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郭丽云 田泽丽 +1 位作者 王潞萍 许海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和肌力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易化技术。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和移动能力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侧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及E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肌力训练 脑卒中后遗症期 偏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峰 崔明 祁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86-787,共2页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155例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9例),分别在入组时和康复干预1个月、3个月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155例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9例),分别在入组时和康复干预1个月、3个月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简化FMA量表、MBI、FCA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康复干预组在治疗1个月末时MBI、FCA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1),但随病程延长至3月时,提高幅度减缓,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入组前后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随病程延长,有退化趋势。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改善其ADL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 后遗症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沈光宇 成彬 +4 位作者 蔡俊燕 胡玉明 朱振杰 顾琦 鞠晶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临床上多指发病后1—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面瘫、吞咽障碍、偏瘫步态...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临床上多指发病后1—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面瘫、吞咽障碍、偏瘫步态、足下垂、行走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期 社区康复 生存质量 手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运动控制 主要表现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