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0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智聪明饮联合夹脊电针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孙蕊 许莎莎 +1 位作者 高磊 夏道宽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益智聪明饮联合夹脊电针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电针组和针药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智聪明饮,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夹脊电... 目的探讨益智聪明饮联合夹脊电针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电针组和针药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智聪明饮,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夹脊电针,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智聪明饮联合夹脊电针治疗。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RI、Vm、Vs)、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NO、NSE)、神经营养因子指标(BNDF、NGF)及核心症状群指标(MMSE、FI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针药组>电针组>中药组>对照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神经营养因子指标及核心症状群改善针药组>电针组>中药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聪明饮联合夹脊电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患者的脑组织缺血状态,增加神经递质释放,刺激神经修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聪明饮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夹脊电针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在新加坡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廖羽君(校审) 党超(校审) +1 位作者 坎迪耶·纳兰信德 刘美璇(翻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8,共16页
目的目前关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预后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但预后无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尚未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认知康复治疗应用效果的脑血管病... 目的目前关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预后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但预后无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尚未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认知康复治疗应用效果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1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63.60±9.66)岁,男性64.4%]进行为期8周的非药物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并收集纵向的预后数据。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痴呆生活质量量表(dementia-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DemQOL)在基线、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整体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评估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预后的影响。结果卒中发作次数更多的患者在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结束时MoCA评分提高不明显(OR=2.17,95%CI:0.98~4.81,P=0.056)。与基线相比,脑白质高信号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在接受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结束时MoCA评分提高越不明显(OR=2.13,95%CI:1.04~4.38,P=0.039)。存在深部微出血的患者在接受认知康复治疗后6个月MoCA评分改善不明显(OR=19.93,95%CI:1.04~384,P=0.047)。结论卒中发作次数、脑白质高信号程度和深部微出血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响认知康复治疗的预后。然而,这些发现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且可指导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性 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力文 路志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尽管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线粒体参与了其发病过程,因此基于线粒体的保护措施可能是治疗PSCI颇具前途的一种策略。针刺的作用具有多靶点、多途径...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尽管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线粒体参与了其发病过程,因此基于线粒体的保护措施可能是治疗PSCI颇具前途的一种策略。针刺的作用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在PSCI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针刺基于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治疗PSCI的机制涵盖了线粒体生物能学、线粒体通透性、线粒体质量、线粒体氧化还原系统和线粒体生物发生等多个方面。针对线粒体的进一步研究将为针刺治疗PSCI提供理论支持,并推进针刺治疗方案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线粒体 凋亡 焦亡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4
作者 户东梅 程肖蕊 +2 位作者 周文霞 张永祥 周立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1-416,共6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已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神经及精神疾病的治疗。近年来,rTMS也被用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impairment,PSCI)的治疗,可利...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已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神经及精神疾病的治疗。近年来,rTMS也被用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impairment,PSCI)的治疗,可利于脑卒中后失语的恢复、改善记忆功能障碍及减轻半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cial neglect,USN)等,而且在rTMS安全指导所推荐的治疗参数范围内操作基本是安全的。rTMS对PSCI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改善脑血流和脑代谢,调节离子平衡;并能促进突触重塑,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影响多种神经递质的传递等机制干预皮层功能网络重建。本文对rTMS的基本原理、rTMS治疗PSCI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具体作用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丁苯酞胶囊、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朝健 陈文远 王小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丁苯酞胶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78例该院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针刺、丁苯酞胶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78例该院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评分,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监测血清中神经营养状态指标、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31%(36/39)、74.36%(29/39),以观察组临床效果更好(χ2=4.523,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执行力、思维推理力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MoCA评分、NCSE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Vs、Vm、Vd水平更高,脑血液灌注状态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显著升高,VILIP-1、NSE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丁苯酞胶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利于促进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促进脑血流量的恢复,上调血清中BDNF含量,抑制VILIP-1、NSE表达,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丁苯酞胶囊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艳 唐强 李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3,共2页
脑卒中不仅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还可能是导致脑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这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 脑卒中不仅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还可能是导致脑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这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卒中患者半数以上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中后 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老年人 身体健康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5
7
