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其急性期转归的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庄君 郭淮莲 +2 位作者 程敏 唐春花 赵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SA)及脑桥旁正中动脉(PPA)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急性期的转归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4—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LSA及PP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病例共62例,...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SA)及脑桥旁正中动脉(PPA)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急性期的转归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4—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LSA及PP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病例共62例,分为BAD组(29例)及非BAD组(33例)。对两组患者出院时行改良Rankin评分(mRS)。分析两供血区脑梗死患者BAD的发生率、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及急性期的转归情况。结果 BAD组与非BAD组患者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LSA供血区脑梗死43例,占69.4%;PPA供血区脑梗死19例,占30.6%。全组BAD发生率为46.8%(29/62),其中LSA和PP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BAD发生率分别为46.5%(20/43)和47.4%(9/19)。BAD组和非BAD组患者中,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51.7%(15/29)和18.2%(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AD组和非BAD组患者出院时转归良好者(mRS≤2分)分别为51.7%(15/29)和93.9%(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LSA和PP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BAD发生率高,BAD患者脑梗死急性期病情容易进展,临床转归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预后 进展性 豆纹动脉 脑桥旁正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