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对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乐军 杨崇河 +6 位作者 李玉梅 杨赞 顾进 杜青 李祥永 乔本玉 姜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川芎、白芷、赤芍、白芍、延胡索、夏枯草等,1剂/d),对照组...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川芎、白芷、赤芍、白芍、延胡索、夏枯草等,1剂/d),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5 mg/次,每晚1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诱发电位(BA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脑电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 芎芷煎方 电图(EEG) 诱发电位(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汤健 张跃 +6 位作者 朱敏 傅大林 李红英 赵晓科 杜森杰 张玲 张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头针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对2组进行Gesell...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头针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对2组进行Gesell量表评估和BAEP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儿Gesell量表均有所改善(P<0.01,P<0.05);各波PL、IPL及Ⅴ波反应阈值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P<0.05。结论头针治疗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更加有效,并且可以有效的改善异常的BA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认知功能障碍 Gesell量表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序列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明辉 徐秉铮 +2 位作者 陈和晏 林魁杰 潘伟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4-221,共8页
传统的诱发电位检测法—时间锁定平均法是一种耗时的方法,不适于某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检测诱发电位的方法—M-序列检测法。文中给出了利用M-序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原理,并介绍了实验系统。理论表明,这项技术能够获得... 传统的诱发电位检测法—时间锁定平均法是一种耗时的方法,不适于某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检测诱发电位的方法—M-序列检测法。文中给出了利用M-序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原理,并介绍了实验系统。理论表明,这项技术能够获得传统平均法(L+1)2/4L倍的检测信噪比,其中L是序列的长度。在猫和正常人身上所做的试验显示,它比传统的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检测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诱发电位 M-序列 BA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晓云 窦长武 +2 位作者 富春雨 张占普 吴柒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3期45-46,51,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监测,比较两组的预后评估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真阳性及真阴性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假阳性及假阴性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敏感性及特异性,增加评估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洪美 王亚利 +3 位作者 刘长云 童祥华 张秀梅 孙吉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6,共2页
为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脑功能状态 ,早期评估其预后 ,对 80例新生儿黄疸行血清胆红素测定 ,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BR)检查。结果显示 ,血清胆红素 137~ 171μmol/ L36例 ( 组 ) ,其中 2 0例 ABR异常 ,异常率 5 5 .6 % ;~ 2 0... 为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脑功能状态 ,早期评估其预后 ,对 80例新生儿黄疸行血清胆红素测定 ,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BR)检查。结果显示 ,血清胆红素 137~ 171μmol/ L36例 ( 组 ) ,其中 2 0例 ABR异常 ,异常率 5 5 .6 % ;~ 2 0 5 μmol/ L30例 ( 组 ) ,其中 2 8例 ABR异常 ,异常率 93.3% ;~ 2 5 7μmol/ L14例 ( 组 ) ,其 ABR全部异常。 组与 组比较 ,ABR异常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 组与 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胆红素浓度恢复正常后 3个月复查 ,恢复率为 组 10 0 % , 组 42 .9% , 组均未恢复 ,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认为 ABR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呈相关性 ,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 171μmol/ L时 ,应予以高度重视 ,以免导致永久性中枢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听觉诱发电位 功能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脑脊液胆红素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先红 张健 +4 位作者 查萍 王丽丽 孔萤 孙璐路 郑洪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胆红素脑病组(44例)和非胆红素脑病组(79例),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BAEP变化。结果胆...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胆红素脑病组(44例)和非胆红素脑病组(79例),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BAEP变化。结果胆红素脑病组患儿脑脊液胆红素水平高于非胆红素脑病组[(11.0±3.9)mol/L VS(7.4±4.0)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脑病组BAEP异常发生率(61.4%)高于非胆红素脑病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胆红素水平检测可作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早期听觉损伤发生率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脊液 胆红素 听觉诱发电位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玲玲 何崇 +1 位作者 刘跃光 朱莉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Ⅲ—Ⅴ峰间期和Ⅰ—Ⅴ峰间期三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于针灸治疗或观察前后测定所有病例的脑干诱发电位的三项指标及Webster量表的积分值。... 