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电动捻转法联合电针拮抗肌穴位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步态参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观察
1
作者 华先进 王雪青 杨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头针电动捻转法联合电针拮抗肌穴位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步态参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的ACI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5... 目的探究头针电动捻转法联合电针拮抗肌穴位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步态参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的ACI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电针拮抗肌穴位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针电动捻转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及生活质量[脑梗死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后步态参数[全身三维步态与运动分析系统评分(步行速度、步频、步幅、单支撑时间以及双支撑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BBS、FMA下肢功能维度评分、步行速度、步频、步幅、单支撑时间以及SS-QOL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双支撑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针电动捻转法联合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能有效提升ACI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从而改善其步态参数及生活质量,对促进预后康复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电针 急性脑梗死恢复期 下肢痉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逐瘀汤联合针刺对脾肾阳虚证急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妍 孙慧 +2 位作者 任静 徐大伟 徐如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3-2836,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逐瘀汤联合针刺对脾肾阳虚证急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逐瘀汤,疗程8周。检测... 目的探讨温阳逐瘀汤联合针刺对脾肾阳虚证急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逐瘀汤,疗程8周。检测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神经生长因子(NGF)、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NSE、MDA、NIHSS评分、SSA评分降低(P<0.05),NGF、GSH-Px、SOD、FOIS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逐瘀汤联合针刺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神经因子水平,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逐瘀汤 针刺 常规治疗 急性脑梗死恢复期 吞咽功能障碍 脾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裴飞 王雪冬 +2 位作者 王艳 唐强 朱路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9-991,共3页
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为"三偏",然而在临床与研究中对于一侧躯干运动、感觉障碍相比四肢要少。从神经走行角度上分析,每侧锥体束80%—85%的纤维在椎体交叉处交叉到对侧[1],因此,一侧脑组织受损,对侧大部分皮质脊髓侧束会受到影... 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为"三偏",然而在临床与研究中对于一侧躯干运动、感觉障碍相比四肢要少。从神经走行角度上分析,每侧锥体束80%—85%的纤维在椎体交叉处交叉到对侧[1],因此,一侧脑组织受损,对侧大部分皮质脊髓侧束会受到影响,另一侧躯干力量会有所下降,呼吸、平衡能力降低。有研究报道80%以上的第一次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存在躯干稳定性受损,有摔倒的风险[2],因此,本文通过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脑梗死恢复期 感觉障碍 锥体束 常见症状 常规康复训练 神经走行 皮质脊髓侧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永刚 于远望 +3 位作者 钟伟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92-2494,共3页
目的:观察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规范治疗和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蛭蛇通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用药... 目的:观察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规范治疗和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蛭蛇通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用药4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和8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4周后CHOL、TG、LDL-C、HDL-C和WBV、HSRV、LSRV、FIB、ESR水平均有改善(P<0.05或P<0.01);用药4周后LDL-C、HDL-C和WBV、FIB、ESR水平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蛭蛇通络胶囊可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和临床中医证候积分,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蛇通络胶囊 脑梗死恢复期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和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性泉 王新高 +1 位作者 周德生 杨晓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和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将3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且辨证为瘀血阻络证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服用银丹心脑...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和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将3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且辨证为瘀血阻络证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脑心通胶囊或安慰剂,用药3个月并随访3个月。观察用药后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中医证候改善的情况。结果:12周后,试验组中Barthel指数≥75的病例显著多于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77.94%vs.63.57%vs.42.03%,P<0.017);NIHSS量表评分较入组前降低≥5分患者比例也显著多于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63.97%vs.52.86%vs.24.64%,P<0.017);有64.71%的病例达到无明显残障水平(改良Rankin量表0~2级),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7.31%,P<0.017),与阳性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9.85%,P>0.01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09%,显著高于安慰剂组(57.97%,P<0.017),与阳性药组相当(77.86%,P>0.017);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有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趋势,尚需进一步验证。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能有效减轻患者中风后的残障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心通软胶囊 脑梗死恢复期 大动脉粥样硬化 瘀血阻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夏伟 张哲 +2 位作者 王建华 孔德昭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96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且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以下简称脑病)患者963例,收集患... 目的:探讨96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且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以下简称脑病)患者96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性别、年龄、BMI指数、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研究选择了全国11家医院作为分中心,采集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预计样本量960,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数据录入。结果与结论:实际采集了963名患者,中风的性别、年龄、BMI指数、中医证型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风痰阻络证型占的比例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 中医证型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 ASL探讨针刺心包经、心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ROI-CBF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章薇 廖玲 +8 位作者 李平 石文英 杨宇 潘江 周有君 唐健 黄丽娟 娄必丹 李金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36-541,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手少阴心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影响,为两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部分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手少阴心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影响,为两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部分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满足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心包经组(n=14)和心经组(n=13),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梗死灶、梗死灶旁及对侧镜像区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ROI-CBF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受试者针刺前、针刺即刻及出针后3个时间段进行ASL扫描,运用磁共振成像自带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后续处理,测量出ROI-CBF,从而分析2组受试者不同时间段下各ROI-CBF的差异。结果:1)心包经组能够提高各组ROI-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针刺即刻与针刺后续效应明显;在针刺即刻和出针后时间段,心包经组对各ROI-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心经组能够提高各组ROI-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针刺后续效应为主;在针刺即刻和出针后时间段,心经组对镜像区与梗死灶旁区CBF效应无明显区别,但两者均与梗死灶区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2组对各组ROI-CBF效应增高不一致,心包经组改善CBF效应优于心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针刺心包经/心经穴均能有效提高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 2)在同一时间段,针刺两经对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存在差异,心包经穴效应优于心经穴,提示临床上可以择优选取心包经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心包经(穴) 心经(穴) 血流量(CB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 脑梗死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硬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田迎春 张绍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674-675,共2页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硬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改善能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运动疗法,治疗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增加眼针治疗,对照组在运动疗法...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硬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改善能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运动疗法,治疗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增加眼针治疗,对照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增加体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评分指数评价评定ADL能力及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28天)痉挛发作次数。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01),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痉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者显著率差异P<0.05。