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表现为癫痫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其华 黄思庆 +5 位作者 王晨 纪卉明 傅西安 吴建东 钱苏荣 游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3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7例):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换药,且...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3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7例):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换药,且全部病例疗程都在3年以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18例):严格根据癫痫手术要求进行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切除致痫灶,术后继续使用抗癫药平均1年以上。对两组患者癫痫控制情况及抗癫药使用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平均随访2.9年)。结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有16例癫痫得到良好控制,药物治疗组仅6例得到控制(2=8.4777,P<0.05),而且手术联合组较药物治疗组抗癫药使用种类明显减少。结论对于主要表现为癫痫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联合药物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予大 林晓风 +1 位作者 李昭杰 游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2-462,471,共2页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152例MRI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敬亮 谷梅兰 +2 位作者 王天玉 任翠萍 张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0-982,共3页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MRI诊断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血肿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欧阳宛炯 蔡若蔚 +2 位作者 曾进胜 魏剑锋 郭少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7-468,共2页
脑海绵状血管瘤(CCA)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临床表现随部位而异,多以癫癎、颅内出血、头痛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6例CCA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讨论,旨在增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并... 脑海绵状血管瘤(CCA)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临床表现随部位而异,多以癫癎、颅内出血、头痛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6例CCA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讨论,旨在增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并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临床表现 脑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特征 特征分析 神经功能障碍 血管 颅内出血 临床资料 病理证实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
5
作者 王楠 宋红梅 +1 位作者 王育波 赵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8-868,共1页
患者男,57岁,病史7 d,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无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无面瘫。头部MRI提示左侧桥脑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T1高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 患者男,57岁,病史7 d,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无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无面瘫。头部MRI提示左侧桥脑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T1高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术前面神经功能评估:术前面神经功能分级为1级。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插管全麻后神经电生理监测仪(XLTEX 32导)示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293 V,500 Hz,2 Pulses,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桥脑背侧后,定位肿瘤位于面丘附近脑干内,切开脑干前行同心圆双极刺激探针刺激脑干表面,确定面丘部位,刺激量为0.14 mA(图1),然后在面丘上方剖开脑干,行脑干内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313 V,500 Hz,2 Pulses(刺激阈值)。术后查体:无发热,神清,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双眼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痛觉减退。生理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阴性。术后面神经功能同术前。术后病理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个月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切除完整,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术后病理诊断 右侧肢体无力 神经系统查体 Pulses 头部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3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建堃 梁舜尧 +1 位作者 黄勇 吴锡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伽玛刀 治疗 海绵状血管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廖翠薇 王文献 +1 位作者 孙清荣 席道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9-1100,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MRI在诊断本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7例经病理证实 ,其中 10例同时作了增强检查 ,3例作了MRA。结果  15例发现 17个病灶 ,9个在T1WI上呈等信号 ,4个为高信号... 目的 探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MRI在诊断本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7例经病理证实 ,其中 10例同时作了增强检查 ,3例作了MRA。结果  15例发现 17个病灶 ,9个在T1WI上呈等信号 ,4个为高信号 ,4个为混杂信号 ;在T2 WI上 16个病灶为高信号 ,仅 1个为低信号。9个病灶周围有低信号环 ,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 ,多无占位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型海绵状血管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枫 胡炜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82-2284,共3页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患病率为0-4%-0.9%,占颅内血管畸形的5%-16%.脑干CMs占颅内所有CMs的9%-35%。其中,桥脑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脑干CMs的自然史还不清楚,但文献报道...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患病率为0-4%-0.9%,占颅内血管畸形的5%-16%.脑干CMs占颅内所有CMs的9%-35%。其中,桥脑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脑干CMs的自然史还不清楚,但文献报道其出血率和再出血率明显高于脑内其他部位的CMsE。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可避免病灶增大或瘤内反复出血产生占位效应,甚至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外科治疗 颅内血管畸形 手术切除病灶 海绵状血管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 再出血率 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成像的隐性海绵状血管瘤并发脑实质出血15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龄 雷霆 +1 位作者 陈劲草 陈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96-199,共4页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15例血管成像隐性海绵状血管瘤引起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经CT/MRI证实。全部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2例只采用病变切除,1例病变在桥脑经第四脑室基底入路并经面神经上三角切除了海绵状血...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15例血管成像隐性海绵状血管瘤引起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经CT/MRI证实。全部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2例只采用病变切除,1例病变在桥脑经第四脑室基底入路并经面神经上三角切除了海绵状血管瘤,2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有顽固癫痫,做颞叶及病灶切除。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 结果 15例全部切除了病变,获得良好的效果,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手术有效而安全,即使在脑功能区也能获得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隐性海绵状血管 并发症 实质出血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诊治的日记 被引量:3
