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栗江霞 修琳 +3 位作者 崔永菁 李娟 任雪飞 宁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6-749,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负性情绪、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病人认知功能、负性情绪、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脑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综合康复训练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改善了病人的认知功能、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综合康复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马光兴 仝乐 韩雪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11-3014,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MMSE、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青岛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MMSE、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青岛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黄连温胆汤并配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MoCA评分、MMSE评分、日常生命质量评分、IGF-1、HCY、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MoCA、MMSE、MBI评分,IGF-1、HD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ADL评分,HCY、CRP、TC、TG、LDL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 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 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等作用,提高VCI患者生命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智三针 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 MOCA MMSE IGF-1 HCY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评定和康复新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曲福玲 魏英玲 刘忠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07-1110,共4页
本文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评价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MCI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简易精神量表(MMSE);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脑卒中协会(NINDS)及加拿大脑卒中网(CSN)联合设计的3种测试(包括60min、30min、5min的测试);蒙特利尔认知... 本文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评价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MCI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简易精神量表(MMSE);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脑卒中协会(NINDS)及加拿大脑卒中网(CSN)联合设计的3种测试(包括60min、30min、5min的测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类测试法等。其中MoCA具有简短、实用、有效的优点,但还没有中国人群大样本调查的常模。而MCI的干预方法很多,但仍停留于试验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定 康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8
4
作者 郗欧 焦富英 +4 位作者 马进 张东 李丽丽 刘桑 姚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比较2组脑循环参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双侧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双侧VA、MCA、ACA的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 2组的血清NO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的血清ET-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能通过改善脑卒中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而调节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康复训练 恢复期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认知障碍 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障碍的关系:一项以西安市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
5
作者 陈晨 高玲 +6 位作者 商苏杭 党亮君 魏珊 王敬谊 王瑾 屈秋民 陆文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西安市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明确CAS在该部分人群中是否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西安市鄠邑区开展的“社区及农... 目的探讨西安市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明确CAS在该部分人群中是否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西安市鄠邑区开展的“社区及农村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中发现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CAS,CAS定义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1.0 mm,或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颈动脉窦、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管腔狭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MMSE评分低于分界值(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4分)定义为认知障碍。以有无CAS及有无认知障碍对研究人群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S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共451位研究对象被纳入分析,平均年龄(58.72±9.83)岁,女性占比44.3%。其中有CAS 329例(72.9%),符合认知障碍诊断标准57例(12.6%)。CAS组认知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非CAS组(14.6%vs.7.4%,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障碍与年龄显著相关(OR=1.121,95%CI:1.056~1.189,P<0.001),但与CAS未见显著相关性(OR=1.008,95%CI:0.202~5.170,P=0.992)。结论在西安市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未发现CAS与认知障碍有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醒神针刺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吕转 陈玉龙 +8 位作者 王亚敏 刘瑞东 苏凯奇 印帅 高静 李瑞青 吴明莉 张铭 冯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555,共11页
目的探究通督醒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身炎症反应、血脑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脱落3例)IS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疾病组,其中治疗前的患者作为疾病组,通督醒神针刺治... 目的探究通督醒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身炎症反应、血脑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脱落3例)IS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疾病组,其中治疗前的患者作为疾病组,通督醒神针刺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电针组,同时30例(脱落3例)健康对照者为健康组。电针组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通督醒神针刺干预,每天干预1次,每次30 min,共干预14天。分别观察三组MMSE、MoCA和MBI评分;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和血清样本,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和ELISA法检测粪便中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血清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和血脑屏障功能破坏的相关因子S100β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患者的MMSE、MoCA、MBI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促炎因子及S100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Shannon指数(P<0.01)和Simpson指数(P<0.001)显著升高;而与疾病组比较,电针组患者的MMSE、MoCA、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促炎因子及S100β含量显著降低(P<0.05),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有所下降(P>0.05)。健康组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双歧杆菌科、瘤胃球菌科、拟杆菌科等有益菌(P<0.05),疾病组患者中的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肠杆菌科、埃希氏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P<0.05),而电针组患者体内优势菌群与健康组一致,有益菌相对丰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有益菌相对丰度水平与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中促炎因子及S100β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通督醒神针刺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等有益菌丰度水平,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调控全身炎症及血脑屏障功能,进而发挥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认知障碍 通督醒神针刺 肠道菌群 炎症 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M2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参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安雨琦 罗萌 +3 位作者 陈露露 王亚敏 高静 冯晓东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构成极大的威胁。