结果:眼针结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硬瘫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减少痉挛发作,其疗效优于体针结合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运动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梗死恢复期 硬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腑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评分、颈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彭焱 邓红卫 +1 位作者 许杰 王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自拟通腑开窍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评分、颈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通... 目的探究自拟通腑开窍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评分、颈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通腑开窍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患侧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D)、血流量(BFV)、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容积(EDV)、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P<0.05);治疗后,两组D、BFV、PSC、EDV均明显升高(P<0.05),PI和RI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通腑开窍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通腑开窍方 脑梗死恢复期 神经功能 颈部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瘦素及神经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思 陆斌 +1 位作者 尹文伟 毕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瘦素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瘦素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IGF-1、瘦素、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1实验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血清LP水平较低(P<0.05);3实验组患者血清NGF水平较高(P<0.05);4实验组患者的NHISS评分较低(P<0.05);5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高,CDR评分较低(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和NGF水平,降低患者的血清LP水平,改善神经、认知功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脑梗死恢复期 IGF-1 瘦素 神经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语丹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对脑梗死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影响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启雄 邱爱霞 熊百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解语丹联合醒脑开窍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影响研究。方法将选取的68位脑梗死且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针刺组)、B组(解语丹联合醒脑开窍针组)各3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使用解语丹联合醒脑开窍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影响研究。方法将选取的68位脑梗死且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针刺组)、B组(解语丹联合醒脑开窍针组)各3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使用Barthel(BI)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来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差异,在接受治疗之后,对受试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①在经过上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大提高,且神经损伤功能得以缓解。(P<0.05);②经过治疗,随访B组患者后发现,B组患者的指标比之A组患者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恢复期且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解语丹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缓解患者的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语丹 开窍针 脑梗死恢复期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婷婷 王兴臣 +4 位作者 焉凯 宗寿健 胡晓洁 娄宁 马学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探讨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A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B给予化浊行血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化浊行血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 目的探讨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A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B给予化浊行血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化浊行血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FMA评分、血清神经营养因子(Gal-1、BDNF、NGF)、血清炎症因子(IL-6、CXCL-16、GDF-15)、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降低(P<0.05),FMA评分、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神经营养因子保护作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行血汤 常规治疗 脑梗死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桂温胆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倩 孙西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柴桂温胆汤对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9月的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柴桂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美国国... 目的分析柴桂温胆汤对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9月的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柴桂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26/33);试验组总有效率96.97%(32/33)。试验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主观感觉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FM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桂温胆汤运用于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桂温胆汤 脑梗死恢复期 阳虚痰瘀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脑血流动力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4
作者 敖维艳 彭纪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熨与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6周后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及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47%,与对照组73.68%对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及运动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评分,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应用,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增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康复治疗 中药热熨 针刺 血流动力学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杨小梅 张转霞 蔡霞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脑梗通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汤 舒血宁注射液 脑梗死恢复期 气虚血瘀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红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9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期用药方案并将其分为: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50例、接受脑心通胶囊辅助西医治疗的脑心通胶囊组41例。对比...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期用药方案并将其分为: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50例、接受脑心通胶囊辅助西医治疗的脑心通胶囊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期用药前(T1)、康复期治疗1月后(T2)血清中神经功能指标、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T1时,两组血清中神经功能指标、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不显著。T2时,脑心通胶囊组血清中神经功能指标Copeptin、α-HBDH的含量低于对照组,BDNF、IGF-1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介质hs-CRP、YKL-40、IL-6、IL-18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SOD的含量高于对照组,8-OHdG、MD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接受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可进一步优化患者神经功能并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心通胶囊 神经功能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党利华 王咏龙 张海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00 mL/d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00 mL/d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200 mL/d治疗,持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抽血测定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记录药物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65%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3.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TNF-α、IL-1及血BDN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TNF-α(58.41±21.16)pg/mL、(43.08±20.17)pg/mL,血IL-1为(11.09±2.87)ng/L、(8.71±2.64)ng/L,血BDNF(3.14±0.42)ng/mL、(3.60±0.49)ng/m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有助于保护脑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恢复期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姜淼 张凤杰 +1 位作者 佐炳会 宋微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包括脑细胞营养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早晚各温服1次,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缺损程度评分(CNDS评分)和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采用MBI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同时采用智能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仪记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治疗后2组CNDS和NIH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2)治疗后2组Fugl-Meyer和M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3)治疗后随着Vm明显较治疗前增加(P<0.05),PI和RI则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CNDS与Vm呈正相关,与PI、RI呈负相关。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能有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在脑血流动力学中提升评价血流量Vm,降低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脑梗死恢复期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宗纯 袁敏 李永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洼田饮水试验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丹红注射液 氢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口服用药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脑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石娓霞 张百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35-235,共1页
脑梗死乃缺血性中风病之畴,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在恢复期中,偏瘫、偏麻、言语不清、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等屡见不鲜。2009年1月... 脑梗死乃缺血性中风病之畴,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在恢复期中,偏瘫、偏麻、言语不清、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等屡见不鲜。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运用利脑心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胶囊 脑梗死恢复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