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卫民 陈仰昆 +1 位作者 袁伟杰 李润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中 发作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刺激伪迹的新方法
2
作者 姜言冰 王攀科 林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788-5794,共7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一种客观检测听力损失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波形特性会受刺激声参数的影响。采用单极性的刺激声测量的ABR中会存在刺激伪迹,而交替极性是目前消除刺激伪迹的唯一办...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一种客观检测听力损失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波形特性会受刺激声参数的影响。采用单极性的刺激声测量的ABR中会存在刺激伪迹,而交替极性是目前消除刺激伪迹的唯一办法。然而,考虑到不同极性的刺激对听觉系统作用的生理差异,交替极性的刺激可能导致诱发的ABR出现潜伏期抖动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消除刺激伪迹的方法——分和极性法,即先分开使用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刺激再叠加诱发得到的两种响应。实验招募了听力正常的受试者,比较了短声在单极性(正/负极性)、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4种极性处理方法下诱发的ABR,以及5种频率的短纯音在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两种方法下的ABR,重点关注了它们的波形分化和潜伏期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短声ABR在不同极性处理方法下的差异不明显,说明其对刺激极性不敏感;低频短纯音ABR在分和极性下的波形形态比交替极性下的更好,说明低频短纯音ABR对刺激极性较为敏感,且这种敏感程度随着刺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于短声ABR,推荐使用单极性刺激;对于短纯音ABR,推荐使用分和极性法。本文研究检验了分和极性法的可行性,为测量诱发电位时消除刺激伪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刺激伪迹 交替极性 分和极性 短声 短纯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及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 韩柯柯 +2 位作者 郝永岗 杨丽慧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3-822,共10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SVD患者100例作为CSVD组,前瞻性连续纳入2...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SVD患者100例作为CSVD组,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并与CSVD组年龄、性别匹配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CSVD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Tau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MMSE量表评分<24分且MoCA量表评分<25分为存在认知障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是否存在情感障碍,HAMA评分≥14分或HAMD评分≥20分为存在情感障碍;比较CSVD组与对照组上述4项量表评分。收集并比较CSVD组和对照组aEEG、BAEP情况,根据aEEG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情况、下边界振幅水平、窄带宽度情况的综合评分判断aEEG结果,评分0~3分为aEEG异常;观察、记录BAEP波形中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各波潜伏期>均值+3个标准差和(或)波间期>均值+3个标准差为BAEP异常。根据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结果将所有CSVD患者分为认知障碍患者和非认知障碍患者,根据HAMA评分和HAMD评分结果将所有CSVD患者分为情感障碍患者和非情感障碍患者。将CSVD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存在共线性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分析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1)CSVD组高血压病患者比例、CRP、Gal-3、胱抑素C、Hcy、Tau蛋白、GFAP及HAMA、HAM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MSE、MoC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VD组aEEG的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以及窄带宽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VD组的BAEP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各波形参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CSVD患者中认知障碍患者52例,非认知障碍患者48例;情感障碍患者36例,非情感障碍患者64例;同时合并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的患者17例。认知障碍患者年龄、Tau蛋白、GFAP、aEEG异常比例和BAEP异常比例均高于非认知障碍患者(均P<0.05);情感障碍患者年龄、aEEG异常比例和BAEP异常比例均高于非情感障碍患者(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EG异常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是aEEG正常CSVD患者的4.364倍(OR=4.364,95%CI:1.554~12.252,P=0.005);BAEP异常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是BAEP正常CSVD患者的3.218倍(OR=3.218,95%CI:1.218~8.503,P=0.018)。通过ROC曲线分析由aEEG异常和BAEP异常共同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敏感度为76.38%,特异度为82.5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EG异常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是aEEG正常CSVD患者的3.203倍(OR=3.203,95%CI:1.288~7.966,P=0.012),BAEP异常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是BAEP正常CSVD患者的2.553倍(OR=2.553,95%CI:1.011~6.446,P=0.047)。通过ROC曲线分析由aEEG异常和BAEP异常共同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敏感度为74.21%,特异度为83.49%。结论aEEG和BAEP异常是构建CSVD患者认知和情感障碍预测模型的重要因素,采用aEEG和BAEP联合所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认知和情感障碍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疾病 诱发电位 听觉 认知障碍 情感障碍 电生理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CT检查对照分析
4
