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鼠孤束核微量注射的定位初探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舒晴
邵雨薇
田峻
杨亚南
-
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康复医学科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华润武钢总医院中医科
武汉科技大学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9-43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804180)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基金青年人才项目(WJ2019H163,湖北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资助)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42018kf009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参数定位注射,探讨大鼠孤束核微量注射的定位方法以提高注射成功率及准确性。方法将15只大鼠根据实验进度的不同分为垂直注射组、Bregma定位组和Lambda定位组。垂直注射组进针点选择为大鼠颅底前缘0.5 mm,进针深度7.5 mm;Bregma定位组以Bregma-11.0 mm、双侧中线旁开0.5~0.7mm为进针点,进针斜刺角度向后24°,斜刺深度8.6 mm为注射点;Lambda定位组以Lambda-3.2 mm、双侧中线旁开0.5~0.7 mm为进针点,进针斜刺角度向后24°、斜刺深度9.6 mm为注射点。观察各组大鼠注射后全脑冠状切面的荧光标记位置。结果垂直注射组荧光标记位置位于脉络丛所在冠状切面。Bregma定位组荧光标记不稳定,分别位于小脑、脑干较浅位置或脉络丛所在冠状切面。Lambda定位组中体重300 g左右的大鼠荧光标记位置位于小脑和脑干的间隙,而体重400 g左右的大鼠能够准确标记于孤束核。结论在400 g左右的大鼠中,以Lambda为基准点以一定角度斜刺可以准确注射至大鼠孤束核。
-
关键词
孤束核
脑立体定位术
脑微量注射
-
Keywords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stereotaxy of brain
microinjection
-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