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XNIP/Trx-1通路在调控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极化中的作用
1
作者 赵玉泽 王艺文 +5 位作者 张丽军 付忻澔 肖培伦 王晓莉 刘建亮 赵岩松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2,201,共7页
目的 探讨硫氧还原蛋白互作蛋白(TXNIP)/硫氧还原蛋白-1(Trx-1)通路在调控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后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42只,随... 目的 探讨硫氧还原蛋白互作蛋白(TXNIP)/硫氧还原蛋白-1(Trx-1)通路在调控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后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RIRI)组及TXNIP siRNA干预(siRNA)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RIRI组和siRNA组大鼠采用前房高眼压法建立RIRI模型,siRNA组大鼠于建模前3 d玻璃体内注射TXNIP siRNA。建模后24 h,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Brn-3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建模后6 h、24 h、72 h及7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动态观察RIRI组大鼠视网膜TXNIP^(+)细胞数;建模后24 h,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合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极化及TXNIP、Trx-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RIRI组、siRNA组与Sham组相比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视网膜内层水肿增厚。Brn-3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RIRI组及siRNA组Brn-3a^(+)细胞数均显著少于Sham组,且siRNA组Brn-3a^(+)细胞数显著多于RIR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XN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IRI后6 h TXNIP^(+)细胞数开始增多,RIRI后24 h达到较高水平,后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RIRI组与siRNA组TXNI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Trx-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Sham组,且siRNA组TXNIP蛋白表达显著低于RIRI组,Trx-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RIR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siRNA组大鼠视网膜Iba1^(+)/CD206^(+)细胞数显著多于RIRI组,且Iba1^(+)/CD16^(+)细胞数显著少于RIRI组(均为P<0.05);RIRI组和siRNA组大鼠视网膜Iba1^(+)/TXNIP^(+)细胞数均显著多于Sham组,Iba1^(+)/Trx-1^(+)细胞数均显著少于Sham组,siRNA组Iba1^(+)/TXNIP^(+)细胞数显著少于RIRI组,Iba1^(+)/Trx-1^(+)细胞数显著多于RIRI组(均为P<0.05)。结论 大鼠RIR可通过激活TXNIP/Trx-1通路,诱导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导致R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灌注损伤 小胶质细胞极化 TXNIP/Trx-1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胆红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李丹 斯依提·阿木提 +2 位作者 恰合班·恩特马合 刘艳梅 孟新玲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0-243,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R组)、5 mg/kg胆红素组(I/R+5 mg组)、10 mg/kg胆红素组(I/R+10 mg组)和15 mg/kg胆红素组(I/R+15 mg组),造模前连续给药7... 目的:研究外源性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R组)、5 mg/kg胆红素组(I/R+5 mg组)、10 mg/kg胆红素组(I/R+10 mg组)和15 mg/kg胆红素组(I/R+15 mg组),造模前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I/R模型。造模24 h后取材,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区域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p-caspase 3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I/R+10 mg组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I/R+5 mg组和I/R+10 mg组脑组织形态较为正常;与I/R组相比,I/R+10 mg组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I/R+5 mg组、I/R+10 mg组和I/R+15 mg组脑组织p-caspase 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外源性胆红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外源性胆红素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石竹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在体验证
3
作者 刘胜伟 沈正泽 +3 位作者 任忠洋 丁玲 刘洁 陈昶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63-69,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中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并对关键通路中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pharmmapper server)...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中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并对关键通路中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pharmmapper server)数据库获得BCP相关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https://www.genecards.org/,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获得CIRI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数据库比对筛选BCP抗CIRI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利用软件Cytoscape 3.7.1绘制相互图;利用软件R语言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BCP抗CIRI的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通路分析;建立大鼠CIRI模型,用western blot法验证BCP抗CIRI的潜在靶点。结果:筛选出BCP相关靶点194个,CIRI相关靶点1144个,共同靶点102个。BCP主要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等关键靶点,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53(tumor protein p53,P53)等信号通路途径,对CIRI发挥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神经保护作用。结论:BCP在CIRI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涉及抗凋亡、神经保护作用,其他还与抗炎、抗氧化等多靶点、多通路相关,体现出我国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发挥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β-石竹烯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
4
作者 李松林 李贤 +1 位作者 胡黎黎 邓厚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11-616,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外源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约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改良Longa线栓法...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外源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约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模型。24 h后取血肿周围组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和凋亡率,氯代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沉积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4(GPX4),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血红素转运蛋白(HPC1)、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输出蛋白(FPN1)。