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韩婕 阎文静 +1 位作者 戴玲莉 朱其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9-581,共3页
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国外为37%-78%,国内高达62.5%,慢性吞咽障碍者约占16%。吞咽障碍轻者可引起患者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吞咽障... 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国外为37%-78%,国内高达62.5%,慢性吞咽障碍者约占16%。吞咽障碍轻者可引起患者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吞咽障碍引起的高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患者 康复治疗 表面肌电图 疗效评估 应用 高死亡率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诗丹 李荣祝 +2 位作者 陈启波 黄瑜 黄鼎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有1/3以卜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比例高达33%,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存质量。传统的康复基础训练对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佩并不理想。有研...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有1/3以卜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比例高达33%,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存质量。传统的康复基础训练对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佩并不理想。有研究报道,川芎嗪对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肯定的疗效,川芎嗪缓释剂穴位埋药线能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本院采用胶原川芎嗪缓释剂在风池、大椎穴位埋药线,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穴位埋药线 疗效观察 康复疗法 患者 重度吞咽障碍 治疗 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4
3
作者 汪进丁 徐丽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6-668,共3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7%-78%^[1]。国内报道发生率为62.5%^[2]。吞咽障碍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从而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和治疗费用...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7%-78%^[1]。国内报道发生率为62.5%^[2]。吞咽障碍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从而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和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脑卒中的康复。要防治脑卒中吞咽障碍,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常见并发症 吸人性肺炎 国外文献 营养不良 治疗费用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军 刁凤声 +4 位作者 郑悦 赵永娟 齐素萍 吴艳 宫春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7-928,共2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53例2003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28例)和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53例2003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变及吞咽障碍分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康复 神经内科 血管病 头颅CT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人性化护理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玮琳 李保兰 +2 位作者 陈海 冯丽华 卢琦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人性化护理需求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预实验检验调查表的信度、效度。正式调查采用整群抽样,共收回90份有效问卷,将调查数据录...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人性化护理需求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预实验检验调查表的信度、效度。正式调查采用整群抽样,共收回90份有效问卷,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描述性分析结果预调查两次评分各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5各因素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6,各项目与其所属因素的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后共提取5个公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3.47%。结论:初步形成了包括5个维度18个条目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人性化护理需求调查表"该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人性化护理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万春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6-747,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本院神经内科2005年5月-2006年5月住院的脑卒中合并有吞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排除意识障碍,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本院神经内科2005年5月-2006年5月住院的脑卒中合并有吞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排除意识障碍,有急性感染.严重心、肝、肾、肺等疾病,全身状态不佳及患者无治疗动机或意愿的。吞咽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声音嘶哑.构音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训练治疗 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 血管疾病 康复 吞咽功能障碍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442-2444,共3页
目的:评价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5例随机分为3组:21例接受芒针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19例仅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1),15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3组患者疗程... 目的:评价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5例随机分为3组:21例接受芒针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19例仅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1),15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3组患者疗程均21天。通过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年的吞咽功能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73.7%和46.7%,联合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间吞咽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01)。结论: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优于仅接受康复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吞咽障碍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土益髓开窍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体内P物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迎春 张如富 杨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66-1867,共2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培土益髓开窍方"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减少吸入性肺炎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方法:①采用大样本、试验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组设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方...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培土益髓开窍方"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减少吸入性肺炎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方法:①采用大样本、试验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组设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法。