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心肌炎病毒VP22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帅 纪晓岚 +1 位作者 刘明启 李琼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240-241,共2页
为构建脑心肌炎病毒VP2 2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参考EMCV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VP2 2A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VP22A基因目的片段,双酶切目的基因和pc DNA3.1-Flag质粒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使用T4 DNA连接酶连接相同的黏性末端,连接产物转化至... 为构建脑心肌炎病毒VP2 2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参考EMCV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VP2 2A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VP22A基因目的片段,双酶切目的基因和pc DNA3.1-Flag质粒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使用T4 DNA连接酶连接相同的黏性末端,连接产物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菌液PCR鉴定阳性单克隆菌落,对阳性单克隆提取重组质粒并双酶切进行验证,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重组质粒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c DNA3.1-Flag-VP2和pc DNA3.1-Flag-2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VP2基因 2A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
2
作者 魏子巍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6期88-90,共3页
猪脑心肌炎病毒病是由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脑炎、心肌炎和心肌周围炎为主要特征,病毒主要侵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组织,对仔猪致死率极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阻碍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针对该... 猪脑心肌炎病毒病是由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脑炎、心肌炎和心肌周围炎为主要特征,病毒主要侵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组织,对仔猪致死率极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阻碍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针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日常应以加强疫苗免疫接种、做好消毒工作、强化饲养管理等预防措施为主,同时熟练掌握临床诊断方法,注意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若发现病猪,应立即采取紧急隔离、严格消毒、对症治疗的处理措施,从而有效防治猪脑心肌炎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临床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猪脑心肌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鉴定
3
作者 王运航 景伟 +3 位作者 穆素雨 孙世琪 郭慧琛 白满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71-4578,共8页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采用P1、3CD共表达的构建策略,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EMC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als,VLPs)并将其免疫小鼠,初步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92以上,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4以上,且与ISA206佐剂混合使用可诱导机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IL-4、IFN-γ、IL-5、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可达到20 pg·mL^(-1),且明显高于PBS组。综上,本研究获得的EMCV病毒样颗粒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还能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助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为EMCV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心肌炎病毒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肌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嵌合病毒的构建
4
作者 徐超 杨晓炼 朱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的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嵌合病毒是研究该病毒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 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的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嵌合病毒是研究该病毒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性克隆,在EMCV基因组2A蛋白序列之后插入EGFP基因片段,并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获得携带EGFP的嵌合病毒。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及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测定(Median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50)等方法对拯救病毒的基因组复制、蛋白表达及病毒粒子的感染性进行测定,结果证实嵌合病毒能够在BHK-21细胞上成功表达EGFP并产生完整的病毒粒子。然而,相较于野生型亲本拯救病毒,嵌合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复制能力降低,并且在连续传代后逐渐失去绿色荧光信号,表明嵌合病毒中EGFP基因的插入对EMCV病毒粒子的组装释放具有不良影响,并在传代过程中逐渐累积导致EGFP功能丧失的缺失和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嵌合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肌炎病毒(EMCV)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吉 付瑞 +6 位作者 卫礼 李晓波 冯育芳 巩薇 王淑菁 岳秉飞 贺争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4-49,共6页
目的建立脑心肌炎病毒(EMCV)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长爪沙鼠、小鼠等实验动物EMCV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发表的EMCV 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RT-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等进行验证。用该方法检测62只长爪沙鼠、12... 目的建立脑心肌炎病毒(EMCV)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长爪沙鼠、小鼠等实验动物EMCV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发表的EMCV 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RT-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等进行验证。用该方法检测62只长爪沙鼠、12只小鼠。结果建立的EMCV RT-PCR检测方法特异、敏感、稳定。以EMCV RNA逆转录产物为模板,所能检测RNA最小模板浓度为4.1 pg/μL,可检测病毒最小滴度为10-7mL-1。经RT-PCR检测,62只沙鼠均为阴性;12只小鼠中有1只EMCV核酸阳性,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EMCV标准株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其同源性为85%。结论建立的脑心肌炎病毒(EMCV)RT-PCR检测方法特异、敏感、稳定,可用于长爪沙鼠、小鼠等实验动物EMC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长爪沙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昆明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剑纲 郝至立 +3 位作者 曹志刚 孙盼盼 孙娜 李宏全(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2-2237,共6页
