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胆汤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徐美琴 贲浩 +2 位作者 杨勇 徐晓文 潘名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58-160,164,共4页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胆汤。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另外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5-HT水平,最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DNF、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用于治疗抑郁症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改善其血清BDNF、5-HT水平,且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抑郁症 神经营养因子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2
作者 赵艳青 袁瑞 +2 位作者 王欣琪 王丽珍 杨志甫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水平的改变,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从表观遗传调控的角度探讨PD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4例PD患者(P...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水平的改变,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从表观遗传调控的角度探讨PD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4例PD患者(PD组)和51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CR)检测外周血BDNF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测定外周血中BDNF 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DN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DNF mRNA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UPDRS)总评分、UPDRS运动症状评分、UPDRS非运动症状评分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PD组外周血BDNF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中晚期PD患者外周血BDNF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高于早期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外周血BDN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中晚期PD患者外周血BDNF表达水平低于早期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外周血BDNF mRNA表达水平与BDNF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28;P<0.001),与UPDRS总评分、UPDRS运动症状评分、UPDRS非运动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461,-0.429,-0.298;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N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是PD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OR=3.887,95%CI 1.035~14.597;P=0.044),甘油三酯是PD发病的保护因素(OR=0.392,95%CI 0.155~0.997;P=0.049)。结论PD患者外周血BDNF启动子区呈异常高甲基化,BDNF基因mRNA表达下调,且两者存在负相关,提示BDNF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可能通过下调其表达而参与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杨 马勇 +3 位作者 董维 潘娅岚 黄桂成 颜睿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损伤轴突再生微环境和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抽取15只...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损伤轴突再生微环境和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抽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5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各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期间各组大鼠活动及死亡情况,于干预后3、7、14 d处死大鼠,颈动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BDNF、N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均出现典型的截瘫综合征。术后3 d,BDNF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治疗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术后7、14 d,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其中强的松组、脊髓康中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0.05,P<0.01)。各治疗组和模型组NGF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术后3、7 d各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和脊髓康中、低剂量组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P<0.01)。结论脊髓康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血清BDNF、NGF表达,并在14 d内维持较高水平,从而改善轴突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康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肝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熊丽丽 陈泽奇 +1 位作者 黄娟 傅擎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肝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用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72h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凡血糖>16.7mmol/L者纳入实验。造模稳... 目的观察加味补肝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用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72h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凡血糖>16.7mmol/L者纳入实验。造模稳定1周后,加味补肝汤组予加味补肝汤灌胃[28.6g/(kg·d)],分别于用药后第4、8周2个时间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坐骨神经中BDNF蛋白的表达,通过MoticImagesAdvanced彩色图文分析系统测定免疫反应产物BDNF蛋白的灰度值。结果在4、8周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中BDNF阳性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第8周时BDNF表达比4周时增多。经加味补肝汤治疗后BDNF的阳性表达比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加味补肝汤能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BDNF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肝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细胞凋亡及caspase-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谢迎宾 牛膺筠 +3 位作者 袁春燕 杨莹 周玮琰 于秀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探讨caspase-2和caspase-3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其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7-02/2007-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 目的:探讨caspase-2和caspase-3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其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7-02/2007-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大鼠左眼为缺血再灌注组,右眼为治疗组(BDNF玻璃体腔注射),手术组又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72h组。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量。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视网膜未见凋亡细胞表达,缺血后6~24h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表达,48h开始下降。凋亡细胞在缺血后24h达到高峰,caspase-2缺血6h后逐渐增加,24h达高峰,然后在48至72h下降。caspase-3表达改变与caspase-2改变基本一致。BDN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表达变化规律与缺血组基本一致,但能明显抑制凋亡细胞的表达,同时使caspase-2和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了神经节细胞的凋亡;BDNF可抑制caspase-2和caspase-3的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神经营养因子 caspase-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腹角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营养因子-4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孟步亮 尹昭 +3 位作者 李明 杨力 郭泽云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2,22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tSCI)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3、NT-4)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染4种神经因子并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脊髓...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tSCI)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3、NT-4)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染4种神经因子并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胞核,BDNF、NT-4与NT-3主要分布于胞浆。htSCI前后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范围没有变化。BDNF、NGF与NT-3的3 d在损伤尾侧段脊髓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BDNF与NGF的14 d的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NT-3与NT-4的14 d^21 d的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BDNF7~21 d以及NGF14 d的健侧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分别多于相应的伤侧。