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6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豆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许蕾 石荣菊 +1 位作者 陈寒昱 张超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4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神经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耳穴压豆治...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神经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耳穴压豆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损伤指标、神经营养指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神经损伤指标、神经营养指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改善,且研究组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肽Y(neuropeptide tyrosing,NPY)、视锥蛋白样蛋白1(visinin-like protein-1,VILIP-1)、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状态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神经损伤 耳穴压豆 半夏厚朴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昆义 黄虎龙 +1 位作者 唐智生 徐晓兰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经颅磁刺激+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假性磁刺激治疗,采用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评...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经颅磁刺激+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假性磁刺激治疗,采用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较单纯电针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电针 吞咽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艺 熊晓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3例,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9例重度吞咽困难者痊愈4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66.67%;11例中度吞咽困...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3例,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9例重度吞咽困难者痊愈4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66.67%;11例中度吞咽困难者痊愈7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90.9%;3例轻度吞咽困难者全部痊愈,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82.6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观察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 单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丁文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6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有计划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等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目的评价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6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有计划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等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康复效果。结果康复前,两组患者的吞咽等级、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等级(1.25±0.33)级、NIHSS评分(7.04±2.3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1.03)级、(13.64±2.9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3,P=0.0209<0.05)。结论临床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有计划性的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升总体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神经缺损状况,是一种优质的康复护理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积极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积极作用。方法 7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方法训练,观察组则采取常规训练方法+早期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积极作用。方法 7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方法训练,观察组则采取常规训练方法+早期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好转时间、总住院时间;训练前后吞咽功能等级情况及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总蛋白(T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吞咽功能好转时间(10.11±1.41)d、总住院时间(14.13±0.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4.35±2.25)、(20.23±1.51)d,不良反应发生率8.57%(3/35)低于对照组的28.57%(1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等级、ALB、HGB、TP水平均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吞咽功能等级、ALB、HGB、T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训练方法+早期吞咽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吞咽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积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姜莉 孙芙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7期58-59,71,共3页
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脑卒中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资料就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摄食方法进行综述,提出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照护,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规范护理操作、构建合理的疗效... 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脑卒中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资料就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摄食方法进行综述,提出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照护,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规范护理操作、构建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康复 护理干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范纬泉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探讨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评分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家属(P <0.05)。结论: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针刺 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构音训练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范培武 李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7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构音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的4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构音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的4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构音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及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吞咽功能的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构音训练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构音训练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学英 张瑶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3期107-109,共3页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介入不当易引发诸多并发症。目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法较多,包括吞咽训练、基础功能训练、电刺激、针刺疗法等直接或间接治疗手段,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介入不当易引发诸多并发症。目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法较多,包括吞咽训练、基础功能训练、电刺激、针刺疗法等直接或间接治疗手段,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红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4期88-89,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发病后许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特别是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是目前应用于脑卒中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发病后许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特别是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是目前应用于脑卒中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合作保证,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护理效果,是一种高效的病房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护理模式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7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期234-234,共1页
目的:探讨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的方案及效果。方法:将148例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患者。在为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法对其吞咽功能... 目的:探讨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的方案及效果。方法:将148例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患者。在为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法对其吞咽功能进行分级[1]。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吞咽功能锻炼,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及吞咽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护理干预,在30天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法判定其疗效[1],比较其吞咽功能恢复的程度。结果:在为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有效恢复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有效恢复率为58.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缩短其治疗时间,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及针刺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倪荣福 戢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及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分别为对照组、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对照组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吞咽康...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及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分别为对照组、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对照组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综合组则采用以上所有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分别在治疗1、2、3个疗程后对4组患者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1、2、3个疗程后,每组的VFSS评分都呈递增趋势,其中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的VFSS评分,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组与针刺组、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疗程后,各组的VFSS评分改善值均有提高,综合组的VFSS评分改善值最高,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针刺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均有效,但3种治疗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刺 吞咽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锻炼)措施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莹华 蒋旭萍 +3 位作者 干克娜 杨建花 曾国勇 赖朝晖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10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结果、洼田饮水实验结果及发生并发症例数、平均住院日及费用、对医务人员满意度等。结果:SWAL-QOL评定结果、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及洼田饮水实验结果显示,康复组的疗效、吞咽状况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误吸等并发症5例,远低于对照组的22例;康复组住院日及费用也低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99.8%,高于对照组的95.7%(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锻炼 后吞咽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珊 郭鹏飞 +1 位作者 许德慧 孙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5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项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项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项丛刺疗法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分、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量表-1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峰值流速(MPV)、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增快,血管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PV、VM均快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髓鞘碱性蛋白、磷脂转移蛋白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脑部血流微循环状态,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项丛刺疗法 临床疗效 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16
作者 周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为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为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强化组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强化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吞咽功能,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护理 吞咽功能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冰刺激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丽 叶方立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柠檬冰刺激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柠檬冰刺激,治疗2组在... 目的:观察柠檬冰刺激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柠檬冰刺激,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3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柠檬冰刺激和低频电刺激。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级、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评级、吞咽肌障碍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FOIS及WST评级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2组及3组患者FOIS评级、WST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患者FOIS评级、WST评级优于治疗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FOIS评级、WST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VFSS评分、吞咽肌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2组及3组患者VFSS评分、吞咽肌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患者VFSS评分、吞咽肌障碍评分高于治疗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VFSS评分、吞咽肌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柠檬冰刺激和低频电刺激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但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优,并且安全性与两者单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柠檬冰刺激 低频电刺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恕玲 尚秀玲 李丽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黄嫦玉 莫幼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44-46,共3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四高”特点,是成人死亡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据统计,脑卒中位于世界上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而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大约为22%-70%,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四高”特点,是成人死亡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据统计,脑卒中位于世界上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而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大约为22%-70%,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发音,易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误吸、脱水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红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广西省平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近期内接收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成contrast(对比)组与pra...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广西省平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近期内接收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成contrast(对比)组与practice(训练)组。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contrast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practice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contrast组患者相比,practice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康复训练 常规护理 吞咽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