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湛月娥 王丹 +1 位作者 许蔓春 杨邦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临床分度及头部CT检查并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至1岁,观察脑...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临床分度及头部CT检查并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至1岁,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及预后。结果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61.19%(41/67),分别与临床和CT分度相关(χ2=21.660,35.288;均P=0.000);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主要表现为Ⅴ波异常(χ2=20.659,27.171;均P=0.0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头部CT检查比较,其灵敏度为80.00%(40/50),特异度94.12%(16/17),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3.58%(56/67)。经早期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仅23.68%(9/38)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呈现异常,主要以Ⅴ波异常为主;DQ值异常者31.58%(12/38),其中9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临床分度均为重度。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无创、经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的检测方法,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脑缺血脑缺氧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婴儿 新生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CT灌注成像探究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郑岳林 王心颖 陈碧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基于脑CT灌注成像(CTP)探究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本院诊断的10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脑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 目的:基于脑CT灌注成像(CTP)探究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本院诊断的10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脑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同时获取CTA检查的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并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NASCET)标准评价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分析血管狭窄程度与灌注参数的关系,根据ASPECTS评分标准,将血管闭塞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和侧支循环良好组,比较不同侧支循环患者的灌注参数。结果:106例TIA患者中,82例(77.36%)发现123处灌注异常区,灌注异常区的CBF低于健侧镜像区,TTP、MTT均高于健侧镜像区(P<0.05)。CTA重建图像显示,97例(91.51%)患者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其中轻度狭窄11例(10.38%),中度狭窄25例(23.58%),重度狭窄35例(33.02%),闭塞26例(24.53%),9例(8.49%)未见明显异常;82例脑灌注异常患者和24例脑灌注正常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血管狭窄程度与TTP、MTT呈正相关(P<0.05)。26例血管闭塞患者中,侧支循环不良组CBF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TTP、MTT均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结论:CTP能有效评估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TIA病情评估提供重要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性脑卒中模型中介导神经干-祖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东圆 李明 +4 位作者 王正则 张文冉 许晓丹 张丽莹 田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缺氧应答因子。脑缺血缺氧时,HIF-1α表达上调,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对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以及微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干-祖细胞的再生能促进脑梗死的功能恢复。HIF-1α可能通过Notch通路...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缺氧应答因子。脑缺血缺氧时,HIF-1α表达上调,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对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以及微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干-祖细胞的再生能促进脑梗死的功能恢复。HIF-1α可能通过Notch通路、Wnt/β-catenin通路等机制,介导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缺氧诱导因子-1Α 神经-祖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CT检查对照分析
4
作者 上官明 郭青云 莫仲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听觉诱发电位 CT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分析
5
作者 李玲 吴炎兴 肖侠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本文对42例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作BAEP与CT、临床诊断对照研究及随访21例HIE患儿。结果表明:BAEP是诊断HIE的灵敏工具。听阚值升高,I、V波PL延长或缺失,Ⅲ-Ⅴ IPL延长为敏感的诊断指标。50dBHL水平阈值升高,Ⅰ、Ⅴ、Ⅲ波缺失与HIE... 本文对42例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作BAEP与CT、临床诊断对照研究及随访21例HIE患儿。结果表明:BAEP是诊断HIE的灵敏工具。听阚值升高,I、V波PL延长或缺失,Ⅲ-Ⅴ IPL延长为敏感的诊断指标。50dBHL水平阈值升高,Ⅰ、Ⅴ、Ⅲ波缺失与HIE严重度呈正相关,它们持续异常对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和听功能障碍甚有价值。并且听阈值升高比PL、IPL延长更具有评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儿 听觉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早期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后听力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武 张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缺血 缺氧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CT分度与CT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承志 杨启胜 +2 位作者 丁良新 欧阳天昭 蔡云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缺血 缺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曾志 周卓妍 +3 位作者 宋燕燕 刘青 吕俊健 蔡岳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5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EPO治疗组、缺氧缺血组(各组n=15),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予缺氧缺血,EPO治疗组在造缺氧缺血性...