目的:建立EMCV感染昆明小鼠模型。方法:6~8周龄昆明小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和EMCV高(100TCID50/20 g)、中(10 TCID_(50)/20 g)、低(1 TCID50/20 g)剂量组。分别于EMCV感染5 d、7 d、9 d、11 d、13 d、15 d称重,眼眶采血后,断颈处... 目的:建立EMCV感染昆明小鼠模型。方法:6~8周龄昆明小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和EMCV高(100TCID50/20 g)、中(10 TCID_(50)/20 g)、低(1 TCID50/20 g)剂量组。分别于EMCV感染5 d、7 d、9 d、11 d、13 d、15 d称重,眼眶采血后,断颈处死。取心、脑、肝和脾组织,计算各器官脏器指数;qRT-PCR检测心、脑、脾、肝和外周血病毒载量;qRT-PCR检测心和脑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量;取心和脑,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损伤。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EMCV感染小鼠5 d时,能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和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qRT-PCR结果显示EMCV感染9 d时,小鼠心、脑、肝、脾和外周血病毒载量最高,中、低剂量EMCV感染小鼠各脏器中的病毒载量很低;高剂量的EMCV感染小鼠9 d时,心和脑IL-1β(P<0.01)、IL-6(P<0.001)和TNF-α(P<0.01)极显著升高;9 d时,高剂量EMCV引起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空泡化病变;5~9 d时,高剂量EMCV引起脑组织脑膜增厚、脑膜下血管扩张和出血、脑白质血管扩张形成血管套。结论:EMCV攻毒剂量为0.2 ml 100 TCID_(50)/20 g时,成功建立EMCV感染昆明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昆明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1
7
作者 盖新娜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吕艳丽 王芳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从规模化猪场疑似病例组织病料中分离到5株脑心肌炎病毒(EMCV),对其中的2株(EMCV BJC3和EMCV HB1)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大小约为27nm,呈圆形;2株病毒均不耐酸,对氯仿不敏感,对胰蛋白酶敏感性有所不同,60℃加热1... 从规模化猪场疑似病例组织病料中分离到5株脑心肌炎病毒(EMCV),对其中的2株(EMCV BJC3和EMCV HB1)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大小约为27nm,呈圆形;2株病毒均不耐酸,对氯仿不敏感,对胰蛋白酶敏感性有所不同,60℃加热1h可被灭活,二价阳离子对病毒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EMCV多克隆抗体作间接免疫荧光,分离毒株感染的BHK-21细胞的胞浆中可见特异性荧光。对分离毒株进行了VP1和3D基因的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2个毒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46%,与GenBank中EMC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1.61%~99.5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5.5%以上;3D基因扩增片段序列与其它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基于V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表明,2株分离毒均位于进化树的主干上,变异度不大。由此表明,EMCV感染已在我国猪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施开创 莫胜兰 +3 位作者 胡丽萍 杨荣 郑敏 李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实现快速、准确地对猪脑心肌炎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3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EMCV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 【目的】实现快速、准确地对猪脑心肌炎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3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EMCV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一步法RT-PCR可以从EMCVB JC3株中扩增出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86bp特异性片段,而对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BHK-21正常细胞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EMCVBJC3株细胞毒的敏感度达到2TCID50;对10份EMCVB JC3株细胞毒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均一致;对207份临床疑似发病猪的病料进行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9.18%。【结论】所建立的EMCV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高效、快速等特点,可用于EMCV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emcv) 3D基因 一步法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NJ08株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白娟 蒋康富 +2 位作者 李玉峰 王先炜 姜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2-404,共3页
为测定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NJ08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分5个基因片段扩增NJ08分离株的基因组,同时应用3'-RACE和5'-RACE技术扩增3'-UTR和5'-UTR,分别克隆于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获得EMCVNJ08株全... 为测定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NJ08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分5个基因片段扩增NJ08分离株的基因组,同时应用3'-RACE和5'-RACE技术扩增3'-UTR和5'-UTR,分别克隆于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获得EMCVNJ08株全基因组cDNA序列,并将全基因组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国内外参考病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EMCVNJ08分离株基因组全长7724bp;属于Ia亚群;与GXLC、GX0602、BJC3、HB1等国内分离株以及BEL-2887A、CBNU、K3、K11、EMCV-R、PV21等国外分离株同源性达99%以上;EMCV流行株的非结构蛋白中3D最为保守,2A变异最大,结构蛋白中VP2最为保守,VP1变异最大。本研究丰富了我国EMCV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家龙 盖新娜 +4 位作者 马良 陈艳红 查振林 郭鑫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引起猪的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该病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和流行。