结论:内源性BDNF、NGF、NT-3、NT-4增加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BDNF和NGF在健侧表达的增加说明健侧代偿功能的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神经营养因子-4 脊髓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挫伤对脊髓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和凤军 李明 +4 位作者 王廷华 陆地 胡艳丽 杨晓华 邓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挫伤后脊髓腹角早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挫伤,脊髓冰冻切片行BDNF免疫组化ABC染色。...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挫伤后脊髓腹角早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挫伤,脊髓冰冻切片行BDNF免疫组化ABC染色。结果:各移植组均见绿色荧光物质。脊髓挫伤后1dBDNF阳性细胞开始增多,7d达高峰,21d仍有较高表达。同一时间段内与挫伤对照组相比,移植组阳性细胞均增多,1d、3d和21d有显著性差异;3d和14d移植组平均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1d和14d移植组MOD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挫伤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到达脊髓损伤处并可增加挫伤脊髓BDN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挫伤 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大鼠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文龙 汪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方法: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SD大鼠Schwann细胞,传代后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chwann细胞的NGF、BDNF反应。结果: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立体感...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方法: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SD大鼠Schwann细胞,传代后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chwann细胞的NGF、BDNF反应。结果: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立体感强、折光性好,细胞为梭形、椭圆形或三角形,NGF、BDNF免疫反应为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能表达NGF、B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表达 体外培养 细胞培养 ABC免疫细胞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原代培养的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的影响
9
作者 郭雨霁 李盛芳 +2 位作者 郝晶 邴鲁军 何秀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用当日生Wistar大鼠 ,取下丘脑和垂体组织联合培养 ,向联合培养体系中加入外源性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V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脑源性...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用当日生Wistar大鼠 ,取下丘脑和垂体组织联合培养 ,向联合培养体系中加入外源性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V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加压素能神经元的早期发育 ,突起增长且数目增多 ,VP免疫阳性细胞增多。结论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加压能神经元早期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 垂体 加压素能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李依婷 李怡静 +2 位作者 程双玉 李晓娜 郝珺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71-172,180,共3页
目的 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在本院康复病区收治的脑卒中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8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 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在本院康复病区收治的脑卒中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8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统计两组肠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Wexner评分、NB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SFS分型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个体化康复护理 肠道功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效果
11
作者 徐静 马登飞 张金凤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医院...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医院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完成治疗与随访,一般资料、治疗资料、结果资料保存完整。查阅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接受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以评估其吞咽功能;同时各时点接受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等级,各项评估与检查结果数据保存完整。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两组VF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的实施,更利于促进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患者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环咽肌失弛缓症 重复经颅刺激 球囊扩张术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乙酰胆碱、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启华 吉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28-30,45,共4页
目的建立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乙酰胆碱(ACh)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TBI组(n=144)。TBI组随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每组48只。3种TBI组... 目的建立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乙酰胆碱(ACh)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TBI组(n=144)。TBI组随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每组48只。3种TBI组及对照组分别再随机分为15 min、0.5、1、3、6、12、24、48 h各8个亚组,每亚组6只。参照FEENEY′S法制成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分别于致伤后相应观察时间点取TBI组及对照组海马及皮质等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Ch、BDNF在不同脑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TBI中ACh与BDNF海马含量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340,P<0.01),ACh与BDNF皮质含量变化也呈明显正相关(r=0.311,P<0.01),ACh变化规律是损伤后立即升高,随之迅速下降,降至正常水平以下;BDNF变化规律是损伤后缓慢升高,随之缓慢下降。不同程度TBI组及对照组之间ACh、BDNF脑组织总含量不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BI中相同程度不同时间点之间ACh、BDNF脑组织总含量不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BI中ACH与BD-NF在脑组织含量变化呈正相关,且与损伤程度有关,通过ACH与BDNF脑组织含量可以间接反映TBI病变及损伤程度,有可能为临床脑损伤的治疗、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乙酰胆碱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磁惊厥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 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成柱 仲照希 孟凡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磁惊厥疗法(MST)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西...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磁惊厥疗法(MST)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S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5-HT、BD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脱落3例,最终纳入64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65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HAMD-17、HAMA评分,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5-HT、DA、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MST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能够有效上调5-HT、DA、BDNF水平,下调IL-6、IL-1β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惊厥疗法 氟西汀 神经递质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梅 程韬 +2 位作者 杨开仁 金庞 周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3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15)、中度组(n=29)、重度组(n=16);根据病程分为病程<5年(n=28),病程≥5年(n=32)。另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BDNF、SP、IL-6水平,并分析患者血清BDNF、SP、IL-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SP、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BDNF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血清SP、IL-6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高于病程≥5年患者,而血清SP、IL-6水平低于病程≥5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与SP、IL-6均呈负相关(r=-0.632、-0.601,均P<0.05),而SP与IL-6呈正相关(r=0.67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BNDF水平显著降低,而SP、IL-6水平升高,三项指标水平均与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白细胞介素-6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方宁(综述) 刘清珍 张利东(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BDNF是调节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BDNF是调节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子,是参与神经元分化和生长、突触形成和可塑性、维持大脑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分子。