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彤 王淼 胡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脑梗死康复期的中医辨证分型,记录入组患者的各项Fugl-Meyer评定量表、Barthe...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脑梗死康复期的中医辨证分型,记录入组患者的各项Fugl-Meyer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评定量表,比较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医证型与Fugl-Meyer分级、SSA量表、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康复期中气虚血瘀证最多,占33.62%,其次分别为痰瘀阻络证(24.14%)、阴虚风动证(18.10%)、风火上扰证(15.52%)、痰热腑实证(8.62%)。在Fugl-Meyer分级上,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风火上扰证和痰热腑实证、痰瘀阻络证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量表上,痰瘀阻络证、风火上扰证和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依次降低,在Barthel指数上,阴虚风动证和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痰热腑实证、痰瘀阻络证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食行为、心理调节上,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高于痰瘀阻络证、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在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控上,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风火上扰证和痰热腑实证、痰瘀阻络证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医证型与预后状况、自我管理能力有关,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佳,预后好;痰瘀阻络证、风火上扰证和痰热腑实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康复期 中医证型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栓肠溶胶囊加茴拉西坦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56-3458,3462,共4页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加茴拉西坦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77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回顾康复期治疗方案并分为对照组(n=109)、消栓肠溶胶囊组(n=6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茴拉西坦治疗,消栓肠溶...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加茴拉西坦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77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回顾康复期治疗方案并分为对照组(n=109)、消栓肠溶胶囊组(n=6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茴拉西坦治疗,消栓肠溶胶囊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消栓肠溶胶囊加茴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超声脑血流灌注参数水平,血清神经营养指标、神经损伤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超声脑血流灌注参数水平,血清神经营养指标、神经损伤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消栓肠溶胶囊组超声脑血流灌注参数PSV、TM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RI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神经营养指标bFGF、BDNF、VEG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GFAP、NSE、UCH-L1、S100B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接受消栓肠溶胶囊加茴拉西坦治疗,可显著增加脑血流灌注并优化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康复期 消栓肠溶胶囊 茴拉西坦 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神经细胞因子分泌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戴筱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89-2592,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神经细胞因子分泌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校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神经细胞因子分泌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校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营养因子、神经损伤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等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神经营养因子、神经损伤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神经营养因子IGF-1、BDNF、NG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神经损伤因子S-100β、NSE、GFAP、UCH-L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MDA、AOPPs、L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SOD、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接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优化神经功能并减轻神经损伤,抑制全身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康复期 针灸 神经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及巴曲酶治疗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影响
4
作者 王惠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26-727,共2页
目的探究在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巴曲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6 例患者康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及巴曲酶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理能力、抑... 目的探究在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巴曲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6 例患者康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及巴曲酶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理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惧症状均得到了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巴曲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康复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