作者 熊键 廖维靖 +3 位作者 刘琦 张喆 郭毅 薛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33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 Fang Data中关于头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 Fang Data中关于头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5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3个RCT,1113例患者。10个中等质量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8—12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2.22,95%CI(1.38,3.07)],其余3个研究仅作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论:头针对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尚不能确定。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头针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时仍需配合认知功能训练且仍需要开展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认知功能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头部“神”穴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兰群 李惠兰 +2 位作者 陈之罡 徐基民 卢虎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头部"神"穴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35例患者分为电针组(n=19)和对照组(n=16),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四神聪、神庭、本神,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目的探讨电针头部"神"穴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35例患者分为电针组(n=19)和对照组(n=16),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四神聪、神庭、本神,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电针组MMSE及Mo CA评分增加值优于对照组(P<0.05)。Mo CA分项比较,电针组在视空间与执行、注意与集中、计算、回忆及定向力方面增加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头部"神"穴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针刺 电针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7
9
作者 但昭君 熊玉倩 李海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12月,54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醒脑开窍针法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仅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12月,54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醒脑开窍针法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仅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52,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29,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进一步改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针刺 醒神开窍针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温优良 罗毅卿 +2 位作者 唐小冬 郭才添 张铭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及神经康复科住院的PSCI患者90例,按照患者意愿及就诊顺序分为TEAS组、...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及神经康复科住院的PSCI患者90例,按照患者意愿及就诊顺序分为TEAS组、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TEAS组和电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神庭、百会等穴位。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LOTCA)、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3组患者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2周,电针组及TEAS组LOTCA、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电针组LOTCA、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EAS组LOTCA、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及电针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及TEAS组治疗前后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电针组及TEAS组治疗2周、4周后LOTCA、MoC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TEAS与电针一样,刺激神庭、百会等穴位可以改善PSCI,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在一定时间阶段TEAS治疗效果与疗程呈正比,但电针治疗不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经皮神经电刺激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醒神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军孝 支晓东 +2 位作者 王君义 王雅欣 毛忠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考察通腑醒神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胞磷胆碱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MoCA评分,NIHSS评分,中医... 目的考察通腑醒神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胞磷胆碱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MoCA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NSE、BNDF、GFAP,血浆IL-4、IFN-γ、Th1/Th2,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BNDF、IL-4升高(P<0.05),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NSE、GFAP、INF-γ、Th1/Th2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醒神汤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BNDF水平、血浆Th1/Th2,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醒神汤 常规治疗 胞磷胆碱钠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6
12
作者 尹明宇 罗婧 +4 位作者 胡昔权 冼庆林 黄丽 张淑娴 艾一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3-769,共7页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将25例P...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将25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刺激组(12例)和安慰刺激组(1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刺激组在此基础上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10Hz rTMS治疗,安慰刺激组予假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维多利亚版Stroop测试、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予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ADL。结果:刺激组患者执行、记忆及整体认知功能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显著改善(P<0.05),安慰刺激组患者上述功能在治疗4周后显著改善(P<0.05),刺激组患者执行功能及总体认知功能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ADL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显著提高(P<0.05),刺激组患者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患者(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高血压反应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翠 樊凡 王庆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高血压反应(acute hypertensive response,AHR)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 目的探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高血压反应(acute hypertensive response,AHR)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h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0例,根据AHR定义分为AHR组118例,非AHR组52例。根据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PSCI组91例,非PSCI 79例。发病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AHR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AHR组(64.4%vs 28.8%,P<0.01)。AHR组MMSE总分[(20.23±4.87)分vs(24.29±4.78)分,P=0.000]、即刻回忆[(1.97±0.80)分vs(2.69±0.61)分,P=0.000]、注意力和计算力[(3.02±1.57)分vs(3.60±1.62)分,P=0.030]、延迟回忆[(1.19±0.91)分vs(1.87±0.93)分,P=0.000]、视空间能力[(0.31±0.46)分vs(0.54±0.50)分,P=0.005]明显低于非AHR组。与非PSCI组比较,PSCI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差、脑卒中后肺部感染、AHR发生率、AHR持续时间、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HR为P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35,95%CI:1.844~7.976,P=0.000)。结论 AHR是PSCI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和干预可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障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紊乱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欣娜 张铭思 尹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近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提示肠道菌群也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近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提示肠道菌群也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预防、治疗和研究方向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胃肠道微生物组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认知功能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凯丽 费丽 李占肖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425-4428,共4页