作者 上官明 郭青云 莫仲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听觉诱发电位 CT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汤健 张跃 +6 位作者 朱敏 傅大林 李红英 赵晓科 杜森杰 张玲 张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头针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对2组进行Gesell...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头针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对2组进行Gesell量表评估和BAEP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儿Gesell量表均有所改善(P<0.01,P<0.05);各波PL、IPL及Ⅴ波反应阈值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P<0.05。结论头针治疗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更加有效,并且可以有效的改善异常的BA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认知功能障碍 Gesell量表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琴 蔡方成 +2 位作者 冯成功 王莉 兰兴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对1240例患儿BAEP资料进行了分析,正常518例,异常722例。其中新生儿、乳幼儿486例;轻~重度异常占74.5%,双侧极重度异常占25.5%。BAEP异常最高的疾患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危险因素、语言障碍、脑干肿瘤、智力障碍和脑性瘫痪。本... 本文对1240例患儿BAEP资料进行了分析,正常518例,异常722例。其中新生儿、乳幼儿486例;轻~重度异常占74.5%,双侧极重度异常占25.5%。BAEP异常最高的疾患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危险因素、语言障碍、脑干肿瘤、智力障碍和脑性瘫痪。本文尚对该类疾患BAEP异常的类型和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AEP是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和脑干听中枢功能异常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对早期干预,促进听力、语言和智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儿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颖 李晓裔 +3 位作者 邵西仓 李玉琢 王盼 张代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观察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其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31例意识障碍患者行BR、BAEP检查,同时进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个月后进行预后判断... 目的观察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其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31例意识障碍患者行BR、BAEP检查,同时进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个月后进行预后判断。结果 BAEP、BR分级与GC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2,P<0.05)。BAEP、BR各级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644,P<0.01)。结论 BAEP、BR检查方便易行,能敏感地反映脑干功能,并能反映脑干不同传导通路,两者联合检查能更加客观地为预后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反射 听觉诱发电位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预测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恢复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英 肖农 +4 位作者 陈玉霞 刘玲 江伟 侯雪勤 黄琴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损伤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52例,入住康复科48h内完成临床评估和SEP、B... 目的探讨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损伤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52例,入住康复科48h内完成临床评估和SEP、BAEP评估,病程满12个月、脱离最低意识状态、死亡为评估止点。结果 52例患儿在病程1年内有27例恢复意识,意识恢复率为51.2%,各种病因所致的严重意识障碍患儿的意识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SEP检查分级越高,意识恢复率越低(P<0.001);首次SEP检查分级为Ⅰ级的患儿24例,其中20例意识恢复,有4例(3例多次复查SEP均为1级,1例转为3级)在病程1年时其意识仍未恢复。首次SEP检查为Ⅱ级或Ⅲ级的患儿28例,有3例患儿由Ⅱ级转为Ⅰ级,其中2例意识完全恢复,有2例患儿由Ⅲ级转为Ⅰ级,其中有1例意识完全恢复。其余23例持续为Ⅱ级或Ⅲ级,在病程1年时最终只有3例意识完全恢复。52例患儿中有50例BAEP检查正常,Ⅱ级、Ⅲ级各1例。结论 SEP可以作为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是否恢复的有效预测指标。BAEP对于处于恢复期的严重意识障碍患儿的意识是否恢复缺乏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严重意识障碍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神经行为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乐 傅燕娜 +2 位作者 郑洪 张健 芦玮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13-24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为221.0~341.9μmol/L,39例)、中度黄疸组(TSB为342.0~427.5μmol/L,35例)和重度黄疸组(TSB〉427.5μmol/L,31例)。患儿治疗后TSB水平降至85.0μmol/L以下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和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3月龄时复查NBNA并进行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3组患儿新生儿期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PL)和Ⅲ~Ⅴ波、Ⅰ~Ⅴ波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Ⅰ波、Ⅲ波、Ⅴ波PL和Ⅲ~Ⅴ波、Ⅰ~Ⅴ波I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BAEP异常8例(20.5%),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15例(42.9%),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25例(80.6%),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38,P〈0.01)。3组患儿3月龄时Ⅲ波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Ⅲ波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2例(5.1%),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5例(14.3%),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18例(58.1%),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05,P〈0.01)。3组患儿新生儿期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NBNA评分低于轻、中度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显示,轻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9例(23.1%),中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12例(34.3%),重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25例(80.6%),3组神经行为测定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7,P〈0.01)。结论新生儿期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损伤越严重,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诱发电位 听觉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文雄 陈燕惠 +3 位作者 陈达光 陈景云 殷晓荣 林秋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表现。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 3组 :(I)孤独症组 (AD ;2 2例 ) ;(II)单纯智力低下组 (MR ,2 0例 ) ;(III)正常对照组 (NG ,30例 )。智商测验采用 0 - 4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量...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表现。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 3组 :(I)孤独症组 (AD ;2 2例 ) ;(II)单纯智力低下组 (MR ,2 0例 ) ;(III)正常对照组 (NG ,30例 )。