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18.6±1.6)%vs(2.3±0.4)%]、脑梗死体积[(42.7±5.7)%vs(3.1±0.5)%]、铁沉积量[(35.1±4.4)%vs(2.6±0.3)%]、血清MDA水平[(42.52±6.63)mmol/L vs(15.63±3.26)mmol/L]、组织COX-2(0.79±0.13 vs 0.41±0.06)、HPC1(0.62±0.08 vs 0.34±0.03)和TfR蛋白(0.53±0.07 vs 0.24±0.03)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而血清GSH[(18.65±3.52)μmol/L vs(30.21±5.62)μmol/L]和GPX4水平[(24.52±4.65)μmol/L vs(39.63±6.03)μmol/L]及组织FPN1蛋白(0.36±0.03 vs 0.54±0.05)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神经元凋亡率[(9.1±1.1)%vs(18.6±2.3)%]、脑梗死体积[(22.3±3.2)%vs(42.7±6.1)%]、铁沉积量[(12.6±2.1)%vs(35.1±4.3)%]、血清MDA水平[(28.65±4.21)mmol/L vs(42.52±6.63)mmol/L]、组织COX-2(0.60±0.08 vs 0.79±0.13)、HPC1(0.55±0.06 vs 0.62±0.08)和TfR蛋白(0.41±0.05 vs 0.53±0.07)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而血清GSH[(25.52±3.69)μmol/L vs(18.65±3.52)μmol/L]和GPX4水平[(33.26±5.25)μmol/L vs(24.52±4.65)μmol/L]及组织FPN1蛋白(0.42±0.04 vs 0.36±0.0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影响铁死亡通路蛋白表达,进而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铁死亡 缺血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方通过PI3K/Akt/HIF-1α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清华 王革生 +1 位作者 郑粲 李蕊萍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43-2151,共9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1α(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1α(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尼莫益气组,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进行造模,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4天,采用Zea-longa评分法检测大鼠神经肌肉功能,病理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分布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I3K、p-Akt、HIF-1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明显损伤,血清中TNF-α、IL-6、hs-CRP、LDH、ROS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升高,PI3K、p-Akt、HIF-1α、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及尼莫益气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血清中TNF-α、IL-6、hs-CRP、LDH、ROS含量降低,SOD、VEGF含量升高,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降低,PI3K、p-Akt、HIF-1α、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能够抑制大鼠神经细胞凋亡、降低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上调HIF-1α信号通路及Bax/Bcl-2比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方 缺血灌注 大鼠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路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鲁宏 胡惠 +5 位作者 杨娜 游长永 张小鸽 王理 夏庆杰 赵建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59,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栓塞组和再灌注组。对脑组织病理观察、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免疫...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栓塞组和再灌注组。对脑组织病理观察、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栓塞组在右侧基底节区见细胞器肿胀、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膜和血脑屏障结构完整,TTC染色缺血面积明显增加。所有再灌注组右侧基底节区的细胞肿胀减轻,再灌注早期组可见轻度血管源性水肿,TTC染色缺血面积逐渐缩小。AQP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分别与栓塞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再灌注后各组AQP4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但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无论是脑缺血或是再灌注,AQP4的表达均与细胞内水肿的程度一致,再灌注早期可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再灌注越早脑细胞越容易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 缺血 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与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斌 董晓柳 +1 位作者 张文彦 张晋霞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与Wnt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脑IR组30只,脑IR组又分为IR后3、6、24、48、72 ...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与Wnt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脑IR组30只,脑IR组又分为IR后3、6、24、48、72 h各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记法分别检测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并对IR组的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数、GSK-3β蛋白阳性数及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均<0.01),β-catenin蛋白阳性数、GSK-3β蛋白表达量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IR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数与GSK-3β蛋白阳性数呈正相关(P<0.05),与β-catenin蛋白阳性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在脑IR组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GSK-3β蛋白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Β-连环蛋白 糖原合成激酶3β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和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丁德光 李昊 +2 位作者 孙国杰 王亚文 宋爱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模型,电针大鼠的水沟、内关,运用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模型,电针大鼠的水沟、内关,运用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区皮质NF-κB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组缺血皮质中神经细胞凋亡和NF-κB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降低。结论电针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来对抗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 电针 NF-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及CA3区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曹红 李军 +2 位作者 李广明 王耀岐 曾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海马CA1区、CA3区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作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脑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组(CU)、对照组(SC),每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海马CA1区、CA3区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作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脑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组(CU)、对照组(SC),每组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又分为1、3、57、d 4个亚组,每组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CA3区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cl-2、Bax蛋白在海马CA1区、CA3区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CA3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与IR组相比,P<0.01),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表达(与IR组相比,P<0.01)。