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神经节出血对新生大鼠脑区多巴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礼彬 陈燕惠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基底神经节出血的病理变化及其对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出生后10d(P10)SD幼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脑出血(CH)组、假手术(SH)组及正常对照(NC)组,每组各16只。利用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脑尾状...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基底神经节出血的病理变化及其对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出生后10d(P10)SD幼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脑出血(CH)组、假手术(SH)组及正常对照(NC)组,每组各16只。利用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脑尾状核注入自体血25μl,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将微量注射泵针头刺入大鼠左侧尾状核,不注血,其他处理同脑出血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术后24 h,从各组大鼠中各随机选择1只经麻醉、断头取脑、常规固定等步骤,冠状位切开大脑,行形态学观察。术后第17天各组大鼠经麻醉、处死、快速取脑并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测定基底神经节区DAT蛋白表达。结果:术后第17天脑出血组大鼠基底神经节可见血肿吸收空腔形成,同时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空腔周围出现少许胶质瘢痕形成;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分布正常。脑出血组大鼠基底神经节脑区内DA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增多,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大鼠基底神经节局灶性出血所致的损伤,可导致脑内DAT表达水平增高,这可能与儿童早期脑损伤相关的远期发育行为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神经 多巴胺转运体 新生儿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基底神经节微血管构筑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民 洛树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0-632,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幼儿基底神经节微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显示幼儿基底神经节的微血管形态及吻合。结果:本实验成功地显示出微静脉,且观察到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吻合。基底神经节各核团内的微动脉有两种类型... 目的:观察幼儿基底神经节微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显示幼儿基底神经节的微血管形态及吻合。结果:本实验成功地显示出微静脉,且观察到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吻合。基底神经节各核团内的微动脉有两种类型即长微动脉和短微动脉。其走行迂曲,多为树根状、树藤状和弓状,分支以大锐角发出多见,但也可见直角和钝角发出者,经1~4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基底节区内各核团和内囊微血管密度高低不等,其由高到低依次为壳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核、苍白球、内囊。结论:基底神经节各核团内微动脉的走行迂曲、形态各异,可能是该区易发生出血的形态学基础。各核团间微血管密度的差异,说明各部神经细胞的需氧量和代谢的活跃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神经 血管构筑 改良碱性磷酸酶显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宗明 贾继明 +5 位作者 林贵军 饶芝国 李成义 闫昕 伊志强 贺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对27例经CT检查证实的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为50—100ml,部分病例血肿经额角破入脑室铸型,行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呼吸机治疗。结果 27例患者中20...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对27例经CT检查证实的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为50—100ml,部分病例血肿经额角破入脑室铸型,行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呼吸机治疗。结果 27例患者中20例术后立即复查CT,7例48h复查CT,血肿清除率95%以上26例,1例术后再出血40ml,并再次开颅手术,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良好14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可靠,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高血压 显微外科手术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章明 熊家庆 +6 位作者 邵义敏 胡胜利 胡钧涛 张涛 王辉 罗杰 涂汉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止血,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采...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止血,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以MRS 0~2分为良好,3~4分为一般,5分和死亡为差。结果 60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8.3%。存活的55例中,MRS 0分0例,1分1例,2分2例,3分19例,4分25例,5分8例,恢复良好占5.5%,一般占80.0%,差14.5%。结论经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术清除颅内血肿和止血的方法.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 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血肿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涛 聂智品 李书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9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和穿刺引流术(微创组)各96例。2组年龄、性别、血... 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9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和穿刺引流术(微创组)各96例。2组年龄、性别、血肿侧别及Glasgow昏迷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周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中位数31(24~39) min vs.152(131~170)min,Z=-11.975,P=0.000],术中出血少[30例0 ml、66例<5 ml vs.(332.4±20.2)ml],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数14(10~17)d vs.64(44~75)d,Z=-44.217,P=0.000],但术后残余血肿量多[中位数13(8~17)ml vs.7(4~12)ml, Z=-11.573,P=0.000]。治疗3周后,微创组Glasgow 预后评分高[中位数4(2~4)分 vs.3(1~4)分,Z=-8.215,P=0.000],Barthel指数高[(59.9±4.5) vs.(54.9±4.9),t=7.370,P=0.000]。治疗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高[中位数3(2~4)分vs.2(1~4)分,Z=-7.448,P=0.000],Barthel指数高[(64.3±8.4) vs.(59.7±6.8),t=4.156,P=0.000],2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 神经 血肿 微创 穿刺术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良东 夏连贵 +1 位作者 陈琳 徐良娣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骨瓣开颅皮层入路...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骨瓣开颅皮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病死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ADL)。