在许多神经退性型疾病的发生及其相关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BDNF也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研究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文章就BDNF的生物学功能、BDNF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以及BDNF与抑郁治疗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大渊 罗璐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神经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CHF患者100例,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神经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CHF患者100例,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组25例,Ⅲ级组63例,Ⅳ级组12例。检测血清NGF及BDNF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血清NGF、BDNF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依次降低[(139.11±57.67)μg/L vs(111.18±49.46)μg/L vs(89.02±39.32)μg/L,(48.94±15.46)μg/L vs(42.14±14.12)μg/L vs(33.79±10.94)μg/L,P<0.05]。CHF患者血清NGF水平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亚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P<0.01),血清NGF、BDNF水平与6 min步行试验呈正相关(P<0.05)。血清NGF、BDNF水平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连线测验A评分、额叶功能评价量表评分、画钟测验评分相关(P<0.05,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且这种降低可能与患者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执行和语言功能障碍风险增加及功能状态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电针刺激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元小红 叶超 +3 位作者 江泽辉 伍绍明 于海川 李春根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913-91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骶2神经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重量、排尿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的影响,探讨骶神经电针刺激治疗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机制。方法以尖刀横断T...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骶2神经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重量、排尿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的影响,探讨骶神经电针刺激治疗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机制。方法以尖刀横断T9脊髓方式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通过膀胱重量、排尿量的测量观察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的膀胱功能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内NGF及TrkA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膀胱重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膀胱重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手法排尿量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手法排尿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手法排尿量减少(P>0.05)。空白组和电针组的NGF及Trk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的NGF高于空白组,TrkA的表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骶神经电针刺激治疗可以通过提高损伤脊髓局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的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局部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同时电针刺激促进排尿反射的协调进行,改善SCI后NB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脊髓损伤 电刺激疗法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氨酸激酶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对青霉素致痫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敏 周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青霉素致痫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日龄21 d龄幼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只...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青霉素致痫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日龄21 d龄幼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接受生理盐水灌胃,不造模;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在造模成功后灌胃0.05 g/mL山茱萸多糖;青霉素点燃模型组造模成功后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幼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 mRNA、NGF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与NGF蛋白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幼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升高(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幼鼠BDNF、N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处理组BDNF、N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具有提高青霉素点燃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和NGF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多糖 癫痫 幼鼠 学习 记忆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减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活化减轻大鼠分娩疼痛
19
作者 葛亮 张鹏 +1 位作者 杜丽芳 韩旭东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分娩疼痛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妊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鼠自然分娩,未... 目的: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分娩疼痛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妊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鼠自然分娩,未行任何处理;Dex组,大鼠产程启动至产下最后1个仔鼠期间,分别静脉注射50、100μg/kg和200μg/kg右美托咪定;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大鼠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组织中BDNF的表达;热水甩尾法测定大鼠分娩时的痛阈值及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qRT-PCR与免疫印迹检测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组织迅速加速纤维肉瘤蛋白(Raf)、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强啡肽(DYN)的表达。结果:注射Dex后,大鼠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Dex剂量显著影响BDNF蛋白表达水平。随着Dex剂量增加,大鼠分娩时的痛阈值明显提高,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Dex后,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中Raf、ERK、CREB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DY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脑皮质顶叶BDNF表达与Raf、ERK、CREB表达呈正相关,而与DYN表达呈负相关;子宫内膜BDNF表达与Raf、ERK表达无相关性,与CREB表达呈正相关,与DY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静脉注射Dex对大鼠分娩疼痛抑制作用明显,可能与通过BDNF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营养因子 分娩 疼痛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发育期癫痫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秋玲 唐洪丽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传统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中药丹参及两者联合用药分别对发育期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戊四氮慢性点燃幼年大鼠成癫痫模型,在点燃过程中分别应用丹参、苯巴比妥及两者联合用药干预大鼠,同... 目的:观察传统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中药丹参及两者联合用药分别对发育期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戊四氮慢性点燃幼年大鼠成癫痫模型,在点燃过程中分别应用丹参、苯巴比妥及两者联合用药干预大鼠,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皮质、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均能使癫痫大鼠模型发作减轻及点燃延迟,丹参干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中BDNF表达增高;丹参联合苯巴比妥用药干预组的皮质和海马中BDNF表达增高,较丹参干预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丹参单独应用及联合苯巴比妥用药能够减轻发作和延缓点燃,可能由于丹参对海马、皮质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有一定保护作用,通过增加内源性BDNF表达,调节神经调质的平衡,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发育期癫痫 学习记忆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