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肝性脑病的病因和防治探讨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光曙
商庆华
徐传镇
陈崇清
闫承玉
-
机构
泰安
-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
文摘
肝性脑病至今仍以血液检查所见的生化代谢异常来解释 ,因不能圆满解释全面情况 ,需进一步探讨。不加选择收集 70例肝硬化死亡者脑组织 ,分别作HE和免疫组化检查 ,观察病理改变和HBsAg、HBcAg表达。在70例脑组织标本中免疫组化染色HBsAg、HBcAg阳性者计 30例 ,阳性率 42 .3 % ,临床上有肝性脑病表现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表现者 ,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明显者 ,阳性率亦明显高于较轻者。肝硬化脑组织内出现HBsAg和HBcAg表达 ,而且阳性率与脑组织病理改变和是否出现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提示HBV侵及脑组织 ,导致病理形态改变可能是肝性脑病的病理基础 ,生化代谢异常可能仅是肝衰的表现。
-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脑组织病理改变
病理基础
-
Keyword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Brain tissue stain
Damages of brain tissue
Pathogenesis base
-
分类号
R747.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脑功能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赵志莲
卢洁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
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
文摘
目前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脑功能成像技术主要包括fMRI、PET等。临床工作中,AD和PD患者对复杂的认知任务很难配合。静息态fMRI具有设计简单、临床易实施、患者易配合等优势,成为AD和PD影像标志物研究中的热点;而基于特异性显像剂的PET检查在提高AD和PD诊断的特异度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在新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出现之前,静息态fMRI和PET检查将会是AD和PD脑损伤机制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1 MRI 1.1 AD AD起病隐匿,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研究[1]发现,从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到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再到AD痴呆期,皆伴随着脑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变。由于病理导致的功能改变明显早于结构改变,所以如何应用fMRI早期探测AD一直是临床科研工作的焦点。目前针对静息态fMRI数据已经发展和衍生出多种后处理方法,包括基于体素的相关分析、独立成分分析法、图论、低频振幅及局部一致性等。Wang等[2]以手动勾画的双侧海马作为种子点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轻度AD患者右侧海马功能连接破坏减弱,提示AD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活性减低;Qi等[3]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手段发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CI,aMCI)患者DMN不仅存在特定脑区活性减低,而且可见子网络活性代偿性增高。另有研究[4]提示aMCI患者DMN除有大范围功能障碍外,内部各节点间也存在连接异常,且这种连接异常与患者临床认知评分相关。2017年一项基于静息态功能连接的Meta分析发现[5],aMCI患者DMN长距离及短距离功能连接均发生明显改变,且与临床认知评分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aMCI的有力指标。本期闫少珍等[6]的报道结果也进一步确认了aMCI患者长短程功能的具体损害方式对于早期诊断aMCI具有重要意义。另外,ASL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脑灌注成像手段,可通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反映脑组织病理改变,而观察脑血流灌注动态变化是随访aMCI的简便有效方法。AD患者的脑功能成像不仅可以较结构成像更早地发现病理改变,而且有助于揭示其认知功能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技术
帕金森病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
脑组织病理改变
Alzheimer
PARKINSON
cerebral
轻度认知障碍
-
分类号
R7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