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结合脑电频谱分析评定脑梗死预后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丽萍 康志新 +2 位作者 吴宝水 孙志华 佟翠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23-1725,共3页
目的利用体感诱发电位(SEPs)潜伏期和脑电频谱分析为脑梗死预后提供客观可行的评定指标。方法选择脑梗死致肢体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72h内和疗程结束(14d)时测定脑电图、SEPs。结果(1)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和... 目的利用体感诱发电位(SEPs)潜伏期和脑电频谱分析为脑梗死预后提供客观可行的评定指标。方法选择脑梗死致肢体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72h内和疗程结束(14d)时测定脑电图、SEPs。结果(1)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和疗程结束时SEPs潜伏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和疗程结束时SEPs潜伏期的差异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相关性。(3)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和疗程结束时SEPs潜伏期的差异与脑电频谱分析中慢波相对功率谱比值有相关性。结论(1)SEPs潜伏期的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可提供客观肯定的评定参数。(2)SEPs潜伏期的变化与脑电频谱分析结合有望为脑梗死预后提供定量分析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体感诱发位潜伏期 脑电慢波功率谱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