBP与P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结合蛋白质类 神经元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研究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形态转换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邓寒冰 李春琴 +1 位作者 张粲 金祖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电针刺激方法对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形态、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Longa线栓法改良建立脑卒中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阳陵泉+配穴组、关元组、照海+申脉组,每组12只;另12只设置假手术组。阳陵泉+... 目的探究不同电针刺激方法对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形态、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Longa线栓法改良建立脑卒中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阳陵泉+配穴组、关元组、照海+申脉组,每组12只;另12只设置假手术组。阳陵泉+配穴组、关元组、照海+申脉组分别于相应穴位处针灸取穴电针刺激,7 d为一个疗程,电针刺激两个疗程。观察不同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大鼠行为学,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形态,神经元凋亡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的影响。结果形态学变化:模型组小胶质细胞突起明显,激活数量增多;神经元形状不规则、染色较浅。阳陵泉+配穴组、关元组、照海+申脉组小胶质细胞形态恢复,激活状态减少;神经元形态有所改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onga评分、Iba1/ED-1、Tunel阳性细胞数、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水平升高(P<0.05);尼氏小体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陵泉+配穴组、关元组、照海+申脉组Longa评分、Iba1/ED-1、Tunel阳性细胞数、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水平降低(P<0.05);尼氏小体数量升高(P<0.05)。结论电针分别刺激阳陵泉+配穴、关元、照海+申脉穴位处,均可使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突起减少、凋亡神经元数量降低,且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卒中大鼠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暴露对大鼠ABR反应阈及下丘中小清蛋白、钙视网膜蛋白及钙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涛 罗彬 +2 位作者 孙敬武 刘丛利 宋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听觉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2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噪声组(14只)和对照组(8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噪声组大鼠左耳外耳道口暴露于中心频率16kHz、带宽一个倍频程、声强116dB SPL噪声环境中1小时,右耳用耳模橡...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听觉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2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噪声组(14只)和对照组(8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噪声组大鼠左耳外耳道口暴露于中心频率16kHz、带宽一个倍频程、声强116dB SPL噪声环境中1小时,右耳用耳模橡胶封堵;于暴露前及暴露后第7天分别检测两组大鼠双耳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噪声暴露后第7天大鼠下丘中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及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 D-28K,C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噪声组大鼠在噪声暴露后第七天暴露耳8、12、16、20、24、32kHz ABR反应阈较暴露前显著提高(P<0.001),非暴露耳及对照组大鼠各频率ABR反应阈无明显变化;噪声暴露后第七天,噪声组暴露侧下丘中PV和CR的表达量(PV 0.81±0.24,CR 0.82±0.33)较非暴露侧(PV 0.67±0.19,CR 0.62±0.23)显著增加(P<0.05),且噪声组大鼠非暴露侧下丘中PV及CR表达量较对照组双侧平均表达量(PV 0.41±0.10,CR0.53±0.18)亦显著增加(P<0.05);噪声组两侧下丘中CB的平均表达量(0.63±0.10)较对照组(0.79±0.12)下降(P<0.05)。结论噪声暴露使大鼠暴露耳ABR反应阈升高,且导致下丘中PV、CR表达水平升高及CB表达水平下降,其改变可能与噪声暴露后耳聋、耳鸣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听性干反应 下丘 小清蛋白 视网膜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D-28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香豆素对Aβ所致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宇辉 李少恒 +5 位作者 孔亮 教亚男 姚璎珈 陶震宇 宋捷 杨静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14-1717,I0003,共5页
目的:探究独活香豆素(TCA)对Aβ所致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从胎鼠大脑海马中分离出神经元细胞,培养9 d待神经元成熟后将细胞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30 mmol/L Aβ孵育24 h)和给药组(经Aβ处理后... 目的:探究独活香豆素(TCA)对Aβ所致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从胎鼠大脑海马中分离出神经元细胞,培养9 d待神经元成熟后将细胞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30 mmol/L Aβ孵育24 h)和给药组(经Aβ处理后给予不同浓度TCA处理的细胞)。MTT法和LDH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活性,RTPCR法检测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突触素-1(synapsin^(-1))、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BDN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孵育Aβ的海马神经元显现较强神经毒性。与模型组比较,TCA组明显增强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增加synapsin^(-1)的表达量,提高BDNF mRNA的表达,增强p-CREB和BDNF蛋白的表达。结论:TCA对Aβ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与促进CREB的磷酸化使p-CREB表达增多,并刺激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生成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香豆素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神经元 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缺血后Parvalbumin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宁芳 杨淑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观察了大鼠视网膜缺血后Parvalbumin(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动物分为缺血10min组、15min组、30min组及60min组等4组.动物右眼为缺血眼,左眼做自身对照眼.结果表明PV免疫反应神经元主要位于内核层及节细胞层,其突起伸向内... 本文观察了大鼠视网膜缺血后Parvalbumin(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动物分为缺血10min组、15min组、30min组及60min组等4组.