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群的多因素相关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张庆臣 徐长忠 +3 位作者 梅又雪 吴彩云 徐培锡 朱光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出院后门诊复诊的40例脑血管意外(CVD)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群(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多因素相关研究后发现,PSD总的发生率是55%。按病灶位于半球内前后左右,将样本分为多个亚组分析后发现,不管是PSD发生率还是量表评定的抑... 对出院后门诊复诊的40例脑血管意外(CVD)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群(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多因素相关研究后发现,PSD总的发生率是55%。按病灶位于半球内前后左右,将样本分为多个亚组分析后发现,不管是PSD发生率还是量表评定的抑郁程度,左侧病灶组(尤其是左侧前部)虽有高的趋势,但统计上差异无显著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部位以外的其它因素,如疾病本身的严重度、社会支持的程度等的作用增大。作者认为康复期CVD病人PS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抑郁症 康复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军 汪玉萍 +2 位作者 于增志 瓮长水 高怀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的评定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确定其是否存在肌力降低以及可能的特点。方法:实验组为14例男性单侧脑血管意外(左侧脑损害10例,右侧脑损害4例)、病程≥6个月,对照组为14例健康可比者。应... 目的:通过对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的评定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确定其是否存在肌力降低以及可能的特点。方法:实验组为14例男性单侧脑血管意外(左侧脑损害10例,右侧脑损害4例)、病程≥6个月,对照组为14例健康可比者。应用Kin-Com等速装置,以60°/s、180°/s角速度测试实验组脑损害同侧下肢、对照组左侧下肢膝伸、膝屈和踝跖屈、背屈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以平均峰值力矩为评定指标。结果:所有测试结果均表明实验组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180°/s膝伸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60°/s、180°/s踝跖屈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180°/s踝背屈离心收缩肌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普遍存在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降低的现象,且与损害半球无关。脑损害同侧下肢不应视为“非受累侧”下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血管意外 偏瘫 肌力 同侧 下肢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意外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楠 郑安 +1 位作者 叶钦勇 黄华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意外 天痛性心肌梗死 AMI 诱发因素 预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程亦男 霍速 +2 位作者 杜巨豹 孙丽 赵文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否能明显增强脑血管意外偏瘫伴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方法2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病程全部在6个月以上,均经其他康复方法治疗未能再进一步改善功能。全部患者...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否能明显增强脑血管意外偏瘫伴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方法2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病程全部在6个月以上,均经其他康复方法治疗未能再进一步改善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15次、每次50min的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屈髋肌、髋外展肌肌力评估和肌电信号数据采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是改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髋关节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治疗 脑血管意外 偏瘫患者 肌力 肌电信号 髋关节功能 自主 操作性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脑血管意外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冬梓 刘玉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诊断 脑血管意外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姜从玉 胡永善 +4 位作者 吴毅 孙莉敏 范文可 朱玉连 王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对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作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82例因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按区组随机化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一... 目的:对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作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82例因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按区组随机化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一般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康复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自发病到发病后一个月的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以及各费用的详细构成。对于每例样本在入选时和发病后1个月分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功能的评价。结果:康复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明显较对照组为佳,两组患者总费用之间无明显差别;不论是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还是综合功能评分每改善1分,康复组所耗费的相关成本费用明显较对照组为低,对照组相关费用约是康复组的2—4倍。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规范早期康复治疗是经济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成本-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爱红 王芸 胡培 《护理研究》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 (CVA )病人肢体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同时期 10 0例CVA病人 ,分为实验组 5 0例、对照组 5 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操康复训练 ,实验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 ,还接受包括功能操康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 (CVA )病人肢体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同时期 10 0例CVA病人 ,分为实验组 5 0例、对照组 5 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操康复训练 ,实验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 ,还接受包括功能操康复训练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 ,以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 (FMA)、ADL评定量表 (FIM )评定疗效。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 (94% )明显高于对照组(5 8%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FMA、FIM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结论 ]实施包括功能操康复训练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比单纯实施功能操康复训练更能明显促进CVA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脑血管意外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庞翠华 董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了解分析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寻求对患者康复的有效社会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例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设计问卷,所测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 目的:了解分析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寻求对患者康复的有效社会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例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设计问卷,所测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98%的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症状,其出现与环境因素、获得相关医学知识的方式及费用等因素有关。调查的17项心理需求中,想了解患者目前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占100%,想知晓治疗方案的占92%,想明确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占80%。结论:针对患者家属出现的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供最适宜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为患者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意外 焦虑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学锋 蒋文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剂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剂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外加给予星蒌承气汤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星蒌承气汤剂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且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意外 星蒌承气汤 疗效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保健活动中脑血管意外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0
10
