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颅脑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幼琼 田勇 +5 位作者 陈禹 鲁澄宇 苏略 董国军 李波 吕衡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 :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 ,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 ,间隔 1 mm作断层切片 ,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 :完成... 目的 :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 :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 ,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 ,间隔 1 mm作断层切片 ,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 :完成颅脑图像数据的采集工作 ,断面图像清晰 ;组建数据库 ,重建结构可任意放大或缩小 ,单独或叠加显示 ,并可任意角度旋转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解剖学和组织学 虚拟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结构不对称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焦轶 韩卉 +2 位作者 陶伟 黄大可 张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组织学特征,为探讨桥静脉在脑血液循环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手术中如何分离桥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正常人大脑标本5例,共计41支桥静脉,进行HE染色及丽春红-维多利亚蓝组合染色法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组织学特征,为探讨桥静脉在脑血液循环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手术中如何分离桥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正常人大脑标本5例,共计41支桥静脉,进行HE染色及丽春红-维多利亚蓝组合染色法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桥静脉贴段管壁未见完整平滑肌层;桥静脉贴段硬脑膜侧管壁较厚,弹性纤维形成细网,胶原纤维分布密集,与硬脑膜结合紧密。桥静脉贴段蛛网膜侧管壁较薄,少见蓝色的弹性纤维,有排列较松散的红色胶原纤维。结论桥静脉贴段管壁外膜结构不对称,可能对大脑静脉血回流的调控作用不同;桥静脉贴段硬脑膜侧管壁与硬脑膜结合紧密,不易分离,手术分离桥静脉贴段,可适当的切开该段管壁旁的硬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解剖学和组织学 /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鼠外周血磷酸化S6蛋白检测及意义
3
作者 范苗 董淑敏 +4 位作者 邹心怡 郑博远 黄玉润 王健达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明确癫痫发作后外周血与脑组织中核糖体磷酸化S6蛋白( P-S6 )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取出生后5~6周龄的C57BL/6小鼠30只和SD大鼠22只,采用红藻氨酸腹腔注射诱导癫痫发作。建立P-S6蛋白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用以检测小鼠及大鼠外... 目的:明确癫痫发作后外周血与脑组织中核糖体磷酸化S6蛋白( P-S6 )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取出生后5~6周龄的C57BL/6小鼠30只和SD大鼠22只,采用红藻氨酸腹腔注射诱导癫痫发作。建立P-S6蛋白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用以检测小鼠及大鼠外周血中mTOR信号通路下游P-S6蛋白的变化,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脑组织中P-S6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脑组织与外周血中P-S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对大鼠外周血P-S6蛋白的表达与癫痫发作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癫痫小鼠外周血和脑组织中 P-S6 的含量明显增高,其表达量分别升高至对照组的(1.49±0.45)倍( P <0.05)和(2.55± 0.66 )倍( P <0.01);外周血中P-S6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均 P <0.01),与脑组织中P-S6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 r = 0.8474 , P <0.01)。大鼠自身致痫前后外周血中P-S6含量明显增加,由14.89±9.75增加至52.35±21.72( P <0.01),与大鼠脑组织P-S6蛋白表达变化一致( r =0.9385, P <0.01),且外周血P-S6含量的变化与癫痫发作等级呈正相关。结论:癫痫鼠外周血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与脑组织中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通过检测外周血P-S6的表达水平可准确反映脑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病理学 癫痫/血液 脑/解剖学和组织学 蛋白激酶类/生理学 磷蛋白磷酸酶类/代谢 流式细胞术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