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住院及门诊10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但未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患者,筛查入组后随机分中药组(口服"培土益髓开窍方")和对照组(口服"安慰剂");②干预8周后采用才藤吞咽障碍7级分法,单纯刺激吞咽试验(SPT),枸橼酸超声雾化吸入试验评估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病人外周血中p物质的含量;观察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③从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临床症状等方面观察"培土益髓开窍方"颗粒剂的安全性。结果:"培土益髓开窍方"颗粒剂治疗组在改善吞咽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物质浓度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指标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中药复方"培土益髓开窍方"颗粒剂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了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新方法,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益髓开窍方 吞咽障碍 P物质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尚娜 刘嘉 王新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干预,观... 目的分析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予以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舌骨喉复合体的活动度、摄食-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渗透-误吸等级量表(PAS)评分比对照组低,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则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舌骨前移、上移活动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藤岛摄食-吞咽功能评分为(8.66±1.12)分高于对照组的(7.57±1.01)分(P<0.05);观察组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I-QOL)评分是(180.19±18.76)分,比对照组的(165.29±20.30)分高(P<0.05)。结论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其康复效果及舌骨喉复合体的活动度,促进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训练 改良康复吞咽 脑卒中吞咽障碍 康复效果 摄食-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中不同麻醉剂作用的比较
10
作者 饶彤 饶泽华 +5 位作者 田聪 陆梦 陈安坤 刘欣 慕容志苗 岳增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探索3种麻醉剂(三溴乙醇、异氟烷、戊巴比妥钠)对光栓塞(PT)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三溴乙醇(Tribromoethanol)组、异氟烷(Isoflurane)组、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sodium)组和... 目的:探索3种麻醉剂(三溴乙醇、异氟烷、戊巴比妥钠)对光栓塞(PT)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三溴乙醇(Tribromoethanol)组、异氟烷(Isoflurane)组、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sodium)组和假手术(Sham)组。使用PT法制备PSD模型。造模前、造模后5 min使用激光散斑成像仪测量小鼠的区域脑血流(rCBF)下降率并且记录小鼠的苏醒时间,造模后48 h记录3组PSD小鼠的死亡率、再次测量rCBF下降率。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小鼠的神经功能,使用4 min饮水试验记录小鼠的饮水量,使用TTC染色法测量梗死体积比率,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MP160记录给水诱发的吞咽次数并且计算吞咽肌的肌电面积。结果:3组PSD小鼠在造模48 h后rCBF下降率、梗死体积比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饮水量、吞咽次数、吞咽肌肌电面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三溴乙醇组和戊巴比妥钠组,异氟烷组小鼠在5 min内rCBF迅速下降(P<0.05),并且小鼠的死亡率更低、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不同麻醉的使用会影响PSD小鼠的死亡率、苏醒时间和造模后48 h内rCBF下降趋势,这3种麻醉剂中异氟烷更适合作为PSD小鼠的麻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戊巴比妥钠 三溴乙醇 光栓塞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年至2023年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芳园 胡培佳 +2 位作者 叶宇 戴帆 程红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9-1310,共12页
目的分析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4年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针灸干预PSD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生成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 目的分析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4年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针灸干预PSD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生成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6篇文献,发文量逐年增加,于2021年达到峰值(180篇)。纳入的文献中共有274名核心作者,其中程红亮、周鸿飞、冯卫星为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最高产的单位,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比较分散。高频关键词为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针灸疗法以及康复疗法,其中舌三针、电针、项针、头针为较常运用的针刺方法。此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电刺激等方法干预PSD以及针灸干预PSD的临床选穴规律亦为研究热点。评估针灸干预PSD的疗效时逐渐由关注有效率到侧重于运用电视荧光吞咽检查、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表面肌电图等指标评估吞咽功能及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结论针灸干预PSD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具体针灸疗法以及针灸联合其他康复疗法的选择、针灸干预PSD的结局指标及选穴规律,未来应加强跨机构、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着重关注针灸改善PSD患者吞咽功能的客观评价指标以及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化组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吞咽障碍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栓塞法建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聪 饶泽华 +5 位作者 饶彤 陆梦 陈安坤 刘欣 慕容志苗 岳增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8,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行的小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PSD)组,光栓塞(PT)法制作PS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分别于第1、3、7 d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定小鼠的脑... 目的:建立一种可行的小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PSD)组,光栓塞(PT)法制作PS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分别于第1、3、7 d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定小鼠的脑血流量,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比率,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MP160记录小鼠吞咽的在体吞咽肌群肌电面积,采用4 min饮水实验测量小鼠的饮水功能,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小鼠各时间点脑血流量均下降,第1 d脑血流量急剧下降,第3、7 d脑血流量逐渐恢复,侧支循环建立,脑梗死面积逐渐减小;与Sham组比较,PSD组小鼠第1、3 d肌电面积均减小(P<0.05),但呈逐渐恢复趋势,第7 d与Sha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1、3、7 d的4 min内饮水量、体重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吞咽障碍症状,有望成为PSD的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栓塞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13