目的 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Ⅲ—Ⅴ峰间期和Ⅰ—Ⅴ峰间期三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于针灸治疗或观察前后测定所有病例的脑干诱发电位的三项指标及Webster量表的积分值。结果 针灸组Ⅴ波潜伏期、Ⅲ—Ⅴ峰间期及Ⅰ—Ⅴ峰间期均见明显缩短 ,这种缩短与Webster量表的减少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针灸可能提高了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 ,从而获得了临床疗效。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 ,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组针刺处方熄风镇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诱发电位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瞬目反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韩璐 张雪青 王世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瞬目反射(BR)检查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后循环TIA患者(TIA组),分别行EEG、BAEP和BR检查,观察EEG各波的分布,BAEP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瞬目反射(BR)检查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后循环TIA患者(TIA组),分别行EEG、BAEP和BR检查,观察EEG各波的分布,BAEP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计算BR各反射波平均潜伏期。结果 TIA组EEG异常率为36%,BAEP检查脑干异常率为72%,BR检查脑干异常率为76%。结论 EEG可以敏感地反映脑功能状态,BAEP与BR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病变,三者从不同的解剖路径反映脑干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联合检测有助于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发作 短暂性 后循环 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 瞬目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伟民 郭琛军 +1 位作者 叶磊 许敬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牵引及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同时应用TCD和BAEP观察血流及脑干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01 3,P=0.000 7),观察组治疗后TCD和BAEP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90 2,P=0.013 6;χ2=7.140 2,P=0.007 5)。结论牵引及中医按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中医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听觉诱发电位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者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应智林 张宝荣 +2 位作者 程源深 周宝礼 虞晓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15-216,226,共3页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对脑干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多用诊断仪对29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0 例直立性低血压(SDS)和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脑干诱发电位进行检测。结果:OPCA及SDS的Ⅰ~Ⅴ...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对脑干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多用诊断仪对29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0 例直立性低血压(SDS)和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脑干诱发电位进行检测。结果:OPCA及SDS的Ⅰ~Ⅴ波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结构紊乱和不对称性,Ⅴ波的潜伏期分别为6.50±0.90 m s及6.44±0.79 m s,较对照组(5.87±0.37 m s)延长(P< 0.05);Ⅲ波潜伏期也延长,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同时OPCA与SDS的脑干传导时间Ⅰ~Ⅴ峰间潜伏期分别为4.90±0.92 m s及4.89±0.91 m s,与对照组(4.19±0.36 m s)有显著性差异(P< 0.01);OPCA与SDS相比无差异(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体桥萎缩 诱发电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莫玲燕 刘辉 +2 位作者 陈静 黄丽辉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 to multiple simulta-neous stimuli,MSS—ASSR)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udiometry,ABR)的关系。方法受试者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儿童70名...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 to multiple simulta-neous stimuli,MSS—ASSR)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udiometry,ABR)的关系。方法受试者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儿童70名(140耳),年龄范围为3月龄~6岁。测试状态为水合氯醛镇静睡眠。仪器采用美国INTELLEGENT HEAR-ING的诱发电位仪,MSS-ASSR及ABR测试的软件分别为SMART ASSR和SMART EP,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 kHz、1 kHZ、2 kHz及4 kHZ。左耳上述各个载波频率的调制频率分别为77 Hz、85 Hz、93 Hz、101 Hz,右耳为79 Hz、87 Hz、95 Hz、103Hz。测试时,双耳八个调幅调制声信号经ER-3A标准插入式耳机同时给出。ABR的刺激声为短声,极性为交替波,刺激速率为19.3次/分,耳机也是ER-3A插入式耳机。受试儿先进行ABR测试、然后进行MSS—ASSR的测试,分别以降10升5法得出二者的反应阈。将MSS—ASSR 0.5 kHz、1kHz、2 kHz和4 kHz的反应阈与ABR反应阈比较,以SPSS 1 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去58耳ABR无反应外,剩余82耳ABR反应阈与MSS-ASSR0.5 kHz、1 kHz、2 kHz、4 kHz的反应阈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0.854,0.906,0.91 2。