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彭天忠 黄学娣 +4 位作者 林星镇 袁娟 周峰 胡思彦 朱满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0-1894,1900,共6页
目的:探讨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均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均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解毒降糖复瘫汤及针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升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Barthel指数(BI)均升高,改良Rankin评分(mR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VEGF、BDNF等指标水平更高;MMP-9、IL-6、FBG、2 h PG、HbA1c更低;BI更高,mRS、NIHSS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0%(65/69),高于对照组的84.06%(58/69)(P<0.05)。结论:联合解毒降糖复瘫汤及针灸治疗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脑部供血,纠正氧化应激失衡,调控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降糖复瘫汤 针灸 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 气虚血瘀型 IL-6 MMP-9 VEGF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浊毒理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关婕婷 刘宝珍 +4 位作者 李莲英 呼永河 张亮 王建 周东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浊毒理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浊毒理论给予口服中药煎剂,14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应用浊毒理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浊毒理论给予口服中药煎剂,14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9%和74.54%,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出院时评定病残程度,改善中医证候及血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应用浊毒理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 浊毒理论 化浊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的相关性及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培华 石见 +1 位作者 陈健 谭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NG)、高血糖1组和2组(HG1和HG2),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期间诱导急性期高血糖。MCAO后24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NG)、高血糖1组和2组(HG1和HG2),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期间诱导急性期高血糖。MCAO后24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灶以了解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相关性,并观察缺血同侧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NG组、HG1组和HG2组血糖分别达约4.0-5.0 mmol/L、10.0 mmol/L和20.0 mmol/L目标值。HG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灶均比NG组、HG1组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HG1组与N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改变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灶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轻度急性期高血糖(10.0 mmol/L)可能通过保护受损的神经干细胞而不加重梗死性脑损伤,重度急性期高血糖(20.0mmol/L)则可能通过恶化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加重梗死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血糖 TTC染色 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棉荣 鲍瑞雪 孟庆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和6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66例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和6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66例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P<0.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01),总有效率为93.9%;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巴曲酶静脉滴注可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糖尿病 急性 合并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玲 孙一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76-977,共2页
目的对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奥扎格雷钠组、长春西汀组以及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脑梗... 目的对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奥扎格雷钠组、长春西汀组以及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脑梗死单病种一般的常规药物治疗,对4组治疗前后效果和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4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并且在治疗之后,其中又以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组的评分最高,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治愈率高,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长春西汀 糖尿病合并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合并脑梗死临床及影像学观察
6
作者 陈平 闫洪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 影像学观察 HEMORRHAGE 2004年2月 2003年6月 血管痉挛 患者 诊断 回顾分析 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 参考依据 临床诊断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分布情况与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露萍 孙家元 +3 位作者 杨志勇 张芾 朱蓓 蒋艺兰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分析MRI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分布情况检测应用中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2例,其中单纯性急性... 目的分析MRI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分布情况检测应用中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2例,其中单纯性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8例。对比两组患者血管面积、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最狭窄处血管面积与狭窄率评估斑块分布情况,分析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饮酒史、性别和糖尿病等。结果 92例患者两侧出现斑块动脉数量为148支,单纯性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组62支,合并糖尿病足86支。男性92支(46例),女性56支(28例),男性斑块率83.64%(46/55),女性斑块率75.68%(28/3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t=6.872);其中单纯硬化组易损斑块比例70.97%(44/62),合并糖尿病组易损斑块比例83.72%(72/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7.671)。对照组(单纯组)梗死部位血管面积、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最狭窄处血管面积与狭窄率分别为(11.73±1.16) mm^2、(1.17±0.18) mm、(5.73±0.62) mm、(1.63±0.32) mm^2和(76.43±17.52)%,观察组(合并组)梗死部位血管面积、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最狭窄处血管面积与狭窄率分别为(12.15±1.18) mm^2、(1.34±0.17) mm、(6.83±0.69) mm、(1.14±0.35)mm2和(82.78±13.80)%。男性患者梗死部位血管面积、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最狭窄处血管面积与狭窄率分别为(11.86±1.25) mm^2、(1.12±0.17) mm、(5.72±0.83)mm、(1.43±0.25)mm2和(82.35±9.72)%,女性患者梗死部位血管面积、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最狭窄处血管面积与狭窄率分别为(11.53±1.28) mm2、(1.09±0.16)mm、(5.52±0.85)mm、(1.69±0.24)mm^2和(81.87±9.82)%。合并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高于单纯组,男性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脂症、高血压、饮酒史、糖尿病、抽烟史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过高为影响斑块稳定性差,女性为斑块稳定性高。结论 MRI技术可作为评估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合并糖尿病患者斑块长度、斑块厚度、血管狭窄率和梗死面积高于单纯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男性患者斑块长度、斑块厚度、血管狭窄率和梗死面积高于女性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抽烟等因素会加重急性脑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应当注重生活习惯,合理控制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 急性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范文博 王琳 李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68例糖尿病...