10
作者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1-91,共1页
从第二期起,本刊将增加《医师心路》专栏,每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医师诊治病人过程中的思考及理念。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投稿及点评。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诊断 治疗 MRI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耿明英 张子义 +2 位作者 程远 许民辉 沈光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型海绵状血管 伽玛刀治疗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见清 包映辉 +2 位作者 崔华 周正文 王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5-159,共5页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低流量的隐匿性血管病变,被认为与毛细血管扩张和静脉发育不良有关。海绵状血管瘤曾被认为是先天性病变,但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海绵状血管瘤也可以在后天产生[1-5]。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或脊髓中,小部分可以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低流量的隐匿性血管病变,被认为与毛细血管扩张和静脉发育不良有关。海绵状血管瘤曾被认为是先天性病变,但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海绵状血管瘤也可以在后天产生[1-5]。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或脊髓中,小部分可以出现在脑干[6]。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位于脑桥[7],由于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显微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力 王汉东 +3 位作者 潘云曦 丁可 祝剑虹 茅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BSC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头部CT、MRI),其中急性出血患者14例,非急性出...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BSC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头部CT、MRI),其中急性出血患者14例,非急性出血患者1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部CT及MRI检查。术中采用枕下正中入路14例,枕下远外侧入路7例,颞下入路3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卡氏评分(KP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功能状况。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1)2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桥脑18例,中脑4例,延髓2例,桥脑-延髓交界区1例。病灶最大径<2 cm 5例,2~<3 cm 14例,3~<4 cm 6例,最大径平均值为(2.3±0.7)cm。(2)14例急性出血患者中,13例术后复查头部CT示术区无出血,复查头部MRI示病灶全切,术后(12±3)d KPS显示患者的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分别为(57±17)和(72±11)分,配对t=26.419,P<0.01],其中6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3,15)个月,复查头部MRI]无不适主诉及复发。14例急性出血患者中,术后1例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1例非急性出血患者术后复查头部CT示术区无出血,复查头部MRI示病灶全切,术后(12±3)d KPS显示患者的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分别为(75±10)和(87±12)分,配对t=13.203,P<0.01],其中6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3~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4,14)个月,复查头部MRI]无不适主诉及复发。11例非急性出血患者中,术后1例出现并发症,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BSCM有较高的出血倾向,显微手术是治疗BSCM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患者功能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临床特点 显微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选择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 被引量:3
14
作者 Nicolas de Triblet 李文斌(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37-338,共2页
海绵状血管瘤占脑血管畸形的5%~10%[1-3],其中位于脑干的约为13%~35%,主要发生在脑桥.这类畸形极为危险,因为它们长在生命中枢,而且容易出血[4-10].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有争议.一般来说,熟练的神经外科医师手术切除病... 海绵状血管瘤占脑血管畸形的5%~10%[1-3],其中位于脑干的约为13%~35%,主要发生在脑桥.这类畸形极为危险,因为它们长在生命中枢,而且容易出血[4-10].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有争议.一般来说,熟练的神经外科医师手术切除病灶,降低致残率是可能的.最近也有学者根据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史,提倡保守治疗[6],但这一观点未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1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手术指征 手术时机 手术治疗 血肿形成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康复治疗1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楠 赵卿 +3 位作者 胡启龙 陈晶晶 徐燕 郭新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3-1488,共6页
目的总结1例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患者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HOD患者的用药、康复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本例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四肢静止性及动作性震... 目的总结1例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患者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发HOD患者的用药、康复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本例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四肢静止性及动作性震颤、构音障碍、腭肌震颤、眼球活动障碍、行走困难等症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头颅MRI结果可明确诊断为HOD,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联合针灸、辨证口服中药综合治疗。治疗后,患者震颤显著减轻,可独立站立、行走,平衡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口服西药用量减少。结论颅脑手术后可继发神经变性并出现相应症状,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联合传统康复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保钢 孙智宏 +7 位作者 关永春 韩光 刘家明 付辉 贾兆坤 宋超强 冀方愿 李宝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海绵状血管 神经外科治疗 海绵窦区 颅内海绵状血管 海绵状血管畸形 显微 神经外科技术 血管错构 引流静脉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附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肖作平 刘永明 付少华 刘建民 洪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81-783,共3页
目的 :总结 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 :脑动静脉畸形 ( AVM) 3 1例 ,脑海绵状血管瘤 1 4例。AVM和海绵状血管瘤 X刀周边剂量分别为 ( 2 2 .6± 3 .8) Gy和 ( 2 4 .0± 3 .9) Gy。随访 1 2~ 60个月 ,平均 ( 3 5.3 5± 1... 目的 :总结 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 :脑动静脉畸形 ( AVM) 3 1例 ,脑海绵状血管瘤 1 4例。AVM和海绵状血管瘤 X刀周边剂量分别为 ( 2 2 .6± 3 .8) Gy和 ( 2 4 .0± 3 .9) Gy。随访 1 2~ 60个月 ,平均 ( 3 5.3 5± 1 7.60 )个月。结果 :AVM完全闭塞 1 8例 ,部分闭塞 1 1例 ,无闭塞 2例。海绵状血管瘤 X刀治疗后未发生脑出血 ,大多数癫发作缓解 ,但血管瘤无 1例消失。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 6例 ,均为 AVM患者。结论 :X刀是治疗脑血管畸形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要掌握适应证 ,选择合适剂量 ,防止脑水肿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放射外科手术 X刀 脑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