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全麻方式对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铮 陈琦 王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0-551,共2页
目的观察三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影响。方法180例择期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A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和静一吸复合麻醉组(c... 目的观察三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影响。方法180例择期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A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和静一吸复合麻醉组(c组)三组。术中BIS维持在35~45。监测术前(T1)、麻醉后1h(R)和微血管减压后(瓦)BTEP的Wz、w3潜伏期及W3-W1的波阉期(IPLD)。结果三组患者T1和T2分别有48例(A组)、53例(B组)、52例(C组)测得BTEP波形及W1、W3潜伏期和IPLD,其余患者BTEP波形不明显,潜伏期未测得。T3时三组患者均可测得BTEP波形及W1、W3潜伏期和IPLD,且明显短于T1、T2时(P〈0.05)。T1、T2时未测得BTEP波形的患者L时可见BTEP融合波,W1潜伏期仍未测得。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中采用三种不同全麻方式对BTEP的监测无显著影响,BTEP可以有效地监测微血管减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刺激伪迹的新方法
2
作者 姜言冰 王攀科 林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788-5794,共7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一种客观检测听力损失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波形特性会受刺激声参数的影响。采用单极性的刺激声测量的ABR中会存在刺激伪迹,而交替极性是目前消除刺激伪迹的唯一办...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一种客观检测听力损失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波形特性会受刺激声参数的影响。采用单极性的刺激声测量的ABR中会存在刺激伪迹,而交替极性是目前消除刺激伪迹的唯一办法。然而,考虑到不同极性的刺激对听觉系统作用的生理差异,交替极性的刺激可能导致诱发的ABR出现潜伏期抖动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消除刺激伪迹的方法——分和极性法,即先分开使用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刺激再叠加诱发得到的两种响应。实验招募了听力正常的受试者,比较了短声在单极性(正/负极性)、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4种极性处理方法下诱发的ABR,以及5种频率的短纯音在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两种方法下的ABR,重点关注了它们的波形分化和潜伏期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短声ABR在不同极性处理方法下的差异不明显,说明其对刺激极性不敏感;低频短纯音ABR在分和极性下的波形形态比交替极性下的更好,说明低频短纯音ABR对刺激极性较为敏感,且这种敏感程度随着刺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于短声ABR,推荐使用单极性刺激;对于短纯音ABR,推荐使用分和极性法。本文研究检验了分和极性法的可行性,为测量诱发电位时消除刺激伪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刺激伪迹 交替极性 分和极性 短声 短纯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外周支冷冻治疗前后脑干听性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设 林紫燕 +1 位作者 陈佐华 吴正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1,共3页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术,并通过脑干听性诱发电位对冷冻治疗前后进行了临床记录观察.结果:治疗前患侧波V潜伏期、波Ⅰ-V间期传导时间延长;双侧波V潜伏期差、双侧波Ⅰ-V间期差患侧传导时间延长.治疗后患侧波V潜...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术,并通过脑干听性诱发电位对冷冻治疗前后进行了临床记录观察.结果:治疗前患侧波V潜伏期、波Ⅰ-V间期传导时间延长;双侧波V潜伏期差、双侧波Ⅰ-V间期差患侧传导时间延长.治疗后患侧波V潜伏期、波Ⅰ—V波间期、双侧波V潜伏期差、双侧波Ⅰ-V问期差均恢复正常范围.该法简单、准确,对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及疗效评定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诱发电位 三叉神经 冷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家伟 刘艳春 +2 位作者 李丽 马东 张改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值。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同体两侧(患侧、健侧)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1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及患者健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研究中,短潜伏期波有明显变化,更具有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多导联记录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家伟 李丽 +3 位作者 刘艳春 唐敬师 程斌 赵龙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9-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多导联记录在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实验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正常值。方法采用不同刺激波宽的电刺激,双侧多导联记录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果不同时间的实验刺激(RUN1和RUN2),各个相应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左右... 目的探讨双侧多导联记录在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实验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正常值。方法采用不同刺激波宽的电刺激,双侧多导联记录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果不同时间的实验刺激(RUN1和RUN2),各个相应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左右两侧各个相应波潜伏期中,RUN2-T1-C2(0.04 ms)和RUN1-T1-C3(0.1 ms)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电刺激波宽为0.04 ms时各波的标准差多小于电刺激波宽为0.1 ms时各波的标准差。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采用同体双侧对比实验时,建议使用0.04 ms的电刺激波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双侧 多导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体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家伟 刘艳春 +1 位作者 朱进才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正常参考值。