智商测验采用 0 - 4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量表 ;研究对象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 :(1 )ADBAEP之III、V波潜伏期及I-III,I-V波峰间期 (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2 )ADBAEP之III波潜伏期及I-III波IPL较MR组延长 (P <0 0 0 5)。 (3) :MRV波潜伏期及III-V、I-V波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结论 :(1 )孤独症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尤其是脑干传导时间 (BTT)的延长 ,提示脑干机能障碍导致信息向大脑传递通路的损害可能是造成孤独症患儿在认知、社会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2 )孤独症患儿BAEP异常原因可能与孤独症本病特性有关而非伴随智力低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听觉诱发电位 传导时间 机能障碍 儿童 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慢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剑琴 何斯纯 +4 位作者 周卓妍 郑辉 王跃春 周丽丽 马保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慢成分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快慢成分,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渐降低大鼠体温,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体温每降低1℃测试1次BAEP快...  目的: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慢成分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快慢成分,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渐降低大鼠体温,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体温每降低1℃测试1次BAEP快慢成分,观察波峰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和波幅的变化.结果:随体温逐渐降低(36~25℃),BAEP快慢成分PL逐渐延长,快成分Ⅰ-Ⅲ、Ⅱ-Ⅳ和Ⅰ-ⅣIPL也逐渐延长,但两者波幅未随体温降低而发生规律性显著变化.结论:体温过低对大鼠BAEP的快慢成分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过低 快成分 慢成分 听觉诱发电位 大鼠 神经科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动态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传升 张萍 +9 位作者 韩永凯 穆俊林 顾家鹏 时婷婷 赵建民 吴强 赵建华 石金河 靳玫 顾仁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45-194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清醒后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新乡市中...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清醒后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CO中毒昏迷且经抢救清醒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2例)及非DEACMP组(51例)。患者分别于急性中毒清醒后1~5 d、8~12 d、18~22 d、28~32 d、38~42 d及52~57 d进行6次EEG和BAEP检测,比较不同时点DEACMP组及非DEACMP组EEG、BAEP异常率,计算EEG、BAEP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DEACMP组第1次、第4次、第5次、第6次EEG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第1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BAEP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例急性CO中毒患者首次EEG检查共58例(69.9%)异常,其中27例发展为DEACMP。EEG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84.4%(27/32),特异度为39.2%(20/51)。首次BAEP检查共23例(27.7%)异常,其中19例发展为DEACMP。BAEP检查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9.4%(19/32),特异度为92.2%(47/51)。EEG联合BAEP检测,若其中一项阳性即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36.1%;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0.1%,特异度为95.2%。动态EEG测定或BAEP测定若出现异常-好转-重新异常的情况,则高度预示DEACMP的发生。结论急性CO中毒后早期动态检测EEG及BAEP对预测DEACM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 电图 诱发电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序列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明辉 徐秉铮 +2 位作者 陈和晏 林魁杰 潘伟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4-221,共8页
传统的诱发电位检测法—时间锁定平均法是一种耗时的方法,不适于某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检测诱发电位的方法—M-序列检测法。文中给出了利用M-序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原理,并介绍了实验系统。理论表明,这项技术能够获得... 传统的诱发电位检测法—时间锁定平均法是一种耗时的方法,不适于某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检测诱发电位的方法—M-序列检测法。文中给出了利用M-序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原理,并介绍了实验系统。理论表明,这项技术能够获得传统平均法(L+1)2/4L倍的检测信噪比,其中L是序列的长度。在猫和正常人身上所做的试验显示,它比传统的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检测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诱发电位 M-序列 BA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辉 潘家华 +1 位作者 闵红 周晓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相关性及其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3例新生儿的总胆红素(TSB)、白蛋白水平,计算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将B/A值≥3.0×10-3的83例新生儿...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相关性及其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3例新生儿的总胆红素(TSB)、白蛋白水平,计算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将B/A值≥3.0×10-3的83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根据B/A值分4个亚组;另30例B/A﹤3.0×10-3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新生儿的BAEP,分析TSB水平、B/A值与BAEP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各亚组间新生儿的BAEP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B/A值增大,BAEP异常率增高;观察组各亚组间新生儿BAEP的Ⅴ波潜伏期及Ⅰ-Ⅴ、Ⅲ-Ⅴ波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SB水平、B/A值的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BAEP异常与B/A值密切相关(χ2=13.489,P<0.05)。结论 B/A值与BAEP异常相关性高,具有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害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白蛋白 听觉诱发电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生理参考值测定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秀珍 季晓林 +2 位作者 黄声榕 王曙华 陈炳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39,共3页