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5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EPO治疗组、缺氧缺血组(各组n=15),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予缺氧缺血,EPO治疗组在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立即按质量分数5 000 IU/kg腹腔注射EPO1次,缺氧缺血组仅予生理盐水。通过组织学切片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判断各组脑功能差异,观察EPO的疗效。结果:相比假手术对照组大鼠,HIBD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明显,缺氧缺血侧大脑半球出现明显萎缩,神经元变性坏死,大量空泡形成。EPO治疗组则改变轻微。BAEP检查发现,EPO治疗组各日龄绝大部分的波峰潜伏期(PL)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除28、35日龄的Ⅴ波,21日龄的Ⅲ波外);从21日龄起EPO治疗组绝大部分的PL与HIBD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除21d的Ⅰ、Ⅴ波外);21日龄起,HIBD组大鼠各波峰间潜伏期(IPL)均明显长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而EPO治疗组大鼠的大部分IPL相比HIBD组明显缩短(P<0.05,21、35日龄的Ⅱ-Ⅳ除外)。结论:外源性EPO的治疗可明显改善HIBD大鼠的脑功能及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 听觉诱发电位(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美苑 刘青 +4 位作者 曾志 周卓妍 蔡岳鞠 宋燕燕 杨默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T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于10、14、21日龄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皮层... 目的:观察外源性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T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于10、14、21日龄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皮层神经元巢蛋白(Nestin)的表达;14、21、28、35日龄检测脑干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IBD组大鼠可见损伤侧的脑皮质组织学分层消失、结构紊乱,切片中出现大量条索状空洞,高倍镜下核异常深染、核固缩;TPO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TPO治疗组在各取样时间点的脑质量损伤百分比均分别小于HIBD组(P<0.05).HIBD组大鼠造模3 d后可见少量Nestin蛋白阳性表达出现在神经细胞胞浆、轴突和树突内,造模后第7天Nestin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在相同时间点TPO治疗组Nestin的阳性表达与HIBD组趋势相似.BAEP检测发现,TPO治疗组各日龄绝大部分的波峰潜伏期(PL)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除21日龄的Ⅲ波,28日龄的Ⅱ-Ⅲ波,35日龄的Ⅱ-Ⅳ波外);从14日龄起TPO治疗组绝大部分的PL与HIBD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除14日龄的Ⅴ波尚未能测出外);14日龄起,HIBD组大鼠各波峰间潜伏期(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PO治疗组大鼠的大部分IPL相比HIBD组明显缩短(P<0.05,14日龄的各个IPL,28日龄的Ⅲ-Ⅴ除外).结论:外源性TPO能够在HIBD发生早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减轻缺氧缺血导致的脑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小板生成素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 巢蛋白 听觉诱发电位(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敏泉 钟劲 +2 位作者 余宇晖 梁穗新 邝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意义以及对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F-FDG-PET对20例新生儿检查。凡PET诊断为HIE者,归为HIE组,共15例;PET提示18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共5例。第一次PET检查在...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意义以及对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F-FDG-PET对20例新生儿检查。凡PET诊断为HIE者,归为HIE组,共15例;PET提示18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共5例。第一次PET检查在生后第7~14天,11例同时检查头颅MRI或CT,共16例提示PET或CT/MR异常。此16例患儿于生后4~6个月做第二次PET检查,9例同时行MRI/CT检查。结果:第1次PET检查的20例新生儿中,15例提示大脑不同部位的葡萄糖低代谢病灶,并有HIE的临床表现;11例同时检查头颅MIR/CT,8例与PET相符。第二次PET检查的16例患儿中,8例提示有大脑不同部位低葡萄糖代谢改变;9例同时检查头颅MIR/CT,6例与PET相符。第2次PET检查提示存在大脑低密度代谢病灶的8例患儿中,7例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其中5例早期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经早期干预没有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出现脑瘫;1例经随访没有精神-运动发育异常的表现。结论:FDG-PE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预后的早期评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优于MRI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婴儿 新生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对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小安 赵鑫 +2 位作者 陆林 程美英 赵俊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7-529,共3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对其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HIE的124例早产患儿进行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初次CT检查时间为出生后1~7d,纠正胎龄为40周时行CT复查。另选40例健康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对其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HIE的124例早产患儿进行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初次CT检查时间为出生后1~7d,纠正胎龄为40周时行CT复查。另选40例健康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分析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124例HIE患儿第一次CT显示101例CT影像异常,其中轻度23例,中度45例,重度33例。②最后一次复查CT影像显示:23例轻度HIE患儿中正常17例,外部性脑积水6例。45例中度HIE患儿中正常23例,外部性脑积水12例,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5例,脑萎缩4例,脑穿通畸形1例。33例重度HIE患儿均出现不可逆性后遗改变,其中脑萎缩7例,脑穿通畸形5例,PVL19例,2例死亡。③CT表现病灶范罔超过4个脑叶的64例HIE患儿中43例(67.1%)产生脑软化、脑萎缩、脑穿通畸形、脑钙化灶等不可逆后遗症;4个脑叶以内的37例HIE患儿中均无不可逆后遗症发生。④58例CT值≤10 Hu的HIE患儿中有35例(60.3%)出现不可逆后遗症,43例CT值〉10 Hu的HIE患儿中仅有8例(18.6%)出现不可逆后遗症。结论:①早产儿HIE病灶密度越低,发生后遗症概率越高。②轻度HIE早产儿预后较好,重度预后较差。中度预后评估可结合病灶密度及合并颅内出血和PVL情况来判定。③HIE合并多部位、多类型出血预后较差,尤其合并脑室内出血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缺氧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早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喻宁芬 张又祥 +3 位作者 邓礼 肖雪 陈英 于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88-389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螺旋CT表现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确诊的HIE患儿的螺旋CT资料及临床资料,两者分度间行一致性分析。结果:97例中,临床分度轻度30例,中度59例,重度8例;CT检查5例未见异常,CT分度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螺旋CT表现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确诊的HIE患儿的螺旋CT资料及临床资料,两者分度间行一致性分析。结果:97例中,临床分度轻度30例,中度59例,重度8例;CT检查5例未见异常,CT分度27例轻度,54例中度,11例重度。新生儿HIECT征象主要为颅内大小不一的低密区、脑室受压变形及各种类型的颅内出血。CT分度和临床分度存在一定一致性。结论:螺旋CT头颅检查在HIE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 新生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自动化定量净摄水率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
