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1 位作者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结合脑室外引流并颅内压监测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雪 李瑞刚 +1 位作者 李佳 侯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47-49,共3页
对12例脑室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及脑室外引流术。手术均顺利,术后效果良好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死亡1例。提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安全快速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术中加强无... 对12例脑室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及脑室外引流术。手术均顺利,术后效果良好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死亡1例。提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安全快速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术中加强无菌操作,是防止切口感染的必须措施;加强各种管路护理,做好管道标识,与病区护士严格交接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神经内镜 脑室外引流 颅内监测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兴铧 李芝云 +1 位作者 谢京晶 张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9-692,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与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84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分为引流组(n=46)和开颅组(n=38),分别采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与开... 目的 对比分析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与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84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分为引流组(n=46)和开颅组(n=38),分别采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与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引流组脑积水、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8.70%、17.39%和10.87%,开颅组则分别为26.32%、39.47%和28.95%,引流组均低于开颅组(χ~2分别为0.652、5.103及4.410,P均〈0.05,脑积水观察时限为术后6个月,其他并发症观察时限为术后1个月),引流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为71.74%,开颅组为47.39%,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182,P〈0.05),两组术后72h脑室血肿清除情况(Z=-0.385,P〉0.05)、病死率(χ~2=0.005,P〉0.05)及颅内再出血(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0.05)、颅内感染(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0.05)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效果不劣于开颅手术组,而并发症少于开颅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颅内监测 手术 引流术 脑室 腰大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勇 陈伟强 +4 位作者 李玻 陈达建 黄云 韦兴泽 唐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 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照组患者除未接受脑外室引流外,其他治疗同观察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统计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7天,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无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小脑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控制性脑室外引流,能够调控患者的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颅内监测 小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