本文就我科1989年2月~1990年6月采用单耳刺激双侧记录测定170例正常人短潜伏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左右耳差值(ILD),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不同刺激声强,不同刺激声极性以及不同年龄、性别、室... 本文就我科1989年2月~1990年6月采用单耳刺激双侧记录测定170例正常人短潜伏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左右耳差值(ILD),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不同刺激声强,不同刺激声极性以及不同年龄、性别、室温等因素对各生理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 诱发电位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听觉稳态反应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在测听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医婕 吴皓 +4 位作者 李蕴 汪照炎 黄琦 陈向平 沈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5-1237,1247,共4页
目的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 目的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比较两组的ASSR、Tb-ABR反应阈及PTA阈值,同时就ASSR、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SR和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听力障碍组中,Tb-ABR的反应阈与PTA阈值接近,而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差值较大。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要普遍优于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结论ASSR和Tb-ABR均为较好的评估行为听阈的客观测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听觉稳态反应 短纯音听觉诱发电位反应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斯纯 周卓妍 +4 位作者 周丽丽 王彦平 郑辉 姚平 何剑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目的 :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 (MLR)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和MLR ,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步降低大鼠体温 ,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 ,体温每降低 1℃测试 1次BAE... 目的 :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 (MLR)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和MLR ,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步降低大鼠体温 ,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 ,体温每降低 1℃测试 1次BAEP和MLR ,观察波峰潜伏期 (PL)和波幅的变化及各波消失的临界体温。结果 :随体温逐渐降低 (36℃ - 2 2℃ ) ,BAEP和MLR各波PL逐步延长 ;BAEPⅠ、Ⅱ、Ⅳ 3主波和MLRN1、P32主波的波幅在体温过低至 2 6℃以下时方先后出现显著降低 ;BAEP和MLR各波在体温 19℃ - 2 1℃全部消失 ,且两者同步消失。结论 :体温过低对大鼠BAEP和MLR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潜伏期反应 低温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邓爱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以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 30例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 6个月后进行随访 ,...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以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 30例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 6个月后进行随访 ,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评分并复查BAEP。分析BAEP分级与GCS评分、GOS评分的关系以及清醒前后BAEP变化的特点。结果康复治疗前BAEP异常率为 93.3% ( 2 8/30例 ) ,康复治疗 1个月后BAEP异常率为 86 .7% ( 2 6 /30例 ) ,其中Ⅳ级减少 5例 ( 16 .7% ) ,而Ⅰ级增加 2例 ( 6 .7% )。BAEP分级越高 ,则预后越差。有 12例 ( 4 0 % )患者意识恢复 ,意识改善后BAEP的主要变化是Ⅴ波的出现 ,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结论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Ⅴ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损伤 植物状态 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血一氧化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卓妍 何斯纯 +3 位作者 林兴会 周丽丽 郑辉 柏志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及血一氧化氮 (NO)与DCN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在体糖尿病动物模型从成模开始动态观测BAEP变化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NO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建模后 4...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及血一氧化氮 (NO)与DCN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在体糖尿病动物模型从成模开始动态观测BAEP变化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NO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建模后 4周实验性糖尿病 (ED)组BAEPI、II、IV、V波PL和I-III、III-VIPL延长 (P <0 0 5 ) ,成模 6周后 ,ED组BAEP各波PL、IPL均出现明显延长 (P <0 0 1)。ED组血NO在成模 2周升到最高值 ,以后逐渐下降 ,与BAEP各PL、IPL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BAEP是早期诊断DCN的客观灵敏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听觉诱发电位 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暂时性异常:附35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鲍克容 刘晓青 +2 位作者 孙建华 何稼敏 颜崇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5,共2页
对35例窒息儿在生后早期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显示:异常BAEP发生率为54.3%(19/35例),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延长,V波反应阈增高等,以V波反应阈轻度增高为主。生后3~10个月间再次接受BAEP复查,3例仍呈异常,32例均恢复正常... 对35例窒息儿在生后早期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显示:异常BAEP发生率为54.3%(19/35例),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延长,V波反应阈增高等,以V波反应阈轻度增高为主。生后3~10个月间再次接受BAEP复查,3例仍呈异常,32例均恢复正常。提示窒息早期BAEP异常大多为可逆性的暂时性异常,随临床状况好转,多数可恢复正常,持续异常者值得跟踪和深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听觉诱发电位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