结论姜黄素有脑保护作用,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Bcl-2 Bax 沙土 海马 缺血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仁良 任惠民 +3 位作者 董强 陈光辉 刘新峰 吕传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91-593,59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应用RT-PCR、Western-blot以及酶免疫测定方法,观察黄芩苷对环氧化物酶-2(COX-2)、5-脂加氧酶(5-LOX)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GE2)...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应用RT-PCR、Western-blot以及酶免疫测定方法,观察黄芩苷对环氧化物酶-2(COX-2)、5-脂加氧酶(5-LOX)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和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的影响。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脑组织清蛋白含量,评价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时血脑屏障的影响。结果:①黄芩苷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时组织细胞质内5-LOX的含量(P<0.01),抑制cys-LT的合成(P<0.01)。②黄芩苷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脑屏障破坏导致的清蛋白渗出(P<0.05)。③黄芩苷从mRNA水平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COX-2的诱导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5-LOX转位表达,从而减少cys-LT的合成,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 环氧化酶-2 5-脂加氧酶 前列腺素E2 半胱氨酸白三烯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Bax和Beclin-1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萌 田焕娜 +2 位作者 吴晓光 王爱乐 陈元操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7-420,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浓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干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检测Bcl-2、Bax、Beclin-1阳性细胞的表达,探讨自噬蛋白Beclin-1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目的:应用不同浓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干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检测Bcl-2、Bax、Beclin-1阳性细胞的表达,探讨自噬蛋白Beclin-1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ys C低、中、高浓度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采用免疫印迹半定量检测损伤中心脑皮质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Beclin-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和Beclin-1阳性细胞数;TUNEL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I/R组相比,Cys C低、中浓度组Bcl-2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Bax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减少;而Cys C高浓度组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Bax的表达显著上升,细胞凋亡增加;Cys C各浓度组Beclin-1的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凋亡细胞与Beclin-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ys低、中浓度组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呈负相关;Cys C高浓度组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呈正相关。结论:Cys 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的升高可抑制细胞的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下调有关;而Cys C较高浓度则无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 调亡 自噬 BECLIN-1 BCL-2 BA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和L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韶华 韩文江 +1 位作者 李晓蕾 王秀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sodium β-aesc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表达影响,为深入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脑的保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sodium β-aesc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表达影响,为深入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脑的保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2h后再灌注3、6、12、24、72h和7d,共6个时间点,每时间点4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观察其缺血区LN和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再灌组MMP-9在神经元的表达于再灌注6h开始增加,12h达高峰,24h又降低,7d最低,治疗组MMP-9于再灌注同一时相有显著减少;LN在微血管的表达于再灌注12h明显减少,24h时达低峰,72h开始回升,治疗组在同一时相LN表达显著增多。结论MMP-9与LN可能参与脑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缺血再灌注早期七叶皂苷钠治疗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增加LN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脑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层黏连蛋白 缺血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庚华 杨迎春 任占川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印迹、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H—E染色和神经行为相结合的方法,观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印迹、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H—E染色和神经行为相结合的方法,观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质内Bcl-2的表达、脑梗塞体积、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I2h/R24h)比较,川芎嗪组的Bcl-2表达明显增高,脑梗塞体明显缩小,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神经异常行为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缩小脑梗塞的体积和减轻脑缺血区组织结构的损伤以及明显改善神经症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 川芎嗪 BCL-2 皮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新业 李丽君 +3 位作者 程三放 高登峰 王子颖 屈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小剂量组(C组)和利多卡因大剂量组(D组),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时,断头处死大鼠。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组织ICAM-1及NF-κB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CAM-1及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ICAM-1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利多卡因可下调ICAM-1及NF-κB表达;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出现明显坏死,利多卡因可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ICAM-1与NF-κB基因表达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细胞向黏附分子-1 核转录因子-ΚB 缺血灌注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及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琰 马兴铭 苏韫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Caspase-3表达及形态学的影响.选取SPF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黄芪高剂量组、黄芪中剂量组、黄芪低剂量组,每...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Caspase-3表达及形态学的影响.