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DL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无脑疝及严重高颅压者,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高血压 神经 出血 外侧裂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策略选择对不同时期神经功能与预后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石立科 向定朝 +6 位作者 何建青 胡旭 周劲旭 董吉荣 万琦 翟丽敬 王玉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治疗策略对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影响差异,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20年11月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292例,根据患者微创治疗方案分为A组...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治疗策略对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影响差异,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20年11月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292例,根据患者微创治疗方案分为A组144例[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皮质穿刺行血肿清除术]和B组148例(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临床资料,围术期指标;手术后超早期(1~3 d)、早期(4~7 d)和短期(8~14 d)残余血肿体积(RV)、血肿清除率(HCR);评估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A组术后超早期RV[(7.38±2.03)ml vs(14.35±2.18)ml]明显低于B组,HCR[(84.69±8.02)%vs(67.42±6.85)%]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A组预后良好率虽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93.06%vs 87.84%,P>0.05)。结论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皮质穿刺血肿清除术后超早期HCR更高,RV更低;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操作更为简便、操作难度更低,应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神经康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大脑基底神经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孔祥梅 黄飞 +2 位作者 陈立东 王洪德 李泽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谷氨酸造成的体外培养大脑基底神经节神经元损伤后的再生及防止神经元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胎鼠前脑基底神经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谷氨酸损伤后NGF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谷氨酸造成的体外培养大脑基底神经节神经元损伤后的再生及防止神经元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胎鼠前脑基底神经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谷氨酸损伤后NGF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活细胞观察、采用RT-PCR技术检测前脑基底神经节神经元GAP-43和NF-L基因表达。结果:谷氨酸损伤神经元胞体回缩,突起消失或断裂。加入NGF后神经元绝大多数细胞胞体饱满,突起明显,细胞问的网络联系清晰可见,接近于对照组;NGF保护组大脑基底神经节GAP-43 mRNA和NF-L mRNA表达与损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GF可保护谷氨酸造成体外培养的大脑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再生,并防止神经元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神经节损伤对知觉性启动效应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常生 于生元 李恩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6-309,共4页
基底神经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是近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采用两项语义性启动效应(自由联想、偏好)和一项知觉性启动效应(字辨认)任务,发现基底神经节损伤、分别伴两侧海马或右侧丘脑损伤的两例患者的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 基底神经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是近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采用两项语义性启动效应(自由联想、偏好)和一项知觉性启动效应(字辨认)任务,发现基底神经节损伤、分别伴两侧海马或右侧丘脑损伤的两例患者的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由于先前研究已经证实海马或丘脑结构与启动效应无关,因此该两例患者表现的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可归因于基底神经节损伤,进一步证实了王常生等人认为基底神经节可能具有或参与知觉性启动效应调节作用,与语义性启动效应无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海马损伤 知觉性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2
10
作者 易勇 淡冰 陈犇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8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H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H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生存56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9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HIH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止血确切,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对言语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常生 翁旭初 于生元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9年第4期69-73,共5页
通过WMSCR、MMSE和临床记忆障碍问卷发现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患者,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记忆功能障碍, 无其它认知或精神障碍。采用自由回忆、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该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记忆功能, 结果发现该患者两... 通过WMSCR、MMSE和临床记忆障碍问卷发现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患者,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记忆功能障碍, 无其它认知或精神障碍。采用自由回忆、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该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记忆功能, 结果发现该患者两项记忆任务明显受损, 认为该患者基底神经节损伤与记忆功能障碍有关。提出基底神经节可能参与或具有言语记忆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神经损伤 记忆功能障碍 自由回忆 再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桂秀 陈颖 凌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6期90-91,95,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酌情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营养脑细胞、止血等对症支持治...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酌情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营养脑细胞、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针6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针外余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2和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MMP-2和9水平[(73.45±20.42)、(133.47±34.27)、(54.72±19.13)、(94.72±27.15)μg/L]均较治疗前[(90.73±24.82)、(181.73±45.16)、(91.52±27.57)、(184.03±47.02)μg/L]明显下降(t=2.32、2.45、2.87、3.21,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21、2.45,P<0.05);同时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χ2=6.48,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确切,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MMP-2和9水平,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减少脑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 质金属蛋白酶-2 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相关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瑞振 滕振杰 吕佩源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以基底动脉和(或)椎动脉的颅内段异常扩张、延长或迂曲为特征的脑血管病[1-4].VBD临床较少见,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人群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 有研究表明, VBD 发病率...