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内中医药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热点及趋势
1
作者 彭欢 李娜 +4 位作者 盘明霞 熊圆方 胡子萍 郭钰钦 刘汉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3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2001年1月至2024年6月发表的有关中医药... 目的探究中医药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2001年1月至2024年6月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方面的文献。利用Excel 2021绘制发文趋势图,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分析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并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最终纳入567篇相关文献,中医药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文献总量呈现出了增长的趋势;核心作者以张虎、郑健刚、田军彪为代表,核心团队在国内尚未形成;研究机构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发文较多的机构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关键词除主题词外前2位关键词为认知功能、针刺,关键词聚类标签共8类。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领域研究广泛,其中针灸为该领域治疗方案的主流和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研究应在未来多加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医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2
作者 项云 胡雪慧 +2 位作者 马锦华 程乔 丁晨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1期91-100,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基于非药物疗法的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基于非药物疗法的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不同治疗措施对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建库至2023年10月。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质量评估和信息提取,采用Stata 17.0和RevMan 5.4进行数据分析及制图。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2965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和5种非药物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方面:针灸[标准化均数差(SMD)=1.02,95%CI:0.52~1.53]、经颅磁刺激(SMD=1.03,95%CI:0.43~1.63)、经颅直流电刺激(SMD=0.79,95%CI:0.18~1.39)、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SMD=0.69,95%CI:0.23~1.16)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值排序结果显示,针灸成为最佳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可能性最大(SUCRA=76.9)。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方面:经颅磁刺激(SMD=2.10,95%CI:1.15~3.05)、经颅直流电刺激(SMD=1.30,95%CI:0.01~2.59)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CRA值由高到低排序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针灸、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常规护理。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针灸(SMD=1.44,95%CI:0.86~2.03)、经颅直流电刺激(SMD=1.32,95%CI:0.58~2.06)、经颅磁刺激(SMD=0.86,95%CI:0.32~1.40)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SMD=1.46,95%CI:0.41~2.52)、经颅直流电刺激(SMD=1.34,95%CI:0.11~2.57)与虚拟现实技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排序结果显示,针灸(SUCRA=83.3)成为最佳治疗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结论目前研究表明,针灸和经颅磁刺激在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更好。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非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非药物治疗 认知功能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嘉麟 邢佳 +16 位作者 贺立娟 朱晓晨 郭蓉娟 张允岭 金香兰 王玲玲 孟宪慧 张志军 胡皓 张岩 吴业清 池学洋 高明超 吴浩 段锦秀 郭晓 董洪坦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140-1144,共5页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康复,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突出。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髓减脑消,病理因素主要痰瘀蒙...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康复,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突出。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髓减脑消,病理因素主要痰瘀蒙蔽脑窍,窍闭神匿,神失所用。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已取得客观疗效,针刺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体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针法、项针、电针、眼针等。临床中多种针灸方法联合,或与药物、认知功能训练等结合使用,可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认知测验是识别和诊断认知障碍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针灸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冰珍 容健成 +2 位作者 高玉韶 谭艳君 梁素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正念训练+认知训练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训练康复...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正念训练+认知训练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23.06±3.00)分高于对照组的(18.71±1.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37,P=0.000<0.05);观察组患者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评分(25.44±2.33)分高于对照组的(23.53±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53,P=0.001<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71.68±6.46)分高于对照组的(61.88±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60,P=0.000<0.05)。结论正念训练能更好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芬 沈倩 刘欣欣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奈哌齐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奈哌齐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MMSE、ADL、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海涛 杨云红 +4 位作者 李文俊 姬燕梅 孙嫄 郭妮 金醒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85-88,共4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认知障碍疾病存在联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既可影响神经递质水平,又可介导神经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或干...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认知障碍疾病存在联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既可影响神经递质水平,又可介导神经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或干涉神经元及其信号传导,共同影响大脑功能和认知行为。PSCI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亦无有效的防治方法。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之间可能会通过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相互影响,即肠道菌群可以通过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迷走神经等“双向脑肠信号”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肠道菌群 代谢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埋针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30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杜以君 王永慧 +1 位作者 马艳平 张海平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单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针治疗,针刺治疗每天1次,耳...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单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针治疗,针刺治疗每天1次,耳穴埋针每3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洛文斯顿(LOTCA)认知成套测验报告各项目评分及总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TCA认知成套测验报告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LOTCA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除注意与集中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耳穴埋针联合针刺与单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均疗效确切,耳穴埋针联合针刺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耳穴埋针 针刺 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徐云磊 薛广团 高巍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PSCI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PSCI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90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抗血小板聚集率、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目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丙二醛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流电刺激辅助治疗下以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PSCI患者,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状态,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益气聪明汤 经颅直流电刺激 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晖 宋哲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咸宁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35例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5例行重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咸宁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35例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5例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者作为试验组,采用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两组整体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ACE-R总评分为(79.73±7.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2±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ADL总评分为(17.19±3.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83±4.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认知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可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增强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益脑方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马立章 李彦兰 张津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551-4554,共4页
目的分析通络益脑方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通... 目的分析通络益脑方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通络益脑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血流[平均血流速度(MV)、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版巴塞尔指数(MBI)]。结果治疗前,两组MV、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M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RI、PI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CA、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MoCA、MB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益脑方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脑血流,且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通络益 血流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工娱活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洁 王魏伟 朱明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小组工娱活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康复中心符合PSCI标准的受试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目的 分析小组工娱活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康复中心符合PSCI标准的受试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组工娱活动训练,均干预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Barther指数(B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估。统计两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MMSE MoCA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各时间点MMSE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MMSE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BI、WHOQ-oL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间点BI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BI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组BI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期间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 小组工娱活动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传统认知康复训练 小组工娱活动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晓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2期22-25,共4页
本文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为重点,综合国内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治疗现状,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基本原理、安全性及具体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提高人们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本文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为重点,综合国内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治疗现状,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基本原理、安全性及具体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提高人们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小芳 黄立宏 +2 位作者 杜洵昊 王琦 王罗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6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用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高压氧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 目的:观察用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高压氧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率、血清IL-6、TNF-α、BDNF、NSE的水平。结果:1)入院时,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3个月、发病后6个月,高压氧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ADL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病后3个月、发病后6个月,高压氧组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注意力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发病后3个月及发病后6个月,高压氧组患者中存在PSCI患者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发病后3个月、发病后6个月,高压氧组患者血清NSE、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BDNF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急性期开始对其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脑组织缺血后神经元受损的情况,促进其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改善其认知功能,降低其PSCI的发生率,提高其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注意力评分和延迟回忆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高压氧 IL-6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项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韩盛旺 师帅 +5 位作者 高伟 张倩 王玉珏 赵睿 马洪涛 周琛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70例为试验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电项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70例为试验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项针治疗,每日2次,30 min/次,治疗频次为每周6 d,连续治疗4周。本研究中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落1例,故最终完成试验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后,两组MoCA、ADL、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电项针法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项针 缺血性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CI患者应用言语听觉反馈训练治疗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平明亮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5-6,21,共3页
目的研究言语听觉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尿酸(U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PSCI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言语听觉反馈训练)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言语听觉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尿酸(U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PSCI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言语听觉反馈训练)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血清UA、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 Forbrain言语听觉反馈训练治疗PSCI患者可降低患者血清UA和NSE水平,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言语听觉反馈训练 认知功能 尿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