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脑血流自调节功能评估的生物阻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佳 柯丽 +1 位作者 杜强 颜莹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6,共8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CAR)是血管在神经控制下进行的脑部供血调节过程,通过评估CAR可以判断大脑神经和生理状态。本文对脑生物阻抗检测技术评估大脑自调节进行了研究,在脑血流自调节评估中引进脑血流循环阻力参数和动脉血管弹性参数。在实验... 脑血流自动调节(CAR)是血管在神经控制下进行的脑部供血调节过程,通过评估CAR可以判断大脑神经和生理状态。本文对脑生物阻抗检测技术评估大脑自调节进行了研究,在脑血流自调节评估中引进脑血流循环阻力参数和动脉血管弹性参数。在实验中使用干预措施使受试者脑供血系统处于正常调节状态和失常状态。分别测量两种状态下的脑血流阻抗信号,提取阻力参数与弹性参数。对比分析表明血管弹性参数和血流阻力参数变化比分别为8.53%和20.89%,统计学分析显示两个参数在干预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验证了脑血流生物阻抗检测可以跟踪脑血流自调节的变化过程,该方法对脑部生理活动和脑神经功能生物阻抗检测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阻抗技术 血流阻抗检测 血流阻抗信号分析 脑血流自调节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高危人群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玉梅 华扬 +3 位作者 刘贝贝 李景植 张楠 侯伟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31-435,468,共6页
目的分析卒中高危人群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dCA)的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经宣传招募,并行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评估的健康和(或)具有卒中危险因素但控制良好的受试者60... 目的分析卒中高危人群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dCA)的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经宣传招募,并行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评估的健康和(或)具有卒中危险因素但控制良好的受试者60例,最终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44例,并根据是否存在卒中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高危组(22例)和非高危组(22例)。记录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既往心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病史,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脑血流速度(CBFV)、二氧化碳分压、脑血管阻力指数(CVRi),CVRi为平均动脉压与平均CBFV的比值。采用传递函数法,在超低频(0.02~0.07 Hz)、低频(> 0.07~0.20 Hz)和高频(> 0.20~0.35 Hz)三个频率区域内,通过平均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相位差及平均CBFV与血压变化间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两组间d CA的差异。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增益值越小,说明d CA越稳定;CBFV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时间差或相位差越大,说明d CA越好;CBFV与动脉血压间的相关系数> 0.4,则说明一致性好。结果 (1)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及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卒中家族史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高危组体质量指数高于非高危组[(26.6±3.4) kg/m2比(24.3±2.7) kg/m2,t=1.87],高血压病及吸烟比例高于非高危组[均为54.5%(12/22)比13.6%(3/2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高危组舒张压高于非高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0) mm Hg比(76±8) mm Hg,t=2.81,P <0.05];两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平均CBFV、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CV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在超低频区域内,高危组相位差短于非高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0.3)度比(4.5±0.5)度,t=6.22,P=0.02],而在低频和高频两个区域内,两组相位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超低频、低频和高频三个区域中,两组波动幅度增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相关系数均> 0.4,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尽管卒中高危人群的CBFV、脑血管阻力储备可显示良好,但d CA相对减低,为卒中高危人群的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危人群 血流动力学 血流自调节功能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仪早期监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预测早产儿脑损伤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登礼 邵肖梅 程国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影响因素及近红外光谱仪(NIRS)在早产JDN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间在NICU住院的61例早产儿,在生后12~36h内应用NIRS监测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HbD—MABP相关系...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影响因素及近红外光谱仪(NIRS)在早产JDN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间在NICU住院的61例早产儿,在生后12~36h内应用NIRS监测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HbD—MABP相关系数r≥0.5为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61例早产儿中29例(47.5%)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越易损伤;有重度窒息、低氧血症及使用n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者,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容易损伤;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的29例早产儿全部(100%)发生脑损伤,而32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正常者仅9例(18.1%)发生脑损伤。结论 对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应用NIRS监测有助于了解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状态;胎龄、体重、重度窒息、低氧血症及使用n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均是影响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的重要因素;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者脑损伤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血流自调节功能 损伤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丽云 孙立智 +2 位作者 王飞 赵晓燕 韩文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CA)。