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社区老年人群卒中一级干预方案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庆华 黄久仪 +5 位作者 余虹 王艳 徐佩玉 郭吉平 顾桢茂 李学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初步评价某社区老年人群卒中一级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2019年参加社区老年健康体检并于2021年再次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社区人群的年龄≥60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老... 目的初步评价某社区老年人群卒中一级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2019年参加社区老年健康体检并于2021年再次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社区人群的年龄≥60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结果为数据来源。在体检过程中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首诊干预,针对高危个体进行长期干预管理。卒中风险评估指标为脑血管功能积分,75~100分为非高危,50~<75分为轻度危险,25~<50分为中度危险,0~<25分为重度危险。干预2年后结合体检进行脑血管功能复检,比较干预前后脑血管功能积分及血压、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1)完成2019年筛查和2021年复检的某社区老年人群共计2333名,其中男1039名,女1294名。(2)与2019年初筛的结果比较,2021年男性收缩压(<140、140~159、≥160 mmHg)、舒张压(<90、90~99、≥100 mmHg)和女性舒张压(<90、90~99、≥100 mmHg)的分布均有改善,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5%(608/1039)、31.7%(329/1039)、9.8%(102/1039)比54.1%(562/1039)、32.5%(338/1039)、13.4%(139/1039),χ^(2)=7.610,P=0.022;78.4%(815/1039)、16.8%(175/1039)、4.7%(49/1039)比65.2%(677/1039)、24.7%(257/1039)、10.1%(105/1039),χ^(2)=48.693,P<0.01;76.7%(993/1294)、18.9%(245/1294)、4.3%(56/1294)比68.2%(883/1294)、23.6%(306/1294)、8.1%(105/1294),χ^(2)=28.166,P<0.01],但女性健康体检人群干预前后收缩压水平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2019年初筛的结果比较,2021年男性和女性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1.15(0.81,1.62)mmol/L比1.20(0.85,1.76)mmol/L,Z=-3.983;(2.44±0.65)mmol/L比(2.66±0.70)mmol/L,t=-14.800;4.9(4.5,5.6)mmol/L比4.8(4.4,5.4)mmol/L,Z=5.180;女性:1.39(1.01,1.99)mmol/L比1.44(1.03,1.98)mmol/L,Z=-2.593;(2.67±0.68)mmol/L比(2.96±0.74)mmol/L,t=-18.788;5.0(4.6,5.6)mmol/L比4.9(4.5,5.5)mmol/L,Z=2.258;均P<0.05],男性和女性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干预前后2333名老年人群的脑血管功能积分值的分布发生显著变化(χ^(2)=11.351,P=0.010),其中中度危险[2019、2021年分别为15.0%(350例)、13.2%(308例)]和重度危险[2019、2021年分别为9.9%(231例)、7.8%(183例)]比例下降,非高危[2019、2021年分别为58.9%(1374例)、60.9%(1421例)]和轻度危险[2019、2021年分别为16.2%(378例)、18.0%(421例)]比例上升。结论对某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实施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管理方案后,对降低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有一定作用,卒中的风险等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健康状况指标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社区参与研究 脑血管功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