结论MSS-ASSR作为儿童听力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 听性诱发电位 相关性研究 听力损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班亮阶 李雪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38-39,42,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75例小儿早期脑性瘫痪的EEG、BAEP、VE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EG异常率为73.33%,BAEP异常率为81.3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75例小儿早期脑性瘫痪的EEG、BAEP、VE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EG异常率为73.33%,BAEP异常率为81.33%,VEP异常率为30.67%,EEG异常率和BAEP异常率与V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EG异常率与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G异常率与小儿脑性瘫痪(CP)类型有关;BAEP异常率与高危因素有关。结论脑性瘫痪早期应用EEG、BAEP、VEP检查,对脑性瘫痪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们之间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对临床综合分析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 性瘫痪 早期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小波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光冶 董长江 周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小波方法分析陈光冶(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噪声研究所,上海200032)董长江(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周钢(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上海)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小波变换,信号处理一、引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小波方法分析陈光冶(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噪声研究所,上海200032)董长江(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周钢(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上海)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小波变换,信号处理一、引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够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结合单刺激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对正常青年人听阈正常值评估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倩庆 宋江顺 刘文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6期295-297,共3页
目的分析正常青年人多频刺激听觉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 stimuli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m-ASSR)、单频刺激听觉稳态诱发电位(single stimulus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听性脑干诱发电位(click-evoked auditor... 目的分析正常青年人多频刺激听觉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 stimuli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m-ASSR)、单频刺激听觉稳态诱发电位(single stimulus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听性脑干诱发电位(click-evoked 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C-ABR)、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tory,PTA)阈值,探讨C-ABR结合0.5、1 kHz s-ASSR在正常青年人中反应阈的正常值。方法对听力正常青年人(43人,共86耳)分别行PTA、m-ASSR、0.5、1.0 kHz s-ASSR、C-ABR检查。将PTA、m-ASSR、听力测试组合(C-ABR结合0.5、1 kHzs-ASSR反应阈)结果行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①0.5、1、2、4 kHz处,听力测试组合反应阈高于PTA;除1 kHz外其他频率均较m-ASSR反应阈接近PTA;②0.5、1、2、4 kHz处,听力测试组合反应阈预测PTA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75x-4.53,y=0.56x-4.46,y=0.62x-7.70和y=0.92x-12.66。结论正常青年人中ASSR反应阈与PTA、C-ABR V波反应阈有一定的差值;听力测试组合较m-ASSR更接近PTA;听力测试组合可以更准确、更可靠评估正常成年人听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听阈 回归分析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 纯音听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头部穴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牟淑兰 孙秀兰 宋春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的作用机理,比较针刺头部经穴与头针分区的效应。方法对28例检测者(包括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采用自体针刺前后对照,观察脑干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值即刻效应变化。结果正...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的作用机理,比较针刺头部经穴与头针分区的效应。方法对28例检测者(包括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采用自体针刺前后对照,观察脑干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值即刻效应变化。结果正常人BAEP波潜伏期(晕听区I波除外)呈现生理范围内相对延迟,从穴与区比较,V波百会穴较晕听区延迟明显,而TIA患者各波潜伏期相对提前,尤其是I波针刺前后差异显著,但穴与区比较差别不大。结论针刺的作用是对机体状态的调整,病理状态下最有效。针刺对TIA患者BAEP的听神经传导(从耳蜗到中脑)主要起兴奋作用,对周围神经影响较之中枢更敏感。穴与区虽有相对特异性,但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穴 晕听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伴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姬文珍 张雪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伴眩晕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结果,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SA伴眩晕患者94例(CSA组),健康对照100例(对照组)。对入选者进行TCD、BAEP检查。结果 ...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伴眩晕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结果,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SA伴眩晕患者94例(CSA组),健康对照100例(对照组)。对入选者进行TCD、BAEP检查。结果 CSA组TCD异常80例、BAEP异常21例,对照组TCD异常19例、BAEP异常2例。