13
作者 滕晓萍 张久楼 +3 位作者 王悦 张墀 鲁珊珊 施海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6-1470,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CT灌注(CTP)自动化定量净摄水率(CTP-aNWU)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5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记录入院时及随访临床资料,分析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净摄水率(ASPECTS... 目的观察基于CT灌注(CTP)自动化定量净摄水率(CTP-aNWU)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5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记录入院时及随访临床资料,分析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净摄水率(ASPECTS-NWU),基于平扫CT(NCCT)及CTP获得梗死核心CTP-aNWU;根据发病90天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54)及预后不良组(mRS>2分,n=91),比较组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筛选AIS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组间年龄、入院NIHSS评分、入院ASPECTS,病灶ASPECTS-NWU、CTP-aNWU、梗死核心体积及低灌注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梗死核心体积[OR=0.977(0.963~0.992),P=0.002]及CTP-aNWU[OR=0.876(0.793~0.969),P=0.010]均为AIS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以单一CTP-aNWU预测AIS发病90天神经功能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34[95%CI(0.550,0.713)],联合梗死核心体积为0.790[95%CI(0.714,0.853)],后者高于前者(Z=3.500,P<0.001)。结论CTP-aNWU为AIS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梗死核心体积有助于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净摄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扫描彩色血流图预测经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脑水肿程度的价值
14
作者 范羡 王天乐 +3 位作者 朱丽 李小龙 邹俊珺 汪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扫描彩色血流图在预测经血管内治疗前循环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脑水肿程度的价值,并建立诺谟图风险模型评估中重度脑水肿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经血管内治疗(术后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扫描彩色血流图在预测经血管内治疗前循环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脑水肿程度的价值,并建立诺谟图风险模型评估中重度脑水肿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经血管内治疗(术后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行颅脑CT灌注(CTP)扫描,基于CTP扫描源数据重建彩色血流图(FVM)并进行评分。基于DSA检查行ASITN/SIR侧支循环评估。基于复查CT患者脑肿胀程度进行评分(0~3分),将0~1分定义为轻度水肿组;2~3分定义为中重度水肿组。统计两组间在心血管危险因素、NIHSS评分、ASPECT评分、FVM评分、核心梗死区体积、低灌注区体积、缺血半暗带体积之间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中重度脑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诺谟图(Nomogram)风险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其效能。结果:轻度水肿组44人,中重度水肿组19人。单因素分析显示轻度水肿组年龄、核心梗死区体积小于中重度水肿组(P>0.05);FVM评分高于中重度水肿组(P>0.05)。二元logistics分析显示核心梗死区体积(OR=1.038,95%CI=1.006~1.072,P=0.021)、FVM评分(OR=0.268,95%CI=0.116~0.623,P=0.002)是中重度水肿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诺谟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17~0.969,P<0.01)。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预测符合度(P=0.723)良好。结论:低FVM评分、高核心梗死区体积是经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闭塞AIS患者发生中重度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两者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有效评估中重度脑水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血流图 缺血性卒中 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正荣 李玉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9-991,共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围产期多因素相关,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治及判断患儿预后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常用于新生儿颅内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为超声、CT和MRI,方法各有长处,同时存在各自局限性。超声是围产期检查的首选方式,但对微小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围产期多因素相关,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治及判断患儿预后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常用于新生儿颅内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为超声、CT和MRI,方法各有长处,同时存在各自局限性。超声是围产期检查的首选方式,但对微小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脑膜下出血分辨率极差。CT对颅内出血诊断率最高,但有辐射。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梗塞敏感;弥散张量成像(DTI)能更好地显示白质改变,波谱无创,还可监测代谢状态;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微量出血敏感,却耗时长、噪声大。合理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扬长避短,相互验证,指导临床及时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永久性脑损害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超声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核磁共振 围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文乾 孔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5期1284-128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EB-9100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仪及ZN-7800型8导EEG仪,对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检测,并分析测定的结果。