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及对其血清RBP4和S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春敏 屈尧尧 常士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及对其血清RBP4和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及对其血清RBP4和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痰活络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SDS、HAMD评分、血清RBP4及SP水平表达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患者SDS评分、HS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DS评分(49.55±8.32)分、HSMD评分(15.39±2.48)分较对照组(57.31±8.46)分、(19.47±2.33)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RBP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RBP4(28.67±5.59)g/L及SP(45.61±10.58)pg/mL较对照组(35.38±5.32)g/L、(50.35±10.69)pg/mL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为2.04%与对照组的4.08%相当(P>0.05)。结论化痰活络饮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降低SDS、HAMD评分,改善神经功能,调降血清RBP4及SP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指导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络饮 针刺治疗 抑郁症 血清RBP4 血清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定向相干性(PDC)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网络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春方 孙长城 +8 位作者 张希 王勇军 綦宏志 何峰 赵欣 张颖 万柏坤 杜金刚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91,共7页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行基于图论的拓扑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统计学检验(P<0.05),当PDC阈值取0.2时,三类人群平均脑网络节点度、平均集群系数及中介中心度参数差异最明显。具体表现为脑卒中患者相对健康人出现了优势半球(左半球)信息流入的减弱,PSD患者相对PSND患者在与"情绪"相关的左额叶及左颞叶信息流出减弱。PSD患者相对CONT及PSND人群平均集群系数分别下降2.4%及1.8%,脑网络集团化程度减弱;网络核心节点个数分别增大2.2倍及1.6倍,且核心节点有所转移,枢纽节点核心地位下降。受脑卒中和抑郁情绪的影响,PSD患者的脑网络发生了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症(psd) 电(EEG) 偏定向相干性(PDC)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刚 崔利华 +3 位作者 陈立嘉 张皓 杨明明 蓝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 :了解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 ,对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10 2例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与医学、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 目的 :了解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 ,对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10 2例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与医学、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 4 4 12 % ,并筛选出 6个对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的因素 ,分别为内向不稳定性格 ;左、右大脑半球前部病灶 ;家庭的矛盾性 ;社会的支持以及手的功能状况。结论 :应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而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医学、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抑郁症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杰华 冼晓琪 +1 位作者 张盘德 张薇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18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组除常规方法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外,同时加强心理评...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18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组除常规方法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外,同时加强心理评价及治疗,治疗时间平均约55±17.6天。结果:两组均在治疗前后经过心理测验HAMA和HAMD调查评价及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价得分结果均有明显变化,而且心理组比对照组变化显著(P<0.01),性格特征及心境情绪状况明显好转,康复疗效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患者必要的心理治疗对顺利开展脑卒中功能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对提高脑中风运动功能康复疗效起到关键作用,使患者真正达到残而不废的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症 功能康复 影响 心理治疗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DFA)的脑卒中后抑郁症静息脑电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春方 张力新 +8 位作者 刘爽 孙长城 王勇军 赵欣 綦宏志 周鹏 万柏坤 杜金刚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为考察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静息态脑电(EEG)特异性,通过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提取16导联EEG信号波动函数F(s)和区间长度s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线性拟合斜率之标度指数α值,作为EEG信号的长程幂函数相关性特征参数。将3类人群(健... 为考察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静息态脑电(EEG)特异性,通过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提取16导联EEG信号波动函数F(s)和区间长度s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线性拟合斜率之标度指数α值,作为EEG信号的长程幂函数相关性特征参数。将3类人群(健康正常组10人、脑卒中后无抑郁症组4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组7人)的16导联EEG信号α值作为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健康人与脑卒中患者在顶叶、颞叶以及枕叶处α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将EEG信号DFA的α值放入16维特征空间在脑卒中患者组(含抑郁症与无抑郁症)内进行模式识别,可获得最高90.9%的分类正确率,有望为临床PSD提供客观有效的辅助诊断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症psd 电(EEG) 去趋势波动分析(DFA) 标度指数α值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永刚 赵秦 +3 位作者 白昕予 苏清伦 徐英达 杨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耳压组、头针+耳压组和对照组3组,3组患者除了脑卒中常规治疗外,耳压组接受耳穴贴...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耳压组、头针+耳压组和对照组3组,3组患者除了脑卒中常规治疗外,耳压组接受耳穴贴压治疗,头针+耳压组接受头针结合耳穴按贴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3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观察,测量各组血清5-HT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含量及HAMD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头针+耳压组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2组。结论头针结合耳穴贴压是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耳穴 后抑郁症 5-HT HAMD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雨岚 徐爱丽 +1 位作者 邹子奇 刘春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718-72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期 抑郁症 相关因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文贞 蔡德 +2 位作者 林丽丽 方玉珊 郑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有和无PSD的脑卒中患者各85例,前者在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给予PSD患者氟西汀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有和无PSD的脑卒中患者各85例,前者在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给予PSD患者氟西汀治疗3个月。检测所有患者N400和血小板5-羟色胺(5-HT)浓度。结果治疗前PSD患者N400的潜伏期时间和平均波幅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5-HT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患者N400的潜伏期时间和平均波幅较治疗前分别缩短和延长(P<0.01),血小板5-HT的浓度明显上升(P<0.01)。PSD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小板5-HT浓度与N4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N400平均波幅正相关(P<0.05)。结论PSD患者N400的变化以潜伏期明显延长、平均波幅明显缩短为特征,血小板5-HT浓度影响N400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5-羟色胺 事件相关电位 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詹杰 谭峰 +1 位作者 程南方 谭玖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79-238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比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及Wan Fang数据库中关于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比较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比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及Wan Fang数据库中关于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比较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2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地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4个RCT研究,共计1180例。Meta分析显示:在降低PSD患者HAMD评分方面,电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7,95%CI(-1.47,-0.07),P=0.03];电针治疗PSD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1,95%CI(1.05,1.19),P=0.000 7];电针组与对照组均有不良反应,其中对不良反应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表明电针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目前证据支持电针治疗P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抗抑郁西药,但鉴于本次纳入研究质量偏低,本次系统评价不能代替高质量的RCT研究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抑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聂容荣 江伟 +1 位作者 卢妃萍 符文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安全与疗效。