作者 姚梅琪 夏秋欣 黄梦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保健活动 脑血管意外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脑血管意外不能进食病人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伏莅 石静萍 +3 位作者 李正元 陈徕 王乐 舒志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索脑血管意外不能进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方法 :试验组 5 4例常规治疗加早期经胃肠道使用能全力 (每天 10 0 0ml鼻饲 ) ,对照组 5 3例常规药物治疗。上述两组又按病人是否有意识障碍分为A、B两个亚组 ,A组为意识障碍无... 目的 :探索脑血管意外不能进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方法 :试验组 5 4例常规治疗加早期经胃肠道使用能全力 (每天 10 0 0ml鼻饲 ) ,对照组 5 3例常规药物治疗。上述两组又按病人是否有意识障碍分为A、B两个亚组 ,A组为意识障碍无法进食者 ,B组为意识清但有吞咽功能障碍者。观察两组病人意识清楚时间、吞咽恢复时间、3周末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有关营养指标。 结果 :除试验B组平均吞咽恢复时间较对照B组长以外 (P <0 .0 5 ) ,试验组各项指标如 3周末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吸入性肺炎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营养指标等均好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不能进食脑血管意外病人的营养状况 ,对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脑血管意外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缺血性脑血管意外100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廷光 孙益平 +2 位作者 陈四清 符为民 时永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10,64,共4页
通过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ICVD)的临床小结,提出脑络血瘀是ICVD的基本病机,并运用祛瘀通脑络法,以制大黄为主组成中风Ⅰ号方治疗,取得了98%的有效率。文章一并介绍了中风Ⅰ号方对血液流变、血脂等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血液透析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军 苏红 袁伟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1 997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血液透析并发脑血管意外死亡 2 6例 ,取同期因其他并发症死亡者 2 4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间年龄、透析龄、透析期间体重增... 目的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1 997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血液透析并发脑血管意外死亡 2 6例 ,取同期因其他并发症死亡者 2 4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间年龄、透析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值、透析前血压、尿素氮、肌酐、血小板等因素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年龄、透析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值、透析前血压、血小板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龄、长期透析、透析期间体重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心理护理 血压控制 抗凝剂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患者认知缺陷的测量和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东锋 卓大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97-100,共4页
作者根据脑血管意外(CVA)患者的特点和我国文化背景,专门设计了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和复杂作业操作能力等内容的认知功能测量表,并利用此表对30例CVA患者进行了初步认知测量阳分析。该表敏感度高,可重复使用,符合我国... 作者根据脑血管意外(CVA)患者的特点和我国文化背景,专门设计了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和复杂作业操作能力等内容的认知功能测量表,并利用此表对30例CVA患者进行了初步认知测量阳分析。该表敏感度高,可重复使用,符合我国国情,患者容易接受。结果表明,中风后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如记忆力、注意力和复杂作业操作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认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抗氧化剂对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的老年病人血浆抗氧化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青 史琳娜 +1 位作者 樊俊 Hilary J Powers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8-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对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老年病人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维生素A(VitA)、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和硒(Se)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5例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加用抗氧化剂... 目的:观察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对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老年病人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维生素A(VitA)、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和硒(Se)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5例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加用抗氧化剂)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两组病人均每天服用1次,连续6周。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3周和6周,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3 ml。检测血浆GSH-Px活性、VitA、VitC、VitE和Se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试验组病人血浆GSH-Px活性,VitC、VitE和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病人治疗6周后Vit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老年病人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可在短时间内增加血浆VitA、VitC、VitE、Se的含量和GSH-Px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抗氧化剂 急性心脑血管意外 老年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病人家属焦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易冬娟 陈丽丽 孔江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5期23-24,共2页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 30 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 30 0名家属进行焦虑状况调查和评定。结果家属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 <0 .0 1) ,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1) ,高年龄段高于低年龄段 (均P <0 .0 5 ) ,文化程度越低评...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 30 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 30 0名家属进行焦虑状况调查和评定。结果家属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 <0 .0 1) ,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1) ,高年龄段高于低年龄段 (均P <0 .0 5 ) ,文化程度越低评分越高 (均P <0 .0 5 ) ,配偶评分显著高于父母或子女、旁系及其他角色 (均P <0 .0 5 ) ;家属SAS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 (P <0 .0 1) ,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1)。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家属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尤其应针对其中的女性、高年龄者、文化程度较低者及其配偶 ,以避免其不良心理影响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家属 焦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控制刺激训练并用高压氧治疗对脑血管意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杰文 区丽明 +1 位作者 罗志云 马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 :观察在高压氧基础上并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的永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6 0例不同时期的CVA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和高压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仅用肌电控制... 目的 :观察在高压氧基础上并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的永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6 0例不同时期的CVA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和高压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仅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3 .90 % ,对照组为 71.79% ;对失语者有效率为 :治疗组 10 0 % ,对照组 72 %。经SPSS 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肌电控制训练并用高压氧治疗CVA的疗效要优于单纯肌电控制训练 ,高压氧治疗为肌电控制刺激训练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肌电控制训练 高压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龙 吴毅文 +2 位作者 陈惠德 祁信立 孙宗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我们应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了28例脑血管意外(以下简称CVA)患者。通过Carr-Shep-herd评估可见疗效十分明显。出院时,11例无需帮助可独立行走,13人可独立扶拐行走,4人在他人帮助下可扶拐行走,上肢功能... 我们应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了28例脑血管意外(以下简称CVA)患者。通过Carr-Shep-herd评估可见疗效十分明显。出院时,11例无需帮助可独立行走,13人可独立扶拐行走,4人在他人帮助下可扶拐行走,上肢功能恢复不理想。我们认为争取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正确指导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参与对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康复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06年某医院脑血管意外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丽丽 宇传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69,171,共4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疾病 血脂水平 医院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 血脂代谢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例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燕珍 吴素芳 谭巧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1-502,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