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CT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戴书华 张冬 陈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6-64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 分析 6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本病的临床表现 :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性外伤 ;②伤后立即昏迷 ;③生命体征紊乱 ;④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CT表现 :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 分析 6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本病的临床表现 :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性外伤 ;②伤后立即昏迷 ;③生命体征紊乱 ;④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CT表现 :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 /或大脑中轴多发小出血灶 ;②弥漫性脑肿胀 ;③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 ;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0 5cm) ;⑤合并其它颅脑损伤。结论 临床和CT表现二者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炜 李华 +3 位作者 董元训 易书贵 李容 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49-750,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晓龙 谢利水 +3 位作者 曲国正 林益光 程毓华 杨柏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断较难,但通过CT结合临床可作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轴索损伤 弥漫性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鹏 陆俊地 +1 位作者 杨锦平 林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956-1957,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特点分析 INJURY 回顾性分析 外伤病人 外伤 损伤 预后差 DAI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尼莫通联合治疗创伤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香菊 郑世钢 +5 位作者 王湘渝 晏莉娜 谭聪 杨东红 沈光建 陈广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8-728,730,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 高压氧治疗 尼莫通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及脑干诱发电位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飞宇 陈光烈 孙晓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干听觉诱发电位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贵昌 李文进 +1 位作者 周平 陈清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3-274,311,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行CT和MRI检查。 3 6例非出血性挫伤灶中 ,位于胼胝体 16例 ,脑干 8例 ,小脑蚓部 2例 ,放射... 目的 :探讨MRI对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行CT和MRI检查。 3 6例非出血性挫伤灶中 ,位于胼胝体 16例 ,脑干 8例 ,小脑蚓部 2例 ,放射冠 8例 ,内囊 4例 ,额、颞叶 2 0例。CT扫描仅 2例 ( 5 .6% )显示出低密度灶。MRIT1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最佳的影像学手段 ,对临床正确诊断本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影像学诊断 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 CT 合并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莹 苏章杰 +1 位作者 王金环 李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头部遭受加速和(或)减速惯性力引起的脑损伤,以广泛轴索断裂为特征,常见于车祸伤及坠落伤。其诊断与治疗比较困难,患者多预后不良,病死率达42%~62%.重残及植物状态生存者占30%...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头部遭受加速和(或)减速惯性力引起的脑损伤,以广泛轴索断裂为特征,常见于车祸伤及坠落伤。其诊断与治疗比较困难,患者多预后不良,病死率达42%~62%.重残及植物状态生存者占30%~40%。为此,笔者拟对近年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扼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诊断 治疗 INJURY 预后不良 植物状态 损伤 坠落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非 赵庆荣 +2 位作者 张玉淼 任力 杨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脑外伤常规药物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的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患者随意自我锻炼。...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脑外伤常规药物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的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患者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和ADL的评定。结果康复组的FMA、ADL、LOTCA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认知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内N-乙酰天冬氨酸及胆碱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光伟 邓楠 +3 位作者 周杰 陆笑非 江涌 陈礼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及胆碱(choline,Ch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0例中重度D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醒脑静治疗组(2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及胆碱(choline,Ch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0例中重度D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醒脑静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20 m L/d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30 d。分别于伤后24 h,治疗后15、30 d进行GCS评分及用氢质子MR波谱成像(1H-MRS)对脑内NAA/Cr、Cho/C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在15、30 d时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脑内NAA/Cr含量升高而Cho/Cr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通过影响脑内化合物NAA、Cho的代谢,改善DA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射液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S NAA C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与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锦宁 李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725,共9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个进行性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的脑损伤发生于继发性损伤(secondary injury,SI)阶段。因此,SI是影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SI病理机制的研究表明,DAI后神经元的SI涉及神经...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个进行性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的脑损伤发生于继发性损伤(secondary injury,SI)阶段。因此,SI是影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SI病理机制的研究表明,DAI后神经元的SI涉及神经元及轴膜的离子平衡紊乱、沃勒变性、轴膜通透性改变、线粒体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等多种损伤机制。这些SI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最终导致DAI后神经元变性、甚至坏死和凋亡以及轴突继发性断裂的关键原因。虽然临床上对DAI患者的治疗目前无突破性进展,仍采用一般性治疗、亚低温以及神经营养等手段。但新近研究显示,有一些动物的体内或体外实验为DAI后的SI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如钙离子拮抗剂、轴膜保护及修复药物、钙依赖的蛋白水解酶抑制剂、氧化应激抑制剂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进一步阐明DAI后钙离子平衡紊乱、轴浆运输中断、线粒体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免疫炎症反应等SI的相关分子机制,以及这些多因素导致的DAI病理机制相互间的关系,将对减轻或阻断DAI后发生SI,加强神经保护与修复,以及为未来突破DAI的治疗瓶颈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继发性损伤 神经保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少锦 齐岚平 田新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加用安宫牛黄丸后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的DAI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与只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DAI患者30例作对照,通过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疗效和死亡率的比较,... 目的:观察加用安宫牛黄丸后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的DAI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与只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DAI患者30例作对照,通过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疗效和死亡率的比较,判断分析安宫牛黄丸对DAI预后的影响效果。结果:GC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临床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R id it分析,P<0.05),病死率下降。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后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体温和去脑强直状态,使DAI预后趋于良性,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安宫牛黄丸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2
