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板探测器-实质血容量检测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脑组织血流灌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金龙 宋庆斌 +3 位作者 汤红艳 张鸿祺 马妍 焦力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3-938,共6页
目的 总结分析平板探测器(FPD)-实质血容量(PBV)检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围术期脑组织灌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治的40例明确诊断为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患者均经复合手术室... 目的 总结分析平板探测器(FPD)-实质血容量(PBV)检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围术期脑组织灌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治的40例明确诊断为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患者均经复合手术室头颈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或)全脑DSA评估并接受CEA手术,术前、术后即刻作FPD?蛳 PBV检测,评估脑组织血流灌注变化。结果 FPD-PBV技术可很好地检测CEA围术期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40例患者均为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左侧18例,右侧22例),术前患侧脑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侧(P<0.05)。顺利完成CEA术后DSA显示颈内动脉再通良好,颅内分支血流恢复,患侧脑血流灌注较术前增加(P<0.05),其中22例术后脑灌注改善,但仍低于健侧(<10%);15例高于健侧(<5%);3例与健侧相等。术后患侧和健侧脑灌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D- PBV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成像技术,可用于半定量分析脑灌注变化,为围术期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平板探测器 脑实质血容量 过度灌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