方法 73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帕罗西汀西药对照组,疗程4周。于治疗后第1、2、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安全与疗效。方法 73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帕罗西汀西药对照组,疗程4周。于治疗后第1、2、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显愈率(65.7%、57.9%)比较,差异未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两组HAMD评分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两组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HAMD评分分别与各自治疗前组内比较,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对副反应的干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其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帕罗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后抑郁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歆 任路 +1 位作者 高媛媛 吴维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75-2879,共5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CBM、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CBM、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随机对照试验,13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前后HAMD积分变化情况说明在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及降低血清中5-HT的再摄取方面针刺治疗优于抗抑郁药物对照组[SMD=-0.45,95%CI(-0.71,-0.19),Z=3.38(P=0.000 7)]。(2)在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针灸疗法疗效尚不明确。意义:治疗前后HAMD量表积分变化提示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抗抑郁药物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过程中,针灸治疗疗效优于抗抑郁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但各亚组间结论不明确,今后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抑郁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优势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佳琳 杜元灏 +2 位作者 胡亚才 黎波 贾蓝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95-598,共4页
目的:基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层次分析法,获得针刺治疗该病的最优干预方式。方法:全面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根据循证医学与Jadad评分筛选出高质量临床证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矩阵,筛选出最优针刺干预方式。... 目的:基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层次分析法,获得针刺治疗该病的最优干预方式。方法:全面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根据循证医学与Jadad评分筛选出高质量临床证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矩阵,筛选出最优针刺干预方式。结果:共筛选出11项高质量临床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取穴百会、强间、本神、天冲,电针频率2~100 Hz,联合口服SSRIs,以42 d为治疗周期。结论:现有的高质量临床证据和层次分析法结果说明了针刺的疗效可能与刺激量及取穴部位有关,临床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及调节电针频率而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后抑郁症 循证医学 临床证据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及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一清 朱晓军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2-494,共3页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在脑血管性疾病发生后出现以抑郁为特征或重性抑郁样发作的心境障碍,其发病率多在30%-60%之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应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而PS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在脑血管性疾病发生后出现以抑郁为特征或重性抑郁样发作的心境障碍,其发病率多在30%-60%之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应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而PS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种理论:①原发性内源性机制:脑卒中病灶引起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或其受体功能下降而出现抑郁症状。②反应性机制:认为PSD是脑损害引起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垂体-肾上腺轴 后抑郁症 运动干预 单胺类神经递质 血管性疾病 心境障碍 生存质量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载脂蛋白E水平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静 宋景贵 +2 位作者 穆俊林 张朝辉 李文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载脂蛋白E(ApoE)水平特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1例PSD患者及33例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进行了ApoE水平检测。结果:PSD组ApoEmRNA表达量低于脑卒中非抑郁组(t=2.854,P=0.006)...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载脂蛋白E(ApoE)水平特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1例PSD患者及33例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进行了ApoE水平检测。结果:PSD组ApoEmRNA表达量低于脑卒中非抑郁组(t=2.854,P=0.006);PSD组血清ApoE水平高于脑卒中非抑郁组(t=2.231,P=0.039)。结论:PSD患者外周血ApoEmRNA表达和血清ApoE水平与脑卒中非抑郁患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症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孟红旗 锁建军 全亚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甘麦大枣汤组,黛力新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密尔顿抑郁量(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甘麦大枣汤组,黛力新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密尔顿抑郁量(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抗抑郁疗效及神经功能疗效比较,差异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甘麦大枣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的疗效,且可能促进脑卒中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抑郁症 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2
16
作者 聂容荣 符文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近年来,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居高不下,PSD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诊断...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近年来,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居高不下,PSD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诊断标准、测评工具、研究人群等因素的差异,国内外报道的PSD发病率不尽相同。PS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症/针灸 后抑郁症/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磊 张虹 曹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38,共1页
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并发抑郁症。为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该类患者的疗效,本文作者对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月从本院神经内科及精神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并发抑郁症。为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该类患者的疗效,本文作者对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月从本院神经内科及精神心理科住院患者中筛选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疗效分析 血管疾病患者 药物治疗 住院患者 神经内科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开窍解郁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裘涛 陈眉 +3 位作者 吴乐程 张伟骏 张莉 张宾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4期791-79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涤痰开窍解郁汤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行为学能力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予以行为限制制作P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涤痰开窍解郁组、氟西汀组...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涤痰开窍解郁汤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行为学能力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予以行为限制制作P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涤痰开窍解郁组、氟西汀组,并设假手术组,采用RP-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能力下降(P<0.01or0.05),海马区5-HT、5-HIAA、DA、NE水平下调(P<0.05)。盐酸氟西汀、涤痰开窍解郁汤治疗后大鼠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及清洁活动均较模型组有改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提高(P<0.05)。结论: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结合行为限制可为卒中后抑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涤痰开窍解郁汤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开窍解郁汤 后抑郁症 高效液相色谱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6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剑 张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9-569,共1页
关键词 后抑郁症 葛根汤 治疗 神经功能康复 常见并发症 生活质量 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39
20
作者 雷春玲 李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73-75,共3页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发现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 抑郁症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