13
作者 焦保华 白宝忠 张荣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焦保华,白宝忠,张荣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头部加速度运动引起的脑实质内广泛性损伤.以往主要依靠病理诊断,近年来由于CT和MR的广泛应用,使临床诊断成为可能.现将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1年12月收治...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焦保华,白宝忠,张荣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头部加速度运动引起的脑实质内广泛性损伤.以往主要依靠病理诊断,近年来由于CT和MR的广泛应用,使临床诊断成为可能.现将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69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创伤 弥漫性 轴索损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静杰 张通 +1 位作者 徐建民 张玉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康复训练 DAI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海雄 谢泽宇 +2 位作者 吴育典 张增良 孙德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8期513-514,共2页
关键词 损伤 弥漫性 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诊断价值与序列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旭峰 张丽雅 +2 位作者 张璐 卢超 高志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比较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优化MRI显示DAI的最佳序列组合。材料和方法:对23例DAI患者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场回波序列(FE)T2*WI、快速场回波-平面回波(FFE-E... 目的:比较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优化MRI显示DAI的最佳序列组合。材料和方法:对23例DAI患者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场回波序列(FE)T2*WI、快速场回波-平面回波(FFE-EPI)T2*WI扫描,比较各种序列对DAI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结果:82个病灶中47个为非出血性病灶,FLAIR显示47个,常规序列显示42个,FLAIR序列对非出血性DAI病灶显示多于常规序列。35个为出血性病灶,FE显示35个,常规序列显示21个,FE和FFE-EPI序列对出血性DAI的检出率、对比度明显高于常规序列。结论:FLAIR+FE或FFE-EPI序列组合可以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D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I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急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捷 陈晓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54-254,256,共2页
本文报道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急诊 2 1例拟诊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人进行CT及MRI检查对比 ,以探讨一种更为确切的影象学诊断方法 ,为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2 1例中 ,MRI均有... 本文报道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急诊 2 1例拟诊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人进行CT及MRI检查对比 ,以探讨一种更为确切的影象学诊断方法 ,为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2 1例中 ,MRI均有特异性表现 ,CT与MRI相符 5例 ,MRI显示的病状比CT数量多、范围大 6例 ,CT检查未见异常 ,而MRI检查显示病灶者 10例。作者认为 :MRI可判断受损的确切范围 ,MRI弥散像更能为DAI的定位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详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急诊 诊断 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核磁共振 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飞宇 孙晓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2例DAI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①本研究中CT 对DAI的检出率为28.8%,BAEP总异常率为73.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2例DAI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①本研究中CT 对DAI的检出率为28.8%,BAEP总异常率为73.1%,经x2检验,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本研究中病例组 BAEP与对照组行t检验比较,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BAEP分级与GCS、GO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22、 -0.5539,BAEP分级与GCS及GOS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01)。结论BAEP可从电生理角度评价脑干的功能状态,有助于临床对脑干损伤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BAEP是评价DAI患者中脑干损伤后脑干功能和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益 《放射学实践》 1998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急性期CT表现,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分析0例临床拟诊为DAI的早期CT表现。结果:CT可见①弥漫性脑肿胀;③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③蛛网膜下胜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硬膜下/...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急性期CT表现,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分析0例临床拟诊为DAI的早期CT表现。结果:CT可见①弥漫性脑肿胀;③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③蛛网膜下胜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硬膜下/外出血。结论:对有上述CT征象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诊断为D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bFGF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翔 李红旗 +4 位作者 吴景文 贺晓生 费舟 白红民 梁景文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ies,DAI)后不同时期脑皮层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治疗脑损伤寻求有效手段。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 目的 探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ies,DAI)后不同时期脑皮层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治疗脑损伤寻求有效手段。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DAI组(50只),DAI组大鼠接处死时间又分为第6h、12h、24h、72h和第7d组,每组10只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皮层bFGF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变化特点。bFGF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以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染色颗粒为阳性,反之为阴性。结果 DAI后6h,损伤组即出现bFGF表达[(16.4±2.2)个/0.1mm^2],12h表达数量增强[(66.2±5.1)个/0.1mm^2],至72h达高峰[158.7±10.1)个/0.1mm^2],7d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92.1±11.2)个/0.1mm^2],各DAI组时限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12h可见大鼠额顶区皮层神经元胞浆粉红、核浓染,胞体皱缩,神经元细胞突起成屈曲螺旋状变形;脑皮层神经无数量亦明显减少。结论 DAI后bFGF的表达具有时空效应,提示bFGF与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及修复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弥漫性轴索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