我国对EMCV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揭示EMCV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引起猪的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该病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和流行。我国对EMCV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揭示EMCV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6年间采集自全国13个省市46个规模化猪场的325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EM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各省阳性率在39.64%~90%之间,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监测的46个猪场都存在EMCV感染,猪场感染阳性率为100%;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检测结果表明.EMCV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成年公猪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成年母猪。本项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已经普遍感染EMCV,这应引起我国养猪业警惕,并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IL-1β、TNF-α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小鼠的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宏备 施开创 +3 位作者 李向涛 郑敏 郑喜邦 李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1-536,共6页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小鼠IL-1β、TNF-α和管家基因β-actin 的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小鼠IL-1β、TNF-α和管家基因β-actin 的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检出下限均达到10copies/μL质粒标准品,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猪源 EMCV GXLC 株人工感染小鼠的脑、心、脾中IL-1β、TNF-α mRNA 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感染后第4dIL-1β、TNF-α mRNA 的转录水平达到峰值,并且与小鼠发病死亡高峰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本研究所建立的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为小鼠促炎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小鼠 促炎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猪脑心肌炎和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丹 冯若飞 +5 位作者 马忠仁 谢晶莹 张海霞 杨妍梅 李向茸 冯玉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3-45,共3页
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属于小RNA病毒科、心病毒属成员,能引起猪以脑炎、心肌炎或心肌周围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3]。EMCV感染的妊娠母猪则以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其他... 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属于小RNA病毒科、心病毒属成员,能引起猪以脑炎、心肌炎或心肌周围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3]。EMCV感染的妊娠母猪则以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其他猪多呈隐性感染状态[4-6]。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时的报道了该病发生和流行[6-8]。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 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猪繁殖障碍 猪细小病毒 心肌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急性传染 妊娠母猪 病毒 抗体检测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和猪源脑心肌炎病毒的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向博 刘业兵 +6 位作者 王晶钰 张晓杰 梁耀峰 王利勤 董睿 陈婷 李成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5,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能同时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PPV VP2基因和EMCV 3D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 5.0软件设计出PPV和EMCV的特异性引物... 试验旨在建立能同时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PPV VP2基因和EMCV 3D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 5.0软件设计出PPV和EMCV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特异性检测PPV和EMCV的二重PCR方法,PPV和EMCV的敏感性检测极限分别达7.62和1.22×10-1pg/μL。通过对临床36份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适合于临床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 emcv 猪源心肌炎病毒 二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婷 张家龙 +5 位作者 盖新娜 郭鑫 周磊 陈艳红 查振林 杨汉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78,共6页
为了分析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基因组的差异,对分离自同一猪场猪临床样本和鼠组织样本的2株病毒(GX0601和GX0602)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包含poly A)分别为7 729和7 725 nt... 为了分析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基因组的差异,对分离自同一猪场猪临床样本和鼠组织样本的2株病毒(GX0601和GX0602)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包含poly A)分别为7 729和7 725 nt,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9.8%以上。与国外毒株及国内已报道的分离株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2个毒株与BJC3和HB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8%~99.4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5%~99.7%,与国外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介于80.53%~99.57%和93.1%~99.5%。基于基因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我国分离毒株与国外毒株PEC9、CBNU、BEL-2887A/91和EMCV-R的同源性较高,位于同一个亚群。研究结果提示,猪源与鼠源毒株的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鼠是猪场EMCV感染的传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猪源和鼠源毒株 基因组 序列测定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艳娇 黄金海 +2 位作者 王晶钰 赵勇 李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33,共4页