结果C3导联波形主要有两个,T1′(-)、T2′(+),它们的潜伏期分别是(3.0205±0.8289)ms、(6.7360±1.3939)ms,T2-T1峰间潜伏期为(3.7438±1.2060)ms。结论采用C3导联记录,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获得了比较稳定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志愿者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及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 韩柯柯 +2 位作者 郝永岗 杨丽慧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3-822,共10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SVD患者100例作为CSVD组,前瞻性连续纳入2...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SVD患者100例作为CSVD组,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并与CSVD组年龄、性别匹配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CSVD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Tau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MMSE量表评分<24分且MoCA量表评分<25分为存在认知障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是否存在情感障碍,HAMA评分≥14分或HAMD评分≥20分为存在情感障碍;比较CSVD组与对照组上述4项量表评分。收集并比较CSVD组和对照组aEEG、BAEP情况,根据aEEG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情况、下边界振幅水平、窄带宽度情况的综合评分判断aEEG结果,评分0~3分为aEEG异常;观察、记录BAEP波形中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各波潜伏期>均值+3个标准差和(或)波间期>均值+3个标准差为BAEP异常。根据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结果将所有CSVD患者分为认知障碍患者和非认知障碍患者,根据HAMA评分和HAMD评分结果将所有CSVD患者分为情感障碍患者和非情感障碍患者。将CSVD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存在共线性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分析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1)CSVD组高血压病患者比例、CRP、Gal-3、胱抑素C、Hcy、Tau蛋白、GFAP及HAMA、HAM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MSE、MoC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VD组aEEG的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以及窄带宽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VD组的BAEP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各波形参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CSVD患者中认知障碍患者52例,非认知障碍患者48例;情感障碍患者36例,非情感障碍患者64例;同时合并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的患者17例。认知障碍患者年龄、Tau蛋白、GFAP、aEEG异常比例和BAEP异常比例均高于非认知障碍患者(均P<0.05);情感障碍患者年龄、aEEG异常比例和BAEP异常比例均高于非情感障碍患者(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EG异常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是aEEG正常CSVD患者的4.364倍(OR=4.364,95%CI:1.554~12.252,P=0.005);BAEP异常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是BAEP正常CSVD患者的3.218倍(OR=3.218,95%CI:1.218~8.503,P=0.018)。通过ROC曲线分析由aEEG异常和BAEP异常共同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敏感度为76.38%,特异度为82.5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EG异常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是aEEG正常CSVD患者的3.203倍(OR=3.203,95%CI:1.288~7.966,P=0.012),BAEP异常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是BAEP正常CSVD患者的2.553倍(OR=2.553,95%CI:1.011~6.446,P=0.047)。通过ROC曲线分析由aEEG异常和BAEP异常共同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敏感度为74.21%,特异度为83.49%。结论aEEG和BAEP异常是构建CSVD患者认知和情感障碍预测模型的重要因素,采用aEEG和BAEP联合所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对CSVD患者认知和情感障碍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疾病 诱发电位 听觉 认知障碍 情感障碍 电生理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神经行为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乐 傅燕娜 +2 位作者 郑洪 张健 芦玮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13-24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为221.0~341.9μmol/L,39例)、中度黄疸组(TSB为342.0~427.5μmol/L,35例)和重度黄疸组(TSB〉427.5μmol/L,31例)。患儿治疗后TSB水平降至85.0μmol/L以下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和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3月龄时复查NBNA并进行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3组患儿新生儿期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PL)和Ⅲ~Ⅴ波、Ⅰ~Ⅴ波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Ⅰ波、Ⅲ波、Ⅴ波PL和Ⅲ~Ⅴ波、Ⅰ~Ⅴ波I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BAEP异常8例(20.5%),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15例(42.9%),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25例(80.6%),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38,P〈0.01)。3组患儿3月龄时Ⅲ波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Ⅲ波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2例(5.1%),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5例(14.3%),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18例(58.1%),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05,P〈0.01)。