作者 赵妍妍 寇娟 +2 位作者 黄娣 白艳杰 冯晓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1-772,共2页
吞咽障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达40%-50%,并伴随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吞咽障碍的治疗以康复功能训练结合中医针刺为主要方法,但多为短效性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穴位贴敷 患者 康复功能训练 吸入性肺炎 营养不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压力测定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28
14
作者 苗莉莉 刘敏 +1 位作者 杨振国 顾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9-921,共3页
吞咽是指食团从口腔经咽部、食管进入胃部的全过程,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出现明显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可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大食团噎呛等严重后果。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压力测定 患者 评估 常见并发症 生理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探讨 被引量:39
15
作者 何竟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急性期为41%,慢性期为16%。主症为饮水呛咳、吞咽障碍,常常因此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营养不良、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尽管大部分在急性期内可自愈,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急性期为41%,慢性期为16%。主症为饮水呛咳、吞咽障碍,常常因此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营养不良、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尽管大部分在急性期内可自愈,但对恢复期吞咽障碍,目前暂无显效药物治疗。据报道.针灸治疗吞咽功能疗效较好。本文按照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归纳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常用穴位及其处方配穴和刺灸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针灸治疗 临床研究 选穴规律 灸方 呼吸系统感染 常见并发症 电解质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璐璐 朱明芳 +3 位作者 张驰 范雯霏 杨梦园 马梦珂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175-4181,共7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病人的安全进食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PSD病人2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PSD病人安全进食行为评价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健康信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病人的安全进食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PSD病人2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PSD病人安全进食行为评价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健康信念模式量表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庭关怀度、健康信念与自我效能对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路径。结果:PSD病人的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79.45±21.09)分;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与家庭关怀度、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基于Bootstrap的路径分析显示,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对安全进食行为存在直接正向影响,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在家庭关怀度和安全进食行为间的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为0.455,占总效应值的75.58%。结论: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在PSD病人家庭关怀度与其安全进食行为间起中介效应,应基于病人⁃照顾者的二元干预策略提升PSD病人的家庭关怀度,帮助病人树立积极的健康信念以及康复信心,以提升其安全进食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安全进食行为 家庭关怀 健康信念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武文娟 毕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34,共3页
吞咽障碍是指患者不能将食物安全有效地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种类较多,其中脑卒中占很大比例。国内外学者报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2.5%和30%-78%,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等并发症,... 吞咽障碍是指患者不能将食物安全有效地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种类较多,其中脑卒中占很大比例。国内外学者报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2.5%和30%-78%,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肌电技术 应用 评估 社会交往障碍 食物安全 疾病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意饮水计划对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莉 朱奕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7-1159,共3页
脑卒中后早期发生吞咽障碍非常常见,有29%-6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多半是假性延髓麻痹所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人性肺炎发生率高达48.60%,严重者危及生命。大多患者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害怕引起肺部感染,从... 脑卒中后早期发生吞咽障碍非常常见,有29%-6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多半是假性延髓麻痹所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人性肺炎发生率高达48.60%,严重者危及生命。大多患者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害怕引起肺部感染,从而限制患者的直接进食,临床上常采用鼻饲管进食。近年来国外不少研究证实,适量水进入肺部不会造成局部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饮水呛咳 患者 假性延髓麻痹 肺部感染 主要表现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樊炜静 梁士兵 +1 位作者 黄仁燕 柳国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829-837,共9页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至2019年10月30日,对最终纳入文献使用ROBIS工具、AMSTER-2量表和GRADE方法分别进行...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至2019年10月30日,对最终纳入文献使用ROBIS工具、AMSTER-2量表和GRADE方法分别进行偏倚风险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9个系统评价,36个结局指标。ROBIS偏倚风险评价结果为所有研究为高偏倚风险;AMSTAR-2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为所有系统评价为极低质量;GRADE分级显示36个临床证据中仅有7个中级证据,其余均为低级证据或极低级证据,其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有多个中级证据。此外,针刺能明显改善藤岛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等各类吞咽功能相关的量表评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能改善各类吞咽功能量表的评分,且有较高安全性。但其系统评价偏倚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低,且临床证据级别整体偏低。今后的相关研究设计应更加严谨,研究报告书写应严格按照PRISMA声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吞咽障碍 系统评价再评价 ROBIS AMSTER-2 GR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功能训练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思杰 颜冬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8-189,共2页
我院2002年10月-2005年4月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进食调节并辅助针刺治疗5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