小胶质细胞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细胞,通过介导疾病的免疫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在PSCI发病机制...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构成极大的威胁。小胶质细胞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细胞,通过介导疾病的免疫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在PSCI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一种主要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上的免疫反应受体,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吞噬、细胞因子释放和代谢功能。本文将阐述TREM2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对PSCI的影响,并探讨TREM2在PSCI治疗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杰 席崇程 +2 位作者 孔云 钟克龙 安雪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1733,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9个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个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的方法,1个模型采用了LASSO回归的方法。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0.940。4个模型进行了Hosmer-Lemeshow(H-L)检验,其中2个模型报告了P值且P≥0.05。11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5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4个模型同时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1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问题集中在分析领域。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良好,但模型质量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优化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改进统计分析方法,并注重模型的外部验证,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 模型 质量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评价tDC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钟佳利 景小珊 +2 位作者 梁莹 彭如臣 信瑞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1例轻度及以上认知功能障碍的IS患者,随机分配... 目的探讨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1例轻度及以上认知功能障碍的IS患者,随机分配到电刺激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进行15天的常规康复治疗,以及tDCS治疗或假刺激。收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认知量表评分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基于图论分析方法构建大脑功能网络,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全局与局部拓扑属性差异,以及与认知量表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电刺激组的MMSE与MoCA量表评分改善值高于对照组(P<0.05)。电刺激组治疗后全局效率(global efficiency,E_(g))和标准化聚类系数(normalized clustering coefficient,γ)升高(P<0.05,FDR校正);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节点效率(nodal efficiency,E_(nodal))以及左侧眶部额上回和左侧中央后回的节点聚类系数(nodal clustering coefficient,C_(p nodal))升高(P<0.05,FDR校正)。对照组治疗后全局与局部网络拓扑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电刺激组治疗后E_(g)的升高值与MMSE量表评分的改善值呈正相关(r=0.47,P=0.02)。结论tDCS治疗可以改善IS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对部分脑功能网络全局或局部属性结果产生影响,其中E_(g)的升高可能是认知功能康复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网络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肠-脑轴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转 王亚敏 +5 位作者 刘瑞东 苏凯奇 吴明莉 张铭 高静 冯晓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3-1079,共7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功能。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脑轴可维持神经、代谢和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生理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功能。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脑轴可维持神经、代谢和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生理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众多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肠-脑轴在卒中及相关PSCI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肠道微生物-肠-脑轴有望成为PSCI治疗的潜在靶标。本文对肠道微生物-肠-脑轴与PSCI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的机制探索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肠道微生物-肠- 屏障 枢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荣晓婷 刘筠 +2 位作者 刘学焕 包翠萍 吕中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68-3373,共6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范畴,是导致脑卒中患者丧失独立性的主要因素之一。PSCI包括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和脑卒中后痴呆。临床医生应警惕PSCI的发生,并指导患者积极预防PSCI,以改善患者预后。PSCI的早期诊断与干...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范畴,是导致脑卒中患者丧失独立性的主要因素之一。PSCI包括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和脑卒中后痴呆。临床医生应警惕PSCI的发生,并指导患者积极预防PSCI,以改善患者预后。PSCI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延缓脑卒中后痴呆的进程,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针刺在治疗PSCI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针刺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影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浩宇 候琳琳 +2 位作者 蒋秋焕 卢颖 郑文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由2位评价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个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其中5个模型适用性较好,11个模型适用性较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8~0.913。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受教育水平、NIHSS评分、梗死分区等。纳入模型主要的高风险偏倚在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方面。结论现有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差,模型的临床适用价值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可心 肖雨倩 +4 位作者 万俊 陈淑颖 陈丽敏 王岩 白艳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括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泛凋亡、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和铁死亡等。因此,清楚了解各种PCD机制及其与PSCI的关系,阐明P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与PSCI相关的6种PCD途径,总结其在PSCI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不同途径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扰,以期为临床靶向PCD途径的调节因子来治疗PSCI提供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程序性细胞死亡 CASPASE-8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HC与ReHo在评价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佳利 景小珊 梁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 