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WBC、NC、LC、NLR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WBC、NC、NL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WBC、NC、NLR的水平随着NIHSS评分升高而增加(P<0.05);而LC水平随着NIHSS评分升高而降低(P<0.05)。NLR、WBC、NC及LC诊断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717、0.685、0.321,灵敏度分别为0.838、0.596、0.517、0.208,特异度分别为0.868、0.838、0.793、0.559。结论:NLR可以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VEGF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谭道富 富士峰 唐友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VEGF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VEGF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thel指数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4.19%(23/31),低于观察组的93.55%(2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thel指数及血FBG、Hb A1c、VEGF、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6.85±3.10)分、(4.28±2.76)分,Bathel指数分别为54.11±11.41、65.32±12.27,FBG分别为(6.34±1.20)mmol/L、(5.57±1.06)mmol/L,Hb A1c分别为(7.24±1.41)%、(6.30±1.08)%,VEGF分别为(169.83±20.58)ng/L、(186.24±23.47)ng/L,hs-CRP分别为(11.02±3.10)mg/L、(8.21±3.01)m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出现2例胃部不适,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VEGF和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血糖,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尤瑞克林 急性合并糖尿病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镇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义江 胡长安 卢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加减镇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期糖尿病脑梗死患者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治疗组(n=40)。两... 目的:探讨加减镇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期糖尿病脑梗死患者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治疗组(n=40)。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采用依拉达奉注射液;治疗组在依拉达奉注射液治疗基础上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组成包括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对比分析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7%),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7.94±4.25)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5.36),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APT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加减镇肝熄风汤结合西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镇肝熄风汤 西药 急性糖尿病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阳 吴敏 +1 位作者 朱星星 赵君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25例老年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T2DM组,采用...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25例老年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T2DM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120例未合并T2DM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无T2DM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2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估三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并据此将T2DM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T2DM组患者MoCA量表总分显著低于无T2DM组和对照组(均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无T2DM组和对照组(均P<0.05)。无T2DM组患者MoCA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中71例(56.8%)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将其纳入认知功能障碍组,其余54例患者纳入认知功能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T2DM病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脑血管疾病病史、糖尿病神经病变、骨质疏松、胰岛素注射史的占比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均P<0.05),受教育时间显著短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家庭平均年收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均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质疏松、HbA1c、Hcy水平、SSRS评分是老年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超过50%的老年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合并骨质疏松、HbA1c、Hcy水平、SSRS评分均为此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2型糖尿病 急性 老年 影响因素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5
12
作者 夏楠 任彩丽 +2 位作者 王红星 励建安 付娟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初步探究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中重度运动功能损伤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2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 目的:初步探究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中重度运动功能损伤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2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3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3周的标准化运动训练流程干预,该流程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进行性加重时开始执行,持续3周,要求总训练强度至少达到每天1.5h,且其中治疗师的一对一训练与手法训练应≥60min,且从第一周就开始进行既定的5个主要方面,16到22项具体的训练介入。具体内容包括:肢体主被动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床上运动、站立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训练等。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康复介入前后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MBI差值(MBI_1-MBI_0)与MBI改善程度([MBI_1-MBI_0]/[100-MBI_0]×100%)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FMA相关指标评分及其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ADL能力恢复速度和恢复程度;虽然与常规治疗相比未能获得运动功能的显著差异,但该运动训练方案有助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标准化康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流程 急性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夏楠 王红星 +3 位作者 任彩丽 彭志行 林丽娟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2-78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差异。方法:2012—2014年住院介入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6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54岁)、B组(55—64岁)、C组(65—74岁)、D组(75岁及以上),于康复治疗...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差异。方法:2012—2014年住院介入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6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54岁)、B组(55—64岁)、C组(65—74岁)、D组(75岁及以上),于康复治疗前和出院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对各年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D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BI差值显著低于B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BI差值跟年龄呈线性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0.212);D组出院时NIHSS评分(NIHSS1)显著低于B、C组(P<0.05),BI日均改善率(|BI1-BI0|/介入时程)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75岁以上高龄患者其功能恢复程度和速度均降低,而低于75岁者脑梗死急性期其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急性康复 神经功能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的效度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振东 朱良付 +3 位作者 杨智云 黄海威 苏镇培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评价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的真实性。