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电力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狭窄组,15例无颈动脉狭窄患者为对...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CA)。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电力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狭窄组,15例无颈动脉狭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相匹配。在稳定的全身麻醉状态下,同时记录脑组织氧饱和指数(TOI)和平均动脉压,计算相关系数r,根据r值判断CA状态。结果狭窄组患者狭窄侧与非狭窄侧的T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52±6.50比65.23±4.50;t=0.93,P=0.368),狭窄组狭窄侧与对照组同一侧的TOI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6.52±6.50比64.22±3.87;t=1.18,P=0.248)。狭窄组狭窄侧和非狭窄侧的r值分别为0.36±0.12和0.17±0.11,狭窄组狭窄侧和对照组同一侧的r值分别为0.36±0.12和0.13±0.08。术前3个月内,狭窄组15例患者中,5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有脑梗病史。将r值为0.342作为评估CA异常的判断点时,其敏感性为0.625,特异性为0.909。结论在正常血压波动范围内,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狭窄侧的脑血流和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流自调节功能 平均动脉压 组织氧饱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氏动作在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振威 胡鸣一 +2 位作者 黄艳露 可成名 韩珂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CA是指脑血流在动脉血压和脑灌注压发生改变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脑血流自动调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相关。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有很多种... CA是指脑血流在动脉血压和脑灌注压发生改变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脑血流自动调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相关。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有很多种评估测量方法,监测瓦氏动作所诱导的血压变化更具有操作性及标准化,适用于各种人群,其安全、简单、准确的特点使其在脑血流自动调节中运用十分广泛。本文重点对瓦氏动作在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中的应用做一个综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自调节 瓦氏动作 血管病 帕金森病 头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脑血流调节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邢英琦 郭珍妮 +2 位作者 杨乐 闫硕 杨弋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脑血流调节的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卧-立位脑血流检测方法分析50例焦虑症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然后随访6个月,观察焦虑症治愈组... 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脑血流调节的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卧-立位脑血流检测方法分析50例焦虑症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然后随访6个月,观察焦虑症治愈组与未愈组TCD卧-立位脑血流变化。结果焦虑症组较对照组立位时脑血流速度下降(P<0.001),卧-立位脑血流差值大于对照组(P<0.001);随访发现,焦虑症治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卧-立位脑血流差值减小(P<0.001),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焦虑症未愈组治疗后卧-立位脑血流差值仍大于对照组(P=0.007);治疗后治愈组卧-立位脑血流差值较未愈组减小(P=0.003)。结论 TCD卧-立位脑血流检测显示,焦虑症患者存在脑血流调节的异常,而且在焦虑症临床治愈后,脑血流调节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血流调节功能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流自动调节:从理论到临床转化及检查流程的标准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韩珂 胡汉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3期195-206,共12页
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存在于人脑中一个约600km长,具备协同作用且相互连接的血管网内。在此血管网系统中,脑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为大脑提供O2、能量和营养,而脑静脉将CO2和代谢废物从大脑中排出。脑几乎没有能量储备,必... 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存在于人脑中一个约600km长,具备协同作用且相互连接的血管网内。在此血管网系统中,脑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为大脑提供O2、能量和营养,而脑静脉将CO2和代谢废物从大脑中排出。脑几乎没有能量储备,必须通过血流持续供应O2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自调节 机制 评估方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汤加减辨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部分机制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庞海英 杜宗攀 +2 位作者 李杰 平曼 谢秀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603-1606,1610,共5页
目的:观察菖蒲汤加减辨治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部分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 目的:观察菖蒲汤加减辨治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部分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菖蒲汤加减治疗,均同时治疗8周。观察2组MoCA评分、脑血流变化、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MOCA、MCA、ACA、PCA、BA、VA、SOD、GSH-Px、CAT、组BVL、BVM、BVH、FIB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菖蒲汤加减能促进血管性认知障碍血液循环,提高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汤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血流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疗效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