目的探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7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随机分配到tDCS组与假刺激组,其中tDCS组23人,假刺激组24人,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期与15天tDCS或假刺激治疗后认知量表评分变化值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期与15天tDCS或假刺激治疗后VMHC与ReHo指标的差异,并提取差异脑区的VMHC与ReHo值与治疗前后认知量表评分的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DCS组与假刺激组在治疗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tDCS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MMSE与MoCA量表评分改善值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HC指标结果: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双侧岛叶、楔前叶的VMHC值升高(P<0.05,FDR校正),假刺激组患者在治疗后,在双侧枕上回的VMHC值升高(P<0.05,FDR校正);ReHo指标结果: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前扣带回和顶下缘角回的ReHo值升高(P<0.05,FDR校正),假刺激组患者在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脑区;相关性分析: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双侧楔前叶VMHC增加的值与MMSE、MoCA量表评分的变化值呈现正相关,MMSE(r=0.47,P=0.02);MoCA(r=0.43,P=0.04);其他差异脑区与MMSE与MoCA量表评分变化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PSCI患者的认知康复效果优于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应用VMHC与ReHo发现tDCS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与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中部分脑区在双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功能连接与自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中后认知障碍 静息态 体素镜像同伦连接 局部一致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醒神汤联合腹针加温针灸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佳仪 张妍 +3 位作者 王琨 刘玮 马光兴 孙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97-4001,共5页
目的 考察通腑醒神汤联合腹针加温针灸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腹针加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 MoCA评分、 NIHS... 目的 考察通腑醒神汤联合腹针加温针灸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腹针加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 MoCA评分、 NIHSS评分、 SDSVD评分、 ADL评分、神经递质(DA、 5-HT、 NE)、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特征性阻抗、动态阻抗)、细胞凋亡指标(Bcl-2、 Bax、 Caspase3)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 ADL评分、神经递质、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 Bcl-2升高(P<0.05),NIHSS评分、 SDSVD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特征性阻抗、动态阻抗、 Bax、 Caspase3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通腑醒神汤联合腹针加温针灸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醒神汤 腹针 温针灸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眼-视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傅春玲 宋碧英 杨大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ost-strok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SMCI)患者眼-视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0年2月—2022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采用MMSE、MoCA量...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ost-strok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SMCI)患者眼-视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0年2月—2022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采用MMSE、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检测双眼视力、眼球转动运动、视野、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力。根据6个月随访是否发生PSMCI将患者分为PSMCI组和无PSMCI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PSMCI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7例患者,71例(45.22%)发生PSMCI,108例(68.79%)发生眼-视功能障碍,其中58例(53.70%)为中心视力受损,30例(27.78%)为视野丧失,41例(37.96%)为眼运动异常,30例(27.78%)为视觉知觉障碍。PSMCI组眼-视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以及中心视力受损、眼球运动异常、视野丧失、视觉知觉障碍发生率高于无PSMCI组,年龄高于无PS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OR 1.919,95%CI 1.310~2.813,P<0.001)、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 2.291,95%CI 1.423~3.689,P<0.001)、大体积梗死(OR 1.669,95%CI 1.203~2.315,P<0.001)、眼-视功能障碍(OR 1.998,95%CI 1.363~2.928,P<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PSMC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眼-视功能障碍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SMCI有关,眼-视功能障碍可能加重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轻度认知障碍 眼-视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Y到位”的照片启发访谈随访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照顾者决策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秀丽 张源慧 +2 位作者 韦丽玲 王苗苗 何林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4Y到位”的照片启发式访谈随访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照顾者决策疲劳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11月选择桂林市社区居住的67名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人和干预组33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微信随... 目的:探讨基于“4Y到位”的照片启发式访谈随访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照顾者决策疲劳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11月选择桂林市社区居住的67名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人和干预组33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微信随访,干预组基于“4Y到位”照片启发技术的随访,即计划到位(yes plan)、责任到位(yes duty)、检查到位(yes check)、激励到位(yes drive),干预3个月后,以决策疲劳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照顾者决策疲劳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照顾者决策疲劳得分[(17.79±1.95)分]低于对照组[(20.65±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4Y到位”的照片启发访谈随访能够有效降低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照顾者的决策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照顾者 决策疲劳 照片启发技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线粒体互作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露露 罗萌 +2 位作者 苏凯奇 高静 冯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3-1028,共6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指由卒中引起的一系列认知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但不少研究已证实内质网-线粒体间的交互串扰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物质代谢的关键枢纽,其调控的Ca^(2+)稳态、脂质代谢、线粒体动力...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指由卒中引起的一系列认知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但不少研究已证实内质网-线粒体间的交互串扰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物质代谢的关键枢纽,其调控的Ca^(2+)稳态、脂质代谢、线粒体动力学、自噬、神经炎症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与PS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对内质网-线粒体互作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PSCI中的具体作用,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今后PSCI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内质网线粒体互作 线粒体动力学 自噬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许慧 毛萍 +2 位作者 陆颖 余婷 王长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67-3571,共5页
本文总结归纳近10年来有关头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针刺激区的选择、头针治疗的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头针治疗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头针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40
20
作者 王莉娜 冯晓东 +4 位作者 刘承梅 王晓丹 孙伟娟 刘雁 牛瑛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及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4周。在训练前及训练...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及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4周。在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Mo C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MoCA、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多(P<0.05)。结论温针灸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