3组患儿新生儿期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NBNA评分低于轻、中度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显示,轻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9例(23.1%),中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12例(34.3%),重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25例(80.6%),3组神经行为测定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7,P〈0.01)。结论新生儿期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损伤越严重,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诱发电位 听觉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评估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翟锦明 毛敏 +3 位作者 张建国 陈观贵 刘绮明 丘理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对行为听阈预测的准确性。结果: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高频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较接近。但在低频,ASSR的相关性较ABR高。结论:ASSR和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客观听阈的评估,但ASSR较ABR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听性反应 纯音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儿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及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俊阁 李瑞花 +4 位作者 皮丽宏 王荣国 秦占芬 梁恒仁 刘卫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分别测试MASSR和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评价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频率为2、4kHz时,对行为听阈的预测具有相似的、较高的准确性;但在频率为0.5、1kHz时,MASSR的准确性较Tb-ABR高。结论MASSR和Tb-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儿言语频率客观听阈的预测,为低龄儿童及难以检测行为听力的患儿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听性反应 行为测听 感音神经性聋 反应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美风 杨清成 张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γ-氨基丁酸、5-羟色胺,谷氨酸和乙酰胆碱。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及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并且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安全型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阿尔茨海默病 诱发电位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芊 潘晓丽 马秀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1,共2页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听神经及脑干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13
作者 周卫东 吴皓 +3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王德齐 葛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16-117,共2页
  听神经瘤易于漏诊和误诊,桥小脑角MRI检查对其诊断最为明确,但费用昂贵,作为筛选听神经瘤的一种较经济而有价值的方法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本科1999年3月至12月共收治11例听神经瘤,均经手术切除证实,现将BAEP测定结果报道...   听神经瘤易于漏诊和误诊,桥小脑角MRI检查对其诊断最为明确,但费用昂贵,作为筛选听神经瘤的一种较经济而有价值的方法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本科1999年3月至12月共收治11例听神经瘤,均经手术切除证实,现将BAEP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诱发电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诱发电位技术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4
作者 任常军 万丽 +2 位作者 李然 张磊 郝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的愈后。方法:通过对两组患儿(ABE患儿40例,正常对照儿40例,均为足月儿)脑干... 目的: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的愈后。方法:通过对两组患儿(ABE患儿40例,正常对照儿40例,均为足月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F)结果的分析,找出两组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全部检测均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专职主管技师在患儿睡眠状态下完成,结果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方法)。结果:两组新生儿Ⅰ波潜伏期、Ⅴ波潜伏期、Ⅰ-Ⅴ波峰间期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急性胆红素脑病组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检测脑干受损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能客观敏感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往往脑干轻微受损而临床无症状和体征时,BAEP已有显著改变,故常规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BAEP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胆红素脑损伤,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红素 新生儿 诱发电位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琴 蔡方成 +2 位作者 冯成功 王莉 兰兴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对1240例患儿BAEP资料进行了分析,正常518例,异常722例。其中新生儿、乳幼儿486例;轻~重度异常占74.5%,双侧极重度异常占25.5%。BAEP异常最高的疾患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危险因素、语言障碍、脑干肿瘤、智力障碍和脑性瘫痪。本... 本文对1240例患儿BAEP资料进行了分析,正常518例,异常722例。其中新生儿、乳幼儿486例;轻~重度异常占74.5%,双侧极重度异常占25.5%。BAEP异常最高的疾患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危险因素、语言障碍、脑干肿瘤、智力障碍和脑性瘫痪。本文尚对该类疾患BAEP异常的类型和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AEP是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和脑干听中枢功能异常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对早期干预,促进听力、语言和智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儿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汤健 张跃 +6 位作者 朱敏 傅大林 李红英 赵晓科 杜森杰 张玲 张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头针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对2组进行Gesell...