选取SPF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黄芪高剂量组、黄芪中剂量组、黄芪低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5d,后处死检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大鼠Caspase-3表达较弱,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的Caspase-3表达均有显著减少(P<0.05),以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尤为明显.形态学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可见神经元大片消失,间质疏松,残余细胞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其余各组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的程度较模型组轻,以黄芪高剂量组效果明显.说明黄芪多糖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灌注 黄芪多糖 CASPASE-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对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卫 莫绪明 +3 位作者 顾群 顾海涛 钱龙宝 谷兴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S100β蛋白变化来观察甲泼尼龙对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害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甲泼尼龙组各56只,分为缺血再灌注后2、6、12h和1、2、3、7d共七个小组,每小组8只,建立深...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S100β蛋白变化来观察甲泼尼龙对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害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甲泼尼龙组各56只,分为缺血再灌注后2、6、12h和1、2、3、7d共七个小组,每小组8只,建立深低温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定量检测不同时相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血清S100β为(0.24±0.02)μg/L,模型组全部七个小组和甲泼尼龙处理组6h~3d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比假手术组高(P<0.05),甲泼尼龙组6h~3d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模型组低(P<0.01)。结论:甲泼尼龙对大鼠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干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损害 缺血-灌注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路燕 王洪新 +3 位作者 董银华 梁佩芬 赵岚 范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α-硫辛酸组各1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法测算细胞凋亡指数(AI);免...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α-硫辛酸组各1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法测算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色素C(Cty C)、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α-硫辛酸组AI均升高,Cty C、Bcl-2、Bax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其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6 h比较,α-硫辛酸组24、72 h AI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组各时间AI均降低(P均<0.05),Cty C及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其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增高(P均<0.05)。结论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ty C及Bax蛋白表达,提高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Α-硫辛酸 细胞色素C BCL-2蛋白 BAX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和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纪海茹 孔令伟 +4 位作者 孔维 赵淑敏 孔祥玉 陈萌 郑小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9-641,660,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BP预处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线栓... 目的: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BP预处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 h后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评估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实时PCR检测MMP-9及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明显增加,MMP-9和TIMP-1表达均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丁苯酞预处理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MMP-9表达显著减少,TIMP-1表达明显增加,丁苯酞预处理中、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通过调节MMP-9/TIMP-1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缺血灌注损伤 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与c-myc、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小青 曹泽标 +3 位作者 刘旺华 陈娉婷 李花 陈昱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c-myc、c-ju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龙醒脑方...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c-myc、c-ju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龙醒脑方小、中、大剂量组。于再灌注24 h后,丹龙醒脑方各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药液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7 d。再灌注1、3、7 d采用m-NSS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7 d取缺血侧SVZ脑组织,采用Brdu免疫组化检测NSCs增殖,RT-q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jun、c-myc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再灌注3、7 d,与模型组比较,丹龙醒脑方各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Brdu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丹龙醒脑方各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亦明显升高(P<0.01)。丹龙醒脑方各剂量组较假手术组、模型组c-jun、c-myc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P<0.01)。结论丹龙醒脑方能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促进SVZ NS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增强c-jun和c-myc表达及延长表达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龙醒 缺血灌注 室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增殖 C-JUN表达 C-MYC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新春 吕光耀 秦秀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芎芪合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芎芪合剂治疗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对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芎芪合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芎芪合剂治疗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对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芎芪合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芎芪合剂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芎芪合剂能够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含量的增高,并使之趋向于正常;对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谷氨酰胺(Gln)、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芎芪合剂治疗组与模型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芎芪合剂同时还能协同增高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Gln、GABA的含量。结论:芎芪合剂能够通过调整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达到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中药 缺血-灌注 氨基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