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以基底动脉和(或)椎动脉的颅内段异常扩张、延长或迂曲为特征的脑血管病[1-4].VBD临床较少见,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人群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 有研究表明, VBD 发病率为0. 05% ~18% [4]. VB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其导致的相关脑血管病症状、颅神经或脑干压迫症状及梗阻性脑积水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延长扩张症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神经节和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瑞 周建平 +3 位作者 肖明 顾振 韩群颖 王鹤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耳神经节及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细胞的年龄变化。方法: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对不同年龄组耳神经节和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NO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NOS神经细胞弥散分布在神经节内,细胞密度(细胞数... 目的:观察大鼠耳神经节及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细胞的年龄变化。方法: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对不同年龄组耳神经节和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NO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NOS神经细胞弥散分布在神经节内,细胞密度(细胞数/面积)在出生后1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成年降到最低值,至老年无明显改变;在发育中,NOS神经元胞体大小逐渐增加,核质比下降,至成年时最大,至老年无明显改变。基底动脉神经纤维密度从幼年到成年逐渐增高,从成年起维持较高密度直到老年。结论:出生后耳神经节NOS神经细胞的发育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对其发育研究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洁 袁毓 +2 位作者 李明月 张明 刘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二科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立体定向...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二科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56±14.75)min vs(94.03±14.50)min,t=0.268,P=0.789]。2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6个月NIHSS评分显著降低[(5.90±4.02)分vs(9.23±3.47)分,P=0.000;(4.54±2.56)分vs(6.50±3.07)分,P=0.000]。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检查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神经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常生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90-392,共3页
关键词 神经 认知 记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素春 张生 +1 位作者 张国欣 刘春宏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5期1331-1333,F0002,共4页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尤其出血量〉40ml时,保守治疗效果极差,致残率及病死率很高。传统的外科开颅及以往经颞部微创虽使其致残率及病死率降低,但致残率仍较高。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如明 张鹏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颞叶切开组和侧裂-岛叶组,...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颞叶切开组和侧裂-岛叶组,颞叶切开组患者(52例)接受牵拉技术辅助下的常规经颞叶皮质切开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侧裂-岛叶组患者(51例)接受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的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血肿清除率、术后神经功能、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率、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侧裂-岛叶组的再出血率(1.96%)、并发症率(3.92%)低于颞叶切开组(13.46%、17.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侧裂-岛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幅大于颞叶切开组(P<0.05),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升幅高于颞叶切开组(P<0.05)。侧裂-岛叶组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NF-κβ、vWF、TNF-α、MMP-9)降幅均大于颞叶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应用于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肿清除术 手术入路 侧裂-岛叶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基底神经节变性误诊1例
19
作者 王明红 林亚明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9期820-82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变性 神经 误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基底动脉神经纤维及血浆神经肽Y浓度的变化
20
作者 熊建忠 揭文妙 +1 位作者 薛国勇 林雪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 (neuropeptideY ,NPY)神经纤维及血浆中NPY与蛛网膜下腔出血(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后脑血管痉挛 (cerebrslvasospasm ,CVS)的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为深入阐明SAH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Wi... 目的 探讨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 (neuropeptideY ,NPY)神经纤维及血浆中NPY与蛛网膜下腔出血(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后脑血管痉挛 (cerebrslvasospasm ,CVS)的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为深入阐明SAH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 4 2只 ,6只为正常组 ,6只为假手术组 ,其余 30只为手术组。手术组大鼠又分为 5组 ,SAH后 1 2h、1、2、3、7d ,每组 6只。手术组大鼠自体血注入小脑延脊髓池 ,假手术组用温生理盐水代替自体血注入小脑延脊髓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放射免疫法对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 1 2h、1、2、3、7d大鼠脑底动脉NPY能神经纤维及血浆中NPY浓度进行观察。结果 SAH组与正常组相比神经纤维密度明显的减少 ,而SAH组血浆中NPY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经统计学检验 (P <0 0 5 )。结论 NPY能神经纤维的减少及血浆中NPY浓度的增高在SAH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鼠 动脉神经纤维 血浆 神经肽Y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