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量表(PADS)设计及信度、效度检验
1
作者 王德佳 杨波 +5 位作者 武会志 高星 陈妍 杨帆 王冬静 司凡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编制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量表(Post-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Scale PADS),对PADS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选取100例新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语患者45例,非失语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化汉语失语检法(Apha... 目的编制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量表(Post-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Scale PADS),对PADS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选取100例新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语患者45例,非失语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化汉语失语检法(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检查,以失语的患者为实验组,无失语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失语组再取根据ABC评分标准以听理解是否题得分50分为界值,得分〈50分为听理解障碍亚组,得分≥50为非听理解障碍亚组,所以入组患者均需进行PADS评测,14天后复测,对照组及非听理解障碍亚组患者需同时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分版(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测.量表重测信度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察;量表的内部-致性信度用Cronbach’α系数考察;量表的内容效度从量表的内容设置是否合理等方面考评;量表的结构效度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量表的效标效度用HAMD-17为效标,应用相关分析方法考察;量表的区分效度先用HAMD-17将非听理解障碍组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再对两组评分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进行考察.结果:通过标准的量表编制程序编写出PADS.PADS两次测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0.956(P〈0.01),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0.938,内在信度较好.以HAMD-17为效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校标效度较好.PADS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应用主轴因子提取法提取公共因子,采取最大方差旋转法,经6次旋转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累及方差贡献率为67.087,结构效度良好.应用HAMD-17将非理解障碍亚组再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再用PADS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分,对两组的得分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抑郁组平均得分大于非抑郁组平均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结论:本课题组设计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性抑郁量表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识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维清 刘晓加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9期704-708,共5页
约有1/3的卒中患者存在失语症状。语言交流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使其成为抑郁的高发人群。临床常用的抑郁评定方法多存在语言依赖性,不适合于语言障碍的患者,使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常... 约有1/3的卒中患者存在失语症状。语言交流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使其成为抑郁的高发人群。临床常用的抑郁评定方法多存在语言依赖性,不适合于语言障碍的患者,使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常常被忽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学者开发了一些非语言依赖性的抑郁评定量表。本文对这些非语言性抑郁量表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言性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下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舒鑫 董兴鲁 +9 位作者 郝晓晖 卫冬洁 黄幸 李晓琳 徐敏杰 李昌明 孔乔 黄佳钦 刘孟宇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研制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根据PRO量表研制规范,参考中医整体观,构建理论模型;通过病例回顾法、患者访谈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共识会议法,建立并优化条目池,编制量表。结果围绕生理、心理、社... 目的研制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根据PRO量表研制规范,参考中医整体观,构建理论模型;通过病例回顾法、患者访谈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共识会议法,建立并优化条目池,编制量表。结果围绕生理、心理、社会领域,构建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条目池。通过对条目池整理,形成专家评议表。结合专家调查和会议讨论结果,最终筛选出40项条目,形成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第一版)。结论构建了基于中医整体观的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可供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 整体观 患者报告结局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计量标准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亚男 徐敏杰 +8 位作者 王海芳 杨瑜爱 李颖 任巧生 陈健 张家成 包炜玮 高颖 常静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08-1813,共6页
目的: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敏感性。方法:通过临床计量标准下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多维度临床验证。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 目的: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敏感性。方法:通过临床计量标准下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多维度临床验证。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门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频数分析、Cronbach信度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Mokken Scale model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142份问卷,有效问卷140份,完成率100%,平均完成时间(6.13±3.68)min;Cronbachα为0.932,内容效度显示除Q1外其余条目与本维度的相关系数大于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Mokken Scale model显示量表各维度同质性系数H>0.349,除Q4外,其余条目同质性系数H_(ij)>0,H_(i)>0.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与《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总分(r=0.562,P<0.01)、语言维度(r=0.630,P<0.01)及社会维度(r=0.533,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精准性、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可用来作为临床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量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 患者报告结局测临床计标准 患者报告结局 摩根模型 可行性 信度 效度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夏红 宋景贵 +3 位作者 穆俊林 卢红 顾仁骏 陈佐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78-779,777,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 ,在心理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P3 0 0电位测定和SDS量表评分。结果 :首次评定两组P3 0 0电位结果和SDS量表分值...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 ,在心理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P3 0 0电位测定和SDS量表评分。结果 :首次评定两组P3 0 0电位结果和SDS量表分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再次评定时 ,心理治疗组P3 0 0电位各波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 ,P3潜伏期缩短及波幅升高 ,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DS量表分值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心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心理干预 对照组 P300电位 认知功能 抑郁状态 分值 结论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管得宁 徐运 +1 位作者 倪秀石 曹秋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08-1409,共2页
目的:了解应用抗抑郁药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经HAMD量表及SDS量表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2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120例,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20mg/d,对照组112例,4周后复作测评。结果:治疗4周后... 目的:了解应用抗抑郁药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经HAMD量表及SDS量表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2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120例,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20mg/d,对照组112例,4周后复作测评。结果:治疗4周后帕罗西汀组HAMD量表评分及SDS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安慰剂组自然缓解率(P<0.01)。结论:抗抑郁药对脑卒中伴抑郁症状者的病情改善和预后均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患者 中后 抑郁治疗 预后 抑郁症状 急性 HAMD 帕罗西汀 评分 患者 SDS 抑郁药物 对照组 缓解率 安慰剂 药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梁翠萍 刘宏丽 +1 位作者 徐金秀 李振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类型的关系,初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比例为59.42%。中...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类型的关系,初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比例为59.42%。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缺损者。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球易发生抑郁。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病变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关 病变部位 自评抑郁 患者 类型 发病机制 初步探讨 评分标准 发生比例 密切关系 发生率 左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并发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莎白 吴勇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13-714,共2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40m g/d口服,或万拉法新50~75m g/d,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40m g/d口服,或万拉法新50~75m g/d,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17,P<0.01),治疗组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t=-2.68,P<0.01),治疗组4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 A M D)≥17分者2例,抑郁发生率为6%,对照组4周后(H A M D)≥17分者8例,抑郁发生率为24%,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24,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对照研究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中后抑郁 常规药物治疗 汉密顿抑郁 患者 抑郁治疗 并发 双盲随机对照 氟西汀胶囊 治疗组 血管意外 对照组 发生率 万拉法新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未发现 抑郁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