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杰 席崇程 +2 位作者 孔云 钟克龙 安雪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1733,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BSCO数据库中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9个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个模型采用了随机森林的方法,1个模型采用了LASSO回归的方法。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0.940。4个模型进行了Hosmer-Lemeshow(H-L)检验,其中2个模型报告了P值且P≥0.05。11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5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4个模型同时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16项研究适用性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问题集中在分析领域。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良好,但模型质量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优化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改进统计分析方法,并注重模型的外部验证,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 模型 质量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可心 肖雨倩 +4 位作者 万俊 陈淑颖 陈丽敏 王岩 白艳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括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泛凋亡、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和铁死亡等。因此,清楚了解各种PCD机制及其与PSCI的关系,阐明P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与PSCI相关的6种PCD途径,总结其在PSCI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不同途径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扰,以期为临床靶向PCD途径的调节因子来治疗PSCI提供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程序性细胞死亡 CASPASE-8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燥湿化痰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艳平 张赟 +3 位作者 张建刚 邓越峰 李学仲 杨清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燥湿化痰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82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给予言语认知训练,观察组给予燥湿化痰饮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 目的研究燥湿化痰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82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给予言语认知训练,观察组给予燥湿化痰饮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26.98±3.01)分、MMSE评分(24.96±3.41)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NGF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关miRN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iRNA-124、miRNA-13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燥湿化痰饮可调节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关miRNA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提高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湿化痰饮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筛查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6
4
作者 史慧玲 张敏 +3 位作者 汪梦月 盛少婷 刘草梅 蒋园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6-1352,共7页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评估、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成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提出问题,检索UpToDate、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美国指南网(...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评估、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成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提出问题,检索UpToDate、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美国指南网(NGC)、Cochrane Library、EBM Guidelines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相关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根据英国2012年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Ⅱ)、AMSTAR以及JBI的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的评定。结果:综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总结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评估、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及健康教育5个方面共31条适宜性证据等。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提升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病人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循证护理 评估 管理 干预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主观及客观评价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雪 赵洁 +3 位作者 范凯婷 龚立超 常红 姚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70-2175,共6页
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主观及客观评估工具的来源、应用进展、优势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评价工具 主观 客观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会 张振香 +2 位作者 梅永霞 林蓓蕾 刘学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645-3649,共5页
综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模型的预测方法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以期为医护人员的早期干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论近1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选穴规律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琳 王子欣 +1 位作者 苏莉 史俍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13-417,423,共6页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选穴原理及其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以针刺治疗为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运用SPSS 2...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选穴原理及其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以针刺治疗为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运用SPSS 22.0、SPSS Modeler 18.0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和集聚分析。结果:共计纳入针刺处方120个,涉及81个穴位,出现频次967次。1)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为百会、神庭、四神聪、三阴交、足三里;2)关联规则分析表明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百会-神庭支持度为50.83%,置信度为50.83%;3)将所有使用频率≥10的聚类穴进行分类可分为6类;4)所选取的穴位归属经脉频次最高为督脉,其次为足三阳经;5)所选择的特定穴以交会穴最多,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也均被广泛应用;6)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西药、电针仪、中药为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法。结论:近1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选穴以督脉穴位(如百会)为主,辨证取穴,重视配伍调节脏腑气机的穴位,临床治疗时可利用数据挖掘得出的相互关联性规则和集聚性分析的结果合理地取穴配伍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穴位 经络 康复训练 脏腑气机 聚类分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嫚泽 银子涵 +4 位作者 陈正红 张欣悦 李雅琴 赵凌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21-2831,共11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 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3个英文数据库中对收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MAs/SRs的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为AMSTAR 2,报告质量评估工具为PRISMA,证据质量评估工具为GRADE系统。结果本文共纳入18篇MAs/SRs,89%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AMSTAR 2显示,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布情况为低质量1篇,极低质量17篇;根据PRISMA显示,1篇报告质量好,16篇报告质量中等,1篇报告质量差;GRADE评级显示,在纳入的71个结局指标中,没有证据表明存在高质量的结局指标,而中等、低、极低质量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0个、17个、44个。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当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质量普遍较低,应谨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针灸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2 PRISMA GR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谢玉瑶 郑冬香 +3 位作者 李圣娟 李晨 王欢 王栋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主要阐述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历史来源与发展、优势、干预媒介、应用及效果,并就现存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开展适合我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晓 白艳杰 +3 位作者 王岩 张雍闯 陈淑颖 陈丽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76-2182,共7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SCI在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大量研究证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在PSCI中起关键作用,且对其进...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SCI在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大量研究证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在PSCI中起关键作用,且对其进行的许多抑制性治疗显示出了改善认知障碍的功效。为此,本文总结了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和影响因素及其与PSCI的关系,发现在PSCI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针对NLRP3或其炎症小体成分的抑制措施可以减轻炎性反应和相应的病理特征,从而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因此,靶向NLRP3炎症小体可能是PSCI治疗的新趋势。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许多药物和治疗措施已成功鉴定出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但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神经炎症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陶素爱 陈家权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并观察临床疗效、MMSE、ADL、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并观察临床疗效、MMSE、ADL、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养血清颗粒 阴虚阳亢 养血活血 平肝潜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口腔健康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颖 汤先萍 Bei Wu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834-3838,共5页
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口腔健康现状、口腔健康状况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影响、口腔健康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以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院内口腔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善脑卒中病人... 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口腔健康现状、口腔健康状况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影响、口腔健康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以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院内口腔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善脑卒中病人,尤其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口腔健康 口腔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蹇秋枫 徐荣华 +1 位作者 姚倩 周媛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4070-4079,4088,共11页
背景我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 背景我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建库至2023-02-12发表的有关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Stata14.0软件对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认知障碍患者3281例,涉及影响因素2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42.4%[95%CI(36.6%,48.3%)]。女性[OR=4.167,95%CI(1.937,8.967),P<0.001]、高血压[OR=2.824,95%CI(2.292,3.481),P<0.001]、收缩压[OR=1.572,95%CI(1.444,1.711),P<0.001]、糖尿病[OR=3.344,95%CI(2.611,4.284),P<0.001]、高脂血症[OR=2.228,95%CI(1.091,4.547),P=0.028]、颈动脉斑块[OR=2.544,95%CI(1.076,6.014),P=0.033]、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额叶:OR=1.615,95%CI(1.167,2.235),P=0.004;颞叶:OR=1.739,95%CI(1.246,2.427),P=0.001]、多发性脑梗死[OR=2.583,95%CI(2.009,3.321),P<0.001]、脑萎缩[OR=2.943,95%CI(1.938,4.469),P<0.001]、同型半胱氨酸(Hcy)[OR=2.209,95%CI(1.656,2.948),P<0.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3.043,95%CI(2.092,4.426),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4.331,95%CI(1.756,10.685),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评分>10分[OR=1.977,95%CI(1.320,2.961),P=0.001]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42.4%),且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s-CRP、NIHSS评分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老年 患病率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