两组TCD及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CD脉动指数与BAEP的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部分地呈现正线性相关。结论 CSA伴眩晕患者存在TCD、BAEP检测结果异常,且TCD的脉动指数与BAEP绝对潜伏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诱发电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瞬目反射在脑干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明坤 林杰 +3 位作者 武一平 王智敏 夏文静 张忠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SEP)联合瞬目反射(BR)对脑干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64例梗死患者,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根据CANT分级标准将脑干...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SEP)联合瞬目反射(BR)对脑干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64例梗死患者,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根据CANT分级标准将脑干BAEP及SEP分为I、II、III3级,将BR分为正常者和异常者,分别比较重症组与非重组诱发电位的表现,并比较不同级别诱发电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死亡患者所占比例42.86%,明显高于非重症组的19.44%。BAEP、SEP表现为Ⅲ级者死亡率分别为57.69%、58.82%,明显高于I、II、III级患者;BR异常者死亡率48.38%,明显高于BR正常者。结论BAEP、SEP、BR能评价脑干梗死患者的脑功能,并能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瞬目反射 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峰高血压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卫红 辛琳琳 +1 位作者 谢春香 沈春玲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3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晨峰高血压伴颈动脉狭窄(CAS)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方法晨峰高血压伴CAS患者60例(其中CAS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13例)为观察组,高血压患者30例(无晨峰高血压伴CAS)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 目的观察晨峰高血压伴颈动脉狭窄(CAS)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方法晨峰高血压伴CAS患者60例(其中CAS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13例)为观察组,高血压患者30例(无晨峰高血压伴CAS)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三组BAEP,观察并测量各组患者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潜伏期(IPL)变化,判定BAEP是否存在异常,计算各组BAEP异常率。结果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Ⅲ、Ⅴ波的PL值升高(P <0. 05),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Ⅲ~Ⅴ、Ⅰ~Ⅴ的IPL值升高(P均<0. 05);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Ⅲ、Ⅴ波的PL值及Ⅰ~Ⅴ的IPL值均升高(P均<0. 05)。观察组、高血压组、对照组BAEP异常者分别为49、18、0例,BAEP异常率分别为81. 67%、60. 00%、0,组间两两比较,P均<0. 05。Ⅲ、Ⅴ波PL值及Ⅲ~Ⅴ的IPL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狭窄者比较,重度狭窄者Ⅲ、Ⅴ波的PL值升高,Ⅲ~Ⅴ的IPL值升高(P均<0. 05)。结论晨峰高血压伴CAS患者存在Ⅲ、Ⅴ波PL值升高,Ⅲ~Ⅴ、Ⅰ~Ⅴ的IPL值升高。BAEP异常可能作为晨峰高血压伴CAS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晨峰高血压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核黄疸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大丽 喻廉 +1 位作者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 2015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新生儿核黄疸的变化,为新生儿核黄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68例核黄疸患儿,按照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分为两组,胆红素脑病组38例,胆红素非脑病组30例。两组均进行BAEP检测,对异常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新生儿核黄疸的变化,为新生儿核黄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68例核黄疸患儿,按照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分为两组,胆红素脑病组38例,胆红素非脑病组30例。两组均进行BAEP检测,对异常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脑病组患儿中BAEP正常13例,异常25例,其中13例为重度,8例中度,4例轻度。非脑病组患儿中,BAEP正常21例,异常9例,其中2例为重度,2例为中度,5例轻度。随访显示,首次BAEP异常的34例中,25例转正常,6例持续异常伴有后遗症,3例失访。经治疗后两组黄疸消退后BAEP均有好转,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均较前缩短(P<0.05),两组BAEP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异常是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特征,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时,可出现神经系统受损,BAEP显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核黄疸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竹梅 刘汉鹏 魏希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3期7-8,1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均应用MEB0200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室温20~25℃的隔音屏蔽室中进行BAE...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均应用MEB0200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室温20~25℃的隔音屏蔽室中进行BAEP检测,记录其Ⅰ~Ⅲ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糖尿病组BAEP的Ⅰ-Ⅲ波峰间潜伏期为(2.44±0.31)ms、Ⅲ~Ⅴ波峰间潜伏期为(1.99±0.37)ms,对照组分别为(2.22±0.19)、(1.80±0.21)ms,糖尿病组的Ⅰ~Ⅲ、Ⅲ-Ⅴ波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均〈0.01)。结论BAEP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脑干受损及亚临床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颅神经损害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