结果BAEP正常者6例(16.7%)...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EB-9100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仪及ZN-7800型8导EEG仪,对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检测,并分析测定的结果。结果BAEP正常者6例(16.7%),异常者30例(83.3%)。EEG正常者2例(5.6%),异常者34例(94.4%),不同程度的HIE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AEP和EEG对HIE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惟一可靠的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儿 诱发电位 听觉 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站式全脑CT灌注动态列线图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 被引量:4
17
作者 殷鹏展 张超 +4 位作者 徐楚楚 洪薇 方兴根 叶明全 周运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 观察基于一站式全脑CT灌注(CTP)动态列线图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233例aSAH患者行一站式全脑CTP检查。按7∶3比例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164)和验证集(n=69)并于集内根据是否发... 目的 观察基于一站式全脑CT灌注(CTP)动态列线图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233例aSAH患者行一站式全脑CTP检查。按7∶3比例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164)和验证集(n=69)并于集内根据是否发生DCI划分亚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线性诊断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aSAH后DCI的独立因素,建立传统列线图,生成基于网络的动态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动态列线图预测aSAH后DCI的效能。结果 高血压×平均流入时间(mTTS)、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mFS)及平均流量提取乘积(mFEP)均为aSAH后DCI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动态列线图预测训练集aSAH后DC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0.00%、89.50%及0.890,在验证集分别为76.20%、83.33%及0.870。结论 基于一站式全脑CTP动态列线图可有效预测aSAH后D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听损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平 唐安洲 +2 位作者 孙华 郑明华 黄东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及其与高胆红素血症或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分别或同时存在时的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1例(322耳)新生儿分为单纯HIE组、HIE+高胆红素血症组、HIE+VLBW组、HIE+VLBW+高胆红素...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及其与高胆红素血症或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分别或同时存在时的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1例(322耳)新生儿分为单纯HIE组、HIE+高胆红素血症组、HIE+VLBW组、HIE+VLBW+高胆红素血症4组,对每组患儿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结果HIE新生儿ABR总反应阈为(53.57±18.46)dBnHL,总异常率为43.48%,当HIE与高胆红素血症、VLBW3种高危因素同时并存时,其异常发生率、重度异常发生率、平均反应阈均较单纯HIE显著提高。结论新生儿HIE与高胆红素血症、VLBW等高危因素分别或同时并存时,听损伤的机率相应增加,听损伤的程度也随之加重。此类患儿更应及早干预、重点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诱发电位 缺氧缺血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 被引量:74
19
作者 邵肖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37-339,共3页
1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医生资质及必备能力要求 应当具备新生儿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①具备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脑干体征等)的能力;②具备熟练掌握(并能具体指导团队... 1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医生资质及必备能力要求 应当具备新生儿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①具备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脑干体征等)的能力;②具备熟练掌握(并能具体指导团队)亚低温治疗流程和复温流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 亚低温治疗 病方 神经功能评估 主治医师 意识状态 原始反射 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成像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蹼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则君 刘冬柏 +6 位作者 谢旭纲 徐裕 李晓成 杨江胜 王姗 范威 高恒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蹼(CaW)的CT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7月经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40例CaW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9~80岁。根据CaW的侧别与急性脑缺血灶的关系,分为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蹼(CaW)的CT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7月经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40例CaW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9~80岁。根据CaW的侧别与急性脑缺血灶的关系,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2组CaW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的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CaW的形态学特征如长度、宽度、动脉蹼与血管壁的夹角、血管狭窄程度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CaW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19例,非缺血性脑卒中21例。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的CaW长度为3.8 mm(3.5,4.5),动脉蹼与血管壁的夹角为51.2°(38.5°,59.8°),大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的3.2 mm(2.4,4.1)及42.7°(34.8°,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0.042、0.038,P均<0.05);两组间动脉蹼的宽度及造成的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46、0.085,P均>0.05)。结论:CTA对CaW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W的长度及动脉蹼与血管壁的夹角大于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蹼 缺血卒中 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