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定量评价离体海马脑片缺糖/缺氧损伤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严乐勤 魏尔清 +3 位作者 胡海涛 张纬萍 王梦令 沈建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评价离体脑片缺糖 /缺氧损伤的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方法 :离体海马脑片缺糖 /缺氧不同时间后以 2 % 2 ,3,5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 ,用乙醇∶二甲亚砜 (5 0∶ 5 0 )抽提 TTC红色结晶产物 ,分光光度法测定 ...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评价离体脑片缺糖 /缺氧损伤的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方法 :离体海马脑片缺糖 /缺氧不同时间后以 2 % 2 ,3,5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 ,用乙醇∶二甲亚砜 (5 0∶ 5 0 )抽提 TTC红色结晶产物 ,分光光度法测定 OD490 值 ,并与 LDH释放率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缺糖 /缺氧时间的延长 ,TTC染色 (OD490 值 )逐渐下降 ,而 LDH释放率逐渐上升 ,两结果呈负相关 (r=- 0 .933,P<0 .0 1) ,提示脑片缺血性损伤。尼莫地平、地塞米松和氯胺酮可减轻脑片缺血性损伤 ,但 ONO- 10 78无效。结论 :TTC染色法简单易行 ,且客观灵敏 ,可用于离体脑片损伤的评价及药物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OGD 分光光度法 定量评价 脑缺血 动物实验 脑片缺糖缺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钴预处理对缺氧预适应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国 高翠英 吕国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氯化钴对缺氧预适应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钴(CoCl2)处理小鼠,观察小鼠在重复缺氧中缺氧耐受时间的变化及其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时群峰电位(PS)消失时间的变化。结果CoCl2预处理小鼠的缺氧耐受时间不随缺氧次数的增加而增... 目的观察氯化钴对缺氧预适应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钴(CoCl2)处理小鼠,观察小鼠在重复缺氧中缺氧耐受时间的变化及其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时群峰电位(PS)消失时间的变化。结果CoCl2预处理小鼠的缺氧耐受时间不随缺氧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缺氧耐受性显著增高,CoCl2预处理小鼠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时群峰电位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但明显低于预适应组。结论小鼠CoCl2预处理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可对脑产生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可能不同于由急性重复缺氧获得的缺氧耐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预适应 氯化钴 缺氧诱导因子-1(HIF-1) 小鼠 CoCl2预处理 COCl2预处理 缺氧耐受时间 急性重复缺氧 群峰电位 脑片缺氧 缺氧耐受性 保护作用 耐受机制 对照组 海马 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脑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储晓英 薛庆生 +1 位作者 于布为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脑片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损伤组(缺氧缺糖损伤10min)、吸入麻醉药+损伤组、印防己毒碱(GABAA受体拮抗剂)+吸入麻醉药+损伤组。通过脑片病... 目的探讨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脑片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损伤组(缺氧缺糖损伤10min)、吸入麻醉药+损伤组、印防己毒碱(GABAA受体拮抗剂)+吸入麻醉药+损伤组。通过脑片病理切片、HE染色和TTC染色、定量比色测定吸光度A值,观察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程度。结果1.0MAC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处理30min后,皮层脑片神经细胞的病理损伤较损伤组明显减轻。1.0MAC和2.0MAC的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明显提高损伤所致脑片的低A值(P<0.01)。50μmol/L的印防己毒碱完全抑制了2.0MAC安氟醚的作用(P<0.01),部分抑制了2.0MAC异氟醚的作用(P<0.01),但不影响2.0MAC七氟醚的效果(P>0.05)。结论1.0MAC和2.0MAC的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GABAA受体参与了安氟醚和异氟醚的脑缺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安氟醚 异氟醚 七氟醚 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 GABAA受体拮抗剂 大鼠脑 吸入麻醉药 TTC染色 mol/L 病理切片 HE染色 比色测定 损伤程度 病理损伤 神经细胞 印防己 对照组 吸光度 脑缺血 A值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