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晶 王俊平 杨丽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7-539,共3页
目的 :研究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相关性。方法 :测试大学生感觉寻求及MMPI人格特征 ,分析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寻找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标志 ,并进一步探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 目的 :研究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相关性。方法 :测试大学生感觉寻求及MMPI人格特征 ,分析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寻找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标志 ,并进一步探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基础。结果 :1 高、低感觉寻求组轻躁狂 (t =3 1)以及抑郁 (t=3 62 )分量表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高感觉寻求组的抑郁得分较低 ,轻躁狂得分较高 ,而低感觉寻求组则与之相反。 2 高感觉寻求者具有快速习惯化的特点 (tcz=2 4,tc3=2 6,tc4 =2 5 ,P均 <0 0 5 )。结论 :1 感觉寻求人格特征呈现极端形式者 (低或高 )可能容易出现与抑郁、轻躁狂相关的精神问题。 2 与强度依赖性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特征 脑电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子空间法的脑电诱发电位单导少次提取
2
作者 王永轩 邱天爽 刘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4,共5页
脑电诱发电位(EP)的单导少次提取一直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广义子空间法用于EP信号的单导少次提取问题中,实现对观测信号的滤波降噪得到EP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的最佳估计。该算法的核心是首先利... 脑电诱发电位(EP)的单导少次提取一直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广义子空间法用于EP信号的单导少次提取问题中,实现对观测信号的滤波降噪得到EP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的最佳估计。该算法的核心是首先利用投影矩阵将信号和噪声同时投影到系数空间,再根据观测信号和噪声的自相关矩阵得到系数加权矩阵,估计出信号的投影系数,最后利用重构矩阵进行重构得到期望的EP信号。仿真实验在不同初始信噪比条件下进行算法测试和性能分析,该算法较好地抑制了自发脑电的干扰,使信噪比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子空间法 脑电诱发电位 滤波矩阵 系数加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苏金霏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分析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康复效果。方法对30例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诊断为蜗神经管狭窄的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术中和CI术后3、6、9个月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voked compound action ... 目的分析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康复效果。方法对30例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诊断为蜗神经管狭窄的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术中和CI术后3、6、9个月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和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检测,并于术前、术后3、6、9个月行声场测听,其中17例3岁以上(含3岁)患者行封闭式言语识别率测试,分析其听觉康复效果。结果 130例患者术后3、6、9个月ECAP和EABR的波形均无明显变化。2术后3、6、9个月声场听阈分别为65±8、62±4、61±7dB HL,较术前(100±5dB HL)明显改善。317例术后3、6及9个月的单韵母识别率分别为55%±7%、56%±8%、80%±4%,术后9个月时较术前(52%±8%)明显改善;单声母识别率分别为9%±3%、8%±4%、9%±2%,较术前(8%±2%)无明显改善。结论双侧蜗神经管狭窄患者CI术中、术后ECAP与EABR检测均不能引出典型波形,术后主观听力及言语识别率较差,语言交流存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神经管狭窄 人工耳蜗植入术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刺激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