动物右眼为缺血眼,左眼做自身对照眼.结果表明PV免疫反应神经元主要位于内核层及节细胞层,其突起伸向内网层第1、5亚层,神经纤维层也可见PV免疫反应纤维。缺血10min后PV免疫反应神经元未出现变化,缺血15min后数量开始减少,内网层第5亚层PV免疫反应纤维消失、缺血30min、60min后PV免疫反应神经元比缺血15min后减少明显.表明缺血15min后即出现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但各缺血时间点上其减少率低于其它类型的神经元,提示它对缺血有一定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 PARVALBUMIN 结合蛋白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平 王振原 托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S100β是一类钙离子结合蛋白,是轴突的生长因子,由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中,在正常情况下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分泌过高具有神经毒性。脑损伤后血清中S100β水平有时间的规律性,并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 S100β是一类钙离子结合蛋白,是轴突的生长因子,由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中,在正常情况下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分泌过高具有神经毒性。脑损伤后血清中S100β水平有时间的规律性,并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脑损伤后神经生化新标识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S100β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神经生理作用及其在神经组织损伤、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神经生化标志物 离子结合蛋白 分子生物学基础 神经组织损伤 神经生理作用 损伤程度 生长因子 细胞分泌 神经系统 神经毒性 密切关系 损伤后 作用机制 规律性 后血清 标识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耗竭对纹状体神经元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幽婷 唐放鸣 +2 位作者 王德广 丁允闽 金国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6,T020,共7页
为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多巴胺对纹状体内各类神经元的影响 ,本实验用 6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耗竭该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 ,再进行 4血管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 ,3 0 min后分别复灌 6、12、2 4h,行连续冰冻切片 ... 为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多巴胺对纹状体内各类神经元的影响 ,本实验用 6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耗竭该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 ,再进行 4血管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 ,3 0 min后分别复灌 6、12、2 4h,行连续冰冻切片 ,以焦油紫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 ,用 calbindin-D2 8k及 parvalbum in两种钙结合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反应。结果显示 :(1)焦油紫染色 :缺血 3 0 min复灌 6 h即可见多巴胺未耗竭侧纹状体内神经元损伤比耗竭侧者明显加重 ,复灌 12及 2 4h组双侧差别更为显著 ;图像分析测定单位面积内焦油紫染色细胞面积总和 ,各实验组两侧间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 ;(2 ) calbindin-D2 8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各组内多巴胺未耗竭侧纹状体 calbindin-D2 8k阳性反应明显比耗竭侧减弱 ,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变浅 ,图象分析显示其光密度明显低于耗竭侧 ;(3 ) parvalbumin免疫组化反应 :同时间组双侧纹状体 parval-bum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差别 (P>0 .0 5 ) ,但随复灌时间的延长 ,双侧阳性细胞数均有降低。以上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大量释放的 DA是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纹状体内的 calbindin-D2 8k投射神经元对脑缺血及 DA含量的变化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蛋白 多巴胺 缺血 纹状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食管肌间神经元nNOS与calbindin的共存及其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梅 Timmermans Jean-pierre Adriaensen Derik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78,共8页
本实验通过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细胞内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CB)共存情况,旨在研究大鼠食管内NO类神经元的神经化学特性并试图寻找出引起食管NO类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丢失的可能原因.取自不同年龄组及种系(Wistar和S-D)大鼠的食管... 本实验通过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细胞内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CB)共存情况,旨在研究大鼠食管内NO类神经元的神经化学特性并试图寻找出引起食管NO类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丢失的可能原因.取自不同年龄组及种系(Wistar和S-D)大鼠的食管组织,制成肌间神经丛铺片,经nNOS与CB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nNOS与CB的免疫阳性反应物均见于大鼠食管肌间神经元胞体内.根据二者共存情况,大鼠食管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可分为两大亚类:nNOS+/CB+及nNOS+/CB-.而且我们首次发现在大鼠食管腹腔段含有大量nNOS+/CB+神经元,约占NO类神经元总体的30%~40%,与食管其它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另外,大鼠食管腹腔段绝大多数CB免疫阳性神经元同时也为nNOS免疫阳性(约占95%~100%).上述特征均见于本实验所观察的所有不同年龄及不同种系的大鼠食管内.在大鼠衰老过程中,nNOS+/CB+神经元的相对百分比的变化具有种系特异性.线形回归实验分析表明:年轻SD大鼠食管内nNOS+/CB+神经元的百分比含量与衰老过程中NO类神经元丢失数量的百分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99; P<0.05).结果提示在S-D大鼠衰老过程中其食管内NO类神经元的丢失可能与其细胞内钙结合蛋白含量的变化有关.但nNOS/CB共存神经元在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的生物学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结合蛋白 一氧化氮类神经元 肌间神经 食管 衰老 大鼠 阳性神经元 SD大鼠 NNOS CALBIN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3.1和Kv3.2钾离子通道蛋白在大鼠神经系统的分布
17