方法  1名神经科医生将连续就医、首次发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4 3例按 0CSP分型法分型 ,然后与脑CT/MR结果盲法比较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分型总正确率70 6 % (10 1/ 14 3) ,敏感度 :TACI 76 ... 目的 评价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的真实性。方法  1名神经科医生将连续就医、首次发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4 3例按 0CSP分型法分型 ,然后与脑CT/MR结果盲法比较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分型总正确率70 6 % (10 1/ 14 3) ,敏感度 :TACI 76 % (95 %CI:5 8%~ 94 % ) ,PACI 85 % (95 %CI:74 %~ 96 % ) ,LACI 6 0 % (95 %CI:4 8%~ 72 % ) ,POCI 73% (95 %CI:5 1%~ 95 % ) ;特异度 :TACI 98% (95 %CI:95 %~ 10 1% ) ,PACI 70 % (95 %CI:6 1%~79% ) ,LACI 93% (95 %CI:87%~ 99% ) ,POCI 96 % (95 %CI:92 6 %~ 99 4 % ) ;阳性预测值TACI 89% (95 %CI:75 %~10 3% ) ,PACI 5 2 % (95 %CI:4 0 %~ 6 4 % ) ,LACI89% (95 %CI:80 %~ 98% ) ,POCI73% (95 %CI :5 1%~ 95 % ) ;阴性预测值TACI 96 % (95 %CI:93%~ 99% ) ,PACI92 % (95 %CI:86 %~ 98% ) ,LACI72 % (95 %CI :6 3%~ 81% ) ,POCI96 % (95 %CI:92 6 %~ 99 4 %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的效度较好 ,神经体征变动和评价时间是影响分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OCSP分型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娜 李鼎 +2 位作者 陈丽霞 王健健 王丽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各30例。给予对...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肝素抗凝治疗、银杏叶制剂、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改善循环及脑保护治疗;尤瑞克林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 U,1次/d,持续14 d。治疗前后,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进行屏气指数(BHI)、CVR的检测,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HI和CV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的BHI分别为1.16±0.17和1.68±0.32,CVR分别为(23±3)%和(37±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IHSS评分分别为(5.9±1.4)分和(5.2±1.2)分,尤瑞克林组显明低于对照组(P=0.039)。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尤瑞克林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CVR,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超声 多普勒 经颅 血管储备能力 尤瑞克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脑血流动力学、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存明 赵广峰 +1 位作者 张秀芳 林紫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按指南采...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按指南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1剂/d,分早晚2次分服。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目眩、痰多、舌质黯)、NIHSS评分以及IM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7.74%(21/31)(P<0.05);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调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涤痰汤 急性 风痰瘀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娜 任长虹 +2 位作者 孙菲 李宁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浆ATⅢ、FIB、DD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5分组和5~19分组,分析ATⅢ、FIB、DD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FIB的水平为(3.1±0.9)g/L,DD为0.15(中位数)mg/L,高于对照组的(2.6±0.6)g/L和0.07mg/L;ATⅢ的水平为(101±11)%,低于对照组的(10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梗死<12h组与脑梗死≥12h比较,FIB、DD、AT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脑梗死组中,NIHSS<5分者的FIB、DD水平低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Ⅲ水平高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105±11)%比(98±10)%],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8.489×103,95%CI:91.587~78.67×104)、FIB(OR=2.736,95%CI:1.446~5.176)水平升高、ATⅢ(OR=0.929,95%CI:0.877~0.984)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FIB、DD、ATⅢ在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变化。3者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TⅢ可能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苗 卢洁 +2 位作者 李坤成 隋昕 曹燕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发病6h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螺旋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CT平扫表现,并使用Siemens三维NeuroPBV软件对CTA源图像和CT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处理... 目的探讨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发病6h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螺旋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CT平扫表现,并使用Siemens三维NeuroPBV软件对CTA源图像和CT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处理,获得三维彩色PBV图像。比较CT平扫与PBV图像对急性脑缺血灶的检出率。全部病例于发病后2~7d复查CT平扫。对PBV图像显示的脑灌注异常区体积与复查CT平扫显示的梗死灶体积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25例患者首次头颅CT平扫12例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13例未发现异常,重建三维PBV图像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脑灌注异常区。复查CT平扫图像上25例患者最终梗死灶体积与PBV图像上灌注异常区体积存在显著正相关(rs=0.837,P<0.001)。结论PBV图像能够三维显示急性脑缺血全脑灌注信息,对早期发现脑缺血、全面评价缺血范围、避免病灶漏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路永坤 刘向哲 +1 位作者 杨海燕 王新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以及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以及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入院时及治疗14 d后,均应用磁共振PWI序列,观测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r CBV、r CBF、TTP、MTT。比较治疗前两组灌注参数,比较治疗后两组灌注参数,同一组比较治疗前后的灌注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脑梗死区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836、0. 714、0. 733、0. 802)。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 007、000,P=000、002); r TTP、r MT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P=0. 009、0. 02,P=0. 01、0. 037)。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776、0. 84、0. 675、0. 79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77、0. 285、0. 651、0. 78)。治疗后,两组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的r CBV、r CBF较治疗前均进一步降低(P=0. 034、0. 031,P=0. 033、0. 05)。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比较无显著差异(0. 59、0. 751)。治疗后对照组r MTT、r TTP进一步延长(P=0. 000、000),而观察组r MTT、r TTP无明显延长(P=0. 123,0. 078)。治疗后观察组r MTT、r TTP较对照组延长较少(P=0. 05,0. 047)。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梗死区及周围低灌注区灌注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不能改善梗死区的灌注情况,但能减轻脑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灌注情况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低灌注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 周围低灌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定量检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玉泉 霍正禄 +3 位作者 陈清勇 沈企周 卢小军 王彦刈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21-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小、梗死部位、病情分级等与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 ,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4 1、CD6 2 p和CD6 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分级密切相关 ,与梗死部位无关。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血小板活化功能 定量检测 流式细胞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