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丽红 王嗣欣 +5 位作者 赵亮 房铭辉 高燕军 米艳娟 陈启东 王清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表现为前、后循环TIA9例,颈内动脉系统有梗死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狭窄动脉行内支架成形术,...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表现为前、后循环TIA9例,颈内动脉系统有梗死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狭窄动脉行内支架成形术,并于支架术前、术后48h以及6~12个月的随访期内行头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支架术前9例前、后循环TIA患者,灌注成像表现为7例rCBF下降,2例rCBF正常;3例rCBV增高、6例rCBV正常;8例TTP、MTT延长,1例TTP、MTT正常。术后6~12个月,7例rCBF正常。2例rCBF下降;6例rCBV正常,2例增高,1例轻度增高;5例TTP、MTT正常,4例TTP、MTT轻度延长。在6~12个月随访期内,有2例出现TIA,均出现支架后的再狭窄,灌注CT表现为rCBF下降、rCBV增高,TTP、MTT延长。3例行颈内动脉支架的脑梗死患者,支架术前3例rCBF下降;1例rCBV轻度增高,1例rCBV下降,另1例rCBV正常。术后6~12个月,2例rCBF正常,1例rCBF轻度下降;1例rCBV正常,2例rCBV轻度增高;3例TTP、MTT仍延长。3例术前NIHSS评分分别为7、5、6,术后随访期间转为3、3、2。其中1例显示支架后再狭窄,灌注CT表现为rCBF轻度下降,rCBV轻度增高。结论灌注CT成像各指标的转归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灌注CT成像可作为评价临床症状转归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脑灌注ct成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段鸿洲 李良 +4 位作者 邱建星 张扬 伊志强 张家湧 鲍圣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在指导及评价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43例有临床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术前进行...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在指导及评价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43例有临床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术前进行脑血管造影及脑CT灌注成像,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并评估多个ROI区域以下指标的平均值: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mit time,rMTT)及达峰值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血流评估结果,选取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手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脑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rCBF、rCBV、rMTT、rTTP。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①43例均顺利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后造影42例(97.7%)吻合口通畅,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3.67±1.02,术后1周3.30±0.89,术后3个月2.88±0.96,术后12个月2.34±1.02,与术前相比,t=2.634,P=0.012,t=5.373,P=0.000,t=7.342,P=0.000),随访期间未再出现与患侧相关的脑卒中。②43例手术前后脑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术前患侧rCBF较健侧明显降低[(31.37±9.29)ml.100g-1.min-1 vs.(45.41±6.91)ml.100g-1.min-1,t=-7.921,P=0.000],rMTT、rTTP较健侧明显升高[rMTT(11.32±3.19)s vs.(8.43±1.95)s,t=5.754,P=0.000;rTTP(3.71±1.22)s vs.(2.03±0.87)s,t=9.889,P=0.000],rCBV与健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患侧rCBF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44.05±10.24)ml.100g-1.min-1,t=-7.273,P=0.000],rCBV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rMTT、rTTP较术前明显降低[rMTT术后(8.16±1.99)s,t=7.743,P=0.000;rTTP术后(1.88±1.29)s,t=7.333,P=0.000]。手术后患侧以上指标与健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CT灌注成像能够良好地评估颈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患者的脑血流状态,基于脑CT灌注成像结果筛选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脑血流、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障碍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在脑肿瘤研究中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73-375,共3页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成像原理 肿瘤 研究进展 组织血管化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A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吕京光 柳澄 武乐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87-490,共4页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A 超早期 急性缺血性血管病 诊断 临床应用 组织血液循环动力学 急性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延迟性脑缺血的CT灌注成像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高飞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延迟性脑缺血(D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1至8月诊治的52例a SA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发病6~8 d接受头部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C...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延迟性脑缺血(D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1至8月诊治的52例a SA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发病6~8 d接受头部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CTP)一站式检查。采用CTA观察颅内大血管的形态。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a SAH周围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低灌注区域或a SAH周围脑实质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各参数比值,获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根据有无发生DCI,将患者分为DCI组(12例)及非DCI组(4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低灌注区域或a 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 MTT相对均值的差异。结果 CTA可以显示脑血管痉挛(CVS)。CTP显示DCI组低灌注区域或a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分别为0.75±0.22、0.96±0.23及1.6±0.4;非DCI组的r CBF、rCBV及rMTT分别为0.93±0.21、1.01±0.32及1.1±0.3。与非DCI组相比,DCI组rCBF降低、rM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rCBF)=-3.038,P_(rCBF)=0.004;t_(rMTT)=4.679,P_(rMTT)〈0.01);两组间r 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BF和rMTT值在a SAH后的DCI患者中分别显著降低和延长,对诊断DCI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ct灌注成像 迟发性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脑灌注血容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洁 李坤成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0期1069-1071,共3页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成像研究 三维ct 血容量 ct血管造影 初步临床应用 血流灌注 动力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诊断脑梗死与脑肿瘤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江涛 马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291-294,共4页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CT脑灌注成像技术显示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在介绍CT脑灌注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对CT脑灌注在脑梗死及脑肿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在介绍脑缺血CT诊断方案的同时提出了CT脑灌注成像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灌注 梗死 肿瘤 ct灌注 肿瘤 梗死 成像诊断 ct灌注成像 多层螺旋ct 临床应用价值 灌注成像技术 安全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刘郭坤 杨素君 +2 位作者 王玉芳 相世峰 侯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88-88,共1页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采用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次脑CT灌注成像检查,而观察...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采用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次脑CT灌注成像检查,而观察组则行两次脑CT灌注成像,并且给予颈内动脉颅外段CT血管成像,比较分析2组的检查结果。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对照组共发现20处斑,其中4处为混合斑、10例为软斑、6例为硬斑;观察组共发现30处斑,其中5处为混合斑,12处为软斑、13处为硬斑;同时,2组的CBF和TT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CT血管成像和脑CT灌注成像,可以对颈内动脉的血管形态变化进行全面观察,还能掌握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及脑血流灌注影响的多模态CT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进丁 万姗姗 +5 位作者 刘芳琼 杨春静 徐丽君 万和斌 刘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7-602,共6页
目的运用多模态CT脑成像技术来评估人尿激肽原酶(human urine kininogenase,HUK)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75例,分... 目的运用多模态CT脑成像技术来评估人尿激肽原酶(human urine kininogenase,HUK)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75例,分为HUK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行两组患者的CT脑灌注成像(computer technology perfusion,CTP)和CT脑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观察两组CT脑灌注成像各参数(CBF、CBV、MTT、TTP)值及CTA侧枝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CT脑灌注参数CBF、CBV均升高,参数MTT、TTP降低。HUK治疗组梗死区14 d后CBF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2.470,P<O.05);(2)HUK治疗组14 d后病灶侧MTT、TT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t=2.126,t=2.213,P均<O.05);(3)HUK治疗组14 d后CTA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动态观察侧支血管数量增多较对照组明显(χ^(2)=4.265,P<O.05);(4)HUK治疗组14 d后NIH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t=4.330,P<0.01)。结论HUK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组织的血流灌注,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人尿激肽原酶 NIHSS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较影像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洁 李坤成 华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 评价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2 0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头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TCD检查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 目的 评价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2 0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头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TCD检查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他脑内疾病 ,CT脑灌注成像显示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 ,TCD则有助于明确TIA的病因。结论  3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应用 ,可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对TI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灌注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 TI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