作者 周亮 黄静 +1 位作者 李云庆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8-474,共7页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Kv3.1和Kv3.2钾离子通道蛋白在大鼠神经系统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在神经系统内具有区域性的分布特点。Kv3.1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大脑皮层、海马锥体细胞层、纹状体、丘脑网状核、下丘脑、腹...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Kv3.1和Kv3.2钾离子通道蛋白在大鼠神经系统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在神经系统内具有区域性的分布特点。Kv3.1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大脑皮层、海马锥体细胞层、纹状体、丘脑网状核、下丘脑、腹侧耳蜗核、桥核等脑区;Kv3.2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脑皮层深层、海马始层、Calleja岛、外侧丘系腹侧核、背侧耳蜗核、小脑皮层Purkinje细胞层、前庭核等处。Kv3.1和Kv3.2阳性胞体在某些脑区如大脑皮层、海马、耳蜗核、外侧丘系核等处呈现"互补"性的分布特点。另外,在一些脑区还观察到了Kv3.1和Kv3.2免疫阳性纤维和终末。:Kv3.1和Kv3.2在神经系统内广泛的分布,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耳蜗核 皮层 钾离子通道 大鼠 蛋白 细胞 前庭核 阳性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的神经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建鑫 李治华 +3 位作者 任秀花 张华 周明付 臧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中脑原代混合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孕14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①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LPS(0.01、0.10、1.00和10.00mg/L)组,体外培养7d后,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LPS,持续作...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中脑原代混合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孕14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①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LPS(0.01、0.10、1.00和10.00mg/L)组,体外培养7d后,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LPS,持续作用72h后,经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计数TH阳性细胞数目并观察形态变化。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1mg/L的LPS组。体外培养7d,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0.1mg/L的LPS,分别作用8、24和72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分别对作用8、24和72h的原代细胞进行TH和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计数多巴胺能神经元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TH阳性细胞减少,大部分细胞表现为突起数目的减少,突起变短并有串珠样改变。0.1mg/LLPS分别作用8、24和72h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IL-6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t分别为15.787、16.712和15.910,P均<0.001)。激活的Iba1染色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40.0±6.1)、(76.0±3.4)和(69.0±5.2)(F=387.820,P<0.001)。在24和72h的LPS给药组中,TH染色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18.0±5.3)和(10.0±3.2)(F=94.840,P<0.001)。结论:LPS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IL-6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6 离子结合蛋白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冠心病颅脑手术患者行控制性降血压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云朝 李进 丰新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冠心病颅脑手术患者行控制性降血压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冠心病颅脑手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所有患者在硬脑膜打开后开始行控制性降血压。对照组静脉泵注硝普钠为3~8μg·kg-1·min^-1,...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冠心病颅脑手术患者行控制性降血压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冠心病颅脑手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所有患者在硬脑膜打开后开始行控制性降血压。对照组静脉泵注硝普钠为3~8μg·kg-1·min^-1,治疗组复合吸入2%~5%七氟烷。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结束时及手术后1 d,检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1(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和S100钙结合蛋白β( S-100β蛋白)浓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3±3.8),(23.9±4.6)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控制性降血压期各时间点心率显著减低(均P&lt;0.05),手术后1 d NSE、S-100β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与手术前1 d比较,手术结束时两组NSE、S-100β蛋白均显著升高(均P〈0.05),手术后第1天TNI、CK-MBM、NSE、S-100β蛋白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手术结束时比较,对照组NSE、S-100β蛋白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七氟烷对冠心病颅脑手术患者行控制性降血压不仅可有效保护脑组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而且还能维持患者控制性降血压期间心肌的氧供需平衡;但不能防治冠心病患者手术后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硝普钠 降血压 控制性 保护 结合蛋白质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调节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CaP、CaD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彦龙 高靓 +3 位作者 石磊 李晶 刘维红 杜元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64-186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脑梗死发生后脑动脉血管平滑肌中与血管收缩相关的PKC通路中关键蛋白CaP、CaD的表达变化及针刺干预效应,研究针刺对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CaP、CaD变化的动态调节规律。方法:以线栓法复制脑梗死大鼠模型,以脑表面血管为... 目的:通过研究脑梗死发生后脑动脉血管平滑肌中与血管收缩相关的PKC通路中关键蛋白CaP、CaD的表达变化及针刺干预效应,研究针刺对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CaP、CaD变化的动态调节规律。方法:以线栓法复制脑梗死大鼠模型,以脑表面血管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血管平滑肌CaP、CaD的变化规律和电针干预效应。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CAO后各时相CaD、CaP表达量下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组间比较显示,针刺组CaD、CaP表达量均上调,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针刺干预可显著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表面血管CaD、CaP表达下调趋势,使其维持在正常值左右,这对于缓解缺血后血管平滑肌痉挛,保证缺血区血液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蛋白 结合蛋白 血管平滑肌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