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致难治性癫痫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恒 冯兆海 +3 位作者 姜磊 买买提江 石鑫 郝玉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3-516,共4页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致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的61例FCD致IE的手术效果。应用Log...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致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的61例FCD致IE的手术效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CD致IE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随访1~3年,术后预后良好(Engel I级)42例,预后不良19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D I型、致痫灶未完全切除、脑电图发作间期痫样波(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IED)与病灶脑叶不一致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5.409[1.171,24.970]、4.760[1.104,20.528]、4.315[1.015,18.349],而年龄、民族、性别、头颅MRI检查结果、致痫灶所在脑叶位置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FCDⅡ型、致痫灶完全切除、发作间期痫样波与病灶脑叶一致均与手术预后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难治性癫痫相关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临床分析(附21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波涛 漆松涛 +5 位作者 王洪筱 韩慧霞 吕超 王克万 何晓艳 杨开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相关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顽固性癫痫相关FCD,总结其临床特点、术前筛查过程、手术、病理以及治疗结果等。FCD的定义和分型参照Pa...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相关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顽固性癫痫相关FCD,总结其临床特点、术前筛查过程、手术、病理以及治疗结果等。FCD的定义和分型参照Palmini和Luders等癫痫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在2004年确立的标准。手术后发作评价参考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推荐的标准。结果 MRI发现异常12例,CT有1例轻微钙化。发生部位颞叶10例,额叶4例,顶枕叶7例。其中双重病理7例,均位于颞叶,6例联合颞叶内侧海马的硬化,1例患者同时合并海马硬化和额叶胶质疤痕。ⅠA有2例,ⅠB有11例,ⅡA有5例,ⅡB有3例。所有病例随访12-27个月。术后1级10例;2级7例;3级+4级3例;5级1例;无6级病例。并发症包括1例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2例颅内感染,2例皮下积液,无永久严重并发症。结论 以FCD为病理基础的顽固性癫痫,影像学检查多可发现异常,病理以ⅠB型最多见,可见于所有脑叶,手术切除效果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顽固性癫痫手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国帅 宋延民 +3 位作者 周小艳 周治平 周艳辉 余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年龄为(12.29±5.6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占57.1%(1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占28.6%(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占53.6%(15例),其中25%(7例)有节律性放电;78.6%(22例)对3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结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为主,部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异常脑电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tex ID分析法用于^(18)F-FDG PET脑显像术前定位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致痫灶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强 程洁 +6 位作者 田丛娜 边艳珠 杨双臣 杨鑫 宋国庆 周汝明 邱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1-346,共6页
背景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切除致痫灶,其疗效及远期预后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密切相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具有优势。既往采用PET脑显像依靠视觉分析法进行诊断,受医师主观因素影... 背景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切除致痫灶,其疗效及远期预后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密切相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具有优势。既往采用PET脑显像依靠视觉分析法进行诊断,受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大。目的探讨Cortex ID分析法用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术前定位FCD致痫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6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局灶性癫痫患者34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FCD所致癫痫。术前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分别采用视觉分析法和Cortex ID分析法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34例FCD患者依据金标准证实有41个FCD致痫灶,视觉分析法对FCD致痫灶的检出率为70.7%(29/41),Cortex ID分析法对FCD致痫灶的检出率为82.9%(34/41);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P=0.295)。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396,P=0.007)。结论 Cortex ID分析法与视觉分析法对FCD致痫灶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诊断FCD致痫灶一致性一般。Cortex ID分析法重复性好,受主观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断层扫描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致痫灶 葡萄糖代谢 CORTEX 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质子磁共振波谱观察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神经生化改变
5
作者 王广谊 刘再毅 +2 位作者 黄飚 钟小梅 梁长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应用1 H-MRS,结合LCModel软件,对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患者的脑代谢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对具有癫痫病史、常规MRI诊断为FCD的患者行单体素点解析波谱序列扫描,测定脑内疑似FCD病灶及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代谢物。使用LCMode... 目的应用1 H-MRS,结合LCModel软件,对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患者的脑代谢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对具有癫痫病史、常规MRI诊断为FCD的患者行单体素点解析波谱序列扫描,测定脑内疑似FCD病灶及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代谢物。使用LCModel软件对13例扫描后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学确诊为FCD的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比较FCD病灶(病灶组)及其影像学显示正常的脑组织区域(对照组)的MRS数据。结果病灶组N-乙酰天冬氨酸(NAA)及肌醇(In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甘油磷酸胆碱(GP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肌酸(Cr)、磷酸肌酸(PCr)及谷氨酸+谷氨酰胺(Glu+Gl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FCD病灶的NAA、Ins及GPC含量发生显著变化;1 H-MRS结合LCModel软件诊断FCD具有良好应用价值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磁共振波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伴脑皮质发育不良1例
6
作者 胡月华 史树贵 +1 位作者 陈康宁 胡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12,共2页
Sturge.Weber综合征,又称为脑颜面血管瘤病或软脑膜血管瘤病,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皮肤的发育异常,在临床上少见报道。我科于2011年8月20日收治1例患儿,伴有脑皮质发育不良,分析其临床表现及MRl、脑电图表现,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脑皮质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对脑皮质发育不良大鼠癫痫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瑞 杨岚 +2 位作者 封婷 康晓刚 孙莉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89-694,共6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QUE)对脑皮质发育不良(CD)大鼠的癫痫易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幼年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脑皮质发育不良组(CD)和喹硫平给药组(CD+QUE).通过钴60(^(60)Co)照射妊娠SD大鼠建立CD模型,CD+QUE组大鼠通过腹腔... 目的:探讨喹硫平(QUE)对脑皮质发育不良(CD)大鼠的癫痫易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幼年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脑皮质发育不良组(CD)和喹硫平给药组(CD+QUE).通过钴60(^(60)Co)照射妊娠SD大鼠建立CD模型,CD+QUE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QUE进行治疗.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脑质量,通过表型观察各组大鼠对戊四氮诱导癫痫发作的易感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层和胼胝体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结果:CD+QUE组大鼠的脑质量和体重低于control组,但明显高于CD组;在戊四氮诱导癫痫发作研究中,诱发强直-阵挛发作所需的戊四氮剂量,CD+QUE组高于CD组,且CD+QUE组诱导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平均潜伏期延长,最小发作与全面发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CD+QUE组与CD组相比,大脑皮质和胼胝体的髓鞘明显增多.结论:喹硫平可促进皮质发育不良大鼠的髓鞘发育,进而降低对戊四氮诱导癫痫的易感性.提示喹硫平可能通过改善髓鞘的损伤、促进其髓鞘发育,降低其癫痫易感性,从而改善C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脑皮质发育不良 喹硫平 髓鞘发育 癫痫易感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