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烟雾病直接脑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兴炬 李嘉熙 +4 位作者 袁菁 吕征 张岩 张东 赵继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技术(vessel encoded arterial spin-labeling,VE-ASL)在评估烟雾病直接脑血管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技术(vessel encoded arterial spin-labeling,VE-ASL)在评估烟雾病直接脑血管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56例,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均接受头部3.0T MR-ASL扫描,分别评估双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搭桥血管的供血范围通过标记的颞浅动脉来评估,CT脑灌注成像结果作为对比。结果 56例患者中,搭桥区域术前平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为(349±55)mL·kg^-1·min^-1,术后7 d平均CBF为(558±74) mL·kg^-1·min^-1(P<0.01)。术后7 d,36例(64.2%)患者颞浅动脉VE-ASL显示搭桥血管向脑内的供血,20例(35.7%)未显示供血,术后3个月复查VE-ASL,其中6例显示颞浅动脉恢复向颅内供血;术后7 d脑血流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显示39例(69.6%)患者搭桥侧脑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CTP显示44例(78.5%)搭桥侧脑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VE-ASL和CTP对CBF改善评估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术后7 d,Kappa=0.718;术后3个月,Kappa=0.744)。结论 VE-ASL能很好评估烟雾病直接搭桥手术中搭桥血管供血范围和脑血管灌注状态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技 烟雾病 直接脑血运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氙CT指导脑血运重建术治疗症状性前循环动脉狭窄及闭塞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颖彬 许文静 +1 位作者 张燕婷 白小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运重建术前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 目的探讨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运重建术前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对比术前与术后2周内氙CT检测的局部脑血流量(r CBF)及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12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异常患者平均r CBF值为(30±10)ml/(100 g·min),术后为(32±14)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3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正常患者平均r CBF值为(48±6)ml/(100 g·min),术后平均r CBF值为(50±7)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mRS评分改善8例,稳定7例。15例患者术后mRS评分为[1(0,3)]分,与术前[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血运重建术可改善术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靶血管远端局部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术前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灌注异常可能较灌注正常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脉闭塞 氙CT 血流灌注成像 脑血运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接受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与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张韶 赵黎明 +4 位作者 栗超跃 马建功 何森 李丹 王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5年第6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与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首次接受联合脑血运重建术且经完整随访的108例患者。根据术后脑灌注改善... 目的探讨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与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首次接受联合脑血运重建术且经完整随访的108例患者。根据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一般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主要影像学指标、血压变异水平、症状学评分等。结果本研究良好组55例,一般组53例。比较良好组和一般组的术后指标,在症状改善[42(79.25%)vs.52(94.5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22(41.51%)vs.11(20.00%)]、脑梗死[6(11.32%)vs.0(0.00%)]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松岛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9个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相关指数,24h、昼、夜收缩压平均值(mea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平均真实变异性(average real variability,ARV),两组术前的BPV相关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V相关指数的术前术后差值(术后指数-术前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灌注状态与预后呈正相关,与BPV呈负相关。结论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改善良好的患者血压变异性小,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脑血运重建术 灌注 血压变异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血运重建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东 赵继宗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局部狭窄的部分患者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介入血管支架治疗可降低卒中风险;而在第2颈椎以上的颈动脉狭窄则不适... 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局部狭窄的部分患者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介入血管支架治疗可降低卒中风险;而在第2颈椎以上的颈动脉狭窄则不适合CEA,广泛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者则无法通过支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异常血管网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运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血运重建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病率与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康帅 韩鹤泽 +5 位作者 鲁峻麟 陈晓霖 陈玉 叶迅 王嵘 赵元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7期742-747,共6页
目的探索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患者血运重建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2月连续接受血运重建术治疗的MMD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MMD发病类型、既往病史、Suzuki分期... 目的探索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患者血运重建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2月连续接受血运重建术治疗的MMD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MMD发病类型、既往病史、Suzuki分期、烟雾血管(前后循环)、手术类型和侧别、手术时长、术后血常规检查、术后体温和出院时mRS(>2分为预后不良)等临床信息。以术后14 d内的是否出现非感染性发热(1次体温>38℃且无系统性感染证据)分为发热组和无发热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0例MMD患者,累及143个大脑半球,91例次(63.6%)出现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其中81例次(89.0%)发生于术后2 d内。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后发热组中成人比例(74.7%vs.88.5%,P=0.049)、男性比例(37.4%vs.63.5%,P=0.003)、术后红细胞压积[(33.6±4.2)%vs.(35.8±4.3)%,P=0.004]、红细胞计数[(3.9±0.5)×10^(12)/L vs.(4.1±0.5)×10^(12)/L,P=0.004]和白细胞计数[(11.4±3.6)×10^(12)/L vs.(12.8±3.5)×10^(12)/L,P=0.031]低于无发热组,后循环受累比例(35.2%vs.11.5%,P=0.002)高于无发热组,另外,术后发热组出院预后不良率低于无发热组(4.4%vs.15.4%,P=0.049)。logistic回归显示后循环受累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非感染性发热(OR 3.731,95%CI 1.265~10.998,P=0.017)。结论MMD患者在血运重建手术治疗后非感染性发热较常见,其中后循环受累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运重建术 围手 发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剑 黄正 +4 位作者 张东 王嵘 王硕 赵元立 赵继宗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大脑前动脉、中动脉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颅底异常血管网(烟雾血管)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东亚地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和脑出血。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大脑前动脉、中动脉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颅底异常血管网(烟雾血管)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东亚地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和脑出血。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直接血运重建术、间接血运重建术和联合上述两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运重建术 围手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脉自旋标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雨昕 崔碧霄 +3 位作者 单艺 张越 卢洁 张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61-768,共8页
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无创、无需外源性对比剂的MR灌注成像技术,可实现脑血流定量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的高发病率疾病之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是早期恢复脑血流灌注的重要手段。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决策的制定、术后疗效... 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无创、无需外源性对比剂的MR灌注成像技术,可实现脑血流定量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的高发病率疾病之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是早期恢复脑血流灌注的重要手段。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决策的制定、术后疗效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成像技术的进展使ASL的图像质量、定量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准确性不断提高,采集时间缩短。作者就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使影像科医师以及脑血管病专业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深入了解ASL技术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卒中 动脉自旋标记 血流量 脑血运重建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