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头针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对2组进行Gesell量表评估和BAEP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儿Gesell量表均有所改善(P<0.01,P<0.05);各波PL、IPL及Ⅴ波反应阈值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P<0.05。结论头针治疗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更加有效,并且可以有效的改善异常的BA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认知功能障碍 Gesell量表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颖 李晓裔 +3 位作者 邵西仓 李玉琢 王盼 张代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观察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其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31例意识障碍患者行BR、BAEP检查,同时进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个月后进行预后判断... 目的观察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其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31例意识障碍患者行BR、BAEP检查,同时进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个月后进行预后判断。结果 BAEP、BR分级与GC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2,P<0.05)。BAEP、BR各级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644,P<0.01)。结论 BAEP、BR检查方便易行,能敏感地反映脑干功能,并能反映脑干不同传导通路,两者联合检查能更加客观地为预后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反射 听觉诱发电位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预测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恢复的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英 肖农 +4 位作者 陈玉霞 刘玲 江伟 侯雪勤 黄琴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损伤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52例,入住康复科48h内完成临床评估和SEP、B... 目的探讨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损伤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52例,入住康复科48h内完成临床评估和SEP、BAEP评估,病程满12个月、脱离最低意识状态、死亡为评估止点。结果 52例患儿在病程1年内有27例恢复意识,意识恢复率为51.2%,各种病因所致的严重意识障碍患儿的意识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SEP检查分级越高,意识恢复率越低(P<0.001);首次SEP检查分级为Ⅰ级的患儿24例,其中20例意识恢复,有4例(3例多次复查SEP均为1级,1例转为3级)在病程1年时其意识仍未恢复。首次SEP检查为Ⅱ级或Ⅲ级的患儿28例,有3例患儿由Ⅱ级转为Ⅰ级,其中2例意识完全恢复,有2例患儿由Ⅲ级转为Ⅰ级,其中有1例意识完全恢复。其余23例持续为Ⅱ级或Ⅲ级,在病程1年时最终只有3例意识完全恢复。52例患儿中有50例BAEP检查正常,Ⅱ级、Ⅲ级各1例。结论 SEP可以作为恢复期严重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是否恢复的有效预测指标。BAEP对于处于恢复期的严重意识障碍患儿的意识是否恢复缺乏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严重意识障碍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文雄 陈燕惠 +3 位作者 陈达光 陈景云 殷晓荣 林秋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表现。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 3组 :(I)孤独症组 (AD ;2 2例 ) ;(II)单纯智力低下组 (MR ,2 0例 ) ;(III)正常对照组 (NG ,30例 )。智商测验采用 0 - 4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量...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表现。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 3组 :(I)孤独症组 (AD ;2 2例 ) ;(II)单纯智力低下组 (MR ,2 0例 ) ;(III)正常对照组 (NG ,30例 )。智商测验采用 0 - 4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量表 ;研究对象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 :(1 )ADBAEP之III、V波潜伏期及I-III,I-V波峰间期 (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2 )ADBAEP之III波潜伏期及I-III波IPL较MR组延长 (P <0 0 0 5)。 (3) :MRV波潜伏期及III-V、I-V波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结论 :(1 )孤独症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尤其是脑干传导时间 (BTT)的延长 ,提示脑干机能障碍导致信息向大脑传递通路的损害可能是造成孤独症患儿在认知、社会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2 )孤独症患儿BAEP异常原因可能与孤独症本病特性有关而非伴随智力低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听觉诱发电位 传导时间 机能障碍 儿童 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神经性聋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20
作者 孙云章 刘莉 +2 位作者 卜广惠 姬柏春 刘淑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文利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方法对各种感觉神经性聋患者61人89耳的ABR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与脑干占位性疾病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病人Ⅰ波潜伏期延长者57耳64%,Ⅲ波潜伏期延长者18耳26.1%;Ⅴ波潜伏期延长者40耳44.9%。但... 本文利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方法对各种感觉神经性聋患者61人89耳的ABR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与脑干占位性疾病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病人Ⅰ波潜伏期延长者57耳64%,Ⅲ波潜伏期延长者18耳26.1%;Ⅴ波潜伏期延长者40耳44.9%。但这些患者Ⅰ—Ⅴ波间期及两耳Ⅴ波潜伏期差(ILD)均在正常范围,故此两项指标应作为与脑干占位病变鉴别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 诱发电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