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髓多发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并脊髓空洞症1例
1
作者 杨于亮 翁超群 +1 位作者 陈永红 高伯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74-874,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病例报告 MRI诊断 脑脊髓多发性血管网状细胞瘤 脊髓空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附三例报告)
2
作者 詹剑 杨丽 张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脊液细胞学检查 转移 诊断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内科 腰椎穿刺 诊断与治疗 诊断及治疗 血管疾病 临床表现 检查手段 脊髓疾病 诊断过程 非典型性 文献复习 多样化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母细胞瘤
3
作者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21-321,共1页
血管母细胞瘤属于WHOI级颅内肿瘤,富于血管,组织学起源不确定,可发生于小脑、脑干或脊髓,分为散发性和vonHippel-Lindau综合征相关性血管母细胞瘤。肿瘤由间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网组成,边界清楚,极少浸润周围神经组织(图1,2);... 血管母细胞瘤属于WHOI级颅内肿瘤,富于血管,组织学起源不确定,可发生于小脑、脑干或脊髓,分为散发性和vonHippel-Lindau综合征相关性血管母细胞瘤。肿瘤由间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网组成,边界清楚,极少浸润周围神经组织(图1,2);常见周围囊壁发生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Rosenthal纤维形成;间质细胞是肿瘤组织的主要成分,胞核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AM-1和MCP-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的表达
4
作者 曹小鹏 曹芃 +4 位作者 高晓唯 刘李平 雷英 郭月英 贺陆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变化,为研究视神经炎(optic neurikis,ON...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变化,为研究视神经炎(optic neurikis,ON)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用豚鼠脑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诱导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免疫后7d、12d、18d、25d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HE染色法观察各组视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VCAM-1和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大鼠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至18d,达到最大的1.9分。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神经组织结构正常,而免疫组大鼠视神经组织出现结构的异常,免疫后18d,病变程度达最高峰,这和功能评分的结果相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VCAM-1和MCP-1表达;免疫后7d,VCAM-1和MCP-1开始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45±8.65和47.86±9.65;免疫后12d,VCAM-1和MCP-1表达均进一步增加,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34±5.76和86.45±5.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后18d,VCAM-1和MCP-1表达达到高峰,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2.53±9.56和153.56±12.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后25d,VCAM-1和MCP-1表达减少,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23±7.58和116.49±8.83。结论 VCAM-1和MCP-1参与了ON的发病过程,ON是一种免疫因素介导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脊髓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炎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磁场MRI诊断脊髓内肿瘤的价值
5
作者 冯少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诊断脊髓内肿瘤的价值和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对34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室管膜瘤2 0例,星形细胞瘤1 1例,脂肪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32例肿瘤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脂...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诊断脊髓内肿瘤的价值和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对34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室管膜瘤2 0例,星形细胞瘤1 1例,脂肪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32例肿瘤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脂肪瘤T1WI和T2WI均为脂肪信号。注射Gd DTPA后室管膜瘤实性部分呈均匀明显增强“腊肠样”( 1 2例) ,星形细胞瘤散在斑片状增强( 6例) ,误诊3例,包括2例多发性硬化、1例急性脊髓炎。结论:低磁场MRI可为脊髓内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内肿 低磁场MRI诊断 价值 GD-DTPA 星形细胞 血管细胞 室管膜 T1WI 回顾性分析 MRI表现 多发性硬化 急性脊髓 误诊原因 病理证实 T2WI 早期诊断 脂肪 低信号 高信号 斑片状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L综合征患者康复治疗1例报告
6
作者 张金龙 吴鸣 +4 位作者 陈进 范文祥 穆景颂 王丽 倪朝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981,共1页
VHL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研究发现86%—100%的VHL病相关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存在VHL基因异常。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脑血管母细胞瘤、胰腺囊肿、肾细... VHL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研究发现86%—100%的VHL病相关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存在VHL基因异常。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脑血管母细胞瘤、胰腺囊肿、肾细胞癌和(或)多发性肾囊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VHL综合征 血管细胞 血管网状细胞 细胞 视网膜血管 膀胱结石 多发性肾囊肿 基因异常 肾肿剜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