从流行病学、认知功能训练方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方法3方面综述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病人认知功能训练国内外研究进展,提示临床医护人员重视PSCI的评定和早期康复训练。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 认知功能 训练 联合训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191-5p和miR-20a-5p联合作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振杰 谷诗浓 +2 位作者 刘毓佳 周凡萍 黄赛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3-596,601,共5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血清中miR-191-5p和miR-20a-5p变化,以探讨两者联合是否能够作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志物。方法收集3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36例脑卒中后认知正常(post-str...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血清中miR-191-5p和miR-20a-5p变化,以探讨两者联合是否能够作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志物。方法收集3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36例脑卒中后认知正常(post-stroke cognitive normal,PSCN)患者和37例年龄匹配对照组(age-matched control,AMC)的样本。使用ROC曲线和AUC分析比较miR-191-5p和miR-20a-5p及其联合对PSCI的诊断能力。结果与PSCN和AMC相比,PSCI患者血清中,miR-191-5p和miR-20a-5p均升高,ROC曲线显示miR-191-5p的AUC(95%CI)为0.647(P<0.05),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55.6%;miR-20a-5p的AUC(95%CI)为0.759(P<0.05),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61.1%;两者联合的AUC(95%CI)为0.861(P<0.05),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2.2%。而且miR-191-5p和miR-20a-5p均与PSCI患者的MoCA评分相关,miR-191-5p(r=-0.488,P<0.01),miR-20a-5p(r=-0.624,P<0.01)。结论血清miR-191-5p和miR-20a-5p表达与卒中后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miR-191-5p联合miR-20a-5p可能是PSCI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认知障碍 血清 miR-191-5p miR-20a-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及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郑斯嘉 尤红 +4 位作者 张敏 赵容瑞 吴平平 孙维霞 姚硕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高速上升阶段,超过了全球平均增长水平,发生的分子机制复杂,预后效果较差,且经规范化治疗后患者仍可能遗留多种后遗症,主要为认知功能、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可严重威胁人类健...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高速上升阶段,超过了全球平均增长水平,发生的分子机制复杂,预后效果较差,且经规范化治疗后患者仍可能遗留多种后遗症,主要为认知功能、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代康复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有限,且康复过程长、起效缓慢,增加了配合难度,患者获益有限。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是脑卒中后遗症的总病机,针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短板,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特定的操作手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回顾当前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及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阐明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揭示针刺多靶点、多层面、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同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今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 认知功能 躯体运动功能 康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MSC移植减轻脑卒中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炎症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郝广萍 宋善友 李梦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4-523,共10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pcMSC)对脑卒中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神经炎症、神经元损伤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和hpcMSC治疗组,最终每组...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pcMSC)对脑卒中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神经炎症、神经元损伤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和hpcMSC治疗组,最终每组纳入7只。hpcMSC治疗组小鼠在MCAO术后1 d、3 d和10 d接受hpcMSC移植。MCAO术后1个月,通过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行为学测试评估小鼠的认知能力;使用HE染色、Nissl染色、Golgi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及突触功能;荧光标记法分析小胶质细胞密度及活化情况;ELISA分析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p-MEK1)、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磷酸化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等与神经保护相关的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并利用海马离体脑片进行电生理学检测。结果与MCAO组相比,hpcMSC治疗组小鼠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神经炎症明显减轻(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且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密度增加且神经元形态学恢复正常,并显著增加了尼氏阳性细胞的数量和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且微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mEPSP)频率得到恢复。此外,hpcMSC治疗显著提高了海马中p-MEK、p-ERK和p-CREB的表达水平。结论hpcMSC移植可通过减轻神经炎症、改善海马神经元功能、促进突触可塑性并激活MEK/ERK/CRE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卒中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此研究为卒中后的神经修复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绒毛膜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pcMSC) 模型 认知功能 神经炎症 突触可塑性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醒神针刺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转 陈玉龙 +8 位作者 王亚敏 刘瑞东 苏凯奇 印帅 高静 李瑞青 吴明莉 张铭 冯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555,共11页
目的探究通督醒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身炎症反应、血脑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脱落3例)IS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疾病组,其中治疗前的患者作为疾病组,通督醒神针刺治... 目的探究通督醒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身炎症反应、血脑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脱落3例)IS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疾病组,其中治疗前的患者作为疾病组,通督醒神针刺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电针组,同时30例(脱落3例)健康对照者为健康组。电针组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通督醒神针刺干预,每天干预1次,每次30 min,共干预14天。分别观察三组MMSE、MoCA和MBI评分;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和血清样本,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和ELISA法检测粪便中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血清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和血脑屏障功能破坏的相关因子S100β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患者的MMSE、MoCA、MBI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促炎因子及S100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Shannon指数(P<0.01)和Simpson指数(P<0.001)显著升高;而与疾病组比较,电针组患者的MMSE、MoCA、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促炎因子及S100β含量显著降低(P<0.05),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有所下降(P>0.05)。健康组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双歧杆菌科、瘤胃球菌科、拟杆菌科等有益菌(P<0.05),疾病组患者中的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肠杆菌科、埃希氏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P<0.05),而电针组患者体内优势菌群与健康组一致,有益菌相对丰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有益菌相对丰度水平与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中促炎因子及S100β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通督醒神针刺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等有益菌丰度水平,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调控全身炎症及血脑屏障功能,进而发挥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认知障碍 通督醒神针刺 肠道菌群 炎症 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枢机制:基于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琼迪 张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大约1/3的脑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PSC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可靠的客观诊断,临床上主要依靠主观的神经生理学量表进行评估诊断,而脑电图(EEG)及磁共振成像(MRI)具备提供客观指... 大约1/3的脑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PSC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可靠的客观诊断,临床上主要依靠主观的神经生理学量表进行评估诊断,而脑电图(EEG)及磁共振成像(MRI)具备提供客观指标的优势。本文基于EEG、MRI以及EEG-MRI融合技术,对PSCI患者的脑电波谱、脑结构、脑网络变化等中枢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索EEG和MRI对预测及诊断PSCI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对PSCI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认知障碍 电图 磁共振成像 枢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