应用纯化的EMCV VP1重组蛋白建立了检测EMC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间接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0.54μg/mL;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方法中VP1... 应用纯化的EMCV VP1重组蛋白建立了检测EMC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间接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0.54μg/mL;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方法中VP1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100,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50,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800,1%明胶为封闭液,OD450时阴阳性血清的临界值为0.35。对2006年天津7个地区66个猪场295份屠宰猪的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各地区血清EMCV抗体阳性率在41.67%~93.33%之间,平均84.75%,猪场抗体阳性率在50%~100%,平均93.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盖新娜 杨汉春 +2 位作者 郭鑫 陈艳红 查振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克隆与原核表达 病毒结构蛋白 VP1基因 仔猪 急性死亡 virus 病毒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陆文俊 施开创 +3 位作者 屈素洁 莫胜兰 李向涛 钟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0,共5页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VP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EMCV血清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经优化,获得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0.625μg/mL...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VP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EMCV血清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经优化,获得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0.625μg/mL,待检血清稀释度为1∶40,封闭液为50g/L脱脂乳,酶标兔抗猪抗体稀释度为1∶6 000,底物显色时间为室温避光15min,血清样本阴阳性临界值为OD450nm值≥0.33。与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体没有交叉反应。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广西2010年—2011年所采集的2 228份血清进行检测,被检血清样品平均阳性率为91.47%,被检猪场阳性率为100%。表明广西地区猪群感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VP1重组蛋白 间接ELISA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的脑心肌炎病毒VP1表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抗原性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研妍 姜平 +1 位作者 顾小雪 李玉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在分析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基础上人工合成一段含VP1抗原表位双链DNA序列(150 bp),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过GSTr... 在分析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基础上人工合成一段含VP1抗原表位双链DNA序列(150 bp),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过GSTrap FF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30 800。以该纯化蛋白免疫家兔,获得效价分别为1∶25 600和1∶1 600的抗血清。W estern-b lot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经过空载体pGEX-6p-1表达的GST蛋白孵育的抗血清反应后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区150 bp编码基因在E.coli中获得正确表达,纯化后的蛋白具有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VP1蛋白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合并感染脑心肌炎病毒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洪涛 刘慧敏 +6 位作者 李永涛 贺秀媛 赵军 陈陆 王新卫 杨霞 王川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35-1442,共8页
旨在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仔猪后造成免疫抑制条件下,探索合并感染脑心肌炎病毒(EMCV)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影响和致病性分析。选取16头健康仔猪设计了EMCV攻毒组、PCV-2攻毒组、PCV-2/EMCV联合攻毒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表现、组织... 旨在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仔猪后造成免疫抑制条件下,探索合并感染脑心肌炎病毒(EMCV)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影响和致病性分析。选取16头健康仔猪设计了EMCV攻毒组、PCV-2攻毒组、PCV-2/EMCV联合攻毒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测、生长性能、免疫指标以及排毒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对二者合并感染仔猪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种病毒单独感染后,均表现出各自的典型临床特征,危害均不严重。但合并感染后死亡率迅速上升,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体重负增长率升高,心肌和脑组织变性、坏死更为严重,血液中淋巴细胞比率始终较低,EMCV中和抗体较长时间维持在低水平。EMCV排毒期可持续至感染后第12天,略长于EMCV单独攻毒组的第9天。研究结果证实,PCV-2先期感染可使EMCV对仔猪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致病性和致死性,免疫功能降低,并可能使得EMCV在猪体内的复制、排毒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心肌炎病毒 合并感染 仔猪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丙内酯对脑心肌炎病毒灭活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若飞 樊得英 +5 位作者 韦鹏建 李向茸 乔自林 李明生 沈心亮 马忠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21,共3页
通过研究β-丙内酯(BPL)对脑心肌炎病毒(EMCV)灭活效果以及优化灭活条件,为制备脑心肌炎诊断试剂和疫苗提供参考依据。用终浓度分别为1∶1 000、1∶2 000、1∶4 000等的β-丙内酯灭活103TCID50滴度猪脑心肌炎病毒,采用4℃灭活4 h、8 h、... 通过研究β-丙内酯(BPL)对脑心肌炎病毒(EMCV)灭活效果以及优化灭活条件,为制备脑心肌炎诊断试剂和疫苗提供参考依据。用终浓度分别为1∶1 000、1∶2 000、1∶4 000等的β-丙内酯灭活103TCID50滴度猪脑心肌炎病毒,采用4℃灭活4 h、8 h、12 h后37℃2 h,并将灭活后的病毒接种敏感细胞VREO上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选择未出现CPE的细胞孔盲传3代后,采用ELISA和PCR的方法观察灭活效果。结果显示:BPL浓度和反应时间与灭活效果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BPL浓度越高抗原性下降幅度越大,RT-PCR未有扩增,说明BPL可以用于EMCV的灭活,且根据试验结果优选灭活条件为BPL浓度为1:2 000,4℃灭活8h为最佳。结论表明:BPL完全可以用来灭活EMCV,为今后开发灭活疫苗或诊断试剂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 灭活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