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鼠脑桥排尿中枢和脊髓交感中枢之间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吴新红
肖传国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5,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973计划
2003CB51300)资助项目
-
文摘
为研究大鼠排尿过程中交感神经同副交感神经协同作用的形态学基础,通过形态学方法,用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BDA)顺行标记从脑桥排尿中枢(PMC)投射到腰6至骶1(L6~S1)脊髓节段的神经末梢.将荧光金(FG)注入盆节逆行标记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PPNs),并且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判断该逆标的神经元是否为胆碱能性的.于L1~L2节段IML区和L6~S1节段骶副交感核(SPN)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麦芽凝集素结合的HRP(WGA-HRP),分别在L6~S1检测逆标神经元和L1~L2节段检测顺行标记终末.结果显示,于L1~L2节段IML区交感节前神经元所在部位注射HRP,在同侧SPN的背内侧发现有逆标神经元,且该神经元为非胆碱能神经元,其胞体显著小于PPNs(P<0.05).BDA标记的神经末梢主要位于L6~S1节段双侧IML区,也是SPN的所在部位,并发现有些末梢和同侧逆标的HRP阳性神经元有紧密接触.SPN中电泳入WGA-HRP,发现在L1~L2节段IML区有顺标的神经末梢.上述结果提示,脑桥排尿中枢可能通过位于SPN背侧的中间神经元对L1~L2节段IML区内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
-
关键词
脑桥排尿中枢
骶副交感核
交感神经
乙酰胆碱转移酶
大鼠
形态学研究
中枢
排尿
脑桥
脊髓
-
Keywords
the pontine micturition center, the 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 sympathetic nerve, choline aeetyhransferase, rat
-
分类号
R3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电针治疗脊髓源性逼尿肌活动过度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刘志顺
王晶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0,共2页
-
文摘
骶髓以上节段脊髓损伤或病变后,由于脑桥排尿中枢和骶段脊髓之间的联系中断,正常的抑制机制被破坏,将导致逼尿肌活动过度,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这类患者的膀胱内高压状态可逆向损伤肾脏功能,是脊髓损伤或病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解决脊髓损伤或病变后的膀胱功能障碍问题,对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急迫性尿失禁
活动过度
脊髓源性
逼尿肌
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
脊髓损伤
脑桥排尿中枢
-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