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9个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个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的方法,1个模型采用了LASSO回归的方法。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0.940。4个模型进行了Hosmer-Lemeshow(H-L)检验,其中2个模型报告了P值且P≥0.05。11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5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4个模型同时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1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问题集中在分析领域。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良好,但模型质量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优化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改进统计分析方法,并注重模型的外部验证,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3个英文数据库中对收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MAs/SRs的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为AMSTAR 2,报告质量评估工具为PRISMA,证据质量评估工具为GRADE系统。结果本文共纳入18篇MAs/SRs,89%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AMSTAR 2显示,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布情况为低质量1篇,极低质量17篇;根据PRISMA显示,1篇报告质量好,16篇报告质量中等,1篇报告质量差;GRADE评级显示,在纳入的71个结局指标中,没有证据表明存在高质量的结局指标,而中等、低、极低质量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0个、17个、44个。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当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质量普遍较低,应谨慎解释。展开更多
背景我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背景我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建库至2023-02-12发表的有关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Stata14.0软件对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认知障碍患者3281例,涉及影响因素2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42.4%[95%CI(36.6%,48.3%)]。女性[OR=4.167,95%CI(1.937,8.967),P<0.001]、高血压[OR=2.824,95%CI(2.292,3.481),P<0.001]、收缩压[OR=1.572,95%CI(1.444,1.711),P<0.001]、糖尿病[OR=3.344,95%CI(2.611,4.284),P<0.001]、高脂血症[OR=2.228,95%CI(1.091,4.547),P=0.028]、颈动脉斑块[OR=2.544,95%CI(1.076,6.014),P=0.033]、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额叶:OR=1.615,95%CI(1.167,2.235),P=0.004;颞叶:OR=1.739,95%CI(1.246,2.427),P=0.001]、多发性脑梗死[OR=2.583,95%CI(2.009,3.321),P<0.001]、脑萎缩[OR=2.943,95%CI(1.938,4.469),P<0.001]、同型半胱氨酸(Hcy)[OR=2.209,95%CI(1.656,2.948),P<0.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3.043,95%CI(2.092,4.426),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4.331,95%CI(1.756,10.685),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评分>10分[OR=1.977,95%CI(1.320,2.961),P=0.001]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42.4%),且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s-CRP、NIHSS评分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9个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个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的方法,1个模型采用了LASSO回归的方法。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0.940。4个模型进行了Hosmer-Lemeshow(H-L)检验,其中2个模型报告了P值且P≥0.05。11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5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4个模型同时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1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问题集中在分析领域。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良好,但模型质量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优化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改进统计分析方法,并注重模型的外部验证,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
文摘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3个英文数据库中对收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MAs/SRs的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为AMSTAR 2,报告质量评估工具为PRISMA,证据质量评估工具为GRADE系统。结果本文共纳入18篇MAs/SRs,89%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AMSTAR 2显示,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布情况为低质量1篇,极低质量17篇;根据PRISMA显示,1篇报告质量好,16篇报告质量中等,1篇报告质量差;GRADE评级显示,在纳入的71个结局指标中,没有证据表明存在高质量的结局指标,而中等、低、极低质量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0个、17个、44个。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当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质量普遍较低,应谨慎解释。
文摘背景我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建库至2023-02-12发表的有关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Stata14.0软件对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认知障碍患者3281例,涉及影响因素2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42.4%[95%CI(36.6%,48.3%)]。女性[OR=4.167,95%CI(1.937,8.967),P<0.001]、高血压[OR=2.824,95%CI(2.292,3.481),P<0.001]、收缩压[OR=1.572,95%CI(1.444,1.711),P<0.001]、糖尿病[OR=3.344,95%CI(2.611,4.284),P<0.001]、高脂血症[OR=2.228,95%CI(1.091,4.547),P=0.028]、颈动脉斑块[OR=2.544,95%CI(1.076,6.014),P=0.033]、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额叶:OR=1.615,95%CI(1.167,2.235),P=0.004;颞叶:OR=1.739,95%CI(1.246,2.427),P=0.001]、多发性脑梗死[OR=2.583,95%CI(2.009,3.321),P<0.001]、脑萎缩[OR=2.943,95%CI(1.938,4.469),P<0.001]、同型半胱氨酸(Hcy)[OR=2.209,95%CI(1.656,2.948),P<0.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3.043,95%CI(2.092,4.426),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4.331,95%CI(1.756,10.685),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评分>10分[OR=1.977,95%CI(1.320,2.961),P=0.001]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42.4%),且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s-CRP、NIHSS评分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